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遥感的角度看地球环境的开发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地球资源在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了解和认识这种变化,使全球资源得到持续利用,使地球环境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是当今地球科学所面临的主要目标。卫星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动态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基础设施与人类生存环境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基础设施,希图构筑理想生存环境.但基础设施为人类带来了什么?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何种影响?如何认识基础设施在人类生存环境演化中的作用?本文从积极角度阐述了基础设施与人类生存环境之关系,透视了基础设施在活动空间扩展、资源共享和生存环境优化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与人类生存环境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人类在其发展中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车、财力建设基础设施,希图构筑理想生存环境。但基础设施为人类带来了什么?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何种影响?如何认识基础设施在人类生存环境演化中的作用?本文从积极角度阐述了基础设施与人类生存环境之关系,透视了基础设施在活动空间扩展、资源共享和生存环境优化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成忠  张毅 《地理教学》2013,(16):6-7,17
世界自然基金会2012年5月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用地球生命力指数和生态足迹两个主要指标描绘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状态和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压力。整篇报告可以概括为追踪物种丧失、遏制生态超载、共享一个地球3个主题。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七大洲中,万里冰封的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这对构成南极洲别具一格的地理环境具有决定性因素。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是地球上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绝大部分处在南极圈内,是世界上人类发现最晚的一块大陆;是世界上唯一未开发又保持自然状态的处女地;是至今仍披盖着神秘面纱,有待人类进一步探索的宝地。  相似文献   

6.
韩广 《中国沙漠》1997,17(3):333-334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地球,离不开其上的各种自然资源,然而,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却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的威胁。荒漠化就是其中非常严重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最新的地球圈层──人类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之荣 《地理研究》1997,16(3):95-100
把人类作为最新地球圈层来研究是地球科学中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文中从人类圈的内涵、功能和结构、演化的主要阶段以及提出人类圈的主要依据等方面论证了人类已成为地球的最新圈层。接着论述确认最新地球圈层的重大意义:拓宽对地球系统的认识,将地球系统科学从纯自然科学推进到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现代地球系统科学阶段,以便从现代地球系统结构演变的角度来讨论全球环境恶化的根源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荒漠化是目前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仅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也是制约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荒漠化被视为地球的“溃疡病”,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9亿人口、陆地面积的1/4(3592万平方公里)已受到危害,并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23亿美元。为此,联合国环发大会把防治荒漠化列为  相似文献   

9.
吕润美  张琦  段玉山 《地理教学》2014,(7):14-16,19
正可持续发展是被目前人类社会所普遍推崇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共识,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达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是人类这个物种未来能够存在的底线,满足该底线的要求,人类才能进而得到更长久的发展。因此,教育必须向全体公民传达,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所要追求的一种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价值观,我们的教育应当是有利于人类社会和地球本身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性评价的 ImPACTS等式   总被引:68,自引:2,他引:66  
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在一个地球的约束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通过分析生态足迹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可更新和不可更新资源利用效益角度来看,在发展的可持续性上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地球容纳环境和社会期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气候变暖的事实说明,人类对不可更新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速率已经超过地球上生态系统吸收CO2的能力。各国要取得社会发展并使之具有可持续性,应该在地球的可持续性尺度范围内增加自己的全球足迹份额,而不是简单的减少足迹。以中国的南水北调、北粮南运,粮食安全及世界石油消费利用为例说明了社会资源在缓解和减轻环境影响方面的作用。在剖析经典的IPAT等式及其变种等式ImPACT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框架--ImPACTS等式,并讨论了新等式的政策含义。在ImPACTS等式中,新增项S代表社会资源的状态 (社会发展状态),m代表管理,用来强调人类采用协调的方式来解决超过可持续性尺度这一问题的重要性,I因此变成了集成的影响评价--对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发展的损益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一种来自非洲乍得湖的神密植物;一种36亿年前生长在地球上的神密生物;一种1940年二战时期由一名法国科学家发现的具有DNA智慧的生命体,经过科学家们的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研究,他们终于发现上帝对人类不薄,三十六亿年前就为人类打造了开启长寿秘密的钥匙,一种人类明天最理想和最完美的食品——螺旋藻。当1940年螺旋藻被发现时,它生长在古老而原始的非湖内陆裂谷湖泊——乍得湖,湖水显碱性,而且盐份极高,要比海水高很多,并富含大量的矿物质。那么螺旋藻究竟特殊在什么地方呢?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不仅生存环境特殊,它的生命体中也富含丰富而特…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10,(23):62-62
如果把地球看作一辆超级巴士,那么它已经严重超载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最新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0》显示,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已超出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换句话说,现代人向自然“巧取豪夺”的生活方式需要1.5个地球来支撑。《报告》警告人类,目前的消费模式将让我们走上不归路。  相似文献   

