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总论林业资源数据采集项目主要包括森林资源、林业重点工程、林业典型生态区、全国自然保护区、林业法律法规、林业生态定位站和林业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数据。为使这些数据充分发挥作用 ,除了公开出版外 ,主要展现和利用这些数据的方法是网上共享。因此 ,相应的数据集成系统和网络共享系统的建设就成为这些林业数据共享应用的必要条件。这个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硬件平台建设、软件平台建设和共享平台建设。 二、硬件平台建设1 工作背景(1 )工作任务 :本系统的任务是标准化和规范化已有的数据库和数据资料 ;统一管理四大类林业资源 :①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环境教育作为自然保护区的一项重要职能工作越来越受到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通过自然保护区平台开展环境教育已成为世界自然保护事业的潮流。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中荷合作红树林保护项目的实施,积极探讨环境教育在自然保护区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 ,把坚持科教兴林作为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并把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明确指出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与林业技术推广要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这就要求各级领导、林业技术推广部门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行业优势 ,积极投入到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去 ,真正实现林业重点工程与林业技术推广“三同步”。几年来 ,我市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有退耕还林、长江及淮河流域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速生丰产林建设等 5项林业重点工程。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业务…  相似文献   

4.
忻州市林业资源丰富,境内有五台山、禹王洞、赵杲观和管涔山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02.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7.09%。近年来,忻州市在“退耕还林”、“天保工程”、“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以及通道绿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林业事业的发展为林业图书情报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地方图书馆开发馆藏林业文献资源、开展林业科技信息服务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一、地方图书馆林业文献资源建设现状林业科技情报主要来源于地区文献信息部门——林业科研单位、公共图…  相似文献   

