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电气石的单晶、电气石微粉对Cu2+的吸附作用,试验表明:电气石单晶体表面存在着以C轴为两极的静电场,该静电场对Cu2+的吸附作用效果明显。制备的电气石微粒越细,吸附效果越好。电气石的电场效应使得它在治理污水中Cu2+污染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以天然电气石粉末为原料成功制备了镁电气石/玻璃复合材料与锂电气石/玻璃复合材料,并在密闭空间测量了电气石/玻璃复合材料的负离子释放性能。负离子测试结果表明,当镁电气石/玻璃复合材料与锂电气石/玻璃复合材料的附着面积为76.97 cm2时,负离子释放量分别为202 cm-3和208 cm-3,说明镁与锂电气石/玻璃复合材料的负离子释放性能近似,廉价镁电气石可以替代价格昂贵的锂电气石用于制备具有负离子释放性能的玻璃材料。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电气石粉末附着面积增加一倍时,镁与锂电气石/玻璃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量均提高为原来的3倍左右。  相似文献   

3.
电气石功能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气石为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具有压电性、热释电性、远红外辐射和释放负离子性等独特性能,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与其他材料复合,可制得多种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保、电子、医药、化工、轻工、建材等领域,已成为一种高附加价值的新型工业矿物,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中国的电气石功能矿物的产地达150多处,有80多处电气石的储存量在数千万吨以上,所以电气石功能复合材料的研发对电气石功能矿物的高性能利用以及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电气石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电气石的电磁性能,本研究以硫酸镍,水合肼为原料,通过化学镀法制备金属镍包覆电气石复合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能量色散谱仪等对复合粉体进行表征,并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镍包覆电气石复合粉体的磁滞回线和磁损耗。研究结果显示:水合肼还原化学镀法可在电气石表面包覆纳米金属镍,硫酸镍溶液的浓度为60 mg/L为宜,浓度过高会产生大量的NiSO_4·3N_2H_4和Ni(OH)_2;磁性能测试表明:当硫酸镍浓度为60g/L时,所得镍包覆电气石复合粉体的性能最好,即通过包覆可获得具有一定磁性能的电气石基复合粉体,同时镍包覆电气石粉体的磁损耗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电气石复合Nd/TiO2材料光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昌来  董发勤 《矿物学报》2006,26(2):233-237
以硝酸钕、天然矿物电气石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凝胶法制备了电气石复合Nd/TiO2和钕掺杂TiO2。用XRD、UV-VIS、ESR对电气石复合Nd/TiO2材料进行了表征;以苯酚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电气石复合Nd/TiO2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发现TiO2的相变转化区间在600~750℃范围内;电气石掺入对Nd/TiO2材料的光吸收范围基本没有影响,在300~750℃范围煅烧后,随温度升高UV-VIS图谱有逐渐红移现象;电气石的加入使得Nd/TiO2材料在光照及未光照条件下都起到增强.OH强度的作用;在Nd/TiO2材料中掺入0.6%的电气石获得最好的光催化活性,600℃下煅烧光催化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6.
采用丁二酸酐和乙酸乙烯酯进行共聚,制备了含有酸酐活性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P(SA-VA);然后用该活性聚合物对电气石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含电气石的功能聚合物。通过IR、XRD、SEM等对改性产物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SA-VA)的酸酐基团与电气石表面的羟基发生了反应,电气石粉体被成功地引入到共聚物中,得到了含电气石的功能聚合物。该功能聚合物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和储存稳定性,且该含电气石的功能聚合物成膜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负离子释放量、远红外辐射等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电气石为载体,通过真空表面浸渍制备银包覆电气石抗菌粉体,同时采用振荡烧瓶试验测试了抗菌粉体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测试研究电气石表面银离子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通过真空表面浸渍可将银包覆在电气石颗粒表面形成银包覆电气石复合粉体;银包覆量为0.4%时,该粉体大肠杆菌抑菌率可达99.99%以上。由于电气石具有自发极化性能,可将银离子固定在电气石颗粒表面从而达到缓释的作用,通过溶出的银离子与细菌作用达到抗菌目的。  相似文献   

