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陈琳琳 《探矿工程》2013,40(2):25-27,30
针对海拉尔地区地层倾角大、断层多、岩性软硬交替、自然造斜率高等特点,绘制井斜高发区域及层位,明确易发生井斜层位,通过优选防斜、纠斜钻具组合及相应的钻进参数,同时结合随钻井斜预警系统和垂直钻井系统,形成一套海拉尔地区易斜地层的防斜打快技术,对于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琳琳 《探矿工程》2013,40(1):35-37,40
针对方正地区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率高、钻井速度慢、钻进周期长等特点,绘制井斜高发区域及层位,明确最易发生井斜地层为宝一段与新乌组,通过优选防斜、纠斜钻具组合及相应的钻进参数,同时结合复合钻进和垂直钻井系统,形成一套方正地区易斜地层的防斜打快方法,对于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层自然倾斜、钻具组合、钻井参数是影响钻井井斜方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地层层面空间网格数据,建立了地层倾角、倾向的计算方法,并针对典型防斜打直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力学分析。应用结果表明,井眼实钻轨迹与设计轨迹基本相同,形成了利用地层自然倾斜规律,在钻井自然中靶的同时,释放钻压提高钻速的防斜打直优快钻井技术,对于高陡构造油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隆威  卫军刚 《探矿工程》2007,34(1):50-52
柔性纠斜防斜钻具组合在提高机械钻速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控制井斜增加,并具有降斜作用,为大倾角硬地层易斜区快速纠斜防斜钻进提供了一种新的钻具组合类型。介绍了柔性防斜纠斜钻具组合的防斜纠斜机理,对其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防斜纠斜的钻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力 《探矿工程》2011,38(5):37-38,56
宣页1井是一口评价页岩气资源潜力的探井,设计垂深2570 m,该井主要钻遇中古生界地层,岩性致密,可钻性极值达8~10级,地层倾角45°左右。在分析塔式钻具、偏心钻具、复合钻进、垂直钻井等防斜技术防斜机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各种防斜技术在该井试验应用试验情况,并针对各种防斜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我大队施工的修竹矿床属强造斜地层、覆盖层厚且松散破碎。完整岩层钻孔段大部分为薄状砂岩、岩层层理、片理发育,岩性严重软硬不均。在考虑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有可能改变孔斜严重的情况下,近两年上钻金刚石钻机,结果每百米弯曲度不但没有降低,个别孔段的弯曲度反而增大,顶角高达5°30′/100米,方位角变化更为严重。通过反复摸索和研究,84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防斜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钻孔弯曲原因1.地层因素对孔斜的影响大家都知道,钻具在孔内倾斜就要发生孔斜。钻具在均质岩层中钻进,钻具的偏斜力矩被钻具的回旋  相似文献   

7.
通过钻孔测斜成果与地质成果的对比分析,认为地层的地质特征是地层造斜性质的根本因素;借助地质资料.可以对地层的造斜性质及造斜强度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测与评价,并据此对该钻孔所揭露地层进行了统一分类;另外还指出了在高精度垂直钻孔施丁巾塔式钻具组合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即使用绳索取心钻具钻深孔,在易跑斜地层中仍会造成孔斜.本文从金刚石钻头选型、钻具组合、冲洗液种类的确定和钻进工艺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防斜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强自然造斜地层的深孔勘察施工中,孔斜问题一直是影响钻孔质量和勘察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以穿越恒山山脉铁路隧道深孔勘察为例,介绍了在自然造斜严重的片麻岩地层中采用有效钻孔防斜措施和螺杆钻具纠斜方法,保证了勘察钻孔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岩心钻探斜构造岩层,把钻进过程分为无旋挤压分量和无压扭转分量,建立了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模型、粗径钻具偏转模型,从而形成了一套综合考虑地层产状、岩性、钻井液润滑系数、钻头偏斜力、钻具组合等影响因素的钻进趋势预测的模型及方法.运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建立预测软件,结合大陆科学钻探一井(CCSD-1)部分井段相关数据得出预测轨...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红藻石和蓝藻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实例,发现在以往碳酸盐岩颗粒分类中没有红藻石和蓝藻石的合适位置。鉴于红藻石重要的成因意义和造礁作用,有必要明确红藻石的概念和归属。珊瑚藻本身极易钙化,经生物矿化作用最终保存下来的珊瑚藻屑一直放在生物碎屑中,而红藻石是由非固着的珊瑚藻构成的钙质独立结核,因此也可以被划分到生物碎屑中。蓝藻石作为蓝细菌钙化作用的产物,同时鉴于蓝藻石的广泛存在,把钙化蓝细菌形成的核形石命名为蓝藻石,这一重要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一直被使用。然而蓝绿藻概念已变更为蓝细菌,蓝藻石的形成与藻类无关,显然将其称作蓝菌石更加确切。因此,应将红藻石和蓝藻石分别归为生物碎屑和核形石当中,并用新的术语蓝菌石替代蓝藻石。其意义在于使红藻石和蓝藻石的概念及归属更为规范,并为碳酸盐岩颗粒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12.
