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子地图浏览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广泛应用,城市测绘部门已普遍拥有了大量的电子地图,如何通过简捷有效的方法管理好、使用好这批地形图,发挥其作用,是摆在城市测绘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介绍了一种基于GIS组件技术的电子地图浏览系统的开发方法,着重阐述了系统开发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利用北京超图公司的supermap objects组件来开发徐州公众信息查询系统。从组件技术入手,将GIS技术与组件技术结合起来,总结出基于组件的GIS软件的开发过程。设计开发的徐州公众信息查询系统能实现电子地图的浏览、信息查询等基本功能外,还能进行空间分析,为有关用户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建设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数据库和河北地质遗迹网络电子地图(WEBGIS)过程中提出了建设地质遗迹网络大百科全书(WIKI维客)的概念, 实现了人人参与、协同维护的网络门户建设, 同时技术上开发了基于MAPGIS-IMS和FLASH的两种WEBGIS技术, 吸收并用二者的优点, 综合了遥感和GIS技术, 为政府机构和游客提供信息服务, 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目前国内外移动GIS的发展状况、嵌入式移动GIS的开发环境,并结合广州市电子地图对其移动GIS系统的要求讨论了导航系统的数据组织,给出了hMaP控件所需的文件存储格式,自定义了一种地标文件中的符号编码规则,以及对GPS导航中的工作模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系统的设计与功能进行了介绍,初步实现了该系统解决地标管理,路径规划、查询与定住以及GPS导航等问题。此系统可用于PDA、汽车、无线互联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进行导航。  相似文献   

5.
模型驱动架构是一种通过用于定义模型和推动不同模型类型之间的转换实现系统与平台无关性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提出基于模型驱动架构进行GIS应用系统开发思想--用模型驱动的原理隔离GIS应用系统的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来独立建模业务行为和领域元素,使二次开发者关注系统应用的本身,而不是将特定的GIS基础平台作为系统开发的中心。并对通过建立领域应用模型和通用GIS服务模型来构建应用系统的平台无关模型、利用GIS平台提供的UML Profile将平台无关模型影射到平台相关模型、以及利用建模工具软件将平台相关模型生成应用代码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总控管理与人机界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永祥  戴星 《水科学进展》1996,7(4):305-312
以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为例,讨论了总控系统与人机交互界面软件的开发.介绍了总控管理系统的组成及总控与其它各子系统之间的软件集成技术,并提出了一些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描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图形用户界面(GUI)技术,简述了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开发方法;讨论了基于电子地图的图形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子地图的出现与发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数字校园”、“数字城市”,乃至“数字地球”的产生。“数字校园”是各个大学期望建立的校务处理和辅助决策平台。传统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缺乏紧密联系和统一管理,不能满足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因而以GIS为技术平台的校园信息系统便应适而生。从系统的开发思路、功能模块的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流程,并重点介绍了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徐战亚  吴信才 《地球科学》2010,35(3):495-500
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空间信息服务成为数字城市和数字地球的重要内容,而各种基于定位导航的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也逐步成为这类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分析了现代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的特征,采用层次式模块化的方法,介绍了基于GIS的可移植抽象层、多元数据存储模型、电子地图显示引擎和高性能应用服务引擎等关键模块的设计,设计了可移植的嵌入式GIS平台,为通用的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移动端的应用开发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讨论了将信息量模型与GIS系统结合,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图形和属性数据管理功能,实现对地质环境数据的分层次管理。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量模型开发了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模块。最后,以长江三峡库区为典型实例,讨论了GIS与信息量法模型结合及其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 GIS 的智能辅助矿产预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自杰  赵鹏大 《现代地质》1997,11(3):339-339,353
本文是在“中大比例尺矿床统计预测智能辅助系统(MILASP系统)”的研制中完成的。其中对GIS 与Internet的关系作了论述‚推导并应用了“扩展证据加权模型”‚对陕西省勉略宁地区进行了实例应用 研究‚初步实现了矿床统计预测工作的计算机化和自动化‚加强了智能辅助支持功能的开发‚集GIS、 RS、ES3种功能为一体‚代表了专用型GIS软件开发的最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With the evolution of mapping technology, electronic maps are gradually evolving from traditional 2D formats, and increasingly using a 3D format to represent environmental features. However, these two types of spatial maps might produce different visual attention modes, leading to different spatial wayfinding (or searching) decisions. This study designs a search task for a spatial object to demonstrate whether different types of spatial maps indeed produce different visual atten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We use eye tracking technology to record the content of visual attention for 44 test subjects with normal eyesight when looking at 2D and 3D maps. The two types of maps have the same scope, but their contents differ in terms of composition, material, and visual observation angle. We use a t test statistical model to analyze differences in indices of eye movement, applying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o analyze the aggregation of fixation points and the strength of