5.
省级"数字林业"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凯文  李岩  黄建明 《热带地理》2004,24(4):311-315
根据数字林业的基本思想,分析了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与存在问题,探讨了省级"数字林业"建设的原则.从软、硬件的选择、系统的架构、系统的主要功能入手,提出一个典型的省级"数字林业"系统模型及其建设内容与目标.最后还就数字林业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参加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管理培训以及实地参观考察,学习了米埔保护区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公众意识及环境教育、生态监测和科研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内地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比较分析,归纳出一系列值得内地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借鉴和参考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为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国家林业局着手建立我国数字林业系统,这是林业迈向信息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举措。在国家林业局的领导下,甘肃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省林科院、省林勘院等相关单位先后参加和举办了有关的培训,并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有近60年的历史,并成为我国最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网络。如何对已建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快速演变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进行评估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最紧迫任务之一。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其认定的保护区开展评估已有多年,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此知之甚少。以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以盐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十年评估为案例,介绍了该组织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方式与过程、特点,提出了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今后如何开展保护成效评估的3点启示:1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必需转型到重建设和保护成效的新阶段;2对保护对象的科学研究和长期监测是提高保护成效的重要基础;3要特别重视滨海湿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12,(13):64-64
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建立2640处自然保护区(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93%。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表示,虽然“十一五”以来新建国家级自然区120处,但是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国大会通过的《爱知目标》相比,我国还存在较大差距。为做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保护工作,我国开展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泽估、卫星遥感监测和现场实地核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福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及其分布,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群网建设的必要性.针对保护区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现阶段的工作重点:⑴建立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群网关系;⑵开展自然保护区群网建设与研究工作;⑶保护区群网建设与森林涵养水源的重大意义和保护区域水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效益;⑷保护区群网建设与发展循环经济;⑸主导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⑹统一落实经费筹措;⑺加强部门、人员协调;⑻配合生态省建设工作·从而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工程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基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是中国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基于高分辨率影像数据,提取了中国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的人类活动及2013—2015年人类活动变化信息,分不同功能区、不同人类活动、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析了人类活动及变化情况,并评估了2013—2015年人类活动变化强度和规律,结果表明:2015年,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普遍存在,以农业用地和居民点占绝对优势,这两种类型人类活动总面积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总面积的88.94%、总数量占77.67%。2013—2015年,有66.59%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新增或规模扩大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数量增幅达到2.45%,相较于农业用地和居民点,开发建设活动的新增或规模扩大趋势更为明显。2013—2015年,33.41%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无变化,45.06%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变化较小,仅有21.53%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变化明显和较明显。从空间分布看,总体上东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比中西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变化强度大,沿海、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变化强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2.
浅谈干旱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干旱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条件的特点,论述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开发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最主要的实践场地。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球各地大量的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态旅游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中的主要经验包括:建立生态旅游认证体系,成立促进社区参与的管理机构和构建生态旅游实践标准。本研究中以辽宁省的白石砬子、医巫闾山和海棠山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当地居民、游客、景区工作人员、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当地媒体等群体进行调查,获取一手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当前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包括两大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普遍性阻碍因素,具体包括:(1)环境教育的缺失;(2)社区参与的不足;(3)游客管理的不规范;(4)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与当地政府的矛盾冲突(条块矛盾)。第二个方面的阻碍因素是由于每个自然保护区具体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不同而引起的千差万别的各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具体性阻碍因素。针对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面临的阻碍因素,本研究提出了五项措施:(1)正确认识并且尽力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诉求;(2)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协调机制体系;(3)增加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社会效益职责;(4)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权、监督权分离;(5)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游客的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张涵  黎夏  石洪  刘晓娟 《地理学报》2021,76(3):680-693
科学地评估自然保护区缓解人类活动压力的效果,对于有效的自然保护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国家尺度下的这方面研究,仅将保护区内、外的人类活动压力进行对比,其缺陷是样本选择性偏差会导致评估结果的不合理。本文选择了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方法来克服保护区评价中的样本选择性偏差问题。首先耦合多源数据构建了2013年、2015年、2017年的人类活动压力指数,然后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自然保护区内、外的随机点进行匹配,使两个对比组的观测变量尽可能相似。最后通过相对有效性指标和面板模型从不同层面评估了中国680个自然保护区在2013—2017年间缓解人类活动压力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 2013—2017年,全国86.72%的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压力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其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3.80%。② 69.85%的自然保护区在缓解人类活动压力方面的效果较好。其中,除了海洋海岸、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类的保护区以外,其余保护区类型都表现出较好的缓解人类活动压力的效果,且保护区级别越高,保护效果越好。③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在2013—2017年间能缓解22.90%的人类活动压力,且保护区缓解人类活动压力的能力存在区域性差别。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自然保护区监测、评估和管理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然保护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IntroductionIn order to protect nature resource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rescue the species of rare and endangered wildlife, renew vegetation, forestry and wildlife populations that are broken, nature reserves (NR) are set up. 'Nature Reserve' has been defined as a planning area of land and/or sea protected and managed specially through legal means. Nature reserves are representative natural ecosystems, natural distribution areas of rare and endangered wildlife species and natural relics wi…  相似文献   

16.
The construction of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mainly including the number, type, adminis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ature reserves, the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biodiversity, evaluation,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is summarized briefly, and some development tendencies of research on nature reserves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7.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ing nature assets is a vital component of responsive, pro-active management of protected areas. It is important to protect reserves of geological (including fossils) assets as a means to also protect national and natural heritage. At the end of 2013, 2669 protected areas had been established in China and 123 of them are reserves for nature assets. This paper builds an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protec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se assets. The current el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are analyzed, along with an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so as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protect these assets. The influencing el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nature asset reserves are included in an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in such areas, which contains four parts-target layer, evaluation criteria, evaluation indexes, and evaluation parameters-based on related documents and files. For the target layer, it includes nature asset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evaluation. In the end, it is discussed how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and achieve an effectiv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科学问题。中国荒漠类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较高,而针对其保护成效问题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中国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相关研究,构建了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5个因素层共计20个评估指标,并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反映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动态变化,从而为科学客观评估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提升管理水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此外,通过示范评估可以看出,安西保护区在物种及珍稀濒危生物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珍稀濒危及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的科研监测尚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