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谷秀华 《地理科学》2006,26(2):156-159
长春市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特大型城市,产业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通过对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历程和特征的分析研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背景下,提出了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基本思路,以保证长春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长春市就业结构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林  梅林  刘继生  韩阳 《地理科学》2011,31(5):581-588
在经济体制改革及产业空间重构初期,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以街道和乡镇为基本单位,运用因子生态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春市这一老工业基地就业空间结构的特征。研究表明:① 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长春市工、居分离现象并不明显;②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得到受教育水平、普通收入群体、外来人口比重、性别分化程度四个主要因子对2000年长春市就业空间结构影响较大;③ 运用聚类分析法将长春市划分为6大就业类型区:混合就业区、传统产业区、科技教育集中区、物流业集中区、以农业为主的远郊区、新兴产业集中区,并最终得出长春市就业结构的空间形态特征为:单核心、混合圈层式、综合扇形要素的空间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3.
长春都市地域"点-轴"产业圈层化空间结构整合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传新  张全  李诚固 《地理科学》2005,25(5):556-560
通过长春市都市地域形成发展的资源支撑系统的分析诊断,系统地论述了长春市都市地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点一轴”圈层化空间结构,科学地提出了长春市都市地域“点一轴”圈层化空间结构整合调控的具体策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国内外对经济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主要经济带产业与空间结构的现状与发展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大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合引力模式对四大经济带的空间相互作用强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四大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存在着明显的区域不平衡;在此基础上,提出江苏省四大经济带产业与空间联动发展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土地开发强度的长春市城市空间效率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地块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为基础数据,从土地开发强度这一微观视角出发,针对长春市建成区圈层式快速发展的现实,运用替代原理和竞租理论分析长春市中心城区1 460个地块的土地开发强度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的低效地块和“超效”地块进行判断,总结分异特征和原因。研究发现:长春市土地开发强度的分布不符合替代原理,地块容积率的分布总体呈现“高--高”的环状分布特征;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组织总体上符合竞租理论,公共服务设施对传统竞租函数及其空间结构组织模式具有很大的影响;长春市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低效与“超效”并存;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是低效地块和“超效”地块的主要用地类型,以商业、居住、娱乐、休闲、办公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或许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矛盾。  相似文献   

6.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回顾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城市因子生态分析的视角对近60年的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进行回顾,尝试理清其发展的整个脉络和阶段特征,以期为处于发展期的中国城市地理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借鉴.基于因子生态方法的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①20世纪50-60年代城市"社会区"概念提出,研究范式发展完善阶段:②60-70年代末期,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实证案例积累阶段;③80年代初-90年代末,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实证研究比较总结阶段:④1990年代末至今,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多元化发展阶段.对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借鉴意义有:①基于因子生态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有助于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归纳:⑦今后中国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应重视空间过程的演化分析;③将城市因子生态分析的定量结果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从定性的角度深入探讨其形成机制、比较归纳中国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的特征及与西方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现状,将传统的城市空间可达性研究与大数据有机结合,在网格法基础上构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新思路.通过空间句法模型计算每个城市网格的空间可达性,应用POI大数据得到每个网格的POI密度,对可达性与POI密度进行交叉对比分析,得到基于POI大数据和可达性双重约束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类型和空间分区方案.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经分析将中心城区划分为3类空间分区,进而根据每类空间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空间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及城市空间规划布局提供方法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长春市服务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关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1995 年、2003 年、2008 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11 年遥感图像和相关年份统计年鉴,结合GIS技术和SPSS 统计工具,综合利用空间重心法、圈层分析法以及轴带扩展度等方法,对转型期长春市服务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关系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 服务地块开发重心空间波动性差异性明显,扩展方式以快速向外推进为主,以内部填充为辅;② 服务地快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聚态势,且扩展强度增加,服务地块郊区化显现;③ 长春市服务空间扩展与工业空间扩展具有非协调性;服务空间与居住空间整体属于混融状态,但剥离趋势凸现;服务空间"单中心"结构相对于交通空间分散化发展,已表现出滞后趋势。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长春市服务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时空特征形成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长春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格局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婧  李诚固  周国磊  申庆喜  马佐澎 《地理学报》2015,70(12):1939-195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城市功能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集聚与扩散可以更直接地揭示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中心地的演变特征。本文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利用城市用地现状图、地形图等数据资源,借助GIS软件,采用核密度、斑块聚合度指数等方法,分析了长春市2003-2013年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增速低于城市建成区的增速;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特征的圈层差异明显;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结构从“单一化核心+多次级中心”到“多样化核心+多次级中心”,空间格局从“大分散、小集中”到“大集中、小分散”;城市不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类型表现出不同的演变特征;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机制为城市功能空间的整体提升、城市功能空间的互动耦合、土地利用的市场竞争、交通设施与网络的完善、城市规划的引导与调控、城市大事件的快速推动。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空间过程和动力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作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一直受到各方面学者的关注。通过着重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空间过程:空间竞争、空间演替、空间扩散、空间均衡等,并对这些空间经济过程做出横向分析,讨论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经济运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因子:包括完善的服务和基础设施、土地集约利用、城市产业的人口需求等集聚因子和环境承载力、级差地租、现代技术的发展等离散因子,从而论证集聚力和离心力的交互作用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经济规模、空间规模、经济外向度、经济增长力、财税回馈5方面的指标构造指标体系,1992年、2000年、2004年为时间断面,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测度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者对昆明城市发展贡献度。结果显示: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对昆明城市空间规模发展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昆明城市经济规模;而开发区对城市财税回馈贡献度最低。这主要是因为开发区建设正值昆明城市化水平的加速时期,城市工业和人口的聚集使得城市用地规模、人口总量快速扩,加速了城市空间规模发展。但是由于人住开发区的企业的结构和开发区财税管理体制,使得开发区对昆明城市经济增长力、经济外向度、财税回馈三方面的贡献度要远低于对城市空间规模的影响度。  相似文献   

