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和剖析了两次溧阳地震孕育和发生的主要地质因素,新生代茅东裂陷盆地;茅东与南京-溧阳两玄武岩喷发带的交汇;茅东断裂带最活动的上沛带;震源区地壳层圈构造(深、浅变质岩界面和低速层)与茅东部断裂带中、深脆-韧性剪切段的复合。探讨了控制溧阳震震级的因素;茅东断裂带属Ⅱ级断裂,茅东裂陷盆地属中、小型裂陷盆地,因此,决定溧阳地震震级为5.0-6.0的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收集整理前人成果资料基础上,结合基础地质和遥感解译,对泛长三角地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及其活动性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并根据区域主要断裂的活动性与历史地震活动特征,进一步分析指出了该区需要特别关注的潜在震源区和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的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38条活动性相对显著的活动断裂带,并以北东和北西走向两组活动断裂为主,前者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后者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其次为近东西走向,活动性较弱。进一步结合历史地震活动信息分析发现,其中的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是区域上主要的控震构造和发震断层,其次是北西向断裂,这两组不同走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常常是地震发生部位,其中最显著的控震断裂是北东向的郯庐断裂与北西向的无锡-宿迁断裂。   相似文献   

3.
博白—岑溪深断裂带处于东南沿海地震带西南缘,是广西区内一条重要的控震断裂。本文通过陆地卫星图像解译,结合地质资料、地震文献,对博白—岑溪深断裂带的地震活动,认为深断裂带与其北西向断裂交汇复合部位,是发震的危险地段,为加强地震地质工作和预测防震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板内一条规模最大的强构造变形带与地震活动断裂带,其断裂结构与历史地震活动性具明显的分段活动性。文中通过沿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历史地震活动性、精定位背景地震活动性与震源机制解分析,讨论了断裂带的深部几何结构与现今活动习性。现今地震活动在中段主要沿1668年郯城MS 8地震破裂带线性分布,线性条带在泗洪-诸城间延伸约340 km长,为1668年地震长期缓慢衰减的余震序列活动。大震地表破裂遗迹与精定位地震分布都揭示出郯庐断裂带中段的两条全新世活动断裂昌邑-大店断裂与安丘-莒县断裂以右阶斜列的形式共同参与了1668年郯城MS 8地震破裂。精定位震源剖面刻画出两条断裂结构面呈高角度相背而倾,其中昌邑-大店断裂倾向SE,安丘-莒县断裂倾向NW,两条断裂在深部没有合并汇聚。余震活动所代表的1668年地震震源破裂带是郯庐断裂带中现今尚未闭锁的安全段落,对应于高b值段。而未发生破裂的安丘以北段,小震活动不活跃,b值低,现今可能已成为应力积累的闭锁段。震源机制解揭示的断裂应力状态在中段以NE向主压应力为主,表现为右旋走滑活动性质,且存在少量正断分量,南段转为以NEE至近EW向为主,存在少量的逆冲分量。在中段与南段的转折处宿迁-嘉山段,主压应力方向垂直断裂带走向呈NWW向,反映出局部以挤压为主的应力特征,其中泗洪-嘉山段也是历史地震未破裂段,现今小震活动不活跃,因此该段可能更易于应力积累。精定位小震活动在郯庐断裂与北西向断裂相交汇处聚集,反映出北西向断裂的新活动性,以及郯庐断裂带现今的逆冲作用。在断裂带南端,精定位背景地震活动沿与其相交汇的襄樊-广济断裂带东段呈北西向线性分布,表明了该段的现今活动性。  相似文献   

5.
