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龙门山前陆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论及龙门山前陆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储层地震预测的岩石物理学基础与有效的预测方法技术问题。龙门山前陆盆地深层震旦系至中三叠统海相沉积以碳酸盐岩为主,厚4000~7000m, 天然气资源蕴藏量巨大而探明率低, 油气勘探的关键在于寻找优质储层。基于对地震资料和井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区段的储层主要是生物礁滩相白云岩和发育构造裂缝的碳酸盐岩。依据井资料,总结介绍了该区三叠系马鞍塘组、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地层与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波速度、密度、电阻率等物性参数特征。在分析介绍储层地震预测原理方法与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作者研究提出的地震纹分析方法的概念、原理及其在含气储层检测中确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川西北双鱼石地区栖霞组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构造复杂、钻井多、井下天然气产量差别大。利用OVT域五维地震数据对该套储层开展了裂缝预测、含气性检测和实钻井验证分析。首先基于OVT域不同方位地震属性所存在的差异来检测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溶洞。其次是分方位属性分析,寻找含气地震响应特征更敏感的优势方位范围,该优势方位内更有利于含气性检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双鱼石区块栖霞组裂缝预测和含气性检测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双鱼石地区栖霞组裂缝发育程度较高,主要发育三种方向的裂缝,多数裂缝与断裂走向斜交;垂直断裂方向地震数据突出方位各向异性,有利于小断层识别;平行断裂方向地震数据可以较好规避断裂导致的各向异性,突出油气响应特征,更有利于油气检测。有针对性叠前、叠后含气性检测方法能有效地预测研究区栖霞组储层及含气性展布特征,天然气富集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和东南部,并沿NE-SW向呈连片条带状展布。  相似文献   

3.
蜀南茅口组储层是复杂的缝洞型储层,针对这种复杂储层,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缝洞系统预测研究,但新方法不多,效果不突出,仍然达不到开展精细寻找缝洞系统和油气检测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了一种新的缝洞型储层油气检测方法,它是由频变AVO方程、多子波分解构成的地震分频数据和频变AVO反演方法相结合构成的一种新的频变AVO油气检测方法,其不同数据分量能有效挖掘出复杂储层含油气量级特征,它区别于常规AVO检测方法,它是AVO方法的一种创新方法,尤其在复杂储层油气检测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依据建立的频变AVO油气检测方法,利用蜀南LNT地区的地震数据,对茅口组储层含气性进行检测。在含气性检测中,首先采用匹配追踪方法进行多子波分解,获得不同子波主频的道集分频数据,然后,基于AVO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AVO反演,获得蜀南LNT地区茅口组的低频泊松比剖面属性和平面属性特征,应用低频泊松比高值异常圈定出茅口组天然气富集区和天然气产出区,其分布特征与缝洞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并被多口井的产气量所证实,获得了很好的含气检测效果。因此,频变AVO方法可作一种"直接"油气检测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蜀南茅口组储层是复杂的缝洞型储层,针对这种复杂储层,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缝洞系统预测研究,但新方法不多,效果不突出,仍然达不到开展精细寻找缝洞系统和油气检测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了一种新的缝洞型储层油气检测方法,它是由频变AVO方程、多子波分解构成的地震分频数据和频变AVO反演方法相结合构成的一种新的频变AVO油气检测方法,其不同数据分量能有效挖掘出复杂储层含油气量级特征,它区别于常规AVO检测方法,它是AVO方法的一种创新方法,尤其在复杂储层油气检测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依据建立的频变AVO油气检测方法,利用蜀南LNT地区的地震数据,对茅口组储层含气性进行检测。在含气性检测中,首先采用匹配追踪方法进行多子波分解,获得不同子波主频的道集分频数据,然后,基于AVO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AVO反演,获得蜀南LNT地区茅口组的低频泊松比剖面属性和平面属性特征,应用低频泊松比高值异常圈定出茅口组天然气富集区和天然气产出区,其分布特征与缝洞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并被多口井的产气量所证实,获得了很好的含气检测效果。