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四川红原日干乔泥炭剖面的孢粉研究,建立了4个孢粉组合带。自13.6ka以来,日干乔地区古气候经历了以下演化阶段:13.688~11.093ka以温湿气候为主,11.093~8.512ka气候较为干旱,2.74~5.39ka,8.512~5ka气候转暖,温和湿润,5ka至今,该地区气候环境最好,温暖湿润。孢粉组合特征显示该区在此阶段总体为温湿的草原环境,孢粉记录反应了红原县日干乔地区第四纪更新世经历了潮湿-干燥-潮湿的气候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杨守业  李从先 《地球化学》2006,35(3):249-256
长江三角洲地区埋深达320m的PD钻孔揭示了上新世以来河湖相、滨海相和三角洲相的沉积环境特征。钻孔沉积物中有机碳、总氮和碳酸盐组成变化较大,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上新世东部地区气候较暖湿,古湖泊发育,化学风化强烈,有机质保存率较低;早更新世气候波动较大,相对温湿气候下高等植被发育;中、晚更新世长江流域气候逐渐变冷干,晚第四纪气候变化较显著,流域植被类型发生明显变化;全新世气候转暖,有机质保存率高。有机碳、总氮和碳酸盐组成揭示的古气候变化与孢粉、沉积地层等资料相当吻合,与相邻内陆地区的第四纪古环境研究认识也具有明显的可比性。本研究也揭示,运用有机碳、总氮和碳酸盐组成重建我国东部地区第四纪古环境和季风演化史具有相当的难度,必须充分考虑沉积地层不连续性、粒度、有机质来源、埋藏成岩环境以及陆海相互作用等多因素的复杂影响,同时需要结合有机碳同位素等分析来深化古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西襄汾东坡沟全新世黄土剖面地层学和土壤学的研究,以及碳酸钙、铁和粒度的测定,发现全新世古土壤中碳酸钙经历了明显的淋溶与淀积,古土壤上部CaCO3平均含量10.58%,下部为18.47%,CaCO3结核的淀积深度约为1.1m,铁在古土壤顶部有微弱的淋移和富集,粘化作用不明显。成壤作用始于全新世大暖期之初,较为强烈的成壤作用发生于大暖期的晚期(4100aB.P~3100aB.P),这一阶段土壤湿度大,气候波动小,CaCO3淋溶较强。大暖期结束后,冬季风在黄土高原占主导地位,土壤的淋溶作用和粘土作用均有一定程度减弱,显示气候干旱的趋势。该剖面位于古山前洪积扇前端,地形较高,降水易分散,淋溶作用总的说来不强烈,土壤上部CaCO3残留较多,CaCO3淀积深度较浅,土壤类型接近黑垆土。  相似文献   

4.
陕西北部三趾马红粘土的形成环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多种地质资料表明,陕西北部的三趾马红粘土主体形成于半干旱草原疏林环境中。5.3 Ma B.P左右所对应地层记录了半湿润森林景观。红粘土形成期间古气候周期性波动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使得淋溶粘土层与钙质淀积结核层交替出现。化石埋藏特点与含化石岩性的差别显示了不同层位有着不同的沉积环境。气候干湿、冷暖的交替不断改变着本区动植物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渤海湾西北岸是华北平原构造最为活跃的地区,其第四纪地层的深入研究能为区域地震地质和水文地质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文依据渤海湾西北QHJ01孔沉积物岩性、结构构造以及孢粉分析等结果,结合年代学结果,重建了区域5.20Ma以来的古气候及沉积环境演化过程。QHJ01孔5.20~3.33Ma早期植被类型为以落叶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气候温湿,晚期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气候向冷干的趋势发展,沉积环境以湖泊为主;3.33~2.12Ma植被类型以荒漠草原为主,个别地段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气候温凉干旱,沉积环境为曲流河和泛滥平原;此阶段沉积环境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明显。2.12~0.13Ma为湖泊发育期,其中2.12~1.78Ma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气候凉湿,1.78~0.90Ma气候干冷,0.90~0.13Ma气候波动幅度增大,此阶段沉积环境受气候波动影响较小,主要受区域构造沉降控制。0.13Ma以来气候波动变化较为明显,落叶阔叶分子含量逐渐增高,有逐渐变暖的趋势,早期沉积环境主要为湖泊、湖泊三角洲、泛滥平原交替发育,晚期发育海相三角洲;此阶段沉积环境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同时亦受区域构造沉降控制。  相似文献   

