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20年11月,《陈尔寿论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出版.作为庆祝人教社成立70周年社庆献礼大型丛书"中国教材研究文库"中的一本,该书共选编了陈尔寿先生在各个时期撰写的有关地理教材方面的文章共计38篇. 陈尔寿(1916—2012),江苏东台人,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新中国地理课程教材建设的主要领导者和奠基人之一.1931—1937年,陈尔寿先后就读于江苏省东台县立初中、省立扬州中学、上海开明中学.1937年考入中央大学地理系.后在国立二中等校任教.1943年1月至1945年10月任中央大学地理系助教兼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临时大学、暨南大学、光华大学附中等校任教.1949年6月参加接管上海市格致中学,同年10月任校长.1953年8月调教育部教学指导司,参与草拟了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地理教学大纲.1954年调入人教社,历任地理编辑室副主任、主任.2004年荣获中国地理学会第一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曾担任过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名誉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副主编等职.  相似文献   

2.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行高三地理选修课本,是建国以来中学地理教材改革的重大举措。它以初中区域地理和高一系统地理为基础,一方面吸取了原教材的许多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注意克服原教材的不足,针对高三学生的特点使教材更系统,更具综合性,同时,在加强国情知识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加强直观性和教材的可读性、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10,(19):F0002-F0002
从本期开始,我刊开辟“外国教材选读”栏目,不定期节选国外最近新出版的中小学地理教材或科学教材,以期与广大读者共同了解国外地理教材的现状。不同国家地理的编写体例、编写技术、栏目设计、内容选取等方面均与我国教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希望“外国教材选读”栏目能够为读者提供鲜活的国外地理教材资料,在阅读中反思我国教材编写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朱翔 《地理教学》2004,(7):25-28
由湖南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3册和选修4册,经过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正式审查,现已公开出版,从2004年秋季起在全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使用推广。其余3册选修教材的编写工作也基本完成。从教材篇幅来看,必修教材每册为110页左右,选修教材每册为100页左右。  相似文献   

5.
秦纬 《地理教学》1995,(1):24-24
山西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一套《中学生看社会》丛书。该套丛书由上海市教育局、华东师大、上海师大、上海《青年报》社等单位的有关同志共同编写.内容涉及到经济、文化、地理、信息、人口、国际政治、人际关系、社会职业、社会心态、社会调查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功爱 《地理教学》2011,(20):42-43,10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工具书,是中小学教师“引经据典”的工具书。其中关于“科里奥利力”的释义,对地理教师、对编写中学地理教材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0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一书,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类)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的主要成果。课题负责人是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魏国栋研究员。课题研究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运用新基础教育带来的新理念和新观点,透视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开发、编制、使用和评价的全过程,探寻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开发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创新,开发新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课程教材,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王海斌 《地理教学》2010,(20):50-53
最近一轮课改启动于2003年,按课标编写的教科书素材截止于2004年。由于形势的变化,教材出版至今,很多观点、提法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然而教材限于再版周期、版面限制、编写人主观认识等各种原因,有些新观点、新形势未能在教科书中及时反映;而我们有些教师出于一直受“教教材”观念的限制,对老教材的一些观点根深蒂固,加上信息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何书金  李义 《地理学报》2020,75(1):209-209
8月20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期刊协会在北京召开"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期刊出版座谈会",《地理学报》荣得"致敬创刊70年"荣誉证书。《地理学报》自1934年9月创刊以来,与广大地理学家一道,共同巩固和发展了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也见证和推动着中国地理学的研究转型与革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我国1982年恢复高中地理课程以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套教材之必修教材中的人文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比较。这三套教材具有代表性,反映了不同发展时期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用的教材为:英国Nelson Thorne出版公司2006年出版的《视野3》(horizons 3)教材是为11~14岁学生编写的,教材共有6个单元,其中第1单元“地质构造”介绍了地震;美国培生教育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的科学发现者《地球内部》(inside Earth)教材是为6~8年级的学生编写的,教材共有6个单元,  相似文献   

12.
王晓玲  朱良 《地理教学》2012,(15):44-46
本文以2008年美国MCGRAW-Hill(麦格劳一希尔公司)出版的World Geography and Cultures(《世界地理与文化》)中学地理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教材中人文地理内容的特点。对该教材的深入分析,将透视出美国中学地理教育的课程理念、教学思想、教材编写思路,从而对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以及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沈坚 《地理教学》2005,(6):25-26,38
从2004年秋季起,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四套地理(必修)教材,首先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个国家级实验区试验使用。这四种版本的地理实验教材在广东都有地区选择试验使用,深圳市选用的是中图版地理教材。  相似文献   

14.
肖金花 《地理教学》2012,(21):36-39
随着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后简称新课标)的出台和推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之配套的新教材也应运而生。其实相比当年大变身的2001年版地理教材,2011年版不能算新教材,就和地理课标一样,是实验稿和修改稿的差别。新课标有不少改动,而教材的编写依照课标的基本精神,直接体现课标提倡的要求,只有认识教材的新变化,才能更透彻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一、时代背景由 K.K.马尔科夫院士任主编,苏联科学院远东科学中心、大洋地理研究所、苏联地理学会、莫斯科大学地理系共同编写的《世界大洋地理》丛书,自1979年始,由苏联科学出版社列宁格勒分社陆续出版。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20多名高校和中学地理教师受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上海研究部和珠海巨人集团之邀,编写了120多万字的中学地理(人教版)多媒体教学教材。目前正由巨人集团制作软件,将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13,(9):1
正中小学教科书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的是最基本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反映了百年来不同时期的国家意志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也折射出各时期国民品格塑造的目标追求与理想信念。教科书深刻反映和浓缩了各个时代跌宕起伏的社会发展、急剧变迁的思想文化和观念,成为人们透视百年来历史风云变幻的一个重要视角。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10ZD095),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共同参与地理教材研究子  相似文献   

18.
正生物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但我国长期缺乏《生物地理学》教材。由殷秀琴教授等编写的《生物地理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于200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首次编著出版的适合高等院校地理专业本科的《生物地理学》教材,修订后的《生物地理学》(第二版)于2014年9出版。该《生物地理学》教材基于植物、动物区系,植物、动物群及其生态地理规律基本  相似文献   

19.
颜世明 《地理学报》2014,69(11):1736-136
正20世纪70年代竺可桢先生组织编写《中国自然地理》丛书,其中分册之一即《历史自然地理》,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由此掀起研究历史自然地理的热潮。随着地理科学技术进步,历史史料再度发掘,《历史自然地理》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邹逸麟、张修桂先生在《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基础之上,吸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学、  相似文献   

20.
郭剑峰 《地理教学》2012,(12):56-58
2011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引进的美国McGraw Hill图书出版公司在2008年出版的《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系列教材(以下简称ES教材),是美国中学科学教材的四大内容板块(地球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科学技术)之一。它是由美国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