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西南部黄土地形发育和地形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新生代晚期的沉积历史先后经过了数十年的研究。关於沉积时代方面,陆续地经过了三门系中厚壳蚌的发现,周口店沉积的发现,泥河湾盆地的研究,太谷盆地的研究等,使我们对于华北的沉积历史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关於区域新生代地  相似文献   

2.
西宁盆地晚始新世泥岩地层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盆地较为完整地保存着一套新生代(约55~17 Ma)地层,盆地内的水湾村附近出露的晚始新世石膏-红色泥岩旋回沉积序列,是研究晚始新世气候演变的理想地质记录。关于这套地层的沉积环境存在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关于其中泥岩地层成因的争论颇多,主要有洪积扇远端沉积、咸水深湖沉积和风积成因3种观点,差别甚大,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沉积物的粒度可以用来反演其形成时的沉积动力及沉积环境,为了明确该段地层中泥岩的沉积环境,本研究选取水湾剖面代表性泥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粒度测量及分析,结果表明,西宁盆地晚始新世泥岩沉积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类似,应为风积地层,而不是洪积扇远端或咸水深湖沉积。西宁盆地晚始新世风积地层的发现为盆地区域构造和古气候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方风尘沉积是晚新生代中纬西风和冬季风输送的粉尘相互加积的结果。对北方风尘沉积物来源和搬运动力的分析表明,风尘沉积的物质来源具有多样性,物源类型和分布、传输路径随时间变化。认为亚洲中部山地古风化壳可能是中国北方早期风尘沉积,尤其是第三纪红粘土的重要物源之一;晚新生代的粉尘源区类型由山地因干旱化被风蚀的红色风化壳逐渐向盆地周边被抬升的中、新生代砂泥岩过渡,再由盆地周边过渡到盆地内部的中生代与新生代的河湖沉积物和沙漠。同时大气环流格局的变化相应地导致了粉尘源区分布和传输路径的迁移。  相似文献   

4.
北极地区众多沉积盆地的演化受控于漫长地质历史过程中的复杂区域构造作用。利用环北极编图计划重力、磁力资料对现今北极基底构造格局进行识别,并将其与沉积盆地空间分布进行叠合,在综述北极主要沉积盆地演化序列事件基础上,归纳出三类对北极沉积盆地演化起主控作用的区域构造因素,包括:(1)后造山伸展垮塌;(2)地体增生前陆收缩;(3)洋盆扩张作用。此三类区域构造作用之后的构造事件对盆地的重塑力有限,使盆地性质大致得以延续。新元古代至显生宙时期,劳伦、波罗的、西伯利亚古陆相继碰撞形成了蒂曼、加里东、埃尔斯米尔、乌拉尔造山带,经历后碰撞期伸展垮塌成为巴伦支、喀拉、加拿大北极群岛等区域的大型沉积盆地的基底。现今西伯利亚东北部和北美西北部的北太平洋边缘地体新生代演化导致其北侧发育前陆收缩盆地。美亚海盆和北大西洋-欧亚海盆洋盆扩张作用控制了马更些三角洲、巴芬湾及拉普捷夫海裂谷盆地的演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南豫西地区潭头盆地典型剖面测量,结合古生物化石和孢粉特征及室内对比研究,认为潭头盆地中新生代含恐龙化石地层由于受构造、古气候和物质来源的影响发育了典型的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的相的粗粒—细粒沉积。  相似文献   

