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对迪那气田苏维依组采用“标准层对比,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地层对比方法,开展储层精细划分对比研究工作.研究区苏维依组下伏和顶部的2个区域一级标准层以及内部4个二级标准层是划分气层组和砂层组的关键;3个三级旋回、5个四级旋回以及19个五级旋回的沉积特征是进行砂层组和小层划分对比的依据.根据以上标准层和旋回特征将迪那气田古近系苏维依气层组划分为5个砂层组和19个小层.  相似文献   

2.
王启宇 《地质与勘探》2013,49(5):990-998
英买力凝析气田群区层组划分与对比研究是该地区陆相地层油气藏地质和开发工程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精细地质研究内容之一,也是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本次研究采取"取心标准井出发,岩心标定测井,寻找辅助标志层,进行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将隔夹层纳入到同一沉积旋回进行识别、划分对比,以隔层确定小层,并兼顾‘就近、闭合’的原则"展开层组划分与对比,重新确定出更适用于气田开发的气层组、砂层组、小层等划分单元。而对可以作为层组划分与对比辅助手段的白垩系与古近系不整合界面、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顶界以及层组中的隔夹层等的识别,为层组的精细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保证,很好地解决了巴什基奇克组、库姆格列木群的层组划分问题,对英买力地区凝析气藏的后期开发等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河流相地层细分对比一直是个难点,目前主要使用的对比方法为基准面旋回对比和沉积旋回对比,两者一为动力成因,一为表现形式。基准面旋回对比具有较好的等时性,其中长期旋回和中期旋回可以通过沉积组合来识别,但短期旋回受到异旋回影响难以识别。在开展地层对比时,采用基准面旋回对比和沉积旋回对比有机结合、分层次逐级对比的方法,以最大洪泛面位置发育的分布稳定的泥岩为标志层划分油层组;根据砂体叠置样式划分中期旋回对应砂层组;在中期旋回约束下,充分考虑相变特征,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作为指导、以沉积旋回为重点划分小层。以南美E油田白垩系储层为例,采用此方法将储层划分为2个油层组,9个砂层组和50个小层。通过此方法划分的地层格架内砂体平面展布与工区背景物源方向基本一致,比较精准。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区孤岛油田新近系辅助标志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为主 ,辅以岩心观察 ,旋回地层学界面识别和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在孤岛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底和馆陶组馆上段馆 1+2砂层组第四小层底发现两个辅助标志层。这些辅助标志层的发现为孤岛油田地层、构造、沉积与油气分布规律等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研究成果可作为油田开发中后期河流相小层划分对比研究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苏里格气田S井区单砂体的空间分布复杂,进一步高效开发气藏难度较大。基于S井区的区域地质、沉积相、测井、钻井、岩心资料,以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方法为指导,采用多级旋回层序划分方案,结合测井相分析技术,对苏里格气田S井区下的石盒子组盒8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测井相研究。通过精细划分和对比,共识别出二个长期、四个中期和十一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建立了区内高分辨率地层对比格架。上述沉积相划分和小层对比格架的建立,加深了对S井区砂体纵横向展布规律的认识,为合理制订下一步滚动勘探开发方案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盆地A油田区古近系海陆过渡沉积环境砂体变化快,由此带来砂体追踪对比的困难。基于测井和地震资料,在恩平组和珠海组共识别出5套具有等时意义的泥岩标志层。在泥岩标志层约束下,建立了目的层段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3个长期旋回、8个中期旋回以及21个短期旋回。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短期旋回的砂体平面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恩平组为北东向物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珠海组为北东—南西展布的滨岸沉积;单砂体沉积微相及含油性研究表明,恩平组的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和珠海组的滨岸砂坝为含油有利相带,这一认识在后续开发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八屋断裂由一系列近南北向的断层组成,西断块营城组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储层纵向上层数多,分布分散,非均质性强,断层对地层沉积、油气藏分布的关系更加复杂。文中以建立营城组地层32个标志层为基础进行精细地层对比,地层对比结果显示地层沉积缺失,据此分析断层的活动性,并进一步分析断层对地层的控制作用,为深化气藏描述、气田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岩心、录井、测井、微体古生物等资料综合研究,识别出惠州凹陷珠海组发育海相三角洲沉积相类型。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 综合测井、地震和岩芯资料对惠州凹陷古近系珠海组地层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从中识别出短期、中期、长期3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 进一步分析短期旋回层序结构, 划分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对称型3 种基本结构类型。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并利用地震资料约束进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联井对比,建立了珠海组的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单砂体的对比,最后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储层的时空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井震结合对川西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进行了多级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首先对不同级次层序界面进行识别,然后依据相序、岩石的物理性质、地层的接触关系等特征并结合地震层序界面追踪,进行单井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识别划分,划分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选取密集井网的联井剖面,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并利用地震资料约束进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联井对比,建立高精度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单砂体的对比。最后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储层的时空展布。  相似文献   

10.
