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石林喀斯特国际意义的科学价值发现源自时间、空间、演化相融合的地球科学综合考察评价路径,这就发现了"山石冠天下、风情醉游人"石林名胜的科学价值,也提供了石林地质公园可持续利用管理的基础。石林地质公园是集喀斯特地质、地貌、水文水资源、土壤、生物、人群聚落与文化习俗于一体的完整地理区,具有建成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的资源基础。服务社区居民福祉的石林地质公园需要与时代同步的理念与行动。  相似文献   

2.
李兴中  王立亭  陈跃康 《贵州地质》2009,26(3):224-227,237
根据喀斯特石林的高度、形态、层次、结构及其石林景观周围环境、植被状况,人类活动影响等八项评价因子对省内的主要石林景区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排序。针对贵州喀斯特石林特点及现有的实际情况,对省内喀斯特石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四点建议:(1)充分发掘和展示石林景区的科学和文化内涵;(2)打造石林景观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旅游精品;(3)充分发挥石林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互补优势;(4)建立石林表生金矿矿山公园。  相似文献   

3.
宜州市水上石林地质公园景观类型多样、数量多、区位优势好、资源档次高、文化底蕴深厚、其它景观衬托效果好,其景观资源具有非凡的科学价值、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多重历史价值,科学有效的开发,可赢得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王硕  李启文  曾克峰  刘超 《中国岩溶》2013,32(3):358-64
贵州思南石林目前正建设成为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长坝石林景区。本文通过石林的形态特征对比研究及区域地质环境的调查,分析了石林的景观资源特征,并探讨了石林的形成条件和发育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思南石林属溶洼边坡型石林,石林形态多样、个体高大且象形景观众多,加之石林生态环境良好,风光秀美,具有较高的观赏、科研和科普及开发价值。(2)思南石林以质纯层厚的下二叠统深色泥晶灰岩为主,并处于南东-北西构造应力带上,利于较高大石林的形成和保存;地貌上,石林发育在喀斯特单面山与溶蚀洼地之间的斜坡上,不同地貌部位的水动力条件导致石林形态和分布的差异;气候上,思南地区自新第三纪以来以热带、亚热带温湿气候为主,为石林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外营力条件;此外,来自碎屑岩区的外源水侵蚀和下伏碎屑岩的隔水顶托作用为大面积石林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水环境条件。(3)石林形成过程可归纳为海侵沉积、抬升剥蚀、构造变形、土下溶蚀和地表塑造5个阶段;其中地表塑造阶段是石林的成景时期,依据有关侵蚀数据计算得出石林成景时代约为30.04~45.06 ka,即晚更新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22~23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喀斯特石林地质地貌研究成果报告会.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公园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主办,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6.
袁晓华  傅中平 《广西地质》2014,(6):31-33,37
灌阳县文市石林地质公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其景观规模大、分布广、类型多样、数量众多,资源档次高,各景观资源组合恰当,特色明显,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文章在分析该地质公园特色的基础上,对其做出了定性评价和模糊数学模型综合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为88.4分,属三级(优良)等级。该地质公园景观有较高的科学、观赏价值,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天坑略论   总被引:26,自引:11,他引:15  
上世纪80 年代, 人们知道我国四川省兴文县的石海洞乡(石林)风景区有个“ 小岩湾” 的大型喀斯特漏斗, 但多少年来并未引起喀斯特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 随着这类喀斯特形态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区的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 为我们对这一现象的一般性研究提供了机会。在初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 应该将这类形态从大型漏斗中分离出来, 并命名为“ 喀斯特天坑”(karst tiankeng)。本文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初步小结, 内容包括:国内外天坑的现有发现;喀斯特漏斗与天坑、天坑定义;天坑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与发育阶段;天坑在科学研究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实地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论述了贞丰竹林堡石林的地质背景、成景条件以及景观特征, 并对其美学价值进行了探讨。竹林堡石林位于早三叠世奥伦期相变带上, 是贵州三叠纪喀斯特石林的重要代表, 具有表观形态美、空间结构美、景观组合美等美学特征, 新发现的"新双乳峰"物质组成与原双乳峰同为安顺组白云岩, 是竹林堡石林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
地质遗产科学价值的突出性与普遍性评价流程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涛  孙洪艳  田明中 《地球学报》2011,32(5):623-631
地质遗产的科学价值大小是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或者世界地质公园最根本的依据之一,也是地质公园得以存在和保护的基础.随着全球地质公园建设的快速发展,地质遗产科学价值的突出性与普遍性评价成为国内外学者与地质公园建设者逐渐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要求和国际、国内价值评价的方法,针对目前地质遗产科学价值评...  相似文献   

10.
