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黄金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下属的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1991年11月6日在西安举行了成立大会。黄金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王成方宣读了黄金学会的批准书,黄金学会副理事长兼地质学术委员会主任朱奉三宣布了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的组成名单。建立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的目的在于,团结广大黄金矿山地质工作者,开展技术协作、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进行技术咨询、服务和培训。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的主要方向是:为增加金矿山资源储备,延长矿山寿命;为促进资源合理开发,提高矿  相似文献   

2.
高峰 《矿产与地质》2000,14(3):192-194
对老矿山的地质资源、矿山探矿、矿山综合地质研究、矿山采矿管理、矿山二轮找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着重提出小秦岭地区黄金矿山二轮找矿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君风  刘美玲 《山东地质》2011,(5):58-59,62
招远市具有丰富的黄金及石材等矿产资源,随着多年开采,地质环境破坏日趋严重。近几年,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通过普及全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加强对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监督、加大对地质灾害资金的筹集,有效改善了矿产生态地质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方矿山因其所处的地质构造、地理地貌、水文气象等因素而具有特色,因而其矿山环境效应立异甚大。本文从研究南方矿山环境地质条件、矿山开采产生的一系列原生环境效应和异地环境地质效应入手。提出了研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阶段性和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日前,山东省招远市河西金矿、姜家窑金矿等8家黄金企业通过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至此该市黄金企业通过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的企业达到23家。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现代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核心是通过持续改进,将传统安全管理中的相对割裂的各个环节融会贯通,达到工作状态的劳动者的目的。非煤矿山在招远市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健康安全意识,近年来山东省招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安监局对黄金企业开展了管理体系认证,在市级黄金企业全部通过认证后,2009年,招远市又对部分镇办黄金企业等开展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福建省矿山开采所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分析其对矿山及其周围地质环境造成影响并可能诱发的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性。根据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提出进一步保护和防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矿山环境现状及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毓明 《福建地质》2006,25(4):209-214
根据福建省矿山环境现状、地质环境条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评价因子,采用加权指数模型,通过对各因子的评判、叠加,圈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指数等值线,将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区等3个区域。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招远市黄金工业集团总公司是我国黄金行业最大的企业集团,拥有2万多名员工,年工业总产值15亿元,利润2亿元。总公司现有金矿企业8个,黄金年产量1995年达到30万两,占全国年总产量的1/10。“八五”期间该公司共完成地质勘探投资5358万元,累计探明黄金地质储量54.36吨,实现了年新探明储量抵补当年消耗储量有余,总储量年年有增无减。目前,全市保有黄金地质储量275.57吨,比“七五”末增加22吨。其中,仅1995年采用“两家抬”方式新增的黄金地质储量就达9.78吨。  相似文献   

9.
任佩佩  王邦贤  秦占立 《地下水》2010,32(4):159-161
对河南省西峡县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现状分析,选取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人类活动程度等评估因素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影响评估分区,并对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0.
招远市是全国黄金生产的第一县级市,有2000多年的黄金开采历史,黄金产量、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7和1/8,2002年1月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都”。近年来,该市坚持科学发展观,靠科技投入保安全,靠科技措施促安全,靠科技创新求安全,实现了黄金矿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5.8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6%和30%。  相似文献   

11.
据贵州省晴隆―安龙金矿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现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与地质环境质量的相关性,并结合金矿露采的特点,探索性地提出了一套金矿露采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体系并用之于调查区的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通过专家进行野外验收和成果报告审查,一致认为评价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调查区的实际地质环境质量状况,提出的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对类似金矿矿山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登金矿位于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佛雷斯特尼亚绿岩带,属于澳洲三级金成矿远景区。综合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圈出异常靶区。通过槽探验证,确定了化探靶区具有直接找矿意义,为本地区寻找石英脉型金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石桥 《矿产与地质》2009,23(6):569-573
甘肃省某金矿区属高中山地貌区,主要岩石为千枚岩,构造以NWW向断裂为主,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中等。采矿区、工业场地、尾矿库等矿山建设可能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应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同时对矿坑排水及生产废水进行有效处理,防止污染水环境。  相似文献   

14.
人类活动是加剧矿山地质环境演化的“催化剂”。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必然性、综合性,对环境的影响有链式放大效应和滞后效应。从项目需求出发,利用遥感技术对湖北省东部矿山开发占地、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进行了遥感调查,查明了2013年湖北省东部矿山开发总占地面积为7339.29hm2,2014年较2013年总占地面积增加了1065.44hm2。矿山地质灾害61处,矿山塌陷地质灾害分布具有地理空间差异性,主要分布在鄂城、铁山、金山店、灵乡、殷祖和阳新6大岩体边缘地带。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迫切要求人们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变发展思路,保护好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调查结果表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矿山复绿工程执行时存在区域不平衡性;武汉市、黄石市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与矿山复绿的强度、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且其近城区的矿区治理力度大、复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RS和GIS的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西陆域作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获取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业活动占地情况、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情况等客观数据,综合自然地理、基础地质等相关资料,选择14个评价因子,采用网格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严重影响区、较严重影响区、一般影响区、无影响区,为政府部门整治矿山地质环境、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等提供技术支撑及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矿山地质灾害是人类矿业活动和自然地质作用作用于地质环境造成的灾害事件。近几年,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呈加剧趋势,对矿业正常生产和人居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甚至造成重大的群死群伤灾难。依据2002—200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的成果资料,利用数据统计、分析、总结的方法,按不同省区市、不同地质环境背景区、不同类型矿产、不同规模的矿山、不同开采方式,简述了中国矿业开发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5种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危害,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防治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资源再生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洛宁县为例,通过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与地质环境背景资料收集,查明了该区资源环境禀赋条件和短板要素,并在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矿产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引入了矿山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创新性地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资源再生型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完成实际验证评价的基础上,与通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矿山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与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且与矿产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结果也有一定差异。研究表明,构建的资源再生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更适宜此类地区矿区分散分布且发展方式迥异的特点,能进一步突出地域主导特色,可为同类地区地质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掠夺式开采以及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为了保护矿山环境,本文论述了主要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型、危害、诱发因素和产生机理,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工程治理措施。地质灾害的勘查应该综合使用地球信息技术、地球物理技术和土质土力学实验等方法。最后提出了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预防对策,建立灾害的监测、预报和评估信息系统,这样才可以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矿山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势必形成一定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恢复生态、兼顾景观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的相关规范与要求,以汶川某废弃露天矿山为例,从矿山环境角度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开展矿山斜坡整体稳定性、采场边坡稳定性、弃渣堆稳定性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划分治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3个基本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防治区。结果表明: 矿山斜坡及弃渣堆现状基本稳定、采场边坡稳定性较差、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中等; 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可划分为一般防治区和较严重防治区,其中一般防治区面积约554 m2(矿区无因采矿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影响区内无居民居住,无威胁对象,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未漏失,矿业活动对水土环境影响程度为影响程度小,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活供水)、较严重防治区面积186 m2(矿区与影响区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小,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的“坡面浮石清理+清除建筑垃圾、块石+植被重建”等修复建议,为同类型矿山绿色开采及地质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了的重要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焕惠  黄光明 《江苏地质》2000,24(4):242-244
简述了江苏某地粘土型金矿的地质特征、选矿工艺的选择。在重点论述矿山堆浸提金工艺流程的同时,论述了堆浸场的选择、底垫铺设、尾渣处理、矿区环境保护等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其他主要问题。通过四年的开发实践,矿山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