宋兵  蔡健 《岩土力学》2011,32(8):2313-2318
研究桩与岩石的侧摩阻力组成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准确地把握桩与岩石的侧摩阻力取值原则。在对桩与岩层的摩擦黏着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界面力与岩层抗剪力的区别,并提出岩层的极限侧摩阻力由界面强度及岩石强度两者较弱一方决定的观点。进行了中风化岩中4组混凝土短桩的抗压及抗拔极限摩阻力对比试验,获得了相应的极限侧摩阻力值以及抗拔与抗压极限侧摩阻力值的比值。抗拔时由于上部岩层对桩侧岩层的约束作用较弱,会使侧摩阻力相对抗压时有较大降低。通过有限元计算及其与试验值的比较分析,研究短桩与岩层的界面强度条件,发现岩层和混凝土灌注桩间的侧摩阻力中界面黏着力占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13.
宝玉石产地来源的研究是近几年地质学、宝石学和考古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一方面,不同产地来源的宝玉石可能具有不同的品质特征及经济价值,其研究有助于珠宝首饰价值的判断,为各国海关执法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古代宝玉石产地的确定对了解古代宝玉石的开采与古代科技的发展水平及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微区测试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微量元素、包裹体以及同位素分析等方面探讨总结了微区测试技术在确定宝玉石产地来源研究中的应用。当前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技术方法对确定宝玉石的产地来源均有一定的意义,但宝玉石产地来源的最终确定往往需要依赖更大范围和更深入地对宝石矿床的地球化学进行多技术手段的交叉分析。显然,确定各种不同类型宝玉石产地来源的标型特征及建立相关重要宝石产地的地球化学数据库,是最终解决宝玉石产地来源鉴定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黑云母的理化特性及其开发应用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东 《矿产与地质》2000,14(5):310-310,352
黑云母是云母矿物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黑云母的理化特性和以黑云母为矿物原料,制取含钾混合肥料,所提供的参考工艺流程,用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结构调整的历史背景 按照中央和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10年,建设系统要基本完成国有经济的战略结构调整和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推进勘察设计业的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地矿局建局63年以来,钻探工程作为地质找矿的重要技术手段,发展至今已形成门类齐全、设备精良、技术精湛的专业体系。本文在总述贵州省地矿局地质找矿辉煌成就的基础上,从小口径岩心钻探、大口径深井钻探、地下水机井钻探、浅层地温能钻探等几个重点方面详细回顾了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今后的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RS和GIS技术集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RS(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集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讨论了RS和GIS技术及其集成的内在涵义、相互关系,认为RS是GIS重要的外部信息源,是其数据更新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全球性的 地理动力学分析,更必须有RS所提供的覆盖全球的动态数据与GIS的结合。反之,GIS则可以提供RS所需要的一些辅助数据,以提高RS图像的信息量和分辨率,同时,GIS可以将实地调查所  相似文献   

18.
01回顾——改革创新全面发展1.1改革体制激发活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是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起步最早的行业。从1979年开始至今已走过近30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considers an ellipse, produced by the intersection of a triaxial ellipsoid and a plane (both arbitrarily oriented), and derives explicit expressions for its axis ratio and orient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noncentral sections, and the problem of intersection probability,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ing equations have obvious applications in structural geology and optical mineralogy, and in stereological modeling of grain-size and grain-shape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