8.
电气石吸附Cu2+,As(Ⅲ),F-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电气石为原料,通过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研究电气石的不同粒度、用量、吸附时间、热处理温度等对水中Cu2 ,As(Ⅲ)吸附的影响;进而探讨分析电气石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电气石对Cu2 ,As(Ⅲ),F-离子的去除率随着电气石粒径的减小而增加。随着电气石用量的增加,去除率逐渐提高,增至一定值后下降。热处理温度为300℃,500℃时,可提高电气石吸附Cu2 ,As(Ⅲ)的效率。加热预处理未改善电气石对F-离子吸附能力。(2)电气石对带电性质不同的阴、阳离子都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电气石的极性和表面性质使其对离子可能存在络合吸附和静电吸附两种形式。电气石对Cu2 ,As(Ⅲ)吸附为表面络合吸附与静电吸附共同作用,吸附效果好。对F-吸附只存在静电吸附,吸附效果差。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气石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石是近年来开发的重要的新型功能矿物材料。文章论述了我国电气石矿产的类型、成矿特点及电气石矿产产出时空分布特征,表明我国具有电气石矿产资源优势。同时介绍了电气石矿物功能特性和电气石应用产品,展现我国电气石资源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电气石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具有压电性和热释电性的材料,近年来的研究又发现电气石具有辐射远红外线、释放负离子、抗菌除臭性以及对水具有净化和改善的功能(吴瑞华等,2001;潘艳芬,2006)。有关电气石的应用研究很多,但关于电气石的性能机理研究很少,制约了电气石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电气石活化水效应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利用电气石的天然电极性和远红外发射特性,利用核磁共掁方法研究了电气石对水分子团簇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气石能够降低水分子的17O 核磁共振(NMR)半高宽,并且降低的幅度与电气石的粒径呈正相关关系;若将电气石烧成陶粒后,则其对水分子的17O NMR半高宽降低的幅度更大。另外活化水的时效性测试结果表明,活化水在放置480 h之后,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大部分饮用水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和健康问题,提出以电气石作为多功能净水剂。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电气石FTIR吸收发生峰强度变弱甚至消失、峰位置移位等现象。低温热处理后电气石可以快速将酸性溶液调节为弱碱性,对强碱性溶液也有调节为弱碱性的趋势。800℃热处理后电气石对氟离子吸附去除率可达64%以上,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均在96%以上。电气石还可将水分子17O NMR半高幅宽由102 Hz降低至72 Hz,有效减小了水分子团簇结构,并使水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5.60 mg/L提高到6.11 mg/L。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电气石微粉吸附水中Cu2+、Pb2+、Zn2+的过程,讨论了吸附时间、粒度、用量和pH值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电气石对含Cu2+、Pb2+、Zn2+废水的吸附机理。电气石加工成超细粉体时,表面产生大量的不饱和键,在溶液中与水配位,使水发生解离生成羟基化表面,将重金属离子吸附到晶体负极,使局部金属离子浓度增高与电气石表面羟基离解而产生的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形成各种沉淀或碱式盐析出,直到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达到平衡时为止。提出了凡是氢氧化物难溶于水的金属离子,理论上都可以使用电气石微粉进行吸附净化处理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电气石微粉对Cu2+、Pb2+、Zn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电气石硼肥制作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宗柳 《矿产与地质》2006,20(6):702-705
硼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七种微量元素之一。目前给土壤补充硼元素的主要方式是施硼肥(来自硼砂矿),随着硼砂矿资源的日益减少,寻找硼替代资源日渐紧迫。笔者认为,电气石是可替代硼砂的主要矿物之一。利用电气石中硼的关键是将电气石中的硼变为可溶性硼。实验表明,高温焙烧法对电气石中硼的溶出非常有限,而用添加HF等助剂的化学法将电气石中的硼活化溶出的方法,效果较好。因此,可通过化学法先将电气石中的硼元素溶出,然后再加入部分电气石及辅料来制作电气石硼肥。  相似文献   