6.
兰州-民和盆地第四纪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兰州-民和盆地的晚新生代地层和环境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地貌学、岩石学、年代学、土壤地层学和古气候学研究,查明了研究区各地貌单元形成时代与物质组成特点、侵蚀期与堆积期的旋回过程及黄土中1.9MaB.P.以来磁化率与古气候、古土壤事件(S26-S0)、古气候演化的周期(45ka、100ka)、特点和黄土中15万年以来短尺度气候事件(H1-9及DO1-10).  相似文献   

7.
60年代以前,对第四纪古气候的研究是利用动植物的迁移和植物的孢子花粉、古微体化石以及动植物化石等的分析而知。60年代以来,由于深海钻探的进展,利用氧同位素的分析,对第四纪气候的冷暖旋回及气温升降幅度,取得了很多的数据。在大陆与海洋的第四纪古气候的比较与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进展。我国不少学者根据近海岩心有孔虫种属的变化、迁移情况,  相似文献   

8.
罗布泊AK1孔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与古气候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永  赵振宏  林景星 《地球学报》2004,25(6):653-658
通过对罗布泊东部阿奇克谷地中部AK1孔沉积物中易溶盐组分及氧化物特征的研究,综合沉积序列及岩性变化特征,初步分析了罗布泊阿奇克谷地晚第三纪以来的沉积环境及古气候演化。结果表明,阿奇克谷地第三纪晚期即开始出现成化湖泊沉积,易溶盐以SO2-^4、Cl^-、Na^ 为主,各离子含量最高;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与古气候均有明显变化,早更新世气候以干冷为主,中更新世易溶盐组分中各离子浓度明显降低,以Cl^-降低最显著,气候转为温湿;中更新世晚期气候湿润,湖相沉积范围扩大,为罗布泊湖的一次大发展期;晚更新世以来湖泊环境波  相似文献   

9.
兰州—民和盆地第四纪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兰州-民和盆地的晚新生代地层和环境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地貌学、岩石学、年代学、土壤地层学和古气候学研究,查明了研究区各地貌单元形成时代与物质组成特点、侵蚀期和堆积期的旋回过程及黄土中1.9MaB.P.以来磁化率与古气候、古土壤事件(S26-S0)、古气候演化的周期(45ka、100ka)、特点和黄土中15万年以来短尺度气候事件(H1-9及DO1-10)。  相似文献   

10.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 (二)古气候与全球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扼要介绍最近几年来在中国黄土高分辨率气候地层、第四纪古气候演化型式以及冷期和暖期中黄土高原古气候空间格局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进展。根据土壤地层学与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手段的结合,2.5 Ma来的中国黄土系列可划分出37个大的气候旋回,其中含74个气候阶段,这74个气候阶段又可细分为110个次级阶段。第四纪气候振荡的幅度受气候周期长短所控制。从冷期到暖期的气候转换具有突变性,从暖期到冷期的气候转换具有渐变性。冷期堆积的黄土与暖期形成的土壤在性状上都有地带性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石磊  杜军  周刊社  卓嘎 《冰川冻土》2016,38(5):1241-1248
基于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土壤湿度资料和80个青藏高原气象观测站的降水、气温资料,对青藏高原土壤湿度时空演变、突变,及土壤湿度与降水、气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特征,土壤湿度与降水量在空间上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时间上存在2~4个月的时滞相关.1980-2012年高原土壤湿度呈显著增多趋势,土壤湿度变化发生突变的年份为2003年.在土壤湿度变化过程中,降水和气温的作用明显,5-10月降水量和1-6月气温是影响高原土壤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5-10月降水量决定了多水期的土壤湿度,而多水期土壤湿度和1-6月气温共同决定了少水期的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入渗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多年冻土区典型坡面上,将坡面划分为坡下(L)、坡中(M)和坡顶(H)三个坡位,每个坡位上各选取92%、60%和30%植被盖度为研究对象,用双环入渗仪测定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对影响土壤入渗过程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土壤物理特性及土壤水分的测定进行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植被盖度下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在活动层冻融过程中差异明显,初始含水量和初始入渗率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稳定入渗率大小为:活动层融化期,92%(0.61 mm·min-1) > 60%(0.50 mm·min-1) > 30%(0.29 mm·min-1);活动层开始冻结期,60%(0.56 mm·min-1) > 30%(0.39 mm·min-1) > 92%(0.26 mm·min-1)。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具有显著的坡位差异并与冻土的冻融循环过程关系紧密。主要表现为,稳定入渗速率随坡位高度的降低依次递减;同一坡位下,开始冻结期入渗速率小于融化期。在整个入渗阶段,坡顶的累积入渗量是最大的,体现了较好的入渗性能。影响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入渗的环境因子主要有容重,有机质含量及粒径<0.1 mm微粒。通过比较研究得出,在长江源地区,活动层融化期通用经验模型ft)=a+bt-n更适用于该研究区域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研究,而在开始冻结期Horton模型ft)=ic+(i0-ice-kt则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藏北高原D105点土壤冻融状况与温湿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CAMP/Tibet在藏北高原D105点所观测的2002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土壤温度、含水量资料, 分析了该点的土壤温、湿度变化及其冻融特征. 结果表明: D105点40 cm深度以上土壤温度日变化明显, 随着深度增加, 土壤温度日变化相位明显滞后. 各层土壤温度月最高值出现在8-9月, 月最低值都出现在1-2月; 年际气候的差异至少可以反映到185 cm深处的土壤. 土壤冻结和消融都是由表层开始, 土壤随深度增加冻结快, 消融则慢. 冻结期间, 土壤温度分布上部低, 下部高; 消融期间, 则分布相反. 60 cm深度以上的土壤含水量在消融期有显著的波动, 表明60 cm深度以上的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比较频繁. 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和平均温度对土壤的冻融过程有较大的影响; 土壤含水量的多少会极大的影响土壤的冻融过程、土壤热量的分布状况以及地表能量的分配. 因此水(湿度)热(温度)相互耦合影响着土壤的冻融过程.  相似文献   