石林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占地总面积400km^2,是一个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晚古生代这里为滨海-浅海环境,沉积了上千米的石灰岩、白云岩,为形成本区石林地貌奠定了基础。经受后期地壳运动的抬升作用成为陆地,多期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岩石裂隙进行溶蚀,最后形成了组合类型多样的石林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1.
云南石林景区恢复植被的土壤水文结构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王晶晶  李玉辉 《中国岩溶》2009,28(3):293-299
基于喀斯特恢复植被生态系统功能评价的要求,采用土壤水文结构功能模型评价云南石林景区恢复植被的土壤水文结构功能。选取原生滇青冈林、恢复26a的次生林B、恢复21a次生林A、恢复8a的灌丛、石漠化灌草丛和恢复30a云南松林6个样地,分别调查它们的土壤水文结构特征。相对于原生林,石漠化样地经过8a的封禁,其土壤水文结构功能可恢复31%,21a可恢复45%,人工飞播的云南松林经过30a恢复的只有38%,而砍伐林地封禁26a可恢复71%。土壤水文结构功能评价模型基本适用于岩溶区不同恢复林地的土壤水文结构功能的恢复评价。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洼地石灰岩水平溶蚀凹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云南石林喀斯特洼地灰岩水平凹槽为模拟对象,用氧化钙粉柱(CaO)和岩盐柱(NaCl为主)进行水平凹槽发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流动湖水、水渠、静水湖泊和湿地中形成了半环形颈状水平凹槽、环形颈状水平凹槽、倾斜凹槽、双层水平凹槽,湖岸高坡土层中不发育凹槽。岩盐柱溶蚀水平凹槽深度发育速度(1.2~4.56 cm/h)大于钙粉柱水平溶蚀凹槽发育速度(0.000 4~ 0.008 9 cm/h)。相同成分岩石的水平凹槽发育速度在流水和静水中的差值为3~22倍,水中发育速度是土层中的2倍。石林地区喀斯特洼地石灰岩凹槽类型多样。实验和调查结果对比,发现能指示湖泊湿地水位变动凹槽类型主要有半环形颈状水平凹槽、环形颈状水平凹槽、环形半曲面凹槽,分别对应湖泊岸坡、湖泊、湿地中心。实测水平凹槽平均深度63.95±33.40 cm。用碳酸盐岩综合侵蚀率(化学溶蚀率的1.5倍,135 mm·ka-1)与气岩界面溶蚀率(5.2 mm·ka-1)的差值(129.8 mm·ka-1)为水平溶蚀凹槽发育速率,算得到石林喀斯特洼地石灰岩水平凹槽持续发育时间为4.92±2.573 ka。据此推断,约5 000年前,石林喀斯特洼地石灰岩底部开始发育水平凹槽,湖泊湿地密度16%(0.15km2/km2),属高原喀斯特湖泊湿地区,现今湖泊湿地密度不到0.5%。这有可能表明研究区从5 000年前的湿润降雨丰沛期转向了现代干湿季气候与人类强烈活动干扰,湖泊湿地面积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3.