6.
东非裂谷Albertine地堑属于典型裂谷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裂谷含油气盆地,目前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Albert湖北部转换带附近。由于处于勘探发现的早期,对于该地区沉积类型和沉积体系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在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从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等方面寻找证据,认为在转换带油气发现区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并根据其演化特征,建立了裂谷盆地转换带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7.
二连盆地是中国北方中新生代大、中型沉积盆地,盆地不仅聚油、煤,也是沉积岩型铀矿床赋存的重要盆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盆地中找到并落实了多个不同成因类型的大、中型砂岩铀矿床。期间积累了大量岩(矿)石组分全分析资料,借鉴多元数据处理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研究。研究发现:通过对铀矿床岩(矿)石样品的全分析指标的聚类分析,能够具体找出一些度量样品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从中揭示出铀元的赋存形式、富集环境等,这对铀矿床的成因探索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可可西里是羌北—滇西构造域中重要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其古近系红层是认识中国陆相微陆块成盐作用的重要窗口。该区南部沱沱河盆地、北部错仁德加盆地古近系雅西措群地层中明显包含两套含盐系地层,两套层系形成的时代、古气候条件相同,但古地理条件、古盐湖盆地规模、成盐机制各异。渐新世时期沱沱河盆地属于封闭型的干盐湖沉积,错仁德加盆地属于开放型干盐湖沉积环境,预示着青藏高原中部渐新世大可可西里盆地并非相互连通,其中小型盆地的沉积成盐环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区域地质概况 河南省地处中原,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沉积岩分布面积约8.6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0%,中、新生界分布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左右。发育有52个中新生代凹陷,其中有6个凹陷的主体部位不在本省。 (一) 区域构造 由于印支、燕山、喜山运动的发生发展,使中、新生代沉积有较大分割性,并呈现出断裂控制盆地沉积或是中生代发育的凹陷又叠置新生代沉积,使其结构复杂化(表一略)。  相似文献   

10.
朱雪梅 《地理教学》1998,(1):22-23,26
高中地理“能源和能源的利用”一章中讲到:“煤是地质史上的陆地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成的.一般产在地质成煤时期(主要在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积盆地的边缘。”“石油是地质时期的低等生物大量沉积在湖泊或海洋中变成有机质.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富集起来。它多半形成在中生代、新生代的湖盆和大陆架上。”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煤和石油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更存在有很大的差  相似文献   