14.
冻融期东北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更好地认识季节性冻融区冻融过程对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以吉林省长春市黑顶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 监测了冻融期流域内玉米田和水稻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冻融期表层土壤温度主要受积雪厚度影响, 深层土壤温度主要受土壤初始含水率影响。冻结期, 冻结层含水率几乎都呈增加趋势, 其中浅层土壤增幅最大; 冻结速度慢、 初始含水量低、 相邻土层含水量高的土层冻结过程水分增加量更大, 反之则小。融化期, 各下垫面、 土层土壤含水率基本呈下降趋势, 且主要集中在表层0 ~ 30 cm, 水分损失以蒸发为主, 冻结层对土壤蒸发有抑制作用; 冻结层的融化是造成各下垫面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差异, 以及各土层在不同融化阶段土壤含水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是影响可溶性有机碳(DOC)变化的重要因素。然而,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DOC变化对秋季冻结期土壤水热变化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选取大兴安岭3种多年冻土泥炭地[小叶章泥炭地(CP)、兴安落叶松-泥炭藓泥炭地(LP)、白毛羊胡子苔草泥炭地(EP)]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原位试验探究秋季冻结期土壤水热变化对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DO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冻结期土壤DOC含量表现为EP>CP>LP,平均含量分别为83.99、45.75和43.13mg·L^(-1)。在秋季冻结前期3种类型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DOC含量均呈波动下降趋势,中、后期CP,LP土壤DOC变化较平缓。在秋季冻结前期,CP整体土壤DOC含量随浅层土壤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在后期CP浅层和整体土壤DOC含量随浅层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秋季冻结中期,LP浅层土壤温度升高和含水量的减少,降低了土壤DOC含量;LP整体土壤DOC的变化随着浅层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在秋季冻结后期,EP深层和整体土壤DOC含量随深层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在整个秋季冻结期,LP浅层土壤DOC主要受地表温度驱动,深层土壤DOC则主要受深层含水量的影响;整体土壤DOC则受地表温度影响较大。研究表明秋季冻结期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水热变化驱动土壤DOC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为多年冻土区碳循环和“双碳”背景下的碳排放研究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野外试验设施分别把地下水埋深控制在1.0,1.4,1.8,2.2和2.5m,研究在不同地下水埋深作用下苏打盐渍土土壤水分平衡和水分动态变化。同时,跟踪在地下水位不断波动条件下田间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在1.0~2.5m时,苏打盐渍土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关系非常微弱,仅在长期干旱的条件下发生微量地下水毛细上升量;降雨和蒸散作用对苏打盐渍土体积含水量的影响深度不超过40cm,埋深大于1.0m的潜水对0~80cm深度苏打盐渍土体积含水量变化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陆面模式CLM4.5在青藏高原土壤冻融期的偏差特征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时越  杨凯  王澄海 《冰川冻土》2018,40(2):322-334
利用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制作的大气强迫场驱动通用陆面模式CLM4.5(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5)对青藏高原区域进行离线模拟试验,模拟结果与D66、沱沱河(TTH)和玛曲(Maqu)3个站点的观测资料以及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M2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陆面模式对冻融过程中土壤温度和湿度模拟的偏差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CLM4.5对土壤温度模拟较好(平均RMSE≈3℃),而GLDAS-CLM2计算的土壤温度偏高,偏差较大(平均RMSE>6℃),且其偏差大于CLM4.5,尤其在冻融期;CLM4.5能较好地模拟出冻融过程中土壤湿度季节变化,但土壤湿度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存在一定偏差(平均RMSE≈0.1 mm3·mm-3),GLDAS-CLM2不能反映出土壤湿度在冻融过程中的变化特征。CLM4.5的模拟偏差主要来自大气强迫场,而GLDAS-CLM2的偏差除了大气强迫场的不确定性外,还来自于模式冻融参数化方案的不完善。大气强迫场中的气温和降水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在冻融期和非冻融期表现不同。在非冻融期,土壤温度的模拟主要受气温的影响(r>0.6),气温偏差对土壤温度偏差的贡献率大于50%;土壤湿度的变化则主要受降水的影响,降水偏差对土壤湿度偏差的贡献率为20%~40%。在冻融期,受土壤水热相互作用的影响,气温和降水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作用效果减弱;土壤湿度的变化受气温影响显著,其贡献率为10%~20%。