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依据研究区80余口钻孔岩心成果,结合测井资料,并通过室内测试分析和野外调查等手段,运用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煤炭地质学等理论。对该区龙潭组沉积古地理特征及聚煤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龙潭组识别出三角洲、泻湖-潮坪2种沉积相类型、7种沉积亚相和17种沉积微相;识别出3个层序界面,将研究区龙潭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时期沉积环境主要由泻湖—潮坪转换为碳酸盐台地局限潮下,其后发生海退,发育潮控三角洲平原亚相,煤层主要形成于潮坪和分流间洼地演变而来的泥炭沼泽沉积环境;SQ2时期沉积环境主要为河控三角洲相、障壁砂坝—潮坪—泻湖相,该期三角洲范围扩大,成为沉积主体,煤层主要形成于海退—海侵转折期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角洲—潮坪、障壁砂坝—泻湖—潮坪成煤环境。  相似文献   

2.
依据研究区15口钻孔岩心录井及观察、测井资料,结合室内测试分析和野外调查等手段,综合运用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煤炭地质学等理论。利用单因素综合作图法对习水福平煤矿区龙潭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且分析了龙潭组聚煤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发育三角洲、有障壁海岸2种沉积相类型、5种沉积亚相和13种沉积微相,包括一个三级层序,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2个体系域。龙潭早期发生脉动式海侵,以慢速海侵为特征,聚煤主体环境为潮坪沉积环境;其后发生海退,发育潮控下三角洲平原亚相,该时期三角洲沉积环境分布范围扩大,成为沉积主体,煤层主要形成于海退—海侵转折期之后。从而形成了自南东向北西下三角洲平原至上三角洲平原过渡转变的古地理格局,并伴生潟湖—潮坪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煤芯煤样的分析结果,对红林煤矿可采煤层煤中硫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井田龙潭组可采煤层煤中硫含量变化规律明显,自上至下,煤中硫含量呈两端向中间递减的趋势,呈一向右倒的"V"字形。井田煤中硫主要与硫的来源和沉积环境有关,龙潭组早期以泻湖—潮坪沉积体系为主、晚期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为主。  相似文献   

4.
准格尔煤田位于华北板块之鄂尔多斯盆地东北边缘,煤田总的构造轮廓为一个东部隆起,西部凹陷,走向近似南北,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本文揭示了准格尔煤田构造格局具有南北分区的基本特征,建立了5级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根据区域不整合面和区域构造应力转化面,将研究区含煤岩系划分为两个二级层序构造层序,分别对应于下部的太原组下段主体和上部的太原组—山西组;其中二级层序进一步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揭示了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分析了准格尔煤田晚石炭—早二叠世各层序的聚煤规律,找出了各煤层富煤带中心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煤层的形成及煤层气资源的富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聚煤盆地的沉积环境及其古地理特征,聚煤盆地古地理环境的三维空间恢复对于研究煤层气资源的赋存规律及勘探靶区优选至关重要。该文以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南区块为研究区,提出基于多维测井数据的聚煤盆地古地理沉积环境三维空间定量恢复方法。首先利用K-means空间聚类方法对研究区煤系地层主要岩性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进行聚类,由此定量识别单井岩性和划分岩层层序格架;进而结合各沉积单元的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岩性组合特点,综合确定沉积环境层序;最后依据研究区1 300余口钻井的沉积剖面序列实现聚煤盆地三维沉积相模型的精细构建。结果表明,研究区煤系地层山西组空间上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特征,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天然堤、决口扇和泥炭沼泽5种沉积微相;泥炭沼泽沉积环境发育的3#煤层平均厚度为6.25 m,其三维空间聚集与覆水深度呈现一定相关性,空间上表现为沿海退方向上煤层逐渐变薄并具有分带特征;局部上受沉积环境影响,东南地区煤层煤质较好且顶部的泥岩、砂质泥岩较厚,有利于煤层气封存,为煤层气资源开发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6.
贵州沉积地层发育齐全,自新元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出露,地层当中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是我国研究沉积地层与古生物化石的重要区域,尤其在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分布非常广阔,陆相至海向的沉积相分布非常规律,为聚煤提供出了非常有利的地下沉积环境,同时也慢慢发展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非常重要的成煤地区。本文针对遵义地区晚二叠世含煤岩系的具体特征以及聚煤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索,结合当地区域的地质条件构造情况,对煤矿资源的整体分布状态进行研究,为后续煤矿资源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河三角洲发育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世远  陈中原 《地理学报》1995,50(6):481-490
本文主要根据作者对国内外三角洲调查分析资料,论证了中国沿海大河三角洲的沉积旋回、基底构造、形成年代、沉积层序和沉积特点的可比性,但其形态类型、沉积相组合和发育程度颇有差别,体现了世界全新世各大三角洲发育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区内上二叠统岩性组合特征及变化情况分析,讨论了黔西南海子地区晚二叠世的沉积环境。龙潭组主体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碎屑岩建造,再往南部到龙广一带相变为浅海台地相吴家坪组灰岩、礁灰岩夹少量碎屑岩建造。在沉积厚度上,从北往南厚度有逐渐增厚趋势,再往南相变成吴家坪组,反应沉积时从北东往南西,海水由浅-深-浅的趋势。认为龙潭期沉积时,可能存在一个北西向的凹槽或同生断裂,控制了龙潭组沉积厚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冲积形态学(Alluvial morphology)所研究的内容与对象,主要是泛滥平原沉积、冲积河谷的特征、河槽的型式、三角洲、三角洲沿海平原以及沙泥貭冲积海岸等有关地貌问题。本文仅着重讨论渭河下游的河槽型式、河道演变及冲淤趋势。计分(1)渭河下游的地貭、  相似文献   