11.
红花尔基盆地位于海拉尔盆地群东南部,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伊敏组为主要含煤地层。红花尔基盆地为大型断陷型含煤盆地,盆地的总体走向近北北东向。早白垩纪持续稳定的盆缘同沉积断裂活动与沉积补偿相对平衡,在长期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巨厚的煤层。盆地内的沉积岩层具明显的旋回特征,反映了在区域地质背景下盆地沉积演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王乃樑先生对中国地貌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多闻  夏正楷  朱诚 《地理学报》2016,71(11):2037-2048
王乃樑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地貌学家。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先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他对中国黄土高原、华北、东北、西北、四川、湖北和广西等广大地区进行了地貌和新生代沉积研究,在新生代沉积与地貌演化历史、新构造活动与构造地貌学、地貌学与沉积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在地貌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诸方面,为中国地貌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陆地地貌     
P512.2 2003032037酒西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重矿物分析与高原北部隆升二Analysis of teetonie uplift and heavy minerals of sediments onJ iuxi basizl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since thelate Cenozoic/宋春晖,孙淑荣…//沉积学报.一2002,20(4)一552一559图3表1参20(许桂红)NX141,P534.63 2003032038 16泥河湾盆地沉积物粒度组分与磁化率变化相关性研究二The eorrelarion between the eontent of the different grain sizeand magnetie suse印tibility in laeustrine sedimenrs,Nihewanbasin/杨小强,李华梅//沉积…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青藏高原发生了强烈的碰撞,由此而产生的远程效应导致柴达木盆地北缘的阿尔金山脉晚古近纪以后发生了强烈的走滑,并导致盆内构造形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前人对盆地构造运动、古地磁、古地理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新世以来在NE和近NS向共同挤压作用的影响下,盆地内部棋盘格式不均匀隆升控制了柴达木盆地北部湖盆的形成,对后期盐湖沉积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兰坪-思茅盆地勐野井组钾盐矿床成矿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坪—思茅盆地是国内唯一发现古钾盐沉积的盆地。对云南兰坪—思茅盆地钾盐成矿背景作了总结与分析,指出中生代以来盆地经历了陆内裂谷形成到消亡、侏罗纪箕状断陷盆地发育、早白垩纪双断式断陷盆地发育、早白垩晚期干化成盐和后期挤压走滑几个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盐系地层沉积特征的分析,得到了盆地在成盐期(早白垩世晚期)构造活动强烈,由统一的湖盆解体为多个次级成盐盆地,盐类资源的沉积应该分属不同的沉积序列的认识。兰坪—思茅盆地成盐期构造背景分析对于了解该区蒸发岩矿床特征和成矿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建新  张兆干 《中国沙漠》1996,16(4):345-350
以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湖相沉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内陆干旱盆地碳酸盐岩氧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作者发现,内陆干旱湖盆碳酸盐岩氧同位素比值的变化,与深海氧同位素相似,也受矿物相、水体的温度和盐度控制,但主要受控于水体盐度的变化,即来自边缘山体的淡水供给和湖泊水体有效蒸发的状况,其次才是水体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在恢复内陆干旱湖盆古环境古气候演化规律方面,碳酸盐岩氧同位素记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干旱的盆地之一,常年盛行强劲的西北风,尤其在冬春季更甚。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自新生代以来沉积了巨厚的河湖相沉积。自上新世晚期以来,随着气候的逐步干化和盆地内部构造变形的加剧,该地区风力侵蚀地貌开始出现。早更新世出现的古盐壳和古雅丹地貌说明当时侵蚀已经相当剧烈。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的极端干旱化和冰期的出现,更加促进了风蚀地貌的发育,在强劲的低空风力的雕刻下,形成了盆地西部几万平方千米的"百万雅丹"地貌,十分壮观。柴达木盆地不同地区地层的厚度和风蚀速率都不同,最大分别可达3 000 m和1.1 mm/yr,如此巨量的物质搬运必然为下风向的地区(都兰、青海湖地区、西宁盆地、黄土高原)的粉尘堆积提供可观的物源物质。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被侵蚀的古湖相地层是上述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重要的物源物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盆地内侵蚀物质输送到黄土高原的机制,已得到学界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干旱的盆地之一,常年盛行强劲的西北风,尤其在冬春季更甚。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自新生代以来沉积了巨厚的河湖相沉积。自上新世晚期以来,随着气候的逐步干化和盆地内部构造变形的加剧,该地区风力侵蚀地貌开始出现。早更新时出现的古盐壳和古雅丹地貌说明当时侵蚀已经相当剧烈。晚更新时以来,气候的极端干旱化和冰期的出现,更加促进了风蚀地貌的发育,在强劲的低空风力的雕刻下,形成了盆地西部几万平方千米的“百万雅丹”地貌,十分壮观。柴达木盆地不同地区风蚀地层的厚度和速率都不同,最大可达3 km和1.1 mm/yr,如此巨量的物质搬运必然为下风向的地区(都兰、青海湖地区、西宁盆地、黄土高原)的粉尘堆积提供可观的物源物质。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被侵蚀的古湖相地层是上述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重要的物源物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盆地内侵蚀物质输送到黄土高原的机制,已被学界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西樵山是广东的名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最近被批准建设国家地质公园.西樵山位于华夏板块新生代北东向伸展盆地--三水盆地的西南端,是新生代盆地内粗面质火山,火山机构保存完整.经后期的构造切割和各种侵蚀风化作用,西樵山火山形成了诸多俊秀的山峰,幽深的峡谷、瀑布.西樵山古石器制造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反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被考古学家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总体判断,遗迹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西樵山地质旅游景观具有优美的观赏价值,可以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20.
以昌都—兰坪—思茅盆地及呵叻盆地含盐带盐类沉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大地构造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总结和研究了该区含钾蒸发岩矿床的矿床特征,提出了新的成矿模式。研究表明,兰坪—思茅盆地和呵叻盆地的含钾蒸发岩矿床为"海源陆相"成因,即在陆相环境下与海水的变异有关。该矿床缺失正常海水蒸发浓缩而形成的硫酸盐沉积,同时,矿床中少量菱镁矿等自生矿物的出现无法用正常海水蒸发理论解释。矿床中少量溢晶石等矿物的出现预示着该矿床富钙。兰坪—思茅盆地内广泛发育了白垩纪蒸发岩系(勐野井组或云龙组),江城地区甚至沉积了小型钾盐矿床。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该区蒸发岩矿床为海相成因,Rb和Br的含量变化指示海水从北部兰坪侵入到呵叻。昌都及兰坪地区的白垩纪石膏硫、锶同位素研究表明,该区大套的硫酸盐沉积为海相成因,物源研究成果揭示思茅盆地的物源可能来自东羌塘地区,预示着昌都地区的硫酸盐沉积跟兰坪—思茅盆地的蒸发岩沉积具有同源性。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多级盆地海水迁移变质成盐成钾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