云南石林洞穴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周燕 《地球科学进展》2003,18(6):891-898
石林位于滇东喀斯特高原南部,喀斯特极其发育,以发育了典型的石林地形而闻名遐迩,倍受国内外喀斯特学者的关注。洞穴是本区广泛发育分布的一种喀斯特地下形态,类型多样。依据它们的剖面形态、成因和所处的地貌部位差异,将其划分为罅状洞穴、水平洞穴和倾斜洞穴三个类型。洞穴在发育分布上受到区域碳酸盐岩地层分布的控制,表现出洞穴分布的相对集中性、洞穴发育对地层的选择性和洞穴发育的成层性等特征。洞穴发育规模绝大多数为中小型洞穴;洞穴多为现代地下洞河,埋藏浅且多天窗,并且洞穴的发育延伸方向明显受裂隙构造的控制。通过对石林地区喀斯特洞穴发育条件、洞穴发育类型、分布特征和洞穴发育的古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论述了石林地区洞穴的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presents an approach for transferring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sustainability for development to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by an analogy of two similar regions. A concept of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sustainability (GES), which is an evaluation index based on water supply capability, eco-geo-environment maintaining capability and the harmony between water and society, is put forward.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i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GES for the Xiangshan and Dianchang karst groundwater sources in the Huaibei city, Anhui Province, China. The GES of the Xiangshan karst system was calculated to be 0.53 and represents medium exploitation sustainability, while that for the Dianchang is relatively high with a value of 0.70. These two karst systems are separate units but have similar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Dianchang area had limited groundwater observation data, while the Xiangshan area had long series of observation data, which enabled the comput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yield. The sustainable yield of the Xiangshan karst area was used to calibrate the GES, and develop a linear equation between the GES and sustainable yield, which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ustainable yield of the Diangchang karst area as 40.4 million m3.  相似文献   

15.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中并存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为实现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用SWOT方法对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会仙岩溶湿地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最大的岩溶湿地之一,由于岩溶湿地脆弱性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退化。为了更好保护会仙岩溶湿地,保障湿地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文章探究了造成会仙岩溶湿地退化的关键因子,并结合会仙湿地独特的岩溶特征,筛选出影响会仙湿地健康的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主要指标赋予权重,再通过分析会仙湿地相关资料和标准,构建出一套涵盖3个层次18个评价指标的湿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岩溶湿地退化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深化洼地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以云南石林县为例,在ArcGIS中基于DEM提取洼地分布及相关数据,并运用K函数(Ripley’s K)、核密度函数、缓冲区、空间叠加等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区洼地密度分布特征及地理环境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洼地在8 km尺度上为聚集分布模式,可划分为高密度(>6个?km-2)、中密度(5~6个?km-2)和低密度(<5个?km-2)三个区域。受多种地理环境因素影响,研究区洼地密度在不同海拔段、坡度、起伏度、地层岩石和断层缓冲区上均有差异性表现;同时,岩层节理、断层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洼地长轴的发育。研究区潜在水文连通性、面积—高程积分值两个指标与洼地密度呈现良好的一致性,但两个指标所反映的喀斯特洼地的地貌学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湘西地质公园岩溶峡谷分布面积约1 162 km2,岩溶峡谷200多条,密如蜘网分布,是世界上最密集的岩溶峡谷群分布区。湘西岩溶峡谷形态上分为线型峡谷、“V”字型峡谷和箱型峡谷,其间分布岩溶台地和峰丛山地,岩溶峡谷两侧岩溶洞穴、瀑布和石柱发育,景观奇特壮观。相间分布的硅质碳酸盐岩和泥质碳酸盐岩、密集分布的地质构造及高角度节理裂隙、地块掀斜式抬升和强的岩溶水动力为岩溶峡谷群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岩溶峡谷群的形成经历了地质构造抬升、河流峡谷形成、岩溶峡谷发育三个阶段。与世界其他岩溶区峡谷对比,湘西岩溶峡谷群是世界地质公园中分布规模最大、峡谷最密集、岩溶发育最典型的岩溶峡谷区。湘西岩溶峡谷群不但具有重要的岩溶学研究和地质历史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地质景观和地质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岩溶地貌在全球广泛分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貌形态及自然景观。在我国湘黔鄂渝交界区存在着极具观赏性的特殊岩溶地貌,其形态特征有别于常见的岩溶地貌。但当前对这套特殊岩溶地貌的名称及其地学价值尚未深入探讨。该类型地貌具有四个基本特点:红颜色、层状凹凸形态、泥质灰岩的成景岩性、土下环境差异溶蚀成因。在对比分析它与红色系地貌、已认识的岩溶形态、常见岩溶地貌的差异性基础上,文章采用“外观特征”+“地貌类型”的命名原则将它命名为“红色层状凹凸岩溶地貌”,简称“红色岩溶”,并提出其科学定义及界定标准。红色岩溶具有重要的地学价值,其极具观赏性的独一无二形态使得红色岩溶具有重要的旅游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