2014年10—12月期间,云南景谷接连发生了Ms6.6、Ms5.8、Ms5.9三次中-强地震。为确定地震的地质构造成因,在地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该区的地质构造情况、烈度与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等资料,确定此次震群活动的宏观震中位于永平盆地东南侧山地,发震断层为地质与地貌表现不显著的NW向右旋走滑断层。此次震群活动及余震迁移过程指示,由于断层斜接部位岩桥的临时阻碍,Ms6.6地震破裂在向南东扩展过程中发生短暂停滞,突破障碍后进一步引发了Ms5.8和Ms5.9地震,这符合震源破裂沿NW向发震断裂分段破裂的行为。区域活动断裂的遥感解译结果发现,发震断层位置恰好处于NW向右旋走滑的茶房断裂与普文断裂之间,区域上属于该断裂带的不连贯部位,指示此次中-强震群活动应该是茶房-普文断裂带贯通过程的构造活动表现。结合思茅地块的历史地震资料发现,思茅地块地震活动多以小于等于6.8级为主,发震构造多为NW向断裂。指示在现今构造应力场作用下,该区NW向断裂的活动性相对NE向断裂更加显著,属于该区主要控震构造,应在今后的地震地质工作中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整理前人成果资料,结合湖南、湖北地区地震地质特征、历史近代地震数据等,全面梳理分析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及历史地震,总结该区主要活动断裂系(带)及控震特征、地震活动性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活动断裂以北东、北北东、北西向为主,主要活动断裂系有6个,自北向南分别为秦昆北西向断裂系、鄂东北东向断裂系、江汉-洞庭盆地断裂系、鄂西-湘西北东向断裂系、湘中南北东向断裂系、湘东北东向断裂系,其中第四纪活动较为显著且影响程度大的是江汉-洞庭盆地断裂系及秦昆北西向断裂系西段。“两湖”地区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正处于第三活动期的相对平静期。结合近代中强震资料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特征分析认为,江汉-洞庭盆地南部的东、西边界、鄂州-黄冈-武汉一带以及鄂西北断块隆起区地壳较不稳定,具有发震潜力,应在城市群规划建设、护江大堤设防和重大工程建设中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7.
杨文  刘杰  程佳 《地学前缘》2013,20(3):35-45
利用2011年1-6月云南地区的连续波形资料,采用背景噪声和波形互相关方法分别反演该地区的速度结构以及2011年3月24日缅甸7.2级地震前后60 d的速度变化图像。同时,根据云南地区中小地震计算缅甸地震前后应变能释放响应比空间分布,并利用缅甸地震的震源参数,计算了缅甸地震对云南地区主要断裂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影响。结果显示:(1) 禄劝至华坪一带、永定至泸水区域和通海至建水地区震后波速增加,同时该地区地震活动增强,相应断裂上库仑破裂应力增加,说明缅甸地震对这些区域具有加速构造活动的正影响;(2) 小江断裂带以东马龙至宣威地区和南汀河断裂带以南临沧至景洪地区震后波速降低,地震活动减弱,断裂上库仑破裂应力降低,说明缅甸地震对该区域具有减缓构造活动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8.
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四川芦山的7.0级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文中通过分析震区青衣江上游流域地貌的构造响应与典型的震灾特征,研究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机理。对穿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青衣江上游水系地貌特征及流域盆地面积高程积分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流域地貌发育对龙门山断裂带的新活动具有明显的反馈作用。在芦山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建筑物呈条带状分布,并产生大量次生地表张性地裂缝、串珠状砂土液化等地表破坏现象,其展布方向均与震区中的主断裂和背斜隆起相平行。余震分布表明,芦山地震与本区的双石-大川断裂、新开店断裂和大邑断裂的新活动有关。龙门山断裂带为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具有前展式发育特征,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就具有该特征。综合龙门山南段的地貌响应过程、芦山地震的地表破坏及余震分布特征,认为芦山7.0级地震应为龙门山断裂带持续向SE逆冲扩展、地壳挤压缩短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公元600年秦陇地震发震构造分析及考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史料记载,公元600年秦陇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关于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震级、震中烈度和发震构造长期存在争议。根据在陇县固关一带发现的地震崩塌体,同时结合史料考证、卫星影像判读、野外调查、探槽开挖、年龄测试等手段,研究认为:公元600年秦陇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六盘山东麓断裂南段固关段;秦陇地震震中在陇县固关镇一带,震级为6$ {}^{3}\!\!\diagup\!\!{}_{4}\; $级,震中烈度为Ⅸ度。该地震的研究对于六盘山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和青藏块体北东向扩展的动力学过程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曲江断裂是地震界所关心的一条重断裂(图1),曾多有文献论及。 