因此,频变AVO方法可作一种"直接"油气检测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海上中深层薄互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是一大难点问题,中深层的地震资料往往品质较差,分辨率低,且常常存在盖层强反射的遮挡问题,制约单砂体预测研究。为解决此类薄砂层预测难点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面向海上中深层地震强反射干扰背景下的薄弱储层预测方法,从地震资料出发进行两次优化处理,以提高地震对薄层的分辨率,通过子波反褶积对地震资料开展以储层预测为导向的拓频,提高地震对薄层分辨率,再考虑去除盖层强反射的影响,采用匹配追踪算法对地震资料进行分解,通过强反射层频率范围约束原子匹配过程,识别出区域上的强反射层地震信息,从拓频后的地震资料中剥离强反射轴,利用二次优化后的地震资料开展叠前反演预测优质储层分布范围,基于此策略解决复杂中深层储层预测难题。具体介绍了拓频和去强轴二次优化处理的原理,并通过模型正演分析了薄砂层地震响应及盖层强反射轴的形成机理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在南海西部某目标区块储层预测应用中,该方法能很好地预测薄砂储层的分布特征,提高了隐蔽型目标层的油气预测精度,为此类中深层强反射干扰背景下隐蔽油气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莺歌海盆地近期的勘探主要面向深层高温超压储层,该区钻遇到的波峰强亮点储层获得了重大的油气发现,但该类型储层普遍为低孔低渗储层,如何寻找"甜点"储层是该区研究的重点。因此,首先,研究该区"甜点"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确定该区"甜点"储层表现为暗点特征,以Ⅱ类AVO异常特征为重要标志;然后,构建NFP属性识别和预测具有Ⅱ类AVO异常的"甜点"储层;最后,以L12区实际地震资料进行"甜点"储层识别和雕刻,并应用叠前反演方法对雕刻出来的"甜点"储层进行含气性检测。结果显示,该区"甜点"储层集中发育并具有明显的低纵横波速度比特征。该方法为莺歌海盆地深层"甜点"储层的搜寻提供了有效途径,并为该区下一步勘探布井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戈木错测区位于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北缘,在该区开展的天然气水合物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表明该区具有较好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外部气源条件,输导构造条件、冻土条件、藏保条件,并圈定了天然气水合物有利区块。为研究适合于探测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方法技术和更好地勘探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区,在该区开展了浅层和中深层反射地震对比试验及勘查工作。试验结果表明:除浅层地震方法获得的地震剖面的分辨率较高和探测深度较浅外,在浅层和中深层反射地震剖面上反映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特征类似。根据地震探测结果制作了测区地质构造图,依据测区地质资料和其他物化探资料,参考木里地区已知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反射波的属性预测了测区天然气水合物有利分布区,并提出了验证孔位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震油藏地质研究及其在大港滩海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滩海地区油藏评价阶段"井点少,以地震资料为主,面向水平井、大斜度井开发需要"的特点和要求,提出地震油藏地质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技术,其涉及的内容包括地震地层划分对比、地震构造精细解释、地震沉积相研究、地震储层预测、地震油藏流体识别以及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研究。以地震沉积学的原理及方法为指导,以单井相分析为基础,将地震高阶信息应用于沉积相平面分析;利用地层切片技术在地震数据体中提取等时地层单元信息,结合各种地震属性参数的分布研究不同地层单元的沉积相分布及其演化史。在对储集层特征进行重构基础上的随机模拟地震反演是储层表征与预测的有效方法。地震油藏地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油藏的非均质性及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进而较准确地评价油藏。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一方面是依据地质模式减少地震信息的多解性和提高地震信息的纵向分辨率;二是探索如何将地震信息与测井、录井、地质等多种信息真正融合起来,综合分析和解决地质问题。通过大港滩海地区地震油藏地质研究,发现研究区油气分布的不均一现象,这对认识复杂油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地震相分析方法难以有效表征地震相与地震数据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而人工解释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开展了地震相的智能识别技术研究。首先根据钻井解释和专家知识两种方式构建了地震相的训练样本库,之后利用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开展了网络参数寻优,再利用搭建好的网络模型进行了实际资料的训练和预测。测试结果表明,利用CNN构建的河流相模型,预测成功率高于75%。