10.
渭河下游冲积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冲积形态学(Alluvial morphology)所研究的内容与对象,主要是泛滥平原沉积、冲积河谷的特征、河槽的型式、三角洲、三角洲沿海平原以及沙泥貭冲积海岸等有关地貌问题。本文仅着重讨论渭河下游的河槽型式、河道演变及冲淤趋势。计分(1)渭河下游的地貭、  相似文献   

11.
从水沙通量变化对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建造及地貌演化的影响机理角度,通过研究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统计模型、几何模型、沉积动力学模型,以及数值模拟模型四种方法在建立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中的各自特点和不足,提出了建立宏观尺度机理模型的初步设想,并对运用Lagrange余流建立海岸演化机理模型所涉及的余流场的尺度转换、总余流场的建立和表达、用长期余流场构建泥沙起动、输运和沉积条件模式以及一线模型与三维动力模式耦合等关键性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五亩盆地是灵宝盆地边缘的一个次级盆地,长期以来学者对其含煤性均未明确答复,对其煤类及煤质特征亦未进行专项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该盆地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对该盆地穿时地质体项城组所赋存的劣质长焰煤的演化过程、聚煤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指出该盆地沉降中心与富煤带空间位置上存在差异,分析了项城组劣质煤属于异地煤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印证了古近纪全球性干旱气候带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中山市地貌特征及发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查和样品分析,认为中山市地貌特征是:①南高北低;②层状结构明显;③类型丰富多样。评价了各类地貌的工程地质条件。把地貌发育划分为K-Q3^1基底地貌格局形成、Q3^2-1冲积平原、Q3^2-2古三角洲平原、Q3^3河流下切及高地风化、Q4^1小海湾、Q4^2-1大海湾、Q4^2-2新三角洲平原雏形、Q4^ 3三角洲平原推进等八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苏尼特左旗北部白音额尔登尼大队一带一套正常沉积碎屑岩的岩石组合特征及剖面柱状图与阿巴嘎旗青克勒组建组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其岩石组合特征及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将其重新厘定为上三叠统青克勒组(T3q),结合研究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成果资料,对其基本层序和沉积环境等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判断其具有正旋回沉积特征,沉积环境为辫状河。通过与建组剖面柱状图对比显示本区内该套地层岩石组合相当于青克勒组一段层位。本套地层从岩石组合特征及沉积环境看,与区域上青克勒组的岩石组合可进行对比,结合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将其时代置于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15.
黄河口泥沙淤积估算问题和方法——以钓口河亚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往在黄河三角洲沉积量的估算中,对沉积物干容重和计算边界等问题不够重视,导致计算结果存在明显出入。本项研究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和大量采样分析得到了多种沉积环境下沉积物干容重的计算模型,结合三角洲沉积结构分析和利用地形测量数据,计算了黄河口钓口河流路时期亚三角洲不同时期的沉积量。其中1965年至1974年间钓口河亚三角洲前缘坡脚以内的总淤积量为71.0亿t。其平均干容重为1.36g/cm3。这一干容重用于估算其它亚三角洲沉积量不会造成明显误差。