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50年的油气勘探,已在该盆地发现18个油田,它们主要分布柴西地区,对其成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油田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油源对比和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表明,柴西地区和柴北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成油单元,它们原油的形成环境、母质类型、成熟度和油源都是截然不同的。并且认为,虽然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生油岩有机碳含量较低,但是其形成于强还原和咸水环境,有利于生物脂类的保存,生物脂类与可溶有机质和干酪根一起在低成熟阶段可以生成大量石油,是柴西地区未熟低熟原油形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延安组原油成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岭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发现最早的油田之一,也是大陆河流相油气藏的典型代表,可是以往对马岭油田原油及其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很少,原油的成因更多的依靠于地质推测。本文对采集于马岭油田的21个原油和鄂尔多斯盆地14个烃源岩的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指示了原油形成于弱还原环境淡水湖相;原油的母质除了菌藻类外陆源高等植物作出了重要贡献;原油均为成熟原油;油源对比表明,马岭油田原油的源岩为延长组烃源岩,特别是长7油层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董志—正宁地区是该盆地中生界油气勘探新区,对该地区原油的地球化学进行研究,了解原油的成因,可以为该地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首次对采集于董志—正宁地区原油和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的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原油中各类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和组成特征指示了原油形成于...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库勒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油田,对于该大型油藏的形成机理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尕斯库勒油田E31和N1-N2油藏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原油的正构烷烃呈偶奇优势,具有低的P r/Ph比值,含β-胡萝卜烷,反映它们形成于强还原环境;含丰富的伽玛蜡烷和>C30藿烷,指示它们形成于咸水-超咸水环境,但是,N1-N21原油的成油环境古盐度略高于E31原油;具有高含量的C27甾烷、规则甾烷、4-甲基甾烷、长链三环萜烷和低含量的二环倍半萜、烷基环已烷,说明它们母质主要为菌藻类,但是,两个油藏原油母质略有不同,E31原油较多的来自细菌,N1-N21油藏原油则较多的来自浮游生物;原油具有低的C29甾烷20S/20S 20R和ββ/ββ αα比值及T s/Tm比值和低丰度的重排甾烷,反映了它们都为未成熟-低成熟度原油,但是,E31油藏原油的成熟度略高于N1-N21油藏原油。油源研究表明E31和N1-N21油藏原油由第三系盐湖相生油岩中生物脂类与可溶有机质和干酪根一起在低成熟阶段所生成。  相似文献   

5.
东营凹陷南斜坡王家岗地区第三系原油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原油烃类化学组成的剖析表明,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王家岗油田第三系沙河街组原油与邻区八面河油田沙河街组特征相似,都具有较高含量的甾烷、伽马蜡烷和脱羟基维生素 E, C27、 C28、 C29ααα甾烷呈" V"字型分布, Pr/Ph < 1,甾烷异构化程度不高等咸水湖相油特征,表明两区沙河街组原油成因相同及具有共同的油源.处于牛庄洼陷与其南斜坡过渡带的王家岗油田原油成因及成熟度与八面河油田原油的相同或相近,暗示后者主要来自牛庄洼陷而非仅局限于南斜坡未熟-低熟烃源岩.王家岗地区丁家屋子孔店组原油既有沙河街组原油的某些特征 (如高含量伽马蜡烷 ),也有其不具备而第三系孔店组烃源岩可能具备的某些特征 (如明显的 C29甾烷优势、较高含量的氧芴系列等 ).孔店组原油的双重特征及其相对较高的成熟度,说明孔店组油气的深层来源及其油源的混合性.相同成因、不同成熟度原油及不同油源原油的混合可能是叠合盆地的普遍现象.王家岗-八面河地区孔店组较高成熟度油气的发现表明该区具有广泛的深源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进行系统地采样和高分辨率的GC-MS、IRMS分析,研究了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且进行了油源对比,探讨了其成因。研究资料指示了所研究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原油有机母质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特别是高等植物为原油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原油形成于弱还原和淡水或微咸水环境;原油均为成熟原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上三叠统延长组长,油层组具有亲缘关系,反映了原油主要来源于长,油层组。这些研究结果为盆地的石油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塔中隆起原油特征与成因类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油气性质多样、分布与成因复杂, 为揭示油气的特征与成因, 对塔中及外围104个原油样品进行了精细地球化学研究.依据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生物标志物分析, 将塔中原油分为4种类型: (1) 寒武系成因原油, 具有较重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29.6‰~-29.1‰)、甲藻甾烷较发育及C27、C28、C29规则甾烷呈反“L”型或线型分布等特征; (2) 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 具有较轻的正构烷烃单体烃同位素(-34‰~-35.6‰)、甲藻甾烷等不太发育与C27、C28、C29规则甾烷呈“V”型分布等特征; (3) 富含含硫芳烃-二苯并噻吩原油, 主要分布于塔中4井区; (4) 混源油, 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界于Ⅰ、Ⅱ类原油之间, 是塔中最为主要的原油类型.油-油对比与油气性质分析表明, 塔中地区至少有两套主力烃源岩供烃.塔中部分原油生物标志物显示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特征, 而单体烃碳同位素却与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更为接近, 这种不同馏分的不一致现象系不同成因原油混源的结果, 反映单一应用生物标志物指标有其局限性.塔中油气性质具有分带、分块、分层特征, 反映叠合盆地多源、多期成藏、储层非均质性等多种特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并对其进行油源对比,探讨了其成因。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原油有机母质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的混源型,原油形成于弱还原和淡水或微咸水环境,为成熟原油。油源对比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主要来自长7油层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的主控因素与成因类型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对采集于柴达木盆地16个油田的40个原油进行了碳同位素测定,研究了它们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主控因素及其成因类型。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原油碳同位素组成具有显著的差别,西部地区原油富集13C,北部地区原油富集12C。研究发现,成油环境(如盐度和湿度)是决定西部盐湖相原油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母源性质则控制了北部淡水湖沼相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和变化。根据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和Ph/nC18比值特征,将柴达木盆地原油划分为五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主要形成于高盐强还原环境和有机质低成熟演化阶段。这种特殊成油环境,为研究原油中极性生物标志物示踪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对6个原油胶质馏分硅醚衍生物进行了GC—MS分析,从中检出丰富的脂肪酸、烷基醇、脂肪酸甘油—酯、酰胺和甾烯醇化合物,并且脂肪酸甘油—酯为首次从原油中检出。研究认为,这些生物标志化合物主要来自母源。它们的分布特征为链状化合物以短链组分为主,甾醇主要为C27甾烯醇,指示成油母质主要为菌藻类;高丰度脂肪酸甘油—酯的存在,提出生物油脂是这些原油的重要成油母质。原油中存在不饱和链状化合物及其高的CPI值和甾烯醇都说明原油具有低的成熟度。通过原油极性和烷烃化合物的对比研究,认为成油物质及其低演化产物的可溶有机质胶质组分,对原油的形成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