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地质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平贵  李雪菊 《地球学报》2000,21(2):190-197
依据土地荒漠化的概念,从地质环境及其演化理论出发,提出了土地荒漠化发展的阶段性,论述了我国北方土地芒漠化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地质背景,分布规律的宏观控制因素,形成的地质、水文地质环境,环境地质条件的经趋势及土地荒漠化扩展的影响,提出了土壤荒漠化防治工作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化与荒漠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震达 《地学前缘》1997,4(2):213-219
文晶以干旱、半干旱地区沙质荒漠化为例,分析了其成因过程、发展趋势,指出干 荒漠化的原因,而频繁、过度的人为活动则更另剧其发展,在北方荒漠化土地的成因类型中,有0.1%虽由于过度放牧,26.9%是由于过度开垦,32.7%是由于过度樵采,有9.6%是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有0.7%是由于工矿交通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保护而造成的,所以合理土地和相应的防治措施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三北地区荒漠化区域分类与发展趋势综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国北方土地荒漠化主要受青藏高原隆升以来形成的构造-沉积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亚洲季风等地质背景控制。本文仅对北方沙质荒漠化、水蚀荒漠化两种主要的荒漠化类型的区域地质分布、成因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三北地区沙质荒漠化依成因可分为:就地起沙型、风沙侵入型和土地粗粒化型等。就地起沙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盆地周缘冲洪积扇上,中东部高原、冲积平原上的沙漠边缘地带、沙地内部和流经这些沙漠和沙地的古河道,以及河湖相砂质沉积物和以砂质沉积物为母质的土壤分布区;风沙侵入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上述沙漠、沙地边缘的下风地带,如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缘、毛乌素沙地以南的覆沙黄土区、科尔沁沙地以东的辽河平原等;土地粗化主要分布在西部盆地沙漠与戈壁的过渡地带、中东部高原砾质沙草原。沙质荒漠化在毛乌素、科尔沁和浑善达克等沙地、河西走廊的局部地区有所逆转,但三北地区总体上仍呈恶化趋势,尤其是以地表土壤粗化为主的沙质荒漠化的发展更应引起人们的关注。水蚀荒漠化依地质背景之不同可分为土漠化和岩漠化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北方中部黄土高原地区、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侧的黄土分布区等;后者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北部、辽宁西北部的基岩山区。晋陕蒙交界地带、甘肃平凉北部、定西地区和科尔沁沙地东南的蒙辽交界处等地水蚀荒漠化形势严峻;以小流域水土流失为主的治理工程使陕西的吴旗、延安、洛川等地和朝阳河中上游地区水蚀荒漠化有所好转。总之,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沉积特征控制着不同类型荒漠化的区域分布,气候变化和水文地质条件控制着漠化的进程,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则更是荒漠化过程的催化剂,尽管在局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使这一过程得以缓解甚至逆转。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大、分布广、荒漠化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荒漠化正以每年2400km2的速度扩展着,对于地少人多,人均占有土地仅0.87公顷(只及世界平均人均土地的1/3)的人口大国来说,每年沦为荒漠的土地比新建的一个深圳市(面积2021km2)  相似文献   

5.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大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以吉林西部乾安县为例 ,阐述了研究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及成因 ,首次在该区建立了土地荒漠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采用综合模型进行评价。最后提出对荒漠化土地进行综合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总被引:252,自引:26,他引:226  
王世杰 《中国岩溶》2002,21(2):101-105
通过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过程的介绍,深入探讨了喀斯特石漠化的科学内涵。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它以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为基础,以强烈的人类活动为驱动力,以土地生产力退化为本质,以出现类似荒漠景观为标志。   相似文献   

7.
l问题的提出荒漠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已往对荒漠化的研究一般偏重于北方以风力作用为主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强烈水土流失的黄土高原地区,对我国南方的水蚀荒漠化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我国南方部分花岗岩丘陵地区,由于水力作用为主的强烈侵蚀,土地严重退化,并且发展到劣地切割,出现类似荒漠的景观,闽西南长汀县河田镇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该镇的水蚀荒漠化大致在清朝末年就开始形成,到40年代发展到顶峰,当时的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没有…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的人类的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荒漠化土地的综合整治与建设性开发,本文在应用理论层面上系统地阐述了荒漠化土地的景观生态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甘肃地区土地荒漠化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肃地区荒漠化(沙漠化、盐渍化)土地分布特征入手,分析了该地区土地荒漠形成的内、外因素,从而阐述了人为强度的经济活动——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土地荒漠化最根本、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107,自引:1,他引:10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震达 《第四纪研究》1998,18(2):145-155
荒漠化是指人类历史时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因素中过度放牧占30.1%,过度农垦占26.9%,过度樵采占32.7%,水资源利用不当占96%,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占0.7%,在地区上以北方农牧交错及旱农地区荒漠化最为严重。要采取因地制宜措施和建立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的地学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国北方东部的土地荒漠化主要受新构造运动以来的权造-沉积特征、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亚洲季风等地质背景控制。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区域地质分类,按其成因可分为就地起沙型、风沙型和土地粗粒化型等3种类型。其中,就地起沙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东部毛乌素、科尔沁、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等沙地内,流经这些沙地的古河道,广泛发育河湖相砂质沉积物以及以砂质沉积物为母质的土壤分布区。风沙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上述沙地的边缘地带,如毛乌素沙地以南的覆沙黄土区等。土地粗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河北坝上草原-河北坝上草原,其土壤类型多为含砾沙土,其土壤母质为基岩风化壳、残坡积或冲洪积物。荒漠化发展趋势上,尽管就地起沙型沙质荒漠化在毛乌素、科尔沁和浑善达达沙地的局部地区均有所逆转,但总体上,在北方广大地区,主要以地表土壤粗化为主的荒漠化和风沙型荒漠化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上述不同类型的沙质荒漠化,总体上受地背景控制。其中,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沉积特征控制着不同类型荒漠化的区域分布,气候变化控制着荒漠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则是在上述背景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一种荒漠化土地分类的新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近10年国际荒漠化概念的演化及我国官方和学术界对荒漠化的新认识,并在前人有关荒漠化土地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对我国荒漠化土地的类型按主营力(表1)和地表组成物质(表2)两种系统进行分类。 首先我们力图准确体现荒漠化概念的以下内涵:1)以土地退化为本质、因为土地退化本身是一个包括了土壤退化、植被退化和地表状况恶化在内的综合概念,所以不宜再单独将“土壤的理化性退化”或“植被的长期退化”作为荒漠化土地类型;2)与人类活动相关联。荒漠化不包括纯粹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原生荒漠或类荒漠景观,所以,在目前…  相似文献   

