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车载激光点云由于车辆的震动和点云的融合,得到的数据为散乱空间点云。本文通过对空间点云进行两个方向的排序,得到以x值为主排序,z值为次排序的点云图,然后设置栅格,对于每个栅格点,找到投影在XOZ投影面内与其距离最近的激光点,将该激光点的y值赋给栅格点,得到与该区域空间点云相对应的栅格化点云。在按照X值排序时,根据点云的特点给出了一种插入排序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栅格化后的点云与原点云在表现建筑结构上效果一致。散乱点云栅格化后为点云的进一步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升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处理、存储、运算效率,对基于体素栅格的三维激光建筑物点云抽稀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提取原始三维激光点云空间位置和法向量作为体素栅格存贮数据的主要信息;以三维激光点云最大外包矩形构建最大体素,并依据点云位置不断地进行空间划分,直至阈值范围内,从而实现点云数据的高效组织与管理。对体素栅格内的点云依据设定空间半径阈值检索种子点周边点云,剔除体素栅格中阈值内点云,保留种子点云,从而实现了三维激光点云数据抽稀,有效压缩了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冗余,为海量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存储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一系列LiDAR点云可视化分析,实现以并行方式从离散LiDAR点云检测并提取水面区域,并运用了细粒度数据的交互式可视化、全局聚类算法和统计分析.首先栅格化点云,然后基于密度聚类算法(DBSCAN)获取水面特征聚类,基于聚类的要素,创建了用于进一步定量评估的矢量面,最终基于R免费软件的聚类分析和并行处理实现统计分析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空间分析是揭示空间数据中蕴含的空间格局以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过程,是GIS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为解决目前空间分析中数据现势性、精细性不强的问题,本文首先在空间分析过程中引入LiDAR点云数据,其目的在于通过数据分类和提取,生成高精度DEM、DSM数据;接着从矢量DLG数据中提取与空间分析相关的地物要素数据,经过栅格化后生成地物要素的栅格数据;然后使用从LiDAR点云数据生成的DEM数据、DSM数据,结合栅格化的地物数据,经过归一化等处理,生成单一影响因子下的空间分析栅格图;最后根据各种数据对空间分析的影响权重,通过栅格叠置分析,生成多影响因子的空间分析栅格图,提高复杂空间分析算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栅格化思想的矢量电子地图几何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检测不同版本矢量电子地图的变化时,通常采用要素遍历、坐标比较的方法,这种方法计算速度慢、效率较低。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栅格化思想的矢量电子地图几何变化统计比较检测方法(SCAG),即利用矢量电子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时构造的统计数据对点、线、面等形状地物的几何变化进行变化统计分析和要素快速检测,其计算量比遍历的方法显著减少,效率提高。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SCAG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点云数据处理中数据压缩方法的研究现状.针对车载LiDAR点云数据量庞大、冗余信息多的问题,提出了栅格化重心压缩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了压缩结果,建立了栅格化重心压缩的预测模型,可用于栅格化重心压缩效果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LiDAR点云栅格化的海岸线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从三维激光点云中提取海岸线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栅格化的海岸线提取方法。首先对点云进行去噪等数据预处理,然后直接将其栅格化生成更为平滑的海岸地形,最后采用中国近海海域潮汐精密模型,从栅格海岸地形中提取基于平均大潮高潮面MHWS(Mean High Water Springs)海岸线。实验表明:此处所提出的点云栅格化方法较当前方法提取的海岸线更可靠、合理,提取效率更高,同时也可用于其他辅助岸线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测绘》2017,(3)
针对栅格瓦片地图在高分辨率屏幕显示效果不佳等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矢量瓦片地图的背景、ArcGIS矢量瓦片文件结构以及基于ArcGIS软件制作发布矢量瓦片地图技术流程,通过对比天地图珠海矢量数据制作的矢量瓦片地图和栅格瓦片地图,总结了矢量瓦片地图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栅格的点云数据的边界探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  李嘉  郑德华 《测绘工程》2013,22(3):69-73
分析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的数据特征,得到一种将三维点云数据转换为深度图像形式后提取边界的方法。通过原始点云数据扫描线分组分行使点云数据实现X,Y方向数据的规格化,以Z方向代表深度,将规则的点云数据转换为图像形式。采用图像边界提取方法——Canny算子来提取边缘信息,并将其转换到三维空间中显示出来。实验表明,基于栅格的点云数据的边界探测方法能快速实现三维点云边界的提取与显示,可应用在基于边界特征的点云配准、点云的角点检测、点云的三维建模等后续处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GIS中矢量与栅格数据相互转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仪普 《四川测绘》1998,21(2):62-65
本文是关于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转换方法的实验研究。作者在分析了数据转换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后,在矢量结构向栅格结构特换中,采用了高效的通界代数法思想;在栅格结构特矢量结构中,采纳了新颖的具拓扑关系的转换方法.改进了其搜索迤界、判断结点和起始点查找等栅格数据转矢量数据过程中的难点技术。算法可靠性好且占用内存较小。  相似文献   

