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GIS作为一种先进技术,以其强大的制图和空间分析功能,在地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成矿预测理论为基础,用GIS空间分析进行成矿预测并分为三步加以阐述:数据的采集与建库、GIS成矿预测空间模型的建立、预测靶区的圈定,重点介绍了建立成矿预测空间模型中的地质异常与找矿有利度分析.对西天山北部金、铜矿点进行了空间分析,探讨了在GIS平台上开展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GIS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海峰 《贵州地质》2003,20(3):160-165
本文先从成矿预测的特点和GIS的优势,说明了GIS应用于成矿预测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然后以成矿预测理论为基础,将GIS成矿预测分为三步加以阐述,这三步包括:数据的采集与建库,GIS成矿预测空间模型的建立和成矿预测区的圈定。并重点介绍了建立成矿预测空间模型中的地质异常与找矿有利度分析。最后,对GIS应用于成矿预测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遥感技术以其独特的空间和波谱特性,使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它可以宏观、多方位地对矿床存在的有利区域加以预测;地质异常作为一种新的地质理论,通过定量统计分析方法把各种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成矿有利度分析。地质异常场是一个综合异常场,是各种成矿地质因素的综合反映。地质异常综合评价更多是侧重于微观的、局部的分析。基于遥感技术和地质异常理论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将遥感和地质异常相结合,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并在成矿预测中得到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多元信息成矿预测研究——以赤峰地区为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由于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资料进行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目前找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GIS技术已成为多元信息深层次提取与综合,实施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有效工具。文中以赤峰地区有色金属资源成矿预测研究为例,在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以地质异常致矿理论为指导,利用GIS平台提取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多元地质找矿信息,并利用航磁、重力资料进行隐伏构造、岩体等相关地质找矿信息的推断与解释,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成矿地质背景与深部找矿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地质异常信息找矿模型,采用证据权模型进行多元找矿信息的综合,对有利成矿区进行圈定。预测结果显示,在赤峰地区北部有三条北东-南西向的有利成矿区带,在南部有一条北西-南东向有利成矿区带,已知的86%的矿床或矿点位于这些有利区内,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效果。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为多元信息成矿预测研究提供了参考,其成果为赤峰地区的有色金属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成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由于地质自身的不确定性、原始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不当、预测方法中经验参数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的叠加,造成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结果中潜在大量不确定性。在科学认识这些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如何降低不确定性是预测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地质异常理论和成矿动力学为指导,双向预测评价方法是降低地质异常分析中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具体包括基于矿床成因模型的成矿模拟和基于找矿模型与勘查数据相结合的模型驱动预测。前者作为研究成矿地质演化过程、探讨成矿动力学机制的定量化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展示成矿过程内部物理化学变化。作为对致矿地质异常分析的有效手段,通过将成矿过程抽象为不受时空间限制的可迭代计算的偏微分方程组,可实现定量化描述复杂成矿动态过程并预测成矿有利部位。通过挖掘成矿有利信息,分析地质变量并赋值,为预测模型提供大量的定量化预测变量和特征值,是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的一个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后者以勘查学为指导的矿化异常分析,从矿致地质异常的角度开展定量预测,减少了单一成矿有利信息的多解性并降低了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该技术手段是依托空间数据库、地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支撑,以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建立为基础,以分析成矿规律并建立找矿模型为核心工作内容,以证据权、找矿信息量等数学方法为工具,统计分析研究区内各地质要素单元的分布情况来探讨各地质要素对矿产预测的影响,最终实现基于“立方体预测模型”的定位、定量和定概率的隐伏矿体三维预测目标。以上方法从两种不同的地质角度和定量化理念创新性地实现了双向联合预测评价,两种技术手段的融合作为综合圈定“5P”找矿地段的数学地质方法,其作用和价值是相互补充并有机结合的。通过文中方法介绍和应用实例的研究成果,可以明确该方法确实提高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的预测精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测的不确定性,整体上推动了地球科学研究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化自然科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三维模型分析与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萍萍  陈建平  王勤 《岩石学报》2019,35(3):897-912
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新发现的超大型Cu(Au-Ag)矿床。本文针对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问题,以现代成矿地质理论和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技术为支撑,以构建矿床找矿模型为指导,依托数据库技术、3S技术、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及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开展基于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的三维地质实体建模与矿化异常三维空间重构,将铁格隆南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揭示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异常表征,据此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及矿体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信息分析与预测评价,以期减少单一信息多解性和成矿条件不确定性,为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找矿模型指导下,基于深部成矿空间三维结构重构基础上的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与综合分析,可以有效的识别成矿地质体和矿致异常信息,实现深部矿产资源靶区空间定位预测,为深部找矿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铁格隆南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我国海量地质标准基础数据库中的数字地质图和矿产图,通过基于GIS的地质解译空间集成地质信息,将其用于综合信息矿产预测。以地质解译系统对内蒙大兴安岭南段1∶20万成矿预测的应用为案例,阐述地质信息的空间提取与集成过程:首先在建立地质字典库实现地质空间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矿化密集区对地质模型的分类图层进行空间分析,建立地质成矿空间信息库和图库;然后,基于典型矿床圈定模型单元,通过模型单元与地质成矿空间信息库和图库的空间分析,建立地质找矿模型;最后,基于地质单元对地质成矿空间信息库和图库的二次空间集成,完成预测模型的地质空间信息提取与集成。将本方法应用在银矿案例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靶区评价上,得到可供进一步查证的新增靶区比已知靶区增加了近5倍。  相似文献   

