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利用变化引发的水资源问题往往成为跨界流域各国矛盾的焦点,如何充分考虑跨界流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利用 MODIS产品提取了伊犁河流域2001-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划分流域的产水/耗水区,结合流域跨界特点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时段内,伊犁河流域土地利用以农田和天然植被为主,农田总面积有所下降,天然植被面积基本稳定。其中上中游产水区林地出现萎缩,草地面积增幅较大;中游水库耗水区内农田大幅度转化为天然植被;下游三角洲耗水区土地利用开发受限,人类干预程度下降。产流区内中国农田面积相对境外持续增加,而天然植被面积相对境外则持续缩小。受制度影响,哈萨克斯坦境内土地利用变化波动明显,中国境内土地利用变化幅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太湖流域地貌与环境变迁对新石器文化传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申洪源  朱诚  贾玉连 《地理科学》2004,24(5):580-585
太湖流域新石器新石器文化是连续发展的一个完整体系。高亢地带利于古文化的连续发展,而地貌和环境演化使得古文化遗址的迁移性不同,遗址往往从地势低洼处就近向高爽处迁移。水位降低、水域面积缩小时,遗址从高向低处迁移。当气候温干,地势高爽时,古人类活动频繁,文化发展。而气候温湿,水域面积扩大时,文化遗址迁移频繁,文化层堆积较薄。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理解闽江下游的连江县黄岐屿遗址的环境背景和考古年代,在已有AMS14C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黄岐屿遗址的T2剖面进行年代学样品采样,在室内运用中颗粒石英的单片再生剂量法进行光释光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黄岐屿遗址地层的OSL埋藏年龄范围为8.5±0.5-4.4±0.2 ka,属于早-中全新世阶段的沉积/文化地层。其中2019118样品的年龄为4.4±0.2 ka,属于昙石山文化,与AMS14C年龄相当;2019117样品年龄为5.7±0.3 ka,可能存在年龄的高估;2019119样品的年龄为8.5±0.5 ka,受采样环境的影响,该地层的OSL埋藏年龄可能指示遗址底界的最大年龄。对比黄岐屿遗址所在的福州盆地地貌和环境演化过程以及区域史前人类活动发现,该遗址对应6 500-4 000 a B P的大暖期气候和相对高海面时期,该时期福州盆地发育了众多的同时期的史前遗存,区域内产生了繁荣的昙石山文化和昙石山下层文化。新石器时代末期4.2-4.0 ka气候突变的冷事件、4 000-3 000 a B P太平洋两岸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北方吴越文化的侵入可能是造成该遗址缺失后续文化遗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中轩  朱诚  闫慧 《地理科学》2011,31(2):239-243
用趋势面方法讨论汉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期大溪文化(6.3~5.0ka B.P.)、屈家岭文化(5.0~4.6ka B.P.)和石家河文化(4.6~4.0ka B.P.)遗址空间过程,发现汉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空间演化大致分两阶段:(1)屈家岭文化时期遗址沿汉江干流、涢水向上游扩散;(2)石家河时期文化遗址则以收缩为特征,主要集聚在丹江-枣阳-随州一线。结合本区中全新世气候和地貌变迁过程,认为汉江中下游遗址分布格局和遗址高程变化主要受古洪水和湖面扩张胁迫影响,遗址扩散与集聚过程特征和农业生产、文化融合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无定河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基于ArcGIS平台,以LandsatTM影像解译得到的三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工作,对无定河流域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数量、类型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前后2个5年间,无定河流域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都是先减少而后稍有增加,草地则是先增加后稍有减少。在10年尺度上土地利用总的动态特征是,耕地与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林地、草地面积增加。前5年无定河流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85%,未利用土地和草地的年变化率较大,耕地与水域年变化率较低。后5年无定河流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3%,林地与未利用土地年变化率较大,耕地与水域变化率较小。最后引入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反映出无定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晚更新世以来西藏古人类迁移与气候变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建林  熊伟 《地理学报》2004,59(2):174-182
根据西藏地区50 KaBP以来18处古人类遗址的发掘资料,整理西藏旧石器中期以来石陶文化的特征,提出了一个“晚更新世以来西藏古人类三次迁移”假说,即五万年以来西藏古文化发生过三次迁移与融合:第一次,50KaBP~10KaBP,居住在藏南定日苏热一带的旧石器古人类向藏北迁移与扩展,形成了藏北旧石器与中石器文化区;第二次,6 KaBP~3.6 KaBP,居住在藏北申扎、双湖一带的中石器古人类沿唐古拉山南麓向东迁移,形成了新石器早期著名的昌都卡若文化,而生活于普兰霍尔的中石器古人类则沿雅鲁藏布江流域向东迁移,形成了林芝文化;第三次,3 KaBP~2.2 KaBP,居住于昌都和林芝的古人类向拉萨和山南一带迁移,促进了藏南新石器晚期文化的繁荣和以雅隆为主的藏文明的兴起,气候变化是这三次文化变迁的主因。  相似文献   

7.
