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特征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张晓平 《地理研究》2002,21(5):656-666
自 198 4年国务院首批设立开发区以来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了沿海布点、东南铺开和向全国推进三个阶段。开发区是 18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部分开发区在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已经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开发区成长和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政策作用力、市场作用力和社会文化作用力 ,从长远来看 ,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开发区发展的重要提升力。对开发区发展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政策作用层面上 ,而应着眼于构建区域发展的内动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根据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加入WTO后开发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从开发区环境营造,运行机制,筹资方式,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开发区作为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区域,其集聚作用和示范效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特点,从开发区的数量结构、用地结构和经济发展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总结自治区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对进一步引导开发区建立集约、高效的用地模式,夯实开发区作为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的推动器和科技创新的W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开发区发展与西安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极化分异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慧 《地理学报》2006,61(10):1011-1024
从阐释开发区“特区”运作机制、“新经济”型产业结构、配套住宅开发策略等特有开发模式及内在结构特性入手,以西安市为实证案例,以翔实的调研数据为支撑,剖析了开发区建设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极化分异之关联及其典型过程与效应;并通过开发区与非开发区、新城与老城、新经济区与旧产业区之间在投资强度、发展速度、软硬环境、形象面貌、经济活力与潜力、人口成分与素质等诸多方面分异对比日益鲜明的一系列事实,论证了开发区建设发展已成为强化凸显当代中国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极化演变的机制之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更深入全面地认识评估“开发区”--这一机制独特、存在广泛、极富改革开放新时期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之影响与绩效。  相似文献   

5.
首先构造了机场发展规模作用于其与都市区各类空间之关系的理论框架,然后以南京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南京仍然处于区域带动机场发展的阶段,机场对城市的辐射效应微弱,中心城区对机场客货运业务的带动较市域经济强,腹地活跃的商务活动和发达的都市服务业,为机场提供r总量支撑;江宁区与机场业务的关联主要体现在货运层面,机场货运业务的发展推动了江宁经济,反之,江宁区对机场货运的带动不甚明显;机场运营对其所在地禄口街道的经济影响微弱,而禄口街道对机场客运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在货运方面,由于街道工业园区内企业的航空货运需求普遍不强,因此其对货运业务的推动很不明显.可以预见,随着机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南京禄口机场将从依托城市发展转向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并对禄口街道和江宁区产生明显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基于近30年的发展历程,重点揭示了东北地区投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规律,通过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投资的经济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具有高投资率和低投资弹性的特征,未来扩大投资具有较大的经济效应空间.对分析结果从工业化发展阶段、投资结构和区域投资效应的差异性三方面进行阐释,为东北地区今后的投资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与其它城市和区域的相互联系,研究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明确城市实体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文章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从城际联系、省际联系和外向性联系3个不同的层面上分别考察了山东半岛6个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并据此就山东半岛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城市与开发区发展和经济联系通道的建设提出了若干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区域经济理论需要改变以适应不断演化的经济发展关系。以新疆为中心研究区域,分析其与全国其他省域间空间经济发展关系的演进状态,为提升区域合作与交流水平、改善区域一般空间经济关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研究发现:首先新疆与其他省域间的经济关联水平和地缘经济关系在独立范围内的发展形势较好,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隔离现象,不能通过相互带动效应提升空间经济发展关系;其次各省域与新疆形成的空间经济发展关系类型较为复杂,即微观指标上呈现的问题不同,需要根据微观欧氏距离给出具体调整策略。根据研究结果,从合理调整内部配套设施、扩大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接、形成拥有多元经济主体的发展格局、培养区域命运共同体意识五个方面给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曾永明  骆泽平  汪瑶瑶 《热带地理》2021,41(6):1258-1269
人口流迁对区域经济差距是扩大效应还是缩小效应的争论一直存在,文章利用长江经济带104个城市2001—2017年的空间面板数据,对此议题再作分析。主要结论为:1)对于全局区域经济差距,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与经济差距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早期为扩大效应,后期为收敛效应,这与中国梯度发展战略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化发展理念吻合。2)对于省内区域经济差距,人口流动亦表现为先扩大后收敛的作用,人口迁移则仅表现为扩大效应而无收敛效应。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作用差异来源于后者户籍变更所带来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空间转换。3)考虑空间效应后,判断人口流迁与区域经济差距的内生关系变得相对复杂,但更为全面客观;效应分解显示,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最终是利于区域均衡发展的,其中溢出效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体育产业近年来以其巨大的经济拉动作用备受关注。基于西方经济学投资乘数理论,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区域经济拉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运经济为新疆带来并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民运会无论是对区域经济增长或者是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效应显著,但对区域经济后续增长的推动十分有限。为了充分发挥民运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带动作用,必须从创新民运会制度保障、创新民运会运作模式和创新民运会传播手段等方面入手,以进一步提升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谢景武  娄晓黎 《地理科学》2004,24(2):150-156
对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的现状分、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运用实地考察和数字分析等方法,描绘了长春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聚集分散状态对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入手,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认识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特征,指出了今后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联系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引入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构建产业联系强度测度模型,对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方向、分异特征及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强度以京沪线为轴向东西两侧逐渐降低,核心区产业联系密切,且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四大区域板块产业联系差异显著;南北联系为淮海经济区主要产业联系方向,而东西联系则为产业联系的次要方向;从空间组织看,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和外缘圈层。依据产业联系方向及空间组织模式确定区域开发重点和发展方向,有利于从更高层次推进省际边界区域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地理工程技术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探讨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及软工程的概念,指出地理工程技术是一门软工程,且是解决实现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基本问题的良好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地理工程技术体系,并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4.