受气候控制的洪水事件沉积因其短暂性、广布性和周期性等特征,具有相对的等时效应,可以作为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志层。通过分析不同规模周期下的事件沉积和正常沉积特征,并结合基准面旋回理论,识别出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临盘地区始新统孔店组一段—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红层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特征,短期旋回以洪水期和间洪水期内发育的不同类型沉积微相组合为特征,中期旋回以发育一套完整的洪水期—间洪水期沉积为标志,长期旋回则以多个中期旋回组成的地层叠加为特征;以此为依据将惠民凹陷临盘地区孔店组一段—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划分为5个长期旋回、16个中期旋回及若干个短期旋回层序,并对第一个长期旋回进行了精细层序地层对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干旱气候控制下的红层层序的划分和对比模式。  相似文献   

11.
周蒂  孙珍  杨少坤  林鹤鸣 《地球科学》2011,36(5):789-797
曾母盆地是南沙海区研究和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 其地层系统一直是建立整个南沙海区地层系统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盆地沉积厚度大和横向相变快等原因, 对曾母盆地的分层方案和地层时代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为了给曾母盆地甚至南沙海区的油气勘探中地层划分对比和地震剖面的解释提供基础依据, 在搜集整理和分析国外有钻井控制的地震剖面和分层方案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实用的、便于与南海北部盆地对比的曾母盆地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将中海油对南海北部诸盆地制定的一套地层界面编号系统和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局对曾母盆地地层的命名结合起来, 并根据国外在曾母盆地获得的钻探和联井地震测线资料对界面的时代作了一定调整, 将曾母盆地基底以上的地层划分为4组1群(曾母组、立地组、海宁组、南康组、北康群), 之间由5个重要不整合面(Tg、T60、T40、T32、T30) 相分隔.还将该方案与国内外其他方案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以供阅读有关资料时参考.为了方便将这套地层系统应用于地震剖面的解释和分析, 用实例显示了同一地层中由于地层相变而造成的地震相的巨大变化, 以及各重要不整合面的特征及其在地震剖面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HZ-A油田产油层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的砂岩储层,现今埋深超过3500 m。目的层段地震资料主频低、钻井少、 井距稀疏及砂层厚度变化大的特点,给小层对比工作带来较大困难。针对以上难点,本文提出了一套实用的相控旋回等时 对比技术。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分析其物源和汇水体系,明确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其次,建立精确的井-震关系以及 地震相分析,提供地层对比趋势;在此基础上参考地球物理反演模型,选择合适的小层对比模式;最后,应用高分辨率层 序地层学理论,同时结合流体性质对比、沉积微相相序等,对测井旋回级次由大到小,完成目的层段的地层细分与砂体对 比。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小层划分和对比的多解性,较好的应用于HZ-A油田文昌组辫状河三角洲油层砂体对比。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神木—双山地区古生界地层含气层系多,地层在横向及纵向上变化复杂,为了更加准确评价该区域含气规模以及特征,本文在岩石地层单元定义基础之上,结合测井、地质等资料,对神木—双山地区古生界含气层系岩石地层的划分进行了重新认识,论述了各个含气层系及标志层的地质和测井响应特征,讨论了测井资料在地层划分及对比时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中期旋回的洪泛面为基准,根据不同时期河道砂体顶面的高程差异划分地层单元,可以实现河流相地层的等时划分与对比。以渤海Q油田北区明化镇组下段N2m2油组为例,基于砂体发育频率和高程差异构建了一套河流相地层等时划分方法:首先对地震相、测井相、砂岩发育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后期河道的下切位置,"回填"被侵蚀破坏的部分,恢复中期旋回末期的原始洪泛泥岩界面,将其作为等时地层划分的基准;然后根据砂体发育的频率特征以及砂体顶面与中期旋回洪泛面的高程关系,构建等时界面识别曲线,刻画泥岩的集中发育位置,识别短期或超短期旋回的等时界面,实现地层的等时划分。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不同地层单元之间的界面位置,将N2m2油组划分为6个等时单元,不同时期河道的沉积特征符合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内的河道沉积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东濮凹陷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洪安  彭君  慕小水 《地球学报》2003,24(2):171-174