陆面模式中冻融参数方案的不完善是冻融过程中土壤温度和湿度偏差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高堆石坝砾石土心墙施工期应力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高堆石坝,施工期心墙内部是否会出现过低的竖向土压力或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对施工期以及蓄水期大坝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施工期砾石土心墙应力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施工进度和过程资料,分别从时间、空间和影响因素分析砾石土心墙施工期竖向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以期对土质心墙高堆石坝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措施的完善具有促进作用。竖向土压力主要和土重度、土柱厚度和拱效应有关,沿坝轴线基本为对称分布;心墙拱效应最强烈的部位大约在1/3坝高处坝轴线附近;存在拱效应的高程土压力呈驼峰状分布,坝轴线附近土压力最小。孔隙水压力主要和竖直土压力、含水率有关。在大坝填筑过程中,应加强心墙土料和上下游坝壳含水率的控制,避免过高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并降低拱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导热系数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冻融过程、 道砟覆盖及降雨对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土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试验段和天然地表土体开展导热系数、 温度、 水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 融化期导热系数波动均明显大于冻结期, 天然场地导热系数在冻结期大于融化期, 而无道砟覆盖路基土体和道砟覆盖路基土体的导热系数在冻结期小于融化期, 与通常的认知和温度场模拟取值相反; 道砟层的保温和阻水效应导致道砟覆盖路基土体含水量和导热系数均小于无道砟覆盖路基土体, 冻结期路基土体导热系数有减小趋势, 道砟覆盖路基土体尤为显著; 降雨入渗增大土体导热系数, 低含水量的道砟覆盖路基土体导热系数对降雨的响应最强烈。寒区路基工程数值模拟时, 应考虑水热变化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不宜采用固定相变区间的分段函数或阶跃函数预估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20.
The Cainozoic history of the Lake Eyre region opened with a period of deep weathering during which many of the older rocks were extensively kaolinized. Following erosion and later deposition of a thin sheet of Tertiary fluviatile deposits, a period of weathering resulted in the widespread formation of silcrete. Another period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 was followed by soil formation and minor silici‐fication.

An important period of erosion followed during which some of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present landscape were outlined. Warping during this interval gave rise to shallow basins in which lacustrine sediments accumulated. At about the same time, a system of mound springs developed near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Great Artesian Basin. Another major period of erosion followed, by which time the main topographic features of the present landscape had evolved. This last event probably took place near the close of the Tertiary. Throughout the Tertiary, drainage was external and ancestral Lake Eyre remained fresh.

The Quaternary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 periods of aeolian and, to a lesser extent, water erosion and deposition alternating with periods of landscape stability, when weathering and soil formation took place.

Throughout the Cainozoic there was an alternation of relatively humid and dry periods, but true aridity and internal drainage did not appear until the Quaternary. Sand ridges were not formed until the late Quaternary. Intervals of gentle warping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during the Tertiary, but the Quaternary has for the most part been a period of stability. These events have given rise to a sequence of distinctive rock and soil‐stratigraphic units whose characteristics are considered in some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