新疆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研究的一个主要核心内容。利用1990年、1999年和2005年和田河流域3期土地利用数据,对和田河流域1990—2005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同时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在15 a尺度上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总特征是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为0.56%,流域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时期;优势度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未利用地一直最高。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富裕程度、政策因素、技术因素和水文因素等,各驱动因素以合力形式作用于土地利用/覆被使其变化,其中,人口因素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樊宏  张建平 《中国沙漠》2002,22(3):273-278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结构受山地系统特征影响,以林地为主,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呈垂直带性。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政策的激发,导致耕地面积扩大,流域森林面积下降,可采资源消耗贻尽。森林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增长是引起干旱河谷干旱面积范围扩大的重要因素。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土地利用优化应以长江流域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突出大流域生态屏障功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以保证生态重建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工作的长期稳定性;提高土地利用方式的科技含量;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先易后难,逐步实现生态建设与半干旱河谷的治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闽江下游闽侯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历史,对闽江下游闽侯盆地庄边山遗址附近的FZ5钻孔进行了孢粉、硅藻分析。结果表明:闽侯盆地全新世海侵初始发生时间约为9 000 cal. a B.P.,至7 500 cal. a B.P.达到最大海侵范围,晚全新世海退的发生时间在闽侯盆地大约为1 900 cal. a B.P.。孢粉分析证实了当地早中全新世温暖的亚热带气候以及浓密的常绿阔叶林植被。在7 500―1 900 cal. a B.P.之间无论植被覆盖还是气候环境均比较稳定,高海平面时期的适宜气候以及海湾环境也有利于当地以渔猎经济方式为主的新石器文化(昙石山文化)的兴起和发展。自1 900 cal. a B.P.以后,孢粉组合突变为以先锋植物芒萁属(Dicranopteris)、禾本科(Poaceae)、松属(Pinus)等类型为主,揭示了当地植被受到人类农业刀耕火种的影响而发生显著变化。高含量的禾本科花粉(含一定数量的水稻)仅在剖面上部明显增加这一事实,证实了闽侯和福州一带水稻种植的大面积发展始于距今1 900 a前后。  相似文献   

10.
霍仁龙  杨煜达  满志敏 《地理学报》2020,75(9):1966-1982
基于多源数据资料重建小尺度区域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深入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机制及其环境和气候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从流域尺度聚落格局演变重建到聚落尺度耕地数量和空间分布重建,再到流域尺度耕地格局重建的思路,以云南山地典型的中小流域为研究区,以历史文献资料、田野考察资料、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档案资料、现代统计资料、地理基础数据为支撑,综合考虑区域自然因素(坡度、海拔高度)、人文因素(人口、政策、农业技术、耕地与居民点距离),设计了历史时期山地小尺度区域耕地网格化重建模型,重建了1700—1978年具有明确时间和空间属性的网格化耕地格局。结果表明:① 掌鸠河流域的耕地面积近300 a增长6.3倍,垦殖率从1700年的2.1%上升到1978年的15.6%。② 不同地形区的耕地面积差异较为显著,其中山区和半山区的耕地面积最大,且增长速度最快;平坝区和中下游河谷区的耕地面积增长相对平缓,是自然环境、人口、政策和农业技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③ 通过总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等对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重建结果的合理性。本文设计的网格化重建模型可以为模拟具有明确时间和空间属性的小尺度区域历史耕地网格化数据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90—2005年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选择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1990年TM、2000年ETM和2005年TM影像为信息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提取三期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信息,并对土地利用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5 a来,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缓慢,土地利用格局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增加较多;林地、草地面积减少;水域在1990—2000年间减少,2000—2005年间增加;未利用地在1990—2000年之间增加,2000—2005年之间减少。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中期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网格化重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潘倩  金晓斌  周寅康 《地理学报》2015,70(9):1449-1462