11.
球面离散网格与球体离散网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地线在球体剖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保证了球体剖分网格单元的形体简单性和空间关系的一致性。本文基于对欧式空间和流空间的数学认识,探讨了球体剖分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基于大圆弧QTM的球体八叉树剖分方法,并指出作为一种大尺度的集成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全球三维离散网格是地理信息科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Testing the accuracy of 3D modelling algorithms used for geological applications is extremely difficult as model results cannot be easily validat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on interpolation algorithms used in 3D subsurface modelling, utilizing four synthetic grids to represent subsurface environments of varying geological complexity. The four grids are modelled with 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 and Ordinary Kriging, using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synthetic grids in differ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regular, random, clustered and sparse), and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data points (100, 256, 676 and 1,600). Utilizing synthetic grids for this evaluation allows quantitative statistical assessment of the accuracy of both interpolation algorithms in a variety of sampling conditions. Data distribution proved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as in many geological situations, relatively small numbers of randomly distributed data points can generate more accurate 3D models than larger amounts of clustered data.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 for optimizing the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of data required to accurately and cost-effectively interpolate subsurface units of varying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13.
基于LiDAR点云数据的水体轮廓线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提取水体轮廓线的方法。采用双层格网模式提取较窄的水体;以朝向水体的边界点作为拟合轮廓线的关键点提取更精确的轮廓线。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提取水体轮廓线。  相似文献   

14.
基于菱形单元的球面离散格网具有结构简单和方向性一致等优点,使得其适用于全球多尺度空间数据建模与分析.本文提出一种球面菱形离散格网正二十面体剖分法.首先根据地球的主要地理特征确定正二十面体各个顶点在球面上的位置;其次针对南北两极处的极点奇异性,建立了球面经纬度坐标与三维直角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球面菱形离散格网层次递归剖分算法,并从菱形格网单元面积、长短轴比两方面对剖分结果进行几何形变分析;最后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构建基于正二十面体的球面菱形离散格网,其总体几何特性明显优于基于正八面体构建的球面菱形离散格网.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精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网格划分的精简算法。基本思想是首先将点云模型空间网格化,再依据距离阈值对网格进行二次网格划分,利用权重值大小筛选出合适点,最后移动点云模型包围盒最小点位置,重新进行二次网格划分和点云筛选,最终完成点云的精简。实验得出,可移动网格划分的点云精简算法在精简效果与时间效率上均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presents a numerical solution of the oblique derivative boundary value problem on and above the Earth’s topography using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 (FVM). It introduces a novel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non-uniform hexahedron 3D grids above the Earth’s surface. It is based on an evolution of a surface, which approximates the Earth’s topography, by mean curvature. To obtain optimal shapes of non-uniform 3D grid, the proposed evolution is accompanied by a tangential redistribution of grid nodes. Afterwards, the Laplace equation is discretized using FVM developed for such a non-uniform grid. The oblique derivative boundary condition is treated as a stationary advection equation, and we derive a new upwind type discretization suitable for non-uniform 3D grids. The discretization of the Laplace equation together with the discretization of the oblique derivative boundary condition leads to a linear system of equations. The solution of this system gives the disturbing potential in the whole computational domain including the Earth’s surface. Numerical experiments aim to show properties and demonstrate efficiency of the developed FVM approach. The first experiments study an experimental order of convergence of the method. Then,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c function on the Earth’s topography, which is generated from the EGM2008 or EIGEN-6C4 global geopotential model, is presented. The obtained FVM solutions show that refining of the computational grid leads to more precise results. The last experiment deals with local gravity field modelling in Slovakia using terrestrial gravity data. The GNSS-levelling test shows accuracy of the obtained local quasigeoid model.  相似文献   

17.
机载激光点云中高压电塔自动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格网特征的机载激光点云高压电塔自动识别方法。首先对机载激光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处理;然后对点云数据进行规则格网化特征分析获得高压电塔粗识别区域;最后对粗识别区域进行外接邻域网格线性特征悬空点集检测以确定电塔识别结果,并以分层切片法分析获取电塔平面中心坐标。采用大型无人机实际线路巡检获取的机载点云数据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实现高压电塔的快速自动识别,对无人机电力巡检智能诊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车载激光扫描数据进行了研究,将投影点密度(DoPP)与电线杆的几何特点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数据的电线杆自动识别和定位的方法。首先,将车载测量系统获取的激光点云投影到水平面,建立水平格网,设置投影点密度阈值分类出杆状地物所在的格网区域;然后将分类得到的杆状数据拟合成为一条空间直线,以电线杆的几何特性作为期望值和方差,自动识别电线杆;最后,该空间直线与地面网格相交确定电线杆的定位位置。本文算法与T3D Analyst商用软件提取的电线杆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9.
童晓冲  贵进  汪滢 《测绘学报》2013,42(2):268-276
本文针对全球离散格网构建过程中从平面格网到球面格网的关键步骤进行讨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评价球面离散格网几何属性最优化的目标函数,使用遗传算法优化,得到了球面上有限层次内最优化条件下的直接剖分格网。利用有限层次内最优化格网提供的控制点数据,结合数值投影变换理论,成功地构建了几何属性更加均匀的全球六边形离散格网系统。实验表明,相对于现有Snyder等积投影建立的全球格网,在格网单元的均匀度上更优;在运算效率方面,速度大约是Snyder投影的2.5-3倍。  相似文献   

20.
基岩面高程等值线图是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所需的一项重要数据,也是三维地质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制作基岩面高程等值线的主要数据源为钻孔和地形等高线。在制作过程中,首先对钻孔数据进行筛选和标准化处理,筛选出347个钻孔投影成Map GIS的点文件(.WT),为提高精度,使成图更符合实际情况,结合武汉市地形特征,提取地表基岩露头出露部分等高线(.WL)代表露头区基岩面高程。再利用Map GIS DTM分析数字高程模型对钻孔和等高线对应的点文件和线文件(.WT和.WL)剖分插值网格化,生成平面和立体的基岩面等值线图。通过对Map GIS提供的4种剖分插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应用Kring泛克里格网格化模型绘制的基岩面高程等值线图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也更快速、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Kring泛克里格网格化方法时,应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