13.
沙漠-黄土边界带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反应敏感。近10年来,榆林地区由于重视沙漠化的防治工作,沙漠化出现逆转态势,但是其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水蚀荒漠化状况依然比较严重。应当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荒漠化是一个自然过程。荒漠化加速发展是在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上,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方式而诱发的。应当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蓝旗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琳  王旭红 《地下水》2011,(4):41-43,45
以1987年和2000年两期TM影像数据为信息源,提取研究区两期荒漠化土地数据,建立数据库,获得正蓝旗1987~2000年土地荒漠化动态图,统计计算该区13年内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之间的转换面积,采用转移矩阵法建立1987~2000年土地动态转移数据矩阵,结果表明:该区荒漠化土地从1987年的5 593.8 km2发展到2000年的6015.3 km2,发展的平均速率为32.4 km2/年,土地荒漠化严重,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部分极重度和重度荒漠化土地得到了好转,但新的更多的中度和轻度荒漠化土地在发展。在10~15年的时间尺度内,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与减轻存在明显的跃变递减过程,主要发生在北部平原地区,发展的动态趋势是整体扩展,局部逆转(主要在西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平原西部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和土地盐碱化,它属于荒漠化的两种类型。东北 平原西部分布着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前者是全国五大沙漠之一。文章全面、系统地对该地区编制了 1∶1000000荒漠化图和量算出土地沙漠化面积。东北平原西部土地沙漠化面积为72280.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22.2%。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土地沙漠化面积迅速扩大,平均每年以1.5%~3.7%的速度递增;自9 年代以来,沙漠化呈现出逆转趋势,但就总体而言,沙漠化发展仍然大于逆转。东北平原西部土地盐碱化面积 33850.79km2,占土地总面积10.44%,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面积为23329.19km2,占土地总面积15.2%,它是世 界上苏打盐碱化土壤的三大片之一,土地盐碱化每年以1.4%~2.5%速率正在发展。所以,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不仅制约着当地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周围和毗邻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而且已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存。 东北平原西部荒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前者有物源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后者有草原超载过牧、滥 垦、滥伐滥櫵、乱挖,河流上中游修建水库等原因,以及冻融作用的特殊原因,致使荒漠化形成和发展。文章总结了 该地区沙漠化正、逆过程的演变,并提出荒漠化的治理应根据荒漠化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沙质荒漠化现状及开发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建军  刘丛 《甘肃地质》2000,9(2):74-82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腹地 ,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作用 ,造成省内沙质荒漠化土地广泛分布。近半个世纪以来 ,沙质荒漠化加剧 ,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扩展 ,生态平衡失调 ,环境恶化 ,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甘肃省沙质荒漠化扩展的原因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涛  吴薇 《第四纪研究》1998,18(2):108-118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受其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障碍,及时了解其过程、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确定荒漠化防治的战略和措施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北方沙质荒漠化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遥感监测和评估及其方法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沙质荒漠化土地程度分级和遥感监测判别指标体系确立后,采用合适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的动态监测,使对土地沙质荒漠化的定量评价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土地荒漠化问题已是制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土地荒漠化受自然、人为、历史传统等因素影响。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已成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 ,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衰退丧失 ,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贵州喀斯特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 ,特别是由于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合理 ,不同区域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一些地区存在的石漠化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清镇市地处贵州黔中地带 ,是喀斯特发育较完备的地区之一 ,其中碳酸盐岩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 67 96% ,喀斯特面积占绝大部分。通过应用多波段、多平台的遥感信息 ,在野外调研基础上与GIS技术支持下 ,对图件进行解译、编辑处理 ,制作清镇石漠化动态图 ,为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及环境建设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开展荒漠化时空动态监测是荒漠化防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以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省玛曲县为例,以该县2001年、2005年、2010年的TM影像和2015年的HJ-1影像为数据来源,利用Albedo-NDVI特征空间法,从整体到局部,分别对该县全区域及其黄河沿岸地区不同尺度区域近15年的土地荒漠化进行了监测和时空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lbedo-NDVI特征空间法能便捷、有效、精确地对荒漠化信息进行提取和分级,有利于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监测;玛曲县近15年来实施的生态恢复工程效果显著,该县荒漠化状况有所改善,荒漠化土地的面积持续减小,程度不断降低,主要发生“轻度荒漠化土地向非荒漠化土地”的转移;但是由于沙源丰富、人口密集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玛曲县黄河沿岸5 km带状区域荒漠化以“非荒漠化土地向轻度荒漠化土地”转移为主,荒漠化状况较全县整体水平严重,并且仍有不断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