针对当前历史土地利用空间重建研究多基于单一地类且空间分辨率较低的特征,提出较高分辨率全地类土地利用空间重建方法。以1820年为时间断面,以现代江苏省域为研究区,以历史文献记载、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现代统计数据、自然环境数据等为支撑,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聚落用地(含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含林草地及未利用地),考虑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特征,提出理论假设,对府级耕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进行修正;沿用以现代土地利用格局为基础反演历史土地利用格局的基本思路,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采用治所邻近度分析、综合评价等方法重建了1820年100 m×100 m空间格网下的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同时,通过不同地理分区统计及降尺度对比间接验证等分析了重建结果。结果表明:① 1820年江苏省耕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水域用地及其他用地面积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48.49%、4.46%、0.16%、15.03%和31.86%;② 1820年研究区内土地垦殖率较高,但建设用地比率较低,受人口分布、地形及河网密度等影响,不同地理分区土地利用差异较为显著;③ 农村居民点用地及耕地的降尺度分析结果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研究结果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顾维玮  朱诚 《地理科学》2005,25(2):239-243
苏北地区7000-6500aB.P.青莲岗文化时期重要新石器遗址有18处,主要分布在苏北废黄河泗阳至涟水段南北两岸。6000-5200aB.P.刘林文化时期重要遗址有9处,主要分布在涟水、邳县和高邮等地。6300-4400aB.P.大汶口文化时期主要遗址有8处,4100-3800aB.P.龙山文化时期主要遗址有23处,这两个时期遗址主要分布于连云港-沭阳-泗洪一线以西。以上遗址分布与气候和海面变化密切相关:7000aB.P.前的全新世最大海侵使江苏沿海普遍遭到海侵,故本区未发现7000aB.P.前的新石器遗址;青莲岗文化遗址多分布在基本未受海侵影响的陆相环境区;刘林文化遗址的锐减预示着5500aB.P.前后苏北全新世高海面的到来;龙山文化时期苏北大部分成陆,使得遗址数量增加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黑河流域典型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影响比较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王根绪  刘进其  陈玲 《地理学报》2006,61(4):339-348
在黑河流域选择两个典型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差异与影响的对比研究,利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三期遥感数据,通过定量表征指标体系,对比分析了两个区域不同空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分异特征,定量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对不同区域绿洲系统的稳定性和水资源空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35年来两个对比区域不同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形成了显著的绿洲沿河流的溯源迁移和以基于下游老绿洲的渐进性绿洲外围拓展两种不同模式,前者导致流域水资源过度集中消耗于流域上游和源区,中下游水资源可利用量急剧减少,在35年间下游荒漠化土地增加了85.1%,灌溉绿洲萎缩了25.5%;后者则不同,水资源利用量的空间配置在区域下游具有小幅度集中,区域绿洲系统整体的稳定性较高。从流域整体的水土相互关系出发,合理规划干旱内陆流域土地利用模式和空间土地资源配置,对于促进流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洞庭湖区史前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位序-规模法则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史前聚落遗址规模及聚落群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时期以中小型和大型规模聚落为主,不同规模类型聚落随时间推移不断增长,特大型聚落多具有城址的性质,且逐步演变为区域中心,各规模类型聚落向南迁移趋势明显;(2)随着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平均生存面积减少,生存压力增大,新石器中晚期聚落之间分布的均衡性逐渐下降;(3)古人倾向于生活在澧水区域和洞庭湖区域,大型城址主要分布在主体聚落群内,聚落群总体由西向东再向南迁移,演变方向呈倒“L”型,澧水区域的聚落群在各时期得到了继承和演变,而其他区域的聚落群在大溪至石家河文化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欧亚大陆史前文化交流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国家倡议提出后,青藏高原重要的地理位置确定了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基于自然地理因子和不同时期遗址点,在最低成本的控制下实现节点间累积联结的方法,使用GIS(R语言)工具进行空间数值计算,将其结果作为史前时期(新石器—青铜时期)的交流路线。本文重建新石器时期路线27条,总距离约为6000 km;青铜时代30条,总距离约为7800 km。路线的形态由新石器时期的东北—东部—东南—西南边缘呈月牙形环绕发展至青铜时期的由边缘延伸至腹地呈网络化发展的趋势,这是由高原边缘的交流逐步演化成边缘—腹地的交流、并不断强化的表现。重建路线验证了由考古证据支持的农业、驯化动物、彩陶、青铜技术在高原的传播路线,并将其具体化。此外,明确了高原史前交流路线的发展和演变宏观上是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受到种植农业技术、驯化动物的传入以及战争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ISODATA非监督分类方法,结合目视判读,对南汀河下游坝区1988年、1996年、2002年和2009年4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以揭示研究区几十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基于遥感分类结果,运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率等指标,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强度与速率,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强度与河道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南汀河下游坝区土地利用类型以园地为主,耕地次之,未利用土地、水域和建设用地所占比例均较小;近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有所加剧,1988~1996年、1996~2002年和2002~2009年3个时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1.83%、2.89%和3.05%,其中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主要为河滩裸地)、耕地的变动幅度较大;研究时段内,未利用土地面积由32.60 km2减小到9.68km2,而同期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大幅增加,耕地先增后减,园地则先减后增;在距河岸1.5 km范围内,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而变小。  相似文献   

18.