认为忽略三角洲下松软沉积层的压实沉降、三角洲平原相和前缘相中粘性土与非粘性土干容重的差别以及来沙量的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海岸风沙的物质来源及其搬运、风化等作用受控于砂质海岸的地表过程,它们的粒度特征是解释区域环境演化的重要部分。基于闽江口地区河流砂、海滩砂、老红砂和海岸沙丘这4类砂质沉积,通过端元分析得出粒度端元特征,结合粒度频数分布曲线、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粒度参数和粒度组分特征分析和探讨了各端元指示的环境及与传统指标的关系,其结果如下:(1) 4类砂质沉积98个样品共解译出5个端元,各端元的含量与粒度组分密切相关,在各类样品中的含量存在明显不同,代表了5类不同沉积动力强弱和稳定状况的沉积环境。(2)在粒度参数散点图中,海岸沙丘和海滩砂样品投影区域相对聚集、难以区分,而在EMA1-EMA2和EMA2-EMA3图中投影区域相对离散,较为敏感地区别了河流砂、海滩砂、海岸沙丘和老红砂的样品,并暗示了它们之间的关联,说明端元分析在区别海岸沙丘、海滩砂、河流砂和老红砂上具有优势,这为基于老红砂和海岸沙丘粒度特征重建区域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貌学     
1叮36.21 2003010121东海外陆架EA01孔末次冰期最盛期的三角洲沉积=L地lta-i。s司imentary se月uenees develo户妇du石蜡last glacial rnaximtnnin the EAOI~on the outer shelf of theE汤st China压az李绍全,李双林…//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一2002,22(3)一19一26 对东海EA()1孔岩心的沉积层序、粒度成分、沉积物年代、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揭示了东海外陆架末次冰期最盛期的三角洲沉积.盆地的区域沉降与海平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容纳沉积物的有效空间,捕获了河流带来的沉积物而形成三角洲,这是河流对海平面变化和构造下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提取1975年与2010年左右南海海岸带建设用地信息,并对南海海岸带区域进行地貌分区,分析了不同类型海岸带35年建设用地扩张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 华南大陆和马来半岛建设用地扩张普遍快,中南半岛扩张程度中等,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和菲律宾群岛除马尼拉湾外普遍扩张程度慢.② 不同海岸地貌因自然资源条件,开发难易程度,腹地大小不同,其建设用地扩张程度差异显著.三角洲平原岸和河口平原岸因水运条件好,腹地广,建设用地扩张普遍显著,台地岸和沙坝--潟湖平原岸因适宜建中小型港口,扩张较为显著,海湾平原岸与山地岸则因平原面积小,开发潜力有限,建设用地扩张普遍不大,平直沙堤平原岸因腹地小,水运不发达而扩张甚微.③ 不同类型海岸带开发模式各异.三角洲平原岸和河口平原岸建设用地空间形态多样化,山地岸,台地岸,海湾平原岸以团块状或条带状为主,沙坝--潟湖平原岸以团块状与星状为主,平直沙堤平原岸多呈条带状,线状或点状分布.  相似文献   

19.
以海面上升与灾害加剧为标志的海岸环境变化将是21世纪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监 的最严峻挑战。评估未来海岸环境变化的易损性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敦促沿海各国政论在评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必须先优开展的工作之一。针对已有在研究存在的问题,发展了适用于面积广阔、微地貌条件复杂且有海堤保护的大河三角洲和滨海平原海岸环境变化易损范围确定和易损性评估的方法。并基于江苏滨海平原黄型潮滩剖面外  相似文献   

20.
韩江三角洲地貌发育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江三角洲从晚更新世中期开始沉积,经历了Q_3~(2-1)的古冲积扇、Q_3~(2-2)的占三角洲、Q_3~3的风化和新冲积扇、Q_4~1—Q_4~(2-1)的新三角洲、Q_4~(2-2)的贝壳堤和沼泽以及Q_4~3的沙堤-泻湖等六个发育阶段。发育模式为河流冲积扇与三角洲的交替发展。重新划分了三角洲的界线,面积为915.08km~2。划分出二类十亚类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