1970年通海地震的地震裂缝带、主余震分布、烈度分布、地壳形变测量和P波初动节面解等资料共同揭示该地震的发生与曲江断裂有关。但是,因为通海地震是右旋水平运动为主的,当时对曲江断裂並没有提出右旋水平运动的证据,因而有一些人认为地震的性质可能与发震断层的运动方式无关;也有人认为曲江断裂近期运动是以右旋水平运动为主,通海地震仅是这种运动的一种表现,其右旋运动的证据需要细致的野外工作去证实。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SPOT卫星影像和野外地质调查表明,曲江断裂南东段断错山前冲沟及河流Ⅰ级和Ⅱ级阶地,在探槽中见到断裂断错全新世地层,是一条右旋走滑的全新世活动断裂,兼有逆冲性质,断裂的最新活动是1970年通海7.8级地震。对曲江断裂典型走滑断错地貌进行研究,曲江断裂南东段在五街一带水平滑动速率为(3.36±0.1)mm/a,白林山一带水平滑动速率为(3.21±0.3)mm/a。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断裂带多次地震活动新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虹口乡八角庙出露完整的映秀—北川断裂带剖面断层岩,高分辨率磁化率测试揭示出多个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带。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证明一层褐色断层岩相对围岩具有最大的磁化率值,存在新生成的磁铁矿和拥有相似的天然剩磁(NRM)和非磁滞剩磁(ARM)强度衰减过程。高磁化率特征是含铁顺磁性矿物受到断层滑移过程产生摩擦生热作用生成磁铁矿所致。同时断层岩还获得了热剩磁,记录了地震活动磁学信息。结合汶川地震科学钻探项目1号孔(WFSD-1)磁化率和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说明映秀—北川断裂带包含多层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暗示了多次强震的发生。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可以作为判定地震活动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估计同震滑移向量对于认识和理解破裂方式和破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上各形成了一条长250 km和72 km的地表破裂带。地震发生后至今,已经发表了大量有关同震位错沿破裂带分布的论文和报告,但绝大部分都仅仅是破裂的走向位错和垂直位错,极少有同震滑移向量的报道。这不仅是因为野外难以直接测量到水平缩短量(或拉张量),而且还因为这些走滑位错实际上是视走滑位错,部分或全部来自水平缩短或拉张。因此,仅仅根据视走滑同震位错和垂直同震位错估计的同震总滑移量肯定包含了相当大的误差。尝试利用据不同走向参考线测量到的一组(两个以上)视走滑位错来计算水平滑移向量的这一新方法,获得了中央破裂带上的7个水平同震滑移向量,并结合垂直位错量进一步计算了走滑、倾滑和水平缩短三个同震滑移分量以及断层倾角和破裂面上的同震滑移向量,综合出露破裂面的擦痕所指示的滑移向量,并对比根据矩张量解获得的震源深度的滑移向量,得出以下认识:(1)破裂南段的地表滑移向量的方位角明显小于震源深度滑移向量的方位角,表明在破裂从震源向地表传播过程中破裂面上的滑移向量发生了逆时针旋转;(2)滑移方位角向北东方向逐渐增大,表明地平面上水平滑移向量表现出顺时针旋转的趋势,而且在破裂向北东方向传播过程中近地表的走滑分量逐渐减小而倾滑分量逐渐增大;(3)几乎在每一个观测点倾滑分量都大于走滑分量,表明汶川地震的破裂方式在任何地点都是以逆冲运动为主;(4)破裂面倾角在10.4°~64.7°,平均值为41°,与天然破裂露头和探槽揭示的结果基本一致;(5)滑移向量沿破裂带的分布显示,走滑分量中段大而两端小,倾滑分量则相反,中段小两端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地震的强震台站记录,对比发震断层两侧的峰值加速度与地表破裂带上同震位移的分布特点,探讨了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与地表破裂位移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近断层典型台站的强震动记录时程特征,获得了强地震动记录中所包含的断层破裂过程和破裂习性信息,从强震观测记录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了汶川地震主震的多次破裂特征。结果表明,汶川地震主震至少包含了4次地震破裂事件,最主要的前两次破裂事件分别对应映秀—北川断裂段和北川—南坝断裂段的破裂过程,后两次破裂事件释放的能量相对较小,应该是第二次破裂过程触发局部次级破裂所引起的。此外,垂直于断层的峰值加速度剖面揭示的发震断层的高倾角逆冲特性,与地震地质调查和小震精定位等确定的相应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We perform 3D modeling of earthquake generation of the Xianshuihe fault, southwestern China, which is a highly active strike-slip fault with a length of about 350 k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earthquake cycles and segmentations for a long-term forecasting and earthquake nucleation process for a short-term forecasting. Historical earthquake data over the last 300 years indicates repeated periods of seismic activity, and migration of large earthquake