8.
广西大瑶山西侧综合地质异常与控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质异常理论和方法,对大瑶山西侧地区沉积、构造、蚀变、土壤次生晕异常特征、有机质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泥盆纪沉积异常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海平面升降产生的层序边界面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含矿建造,并制约着大瑶山成矿带的时空结构;构造复杂度异常控制了矿带的展布和矿床的空间分布;蚀变异常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定位和矿床后期改造特征;土壤次生晕异常则反映了矿化的空间分带和组合特征。基于综合地质异常与控矿分析,利用GIS平台提取异常致矿信息,圈定成矿有利地段,为该区成矿预测及找矿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技术,对云南个旧花岗岩凹陷带进行数字矿床空间信息成矿预测模型的研究。在了解个旧矿田地质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区信息统计单元的划分、预测区地质信息(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以及物、化、遥异常等)变量的确定以及编码和赋值,采用特征分析法确定空间网格单元成矿异常有利度模型,从成矿预测单元中最终圈定了找矿优选靶区。结果表明了信息统计单元结合特征分析数学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遥感技术以其独特的空间和波谱特性,使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它可以从宏观和多方位的角度预测矿床存在的有利区域;地质异常作为一种新的地质理论,通过定量统计分析方法把各种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成矿有利度得分,地质异常场是一个综合异常场,是各种成矿地质因素的综合反映,地质异常综合评价更多是侧重于微观的,局部的分析,基于遥感技术和地质异常理论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笔者把遥感和地质异常相结合,对兰坪盆地的成矿有利区域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到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广东河源七目嶂地区内生金属矿产成矿预测区位于华南成矿省梅县-惠阳成矿区内,属A类成矿预测区,已发现中小型矿床12处,成矿地质背景优越,可与已知矿区类比,找矿标志明显,矿产资源潜力较大,利用计算机技术在G IS平台上对化探成果进行整理和剖析,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圈定了3个进一步勘查靶区。  相似文献   

12.
云南关键矿产重要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映祥 《地质与勘探》2021,57(4):693-727
云南地处特提斯成矿域与滨太平洋成矿域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本文将铅、锌、铜、锡、钨、金、银、磷、钛、稀土金属(16种)、稀有金属(9种)和分散元素(8种)列为云南优势关键矿产,总结其资源特征,并针对这些矿产开展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全省共可划分出88个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其中与以上优势关键矿产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有48个,共118个矿床式;以成矿省为单元,华南(陆块)成矿省(云南部分)有8个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16个矿床式;上扬子(陆块)成矿省(云南部分)有16个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35个矿床式;三江(造山带)成矿省(云南部分)有19个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57个矿床式;腾冲(造山带)成矿省有5个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10个矿床式。按成矿时代,新生代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有16个、中生代12个、古生代12个、前寒武纪5个和跨中生代和新生代3个,成矿强度依次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前寒武纪。  相似文献   

