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理科基地班《全球变化导论》的课堂教学中,提出适当补充教学内容,以体现学科发展前沿;注重教学体系的相应调整,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讲究合理教学方法的选用,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公月 《地理教学》2004,(10):11-13
与旧教材相比,地理新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最大的变化是把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根本理念,即把教材的中心价值转移到学生怎样使用教材上,而且赋予教材中的内容以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新教材强调地理思想——丰富多彩的图像系统,使教材有“魂”;注重问题探究——灵活多样的“活动”设计,使教材有“理”;联系身边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经  相似文献   

3.
过去高考复习往往是机械重复多,整理加工少;记忆结论多,思考过程少;知识背诵多,能力培养少;被动做题多,独立思维少。现在要重新审视过去的复习方法,改革不适应高考要求的局面,特别要体会高考命题改革的思想。在高三地理复习时要充分体现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的教学思想,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合作式教学方法,建立双向多边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服从祖国挑选的学习动力,以复习初、高中地理内容为载体,强化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人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对自己有一种解读,即解读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心智等。要经常思考:自己的信息储量是否充足;知识结构是否合理;自己所传授的信息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自己是不是也有所提高和发展。首先,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确定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即学生的服务者;在与学生合作时应选择平等协商的方式;指导学生的认知冲突;师生共同发展,即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师生互动发展。其次,教师应学会换位解读,甚至是远距离的解读,即自己职业的生存力,自己专业的发展,自己能力的更新。要用创造的思维方式,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5.
何毅 《地理教学》1995,(4):36-37
高中地理下册,内容头绪较繁,要求学生记忆的多,理解的少;事实材料多,原理规律少。学生反映易学难记。为此,我采取了以“理清知识结构,疏通自学渠道”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相应的初中新教材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领会学习内容、在活动中渗透学习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为此,笔在实践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科的实践性表现在三个方面或者说有三个重要标志:一是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动手、动脑,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二是在地理知识的传授中,虽然出于学习效率的考虑,以传授前人的间接经验为主,但还有大量的地理知识可以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获得或在实践活动中验证;三是大量的地理知识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素材是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各种辅助材料,可以以案例、活动、阅读等多种体例形式呈现出来,也可以出现在教材正文中;它们不是地理学习的最终目标,但可以用来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习思路,揭示地理原理和规律。好的教学素材应该具有便教、利学的特点。“便教”指教学素材的内容和形式本身就包含着正确、有效、先进的教学方法,便于教师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利学”指材料内容和形式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陆敏 《地理教学》2005,(4):26-27
在地理双语课作为选修课出现时,如何转变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活动形式,进行各种地理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亲自感受某种地理现象,或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同时促使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董瑞杰 《地理教学》2023,(19):14-18
大情境对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地理概念具有显著作用。大情境下的地理概念教学教学理念包括真实性、整合性、系统性、创新性。基本思路包括统领教学内容、保障主动学习、突出开放生成、达成优化效果,主要遵循情境引导、问题探究、任务实现、拓展应用等具体环节,依次与感知概念、剖析概念、完善概念、创新概念等具体目标相对应。具体策略包括:从真实表象入手,树立探究心向;以概念理解为核心,注重学习进阶;以思维深化为抓手,培养综合能力;以实践创新为要旨,培养科学素养;以质性评价为途径,提升学业质量。  相似文献   

11.
郑辰 《福建地理》2005,20(1):54-56
随着网络技术全球化的发展,地理信息进入新的时代,引发了地理教学的变革。本文提出在教学层次、学生思维能力上挖掘实践学习的内涵;用课堂练习、第二课堂活动、半开放型考试等各种实践学习方式,来引导并检查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变为综合信息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运用信息能力的素养。  相似文献   

12.
黄薇 《福建地理》2003,18(4):53-55
本文通过对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例,提出:通过网络教学,扩大信息来源;利用网络教学,增强互动性;发挥指导者优势,启迪学生思维潜能;应用多种交流方式,优化网络课堂教学等策略。  相似文献   

13.
谢骧 《地理教学》1997,(3):29-29
“南极洲”一节的教学,难点之一是方向的判断。首先,南极洲以极地为中心,不能简单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特别是三大洋,科学考察站等的位置,学生不易确定。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只有存在问题,知识才有意义,学生才有求知的欲望;而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被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学的任务并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许文禄 《福建地理》2001,16(1):61-62,44
为了全面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来引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探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并提出了从感性知识入手,诱发思维动机;抓住关键,疏通思路;制造矛盾,设疑问难,讲练结合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4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玉强 《地理教学》2005,(10):43-44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就强调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学习时缺乏兴趣和激情,使学生走向社会后发现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脱节,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学无以致用”,因此地理教学应坚持生活性原则。强化教学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地理教学的必然,其必然性就在于:生活的地理“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的地理“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活的地理“实”,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生活的地理“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地理图片不仅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智能。因为正确运用图片可以有助于地理概念的形成;运用图片讲解地理特征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运用图片又可剖析地理成因,  相似文献   

18.
张玉强 《地理教学》2006,(10):15-17
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特别是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同时,生活知识还能给学生以亲切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而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中发掘素材与本知识的融通之处,让课堂重返生活世界,使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和谐统一。然而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对课程生活化的理解有偏差,致使“生活化”出现走样、变形和失真。这不仅无助于学生依托生活体验来理解本知识,还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9.
过去,一般认为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教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更应该是学生学的过程。从信息理论的角度来看,课堂,应该是学生不断获取、处理知识信息的地方;也是学生从获取、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获取、处理能力的地方。而在地理课的课堂上,学生还要学会用地理科学的原理,去分析、处理信息。以下以初中地理“长江”一课为例,谈谈我对于上述认识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是鼓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力量。但教师的评价必须是有理有据;若一味的当好好先生根本不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激励。教师的评价尤其是鼓励性或表扬性评价往往能使学生有强烈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往往能在学生心中产生长久的成功激励,为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