along the fault during active seismic periods. To develop the 3D model of earthquake cycles along the Xianshuihe fault, we use a rate- and state-dependent friction law. After analyzing the result, we find that the earthquakes occur in the reoccurrence intervals of 400–500 years. Simulation result of slip velocity distribution along the fault at the depth of 10 km during 2694 years along the Xianshuihe fault indicates that since the third earthquake cycle, the fault has been divided into 3 parts. Some earthquake ruptures terminate at the bending part of the fault line, which may means the shape of the fault line controls how earthquake ruptures. The change of slip velocity and displacement at 10 km depth is more tremendous than the change of the shallow and deep part of the fault and the largest slip velocity occurs at the depth of 10 km which is the exact depth of the seismic zone where fast rupture occurs.  相似文献   

16.
考虑围岩流变特性的地震尖点型突变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虑到断层两盘围岩的粘弹性和断层的应变弱化,建立了断层地震的简化力学模型,首先证明了该模型对应于尖点突变,后利用尖点突变理论研究地震的非稳定机制,阐明只有当外界对系统输入足够的能量,且刚度比小于1时,系统内的能量才能迅地转移与释放,引起地震。而孕震时间既与远场位 关又与围岩的粘弹性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7.
汶川M_w 7.9级地震同震断层陡坎类型与级联破裂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级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沿龙门山逆冲断裂带中段形成了两条NE向和一条NW向逆冲走滑型地表破裂。依据同震地表陡坎形态特征,将其分为8种类型:逆断层陡坎、上盘垮塌陡坎、挤压推覆陡坎、右旋挤压推覆陡坎、断层相关褶皱陡坎、后冲挤压陡坎、上冲叠覆陡坎和局部正断层陡坎。汶川地震所形成的同震地表破裂主要由以逆冲为主的映秀破裂段和兼具逆冲、右旋走滑的北川破裂段两部分组成,这两个破裂段分别对应于Mw7.8与Mw7.6级地震事件;它们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分别对应于Mw7.5、Mw7.7、Mw7.0和Mw7.5等4个次级事件的4个次级破裂段。这些次级破裂段的级联破裂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汶川地震的持续时间长达110 s。余震震源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发震断层的倾角随深度的增加而变缓,且从西南向北东逐渐变陡可以用来解释走滑分量增加的成因。此次大地震还表明,沿青藏高原东缘地形抬高的主要驱动力可能是地壳挤压缩短,而不一定是下地壳物质流动和膨胀引起上地壳的隆升。  相似文献   

18.
长诏断裂带垂直运动与地震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分析了长诏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结果表明:长诏断裂带总体活动性质基本相同,分时段活动性质有所不同。断层各段多数以压性逆断为主,不同于历史地质考察结果。此外,长诏断裂带各断裂都具有分段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an earthquake on the resistivity distribution in a fault zone. We collected resistivity image profiles across a proposed fault trace prior to the 7.3 magnitude 1999 shallow earthquake in the Chi-Chi area of Taiwan. Significant positive resistivity anomalies were observed in the hanging wall after the earthquake. However, there were negligible resistivity changes in the footwall. From an examination of geoelectric phenomena and surface rupture in the fault zone, it is believed that geoelectric anomalies are associated with abrupt displacement along the active Chelungpu fault. This result indicates a potential for resistivity method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monitoring of an active fau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