15.
电气石的电场效应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电气石具有永久性的自发电极,电气石微粒的周围存在着以c轴轴面为两极的静电场.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发生电解,形成活性分子 H3O+,吸引水中的杂质、污垢,净化水质;OH- 和水分子结合形成负离子,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电场对带电粒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粉尘,净化空气.电气石还具有高的机械化学稳定性,与沸石、蒙脱石等的吸附作用相比,电气石不具有饱和极限,可持续使用,重复利用率高,在环境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区热水沉积岩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绿片岩相为主的霍各乞矿区含矿地层内存在一些特殊的热水沉积岩。通过矿物学、岩石学、矿物共生组合以及地球化学特征判断,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硅质岩、含电气石岩、重晶石岩、透辉石、透闪石岩以及铁镁碳酸盐岩类等。这些岩石的存在和研究对于本矿床及狼山地区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的认识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A sharp line delimita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ourmaline (termed as a ‘tourmaline‐out isograd’) is defined in the migmatite zone of the Ryoke metamorphic belt, Japan. The trend of the tourmaline‐out isograd closely matches that of the isograds formed through the regional metamorphism, suggesting that it represents the breakdown front of tourmaline during regional metamorphism. This is confirmed by the presence of the reaction textures of tourmaline to sillimanite and cordierite near the tourmaline‐out isograd. The breakdown of tourmaline would release boron into associated melts or fluids and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controlling the behaviour of boron in tourmaline‐bearing high‐temperature metamorphic rocks. Near the tourmaline‐out isograd, large tourmaline crystals occur in the centre of interboudin partitions containing leucosome. In the melanosome of the intervening matrix, reaction textures involving tourmaline are locally observed. These observations imply that tourmaline breakdown is related to a melting reaction and that the boron in the leucosome is derived from the breakdown of tourmaline in the melanosome during prograde metamorphism. Boron released by tourmaline breakdown lowers both the solidus temperature of the rock and the viscosity of any associated melt. Considering that the tourmaline‐out isograd lies close to the schist–migmatite boundary, these effects might have enhanced melt generation and segregation in the migmatite zone of the Ryoke belt. The evidence for the breakdown of tourmaline and the almost complete absence of any borosilicates throughout the migmatite zone suggest that boron was effectively removed from this region by the movement of melt and/or fluid. This implies that the tourmaline‐out isograd can reflect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mass transfer in the anatectic zones.  相似文献   

18.
共沸蒸馏法制备电气石超细粉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以水和正丁醇为研磨介质,得到电气石超细粉末的液相悬浮体,利用水和正丁醇可以形成共沸物的特点,分别采用直接加热和共沸蒸馏法脱分散介质干燥悬浮体制备电气石超细粉末。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加热脱去水或正丁醇会使电气石超细颗粒发生硬团聚,而共沸蒸馏法则可有效防止硬团聚的产生;拉曼光谱结果表明,共沸蒸馏法制备的电气石粉末表面存在O—H和C—H键,说明正丁醇在颗粒表面为化学吸附,而直接干燥法得到的电气石粉末表面则没有;X射线粉晶衍射结果表明,研磨过程降低了粉末衍射峰的强度,但直接加热干燥和共沸蒸馏干燥均未破坏电气石的晶格结构。正丁醇中的丁氧基在共沸蒸馏过程中在电气石颗粒表面可取代羟基,产生化学吸附,能有效防止液桥的产生,阻止干燥过程中超细粉末的硬团聚。  相似文献   

19.
碧玺是一种色彩丰富倍受青睐的宝石,同时也可以作为环境矿物用来治理环境.碧玺具独特的自发极化现象,具有表面电场,可以电解水、吸附带电离子、释放空气负离子.这些独特的性质赋予碧玺治理环境的用途,例如吸附污水中重金属离子、降解有极大分子污染物等.人体佩戴碧玺时,这种自发极化现象也会带来一定的保健功效,具有一定的电磁屏蔽效果,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20.
彭明生  王后裕 《矿物学报》1995,15(4):372-377
利用偏振喇曼光谱(PR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三种不同成因电气石单晶的振动谱学特征。PRS研究表明电气石结构中三个阴离子团(即[Si6O18]^12-、[BO3]^3-、[OH]^-)的喇曼谱在平行c轴方向(//NE)比垂直c轴方向(//NO)敏锐,而且[OH]^-喇曼光谱只在平行c轴的PRS中才观察到。不同成因电气石中[OH]^-占位不同。结合FTIR研究发现在伟晶型和热液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