蔡善柱  陆林 《地理科学》2014,34(7):794-80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选择实际利用外资额、进口总额作为输入指标与GDP、出口总额作为输出指标,测算了中国4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1~2010年的综合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对其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平均综合效率偏低,总体呈“M”型变化趋势;② 综合效率区域差异明显,西部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③ TFP年均增长率为1.025,处于低速增长状态,说明开发区的整体生产效率逐年改善;④ TFP增长率地区分布为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综合效率较高的开发区TFP增长率反而较低;⑤ 对GDP增长速度与TFP增长速度双低的开发区进行分类指导与合理整治,以全面提高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功能分区视角下的西安市发展空间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恒  徐泽伟  杨新军 《地理研究》2012,31(12):2173-2184
有效的功能分区是城市系统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系统 聚类分析方法, 在功能分区视角下将西安市九个辖区分为核心区、雁塔区、未央区、长安区、 灞桥区及临潼-阎良区六个功能区域。中心商务区主导下核心区商贸流通业发达, 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与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主导下雁塔区技术经济与文化产业特色鲜明, 经济技术开 发区主导下未央区工业经济特征明显, 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与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强 化长安区科教文化发展方向, 浐灞生态区彰显灞桥区生态经济发展特色, 生态农业区、阎良 飞机城加快临潼、阎良两区传统农业发展转型。功能分区及发展空间分异是城市化与经济发 展、历史基础与路径依赖、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本底化与特色化等基础因子以及新经济与 开发区建设、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等新型因子综合驱动的结果, 基础因子起缓慢影响与逐渐 推进的辅助作用, 新型因子起突变影响与直接推动的主导作用。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城市, 合理组织城市, 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芜湖市区地表灰尘中重金属粒径效应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对芜湖市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1个地表灰尘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粒径分布效应及其细粒径灰尘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芜湖市区地表灰尘中9种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范围较大,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的平均值是土壤背景值的30倍以上。Zn、Cd、Pb、Co、Ni、Cu含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大,Mn在高新技术开发区最大,Cr、V在中心城区最大。不同重金属的粒径分布效应差异较大,大部分重金属在160~200目粒径段的含量最高。重金属主要富集在75μm粒径级别上,富集比例约为50%,大小顺序依次为:CdCuZnCrNiPbCoVMn。手-口摄入途径是儿童对细粒径地表灰尘重金属暴露的主要途径。不同重金属非致癌风险大小依次为:PbCrMnVCuCdCoNiZn,均不构成明显的风险,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重金属叠加风险指数达1.266,存在非致癌风险。Cr、Cd、Co和Ni致癌风险均低于风险阈值,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7.
张林  葛雷 《热带地理》2015,35(5):671-679
根据泛北部湾经济区能源产业现状,构建能源生产、消费的异质性分析模型,从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方面对经济区的能源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泛北部湾经济区石油资源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中国新能源技术与整个地区传统能源互补性较强,具有开展更深层次能源合作的条件,最后通过分析结果提出北部湾经济区能源合作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节点城市的发展方向与产业分工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方创琳  张小雷 《地理研究》2003,22(4):455-464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区域“两带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节点城市发展与布局的总体特征,采用多层次多目标综合测度模型定量评价经济带上全部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并把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确定为经济带上的一级节点城市,把咸阳、嘉峪关、宝鸡、酒泉、克拉玛依、哈密、石河子、库尔勒、天水、奎屯共10个城市确定为经济带上的二级节点城市。进而以此为依据,对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各级节点城市进行发展方向定位和产业分工。  相似文献   

19.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环境影响评价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的介绍了地处图们江三角州地区的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图们江三角州地区开发的宏伟计划。国内外投资者不仅对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表示极大的关注而且有了开发行动。为协调开发与环境的关系,区域开发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针对目前合作区内分别对单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先做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再进行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观点,并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内容、应注意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经济规模、空间规模、经济外向度、经济增长力、财税回馈5方面的指标构造指标体系,1992年、2000年、2004年为时间断面,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测度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者对昆明城市发展贡献度。结果显示: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对昆明城市空间规模发展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昆明城市经济规模;而开发区对城市财税回馈贡献度最低。这主要是因为开发区建设正值昆明城市化水平的加速时期,城市工业和人口的聚集使得城市用地规模、人口总量快速扩,加速了城市空间规模发展。但是由于人住开发区的企业的结构和开发区财税管理体制,使得开发区对昆明城市经济增长力、经济外向度、财税回馈三方面的贡献度要远低于对城市空间规模的影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