黄土沟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减少土壤侵蚀和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作为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王东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反映了流域治理的过程。利用其1986、1994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研究了该区18 a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探究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并使用GM(1,1)灰色模型对王东沟流域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4年间王东沟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面积大小依次是农地>果园>林地>非生产地>草地,就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而言,依次为果园>农地>林地>非生产地>草地;以1994年为界将1986~2004年划分为两个时期,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利用矢量图叠加,发现1994~2004年流域45.48%的土地发生了土地类型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主要有9种,农地转出的类型和林地转入的类型占多数;社会经济驱动、人为积极治理和政策导向是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GM(1,1)趋势分析表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影响因子不变的前提下,果园面积仍有增加趋势,农地面积需要进行人工调控以保持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19.
赵强  姚天  鲁丹  邹春辉  高倩 《地理科学》2019,39(9):1516-1524
对辽东北部地区中全新世聚落遗址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辽东北部地区的自然环境背景,探讨自然环境变迁与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区全新世文化序列可分为新乐下层时期-后洼上层时期-偏堡时期-北沟时期,各时期遗址数量及在总数中的比重均呈现出先增后降再增的“N” 型变化趋势。各期遗址点高程大多分布在0~200 m地区且高程分布呈先增后降的倒“V” 型变化;从坡度和坡向来看,各期遗址主要分布于0°~6°间平缓地区,除后洼上层时期外均分布于阳坡半阳坡且各时期聚落均表现出逐河而居的特征。 新乐下层时期,古人类受气候影响选择居于平原区较高海拔处,以避开潮湿低洼地带;后洼上层时期,下辽河平原的古人类为躲避洪水侵袭而选择远离河流的更高海拔处,而辽东山地地区后洼上层文化居民向高处迁徙的同时仍倾向于近河流居住以利用良好的渔猎环境;偏堡时期,受降温事件打击,为寻求更为温暖且食物充足的驻地,古人类从山地进入平坦温暖的平原。北沟时期,气候寒冷干燥,海侵进入衰退期,古人类开始向相对温暖的沿海地带进发,在原先被海水淹没的地区定居。  相似文献   

20.
青海东部史前人口-耕地变化及其对植被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青海东部考古数据和DEM,利用面积和墓葬相结合的估算法计算了区域史前人口数量,并利用GIS工具重建史前区域耕地面积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新石器马家窑文化时期区域人口、耕地迅速增加,并在晚期马厂时期达到新石器的顶峰,人口总数接近4万人,耕地面积达到462 km2,人口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湟水谷地内;齐家时期人口和耕地有一定幅度下降,在青铜时代人口和耕地有显著回升和增长,人口总数达61 000余人,耕地面积达到1 076 km2,约占区域适宜耕地总数的1/10。伴随人口与耕地的变化,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也逐步显现,5~4 ka B.P.人类活动导致研究区河谷地带乔木的减少,伴人植物增加,尤其是禾本科含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与当时的粟作农业关系密切;4 ka B.P.后大范围的乔木减少是气候变化结果,其后人类活动加强,加速了乔木覆被面积的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