13.
青海东昆仑五龙沟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金矿床是青海省及东昆仑地区一个十分重要的金矿床,其成矿条件及成矿作用的研究对工作程度很低的东昆仑地区金矿找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五龙沟金矿床矿化期次、成矿条件的分析总结,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机理,总结了其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14.
The minerogenetic (or metallogenetic) series of mineral deposits (called minerogenetic series for short) is an academic idea (concept) of studying minerogenetic characteristics in mineral deposit geology. It uses the views of systematology and mobilism to study mineralizing processes and naturally occurring mineral deposit assemblages formed in various stages of geological development in specific tectonic environments. The minerogenetic series is also a natural classification of mineral deposits. There are five hierarchical orders in the classification, with the minerogenetic series as the basic order and the core. The first order includes three categories: minerogenetic series association, minerogenetic series type, and minerogenetic series group. The second is the minerogenetic series, which is decomposed into three orders, i.e. the third, fourth, and fifth orders. The third is the minerogenetic subseries, the fourth is mineral deposit models (types), and the fifth is mineral deposits. Minerogenetic series is comparable to a certain extent metallogenic systems both in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in their own research content. The study of minerogenetic series has both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mineral prospecting. However, the study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stage and a further study remains to be conducted.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共划分出4个斑岩-矽卡岩成矿省(区),21个成矿带,49个矿带.对各成矿带、矿带中的代表性矿床作了描述.从成矿时代看,多数矿床形成于石炭-二叠纪,少数形成于早古生代,成矿构造环境多数位于有隐伏刚性基底之上,形成于造山旋回构造岩浆活化带.从成矿类犁看,斑岩体多形成斑岩铜(钼)矿,但由于围岩的性质差异,有时可形成矽卡岩型(卡拉塔斯Ⅰ,Ⅱ)或块状硫化物型.此外,由于斑岩体酸性程度不同和区域地球化学性质的差异,除铜矿外,少数矿床以钼为为(阿克库都克矿床),个别的以金为主(吉尔吉斯斯坦塔尔迪布拉克).  相似文献   

16.
应立娟  唐菊兴 《矿床地质》2015,34(6):1309-1320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勘查实践。文章在以往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铜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厘定出30个以铜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结合全国地质与成矿演化,分析铜矿床成矿系列在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特点与时空分布规律,其中,前寒武纪7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变质型和岩浆型为主;古生代8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中生代13个铜矿床成矿系列和新生代2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均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西藏地区铜矿找矿突破显著,新增2个全国范围的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的复合,是中国铜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江彪  陈毓川  王成辉  张大权  白鸽 《矿床地质》2015,34(6):1295-1308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多样,找矿潜力巨大。文章运用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银矿床进行了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的初步研究,并将其初步划分为38个银矿床成矿系列(组),59个亚系列。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与各成矿系列的演化关系归结出中国银矿床成矿谱系。研究表明,中国银矿床成矿系列结构及演化具有时空不均衡性、银矿床类型演化渐趋多样化、矿石建造类型演化渐趋复杂化等特点,文章指出了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研究对全国银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的指导意义,并结合银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特点分析了银矿床今后找矿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卡兰古MVT型铅锌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板块交接部位的晚古生代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槽的北段,属于西昆仑地区库斯拉甫—他龙铅锌成矿带的一部分。作者通过详实的野外考察和综合室内测试、岩矿鉴定等研究资料分析,认为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基底以及早古生代奥陶系;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褶皱作用所引发的大规模热卤水运移、循环(特别是油田卤水与深层流体的混合),导致了矿质的进一步富集、沉淀。  相似文献   

19.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是西昆仑地区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在详实的野外考察和系统的采样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卡兰古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有关样品的室内测试、岩矿鉴定等研究资料分析,认为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基底以及早古生代奥陶系;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褶皱作用所引发的大规模热卤水运移、循环(特别是油田卤水与深层流体的混合),导致了矿质的进一步富集、沉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