因此,深度卷积网络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持地震数据结构特征,还可以基于多层网络结构挖掘数据中更深层的特征来提高地震相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印证了该技术在地震相识别中的巨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YD断裂带油气富集,新近系岩性体勘探空间大,但是勘探程度较低,制约勘探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规律复杂,同时受地震资料及常规地震预测技术的限制,岩性体有利储层地震预测难度大。基于YD地区高密度三维方位地震资料,开展了沙四段灰岩有利储层地震预测研究工作,首先利用方位地震属性的差异性,预测储层裂缝分布;然后利用基于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的储层预测技术,描述储层的各向异性特征;最后联合两种地震预测技术结果,以储层裂缝分布预测为主,以储层各向异性特征作约束,综合描述研究区沙四段灰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提高了沙四段灰岩有利储层地震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碳酸盐岩储层在全球油气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储量约占全世界油气总储量的50%。贝壳灰岩是一种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其特点是非均质性较强,且与围岩的常规岩石物理特征差异不明显。因此基于岩石物理特征的有利储层分布预测存在一定难度。在分析贝壳灰岩储层岩石物理及地震相特征基础上,明确贝壳灰岩及其围岩阻抗及地震相差异;并针对性采用预测反褶积与相对阻抗反演的联合方法,计算伪阻抗体凸显贝壳灰岩内部反射特征,进而采用波形聚类方法对贝壳灰岩进行预测。最后结合研究区沉积微相和古地理分析论述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同时预测结果被实钻井证实,说明了采用的基于伪阻抗体波形聚类方法是可靠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茅口组作为川东碳酸盐岩重要产气层系之一,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但目前探明率很低,并且针对茅口组古风化壳岩溶储层的研究工作开展较少。本文从分析茅口组古岩溶储层的地质特征入手,再以川东W地区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开展地震相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进行预测,结果与地质规律相符合。此类古岩溶储层有利区域的预测方法,能为本区及邻区的勘探目标优选提供重要依据,也为今后储层精细预测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茅口组作为川东碳酸盐岩重要产气层系之一,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但目前探明率很低,并且针对茅口组古风化壳岩溶储层的研究工作开展较少。本文从分析茅口组古岩溶储层的地质特征入手,再以川东W地区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开展地震相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进行预测,结果与地质规律相符合。此类古岩溶储层有利区域的预测方法,能为本区及邻区的勘探目标优选提供重要依据,也为今后储层精细预测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震多参数油气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多参数综合油气预测方法是一种基于地震数据计算储层段地震资料的富氏谱,功率谱,自相关,自回归和振幅等35种特征参数,并经广义线性分类,以实现油气异常圈定的方法技术,该方法的客观性较强,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经过碎屑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以及火山岩储层的预测和识别检验。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广泛的市场价值,适应了油公司勘探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油气预测一直以来都是地震油气勘探的重要类容,但由于地下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往往使得这项工作困难重重。实验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属性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包括了属性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小波分解、数据融合与小波重构,其能够将多种属性的优势特征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为油气预测提供可靠与准确的依据。为了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准噶尔盆地X区块的油气有利储集预测。首先对多种属性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小波分解,获得各属性的多种频带,进而对高低频带采用不同的方法融合,最后进行小波重构获得融合数据属性。