13.
生态构建--恢复生态学的新视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结合对恢复生态学的前沿认识,分析目前恢复生态学方面存在的争议,提出把生态构建作为恢复生态学的新视点,并通过对生态构建和生态恢复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恢复是指生态系统原貌或其原先功能的再现,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时间、空间及社会的发展已不允许它恢复到原始状态,一个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在对其恢复的过程中,更多表现出生态的改进和构建,它强调了参考条件,生态系统结构的因子;而生态恢复表现的是一种动态的结果。2)生态构建不仅适合于受损的生态系统,而且适合于一个退化的生态系统。3)生态恢复强调与人类无关的生态系统的复原,其社会意义不明确;生态构建强调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受损或退化生态系统有意识地进行恢复,有明确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1.本章教材在必修一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必然离不开地理环境,人类生产、生活都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地球作为宇宙中一颗普通的天体,同样也要受到其他天体的影响,地球也同样离不开自身所处的宇宙环境。不少事实已经证明,地球上发生的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宇宙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刘亚贤 《中国地名》2014,(12):73-74
还记得电影《冰河世纪》中那只大眼、尖牙、为了松果不要命的松鼠吗?它生活在北半球被大范围冰川覆盖的“冰期”,而目前人类生活在冰量较小的短暂“间冰期”。从260万年前开始,地球出现了这种剧烈的冷暖交互状态。“预测未来气候变化需要知道冰期如何开始。一旦冰期再次出现,人类要么学会在冰上生存,要么像电影中的小动物一样,集体迁徙。”  相似文献   

16.
一、地球是个水球:水多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地球更像"水球"。因为地球上超过70%的地方是水,是蔚蓝的海洋。人类因为绝大多数生活在地面上,即使是海员和渔民终归也要回到陆地上的家,这个有限的实践决定了人类的认识,因此先民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将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称为"地球"。  相似文献   

17.
秦伟  道理 《地理教学》1994,(3):26-26
初中地理(人教版)第二册第十九章“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上”是该册课本的最后一章,内容有:时区、时差和日界线,以及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这一章所述内容是对初中一年级地理教学的一个总结,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各章所述的世界地理知识后,使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地球关系的观点,使学生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合理利用保护。  相似文献   

18.
<正>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湿地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从有文字记载开始,人类就有了逐水草而居的习惯。这不仅是由于天性使然,也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因此但凡水系发达、湿地集中的地区,往往也是最早有人类聚居的地方。翻开世界历史,我们会发现凡是人类的摇篮,  相似文献   

19.
正地学是研究地球系统各圈层形成、演化、发展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地球系统指由大气圈、水圈、陆地表层、生物圈和固体地球(岩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作为整体的地球。地学研究在人类社会发展及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国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地学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基础科学,其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0.
探讨过去人地关系演变机制的"支点"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规律和机制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在人类社会演化的不同阶段,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揭示人地关系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轨迹和机制可为有效衔接古今人地关系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基于对过去人地关系研究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我们提出“支点”概念模型尝试解释人地关系演变的规律和机制。当特定区域人口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达到平衡状态,随后的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变化都有可能打破其平衡状态。人类社会系统在面对生存环境变化压力时可能出现两种不同方式的响应:① 通过人口数量的调节适应生存环境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其特点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支点”位置)不变;② 通过人类社会组织结构或技术革新方式使社会适应生存环境变化的“韧性”增强,体现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发生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韧性呈增强趋势,人地关系演变的主导因素也整体呈现由自然因素向人为因素的偏移。最后,以河南、山西和陕西三省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至周代(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年)的人地关系研究为例,运用“支点”概念模型分析了其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