岩性油气藏已成为渤海湾盆地内各凹陷重要的勘探对象。笔者根据对东濮凹陷形成演化、沉积特征的研究,结合油田下洼勘探的需要,提出了断层分析法进行岩性油气藏勘探,总结出3种模式,经在多个地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立足于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和地震资料对断层的识别能力高于对砂体的分辨能力,操作简便、实用,对断陷盆地的深化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雅克拉断凸东段位于库车坳陷前缘斜坡带,侏罗系—白垩系向南超覆于前中生界凸起基底之上,形成了一系列地层超覆圈闭.由于大部分侏罗系—白垩系上超尖灭体不同程度地与前中生界区域性不整合(T50)下伏的不同地层接触,地层超覆圈闭的有效性受控于下伏地层的致密程度.利用地震属性、钻井资料和三维地震剖面相结合的方法对T50区域不整合下伏地层的分布、岩性和封堵性进行了分析,按封堵性将它们分为3种类型: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震旦系泥岩、泥质白云岩为封堵性底板,元古宇变质岩、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和石炭系砂泥岩为可能封堵性底板,具溶蚀特征的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和元古宇变质岩为渗透性储层底板.通过二维正演地质模型分析佐证了这3类不同封堵性能地层的地震识别特征.综合分析认为Jse3旋回、Kse1旋回以及Jse1旋回在DG2井附近可形成可观的、有效的地层超覆圈闭.  相似文献   

17.
致密砂岩气藏是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其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影响了致密气成藏和甜点区优选,进而制约了气田高效开发。为进一步揭示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及对致密气成藏的影响,选取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南部山1段和盒8段致密储层为例,通过岩芯观察、扫描电镜、薄片鉴定、生产和测井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储层非均质特征,探讨沉积作用和微观孔隙演化对非均质性和成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非均质性多表现为层内粒度的垂向韵律性、夹层的不均匀分布、渗透率的平面分布差异等;储层非均质性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影响,沉积作用控制了水动力条件、砂体展布、厚度和砂体构型,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受岩矿组构和孔隙演化影响;不同厚度和构型的复合砂体,多样的矿物组分、孔隙结构,致密气的选择性充注,共同造成了苏里格地区致密储层的非均质性及含气性差异。复合砂体的高孔渗部位是致密气开采的甜点区,但是在优选有利区时不应只关注这些厚层的高孔渗砂体,也应关注规模小、非均质性稍强的透镜状砂体,需要充分考虑到储层非均质性对致密气成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开发煤系致密砂岩气,对影响致密砂岩气开采潜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确立了临兴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开采潜力评价的3个二级指标(富集、高渗及可采性)及10个三级指标。根据层序地层体系域发育程度,采用模糊决策两两矩阵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模型,利用层序地层单元对砂岩储层进行评价,实现了有利储层的精细划分。结果表明:两两矩阵方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相结合既提高了"高渗"类别6个三级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又减少了两两比较法的主观性对参数权重产生的误差;结合层序地层体系域中煤、砂体展布规律,使储层划分、评价更加准确。研究区西南部为山1段开采潜力富集区,东北部为山2段开采潜力富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