aggreg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ide from seek tim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2D and 3D electronic maps in terms of fixation time and saccade amplitude. This study uses a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aggrega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ixation poi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2D electronic map the spatial clustering of fixation points occurs in a range of around 12° from the center, and is accompanied by a shorter viewing time and larger saccade amplitude. In the 3D electronic map, the spatial clustering of fixation points occurs in a range of around 9° from the center, and is accompanied by a longer viewing time and smaller saccadic amplitude. The two statistical tests shown above demonstrate that 2D and 3D electronic maps produce different viewing behaviors. The 2D electronic map is more likely to produce fast browsing behavior, which uses rapid eye movements to piece together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about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This enables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 to be obtained quickly, but at the cost of the level of detail of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However, in the 3D electronic map, more focused browsing occurs. Longer fixations enable the user to gather detailed information from points of interest on the map, and thereby obtain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material, color, and depth) and determin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this mode requires a longer viewing time and greater use of directed attention, and therefore may not be conducive to use ove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After summarizing the above research finding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future electronic maps can consider combining 2D and 3D modes to simultaneously display electronic map content. Such a mixed viewing mode can provide a more effective viewing interface for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in cyberspace.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微博平台的中国城市网络信息不对称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映雪  甄峰  王波  邹伟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12):1353-1362
网络信息空间的空间关系及信息流研究为信息化影响下的地理空间演变研究奠定基础。借助微博这一新兴网络信息传播平台获取中国城市间网络信息联系数据,采用流分析方法呈现城市间网络信息联系的空间格局。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网络信息关系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空间极化不对称格局。网络空间不对称格局与地理距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密切关联性,表现为:城市对外网络信息总不对称度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一致性;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对城市间网络信息不对称程度影响的距离衰减性;城市间网络信息不对称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相对一致性;东、中、西部三大地区间网络信息不对称关系与经济发展梯度的相对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过程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它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更新,为地质工作服务.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为基础地质调查规划部署、地方资金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是地质调查成果数字化、信息化及国土资源部数字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组织模型、空间存储及属性继承、辅助建库工具、质量监控的阐述,为建库提供了技术保障,保证了数据的精度,有效提高了建库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量大, 内容复杂, 为了保证数据库的质量, 在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 对数据的全面系统检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检查属性数据库的内容以及属性数据与空间图形数据的正确链接是难点之一, 也是一项最耗时的工作。为了科学、快速地检查地质图属性数据, 保证属性内容的正确性以及非空间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正确对应, 针对这一问题, 在进行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检查时, 设计开发了属性数据库的自动检查系统。本文以近期完成的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检查系统设计研究为例, 主要介绍了地质图数据库属性数据自动检查系统的设计开发, 其中详细介绍了各模块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通过此项检查, 能够提高入库数据的质量, 为数据库后期的应用与共享提供可靠保障, 从而为地质科学研究、矿产勘查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科学的地质图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5.
Atlas of karst area based on Web GIS technolog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三维建模和电子地图的基本理论,根据地质公园的特点,利用ERDAS实现大面积区域三维可视化,并结合3DS MAX丰富的建模技术及强大的动画制作功能,在地质景观演化方面做了初步探讨。采用“超地图”的形式来组织各种地图数据以及超媒体相关信息,从内容结构设计及特点进行论述,实现了伊通火山群的三维电子地图,展示出“伊通型火山”的特点。为科研、科普和旅游提供了方便、直观的信息表现形式,拓宽了电子地图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丰富了电子地图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