12.
钟国平  曹小曙 《热带地理》2016,36(4):591-599
以低密度多中心城市——中山市为例,采取政府主导的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库中40445 个调查样本,应用ArcGIS 等分析工具,利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库中的个体属性与职住地点等信息,对居民职住比、通勤时间、通勤距离和通勤方向进行可视化,分析中山居民的职住空间关系格局。结果表明:职住比、通勤时间、通勤距离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区域差异,但圈层结构均不明显。全市职住空间分布整体较均匀,主城区职住基本平衡;周边镇区尤其是西北组团、东部组团职住比高,而主城区较低。全市平均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均显著低于国内大城市和发达国家城市。主城区和外围镇区间的通勤量及其比重小,全市没有产生大规模的外围―中心“钟摆式”通勤,在通勤方向上更多表现为内―内通勤和外―外通勤。居民的职住关系空间分布特征与城市空间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以及交通设施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低密度多中心的城市职住平衡程度高、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均较短,而主城区与外围镇区通勤联系不紧密。  相似文献   

13.
功能分区视角下的西安市发展空间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恒  徐泽伟  杨新军 《地理研究》2012,31(12):2173-2184
有效的功能分区是城市系统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系统 聚类分析方法, 在功能分区视角下将西安市九个辖区分为核心区、雁塔区、未央区、长安区、 灞桥区及临潼-阎良区六个功能区域。中心商务区主导下核心区商贸流通业发达, 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与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主导下雁塔区技术经济与文化产业特色鲜明, 经济技术开 发区主导下未央区工业经济特征明显, 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与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强 化长安区科教文化发展方向, 浐灞生态区彰显灞桥区生态经济发展特色, 生态农业区、阎良 飞机城加快临潼、阎良两区传统农业发展转型。功能分区及发展空间分异是城市化与经济发 展、历史基础与路径依赖、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本底化与特色化等基础因子以及新经济与 开发区建设、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等新型因子综合驱动的结果, 基础因子起缓慢影响与逐渐 推进的辅助作用, 新型因子起突变影响与直接推动的主导作用。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城市, 合理组织城市, 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跨界的城市增长——以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为例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罗小龙  沈建法 《地理学报》2006,61(4):435-445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源耗竭或紧缺的问题.由此引发了城市间合作共建工业区和开发区的新现象。因为在此类工业园区中也往往伴随着行政管理权力在合作城市之间的转移.所以这种城市合作的创新可以被视作跨界的城市增长。本研究在增长联盟的理论视角下对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的跨界城市增长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地方媒体和农民四种参与者在联盟形成中的作用和互动。研究在理论上证实了城市尺度以上增长联盟的存在.丰富了增长联盟理论、在对中国城市政治的研究上.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和企业结成的增长联盟已经在中国城市中出现。同时.农民结成的反增长联盟也在不断壮大,这主要是由于土地征用、缺乏就业机会和不合理的拆迁安置造成的。江阴-靖江的经验与问题也将为其他城市的跨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以往文化产业区位特征研究中缺乏与城市功能格局有机联系的问题,以中国西部重要的文化产业集聚中心西安市为案例,采用土地利用区位商、标准差椭圆、热点分析和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其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与城市功能格局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2016年西安市的文化产业布局具有较强的“空间+功能”依附性特征,其空间集聚以城市发展主轴为方向线,集中在以一类工业和科教功能为主、开发较为成熟的城市综合功能区。传统商贸业、物流业等要素集散枢纽对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影响较为显著。面向生活服务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相对均衡,而面向生产服务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则表现出较强的产业关联导向和环境氛围导向特征。  相似文献   

16.
李郇 《热带地理》2001,21(1):11-16
在论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与新型城区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空间自组织演化理论,提出按开放式的网络结构建设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型城区的构想,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网络、产业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和组织网络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类型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区位的相对劣势,其发展存在着较大障碍,并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源枯竭之后城市如何持续发展这一严峻问题。本文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克拉玛依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影响克拉玛依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其产业结构的单一化,通过对克拉玛依市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评价,提出了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及战略重点。以此作为典型实例分析,希望能给其它类似的城市、区域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节点城市的发展方向与产业分工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方创琳  张小雷 《地理研究》2003,22(4):455-464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区域“两带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节点城市发展与布局的总体特征,采用多层次多目标综合测度模型定量评价经济带上全部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并把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确定为经济带上的一级节点城市,把咸阳、嘉峪关、宝鸡、酒泉、克拉玛依、哈密、石河子、库尔勒、天水、奎屯共10个城市确定为经济带上的二级节点城市。进而以此为依据,对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各级节点城市进行发展方向定位和产业分工。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带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企业经济联系的角度系统分析了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带动效应的历史演进,估算了当前开发区的区域带动能力,并从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结构分析了影响开发区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发区的区域带动效应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目前总体上略弱于韩国和台湾的出口加工区而明显强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决定我国开发区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内在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巨大的市场容量和不断升级的需求结构;二是开发区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协同关系.最后就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的区域带动效应进行了预测,并就促进开发区与区域统筹发展和正确评价增长极理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