实际资料处理效果显示,相对变换优于传统线性函数标准化处理,而基于小波变换融合方法优于传统的PCA变换融合,不仅能够消除干扰与冗余信息,而且增强了各属性的优势特征与细节信息,可以较好的改善多解性问题,提高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研究油气储层的地震响应及其异常其目的在于利用某一油气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及其异常分布规律进行油气储层的横向预测和油气分布预测。地震响应特征参数包括35种特征参数。本文主要研究了千佛崖组的地震响应及其异常分布特征,这为寻找千佛崖组中的高储高产部位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层孔隙压力是油气层能量的反映,是油气在储层流动的动力,准确预测地层压力对油气勘探开发尤其是深层天然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歧口凹陷异常超压发育普遍,但空间分布规律井网无法预测的问题,利用地震资料结合测井、地质信息进行压力系数预测,主要分为3个步骤:(1)从多井泥岩段测井曲线出发,利用多项式拟合出正常压实层速度;(2)结合本地区地质认识建立地质框架并进行井约束地震反演,获取准确层速度体;(3)利用衍生Fillippone法计算地层的压力系数。歧北斜坡的滚动勘探证实,压力系数预测结果具有误差小、准确度高的特点,为深层天然气勘探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西部地区发育有16个前陆冲断带,油气资源总体较为丰富。前陆冲断带在天然气加快发展中地位与作用重要,是近期勘探突破发现、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和补充。2011年以来前陆冲断带勘探获得塔里木盆地库车深层天然气及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石油两项重大突破、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油及四川盆地西北缘天然气两项重大进展、准噶尔盆地南缘及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鄂尔多斯西缘油气3个重要苗头,进一步夯实了西气东输资源基础,推动了前陆盆地大油气区勘探进程。前陆冲断带地质研究在盆地原型恢复和晚期构造改造、深层结构刻画与构造解剖、储层演化与油气充注机制、断-盖控藏模式与油气有效聚集3-R评价方法、区域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5个方面形成创新认识,发展了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油气聚集理论。前陆冲断带勘探配套技术研发在复杂构造建模技术、复杂构造深度域地震成像技术、复杂油气藏综合评价技术、前陆深层钻完井和储层压裂改造技术4方面取得进展,推动了前陆核心技术形成和油气勘探发现。前陆冲断带近期勘探显示出较大增储潜力与挑战共存的局面。展望了前陆基础地质、油气勘探、勘探技术研究3方面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了近期勘探的3点启示与增储潜力,针对未来前陆冲断带在勘探生产、地质研究、配套技术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4方面勘探研究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深层—超深层古老地层越来越成为油气勘探主战场,然而,该领域天然气组成极为简单,缺乏有效的直接判识手段,导致来源研究困难.四川盆地安岳震旦系—寒武系已探明万亿立方米大气田,因储层内广布沥青,勘探家普遍认为"天然气为古油藏裂解并就近聚集",因此,寻找古油藏区就成了指导四川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针.但这种观点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存在的一个悖论: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重于储层沥青.本文通过安岳油气藏精细解析,发现储层内沥青两期成藏,早期沥青分布局限、丰度低、δ13C相对稍重(>-33‰),对应正常油窗;晚期沥青分布广泛、丰度高、δ13C较轻(平均-35.4‰)、主成藏关键时刻应在埋藏温度达到160~180℃时,对应于凝析油气阶段,该凝析油主体应直接来源于干酪根成熟—高成熟阶段的裂解.从而解释了主体沥青与干酪根的同位素倒挂问题,证明同位素"DNA"示踪有效性.这意味着安岳气藏震旦系天然气(甲烷的δ13C值为-34%~-32‰)主体并非来自于原油的裂解,其主力应来自超晚期阶段筇竹寺页岩.因差异泄压、压差驱动天然气自筇竹寺组充注得以成藏.因此,天然气跟沥青无"母子"亲缘,而是"姊妹"关系.基于此,提出四川下组合勘探应跳出"古油气藏区找气"思维,跳出继承性古构造高部位找气的限制,应将现今源、储、盖配置作为一个系统,寻找喜马拉雅期之后具有较好保存条件、筇竹寺组源岩仍具有供气能力并跟源岩具有较好配置关系的碳酸盐储集体,这些可以是微裂缝发育的泥晶灰岩储层,也可以是不整合面之下储层及各种其他类型碳酸盐储集空间发育体.本项研究证实深层高温/高压环境下同位素分馏规律对示踪油气形成和成藏过程的有效性及重要性,揭示深层超深层领域物质循环、油气形成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利用多参数进行储层油气预测时,并不是使用的特征越多越好,最佳特征的维数取决于实际问题的预测效果。这里运用聚类分析法优选地震特征参数,将距离较远或相似系数低的特征参数聚为一类,用来对未知样本进行地震储层预测。利用优选后的参数进行神经网络储层油气预测,在实际应用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