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罗尖吻鲈(L.niloticus)属鲈形目,鲈亚目,锯盖鱼科,尖吻鲈属Lates,原产于非洲,分布在尼罗河流域、Mariout湖和西非的大部分主要河流。尼罗尖吻鲈为生活在淡水或低盐度水体中的肉食性鱼类,其味道鲜美,无肌间刺,深受欧洲市场欢迎,且常作为游钓的对象,具有较好的引进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2.
较系统研究了斑节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和的对虾道路 对虾的耗氧率、CO2排出量,呼吸商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同一种类不同大小和不同种类及生活习性不同,耗氧率、CO2排出量、呼吸商和窒息点有较大的差别。日本对虾、刀额新地虾的耗氧率、CO2排出量比其他两种虾低。墨吉对虾次之,斑节对虾为最高,对DO忍受能力,刀额新对虾最强,在DO0.60mg/L才开始出现窒息,斑节对虾闪之在DO降至0.88mg/L出现  相似文献   

3.
较系统研究了斑节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和刀额新对虾等4种对虾的耗氧率、CO2排出量、呼吸商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同一种类不同大小和不同种类及生活习性不同,耗氧率、CO2排出量、呼吸商和窒息点有较大的差别。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的耗氧率、CO2排出量比其他两种虾低。墨吉对虾次之,斑节对虾为最高。对DO忍受能力,刀额新对虾最强,在DO0.60mg/L才开始出现窒息。斑节对虾次之,在DO降至0.88mg/L出现窒息。墨吉对虾在DO1.19mg/L出现窒息。日本对虾忍受DO能力最差,在以DO1.31mg/L出现窒息。  相似文献   

4.
研究张家口坝上两个规格高背型鲫鱼在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结果显示:在水温24.9~33.0℃条件下,体长76.13±4.66 mm、体质量7.56±1.48 g 的小规格鱼24 h 平均耗氧量为0.220±0.087 mg/(尾·h),耗氧率为0.029±0.012 mg/(g·h),窒息点为0.03 mg/L;在水温12.4~13.4℃条件下,体长153.00±6.66 mm,体质量53.43±6.59 g 的大规格鱼24 h 平均耗氧量为0.506±0.145 mg/(尾·h),耗氧率为0.010±0.003 mg/(g·h),窒息点为0.02 mg/L.高背鲫鱼耗氧率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昼间高于夜间,并在7:00-9:00、15:00-17:00出现两个高峰.该鱼窒息点极低,在溶解氧较低的环境下仍能存活,并且达到窒息点的耗时与水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乌苏里江唇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规格人工养殖的乌苏里江唇(Hemibarbus labeo)耗氧量(MO2)、耗氧率(WO2)和窒息点(SO2)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水温16~28℃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耗氧率、耗氧量和窒息点都表现出增大的变化趋势。温度和耗氧率的回归方程:1龄鱼体重11 g的为WO2=0.0142T-0.0863(R2=0.9617),2龄鱼体重60 g的为WO2=0.0138T-0.1121(R2=0.97);温度和窒息点的回归方程:1龄鱼体重8 g的为SO2=0.0298T-0.1891(R2=0.977 8),2龄鱼体重40 g的为SO2=0.048 8T-0.402 5(R2=0.999 7)。体重20~100 g范围内,水温25℃时,随着体重规格的增大,耗氧量逐渐升高,耗氧率逐渐减小。体重和耗氧率的回归方程为WO2=0.7825W-0.2898(R2=0.947 4),体重和耗氧量的回归方程为MO2=0.7837W0.7097(R2=0.991 6)。唇鱼的昼夜耗氧率(水温25℃,体重72 g)有一定的变化趋势,早间4~10时耗氧率较高,平均在0.332±0.046 mg/(g.h),午间11~19时中等,在0.287±0.030 mg/(g.h),晚间20~3时较低,在0.251±0.029 mg/(g.h)。  相似文献   

6.
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规格人工养殖的乌苏里江唇(Hemibarbus labeo)耗氧量(MO2)、耗氧率(WO2)和窒息点(SO2)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水温16-28℃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耗氧率、耗氧量和窒息点都表现出增大的变化趋势。温度和耗氧率的回归方程:1龄鱼体重11 g的为WO2=0.0142T-0.0863(R2=0.9617),2龄鱼体重60 g的为WO2=0.0138T-0.1121(R^2=0.97);温度和窒息点的回归方程:1龄鱼体重8 g的为SO2=0.0298T-0.1891(R^2=0.977 8),2龄鱼体重40 g的为SO2=0.048 8T-0.402 5(R^2=0.999 7)。体重20-100 g范围内,水温25℃时,随着体重规格的增大,耗氧量逐渐升高,耗氧率逐渐减小。体重和耗氧率的回归方程为WO2=0.7825W-0.2898(R2=0.947 4),体重和耗氧量的回归方程为MO2=0.7837W0.7097(R^2=0.991 6)。唇鱼的昼夜耗氧率(水温25℃,体重72 g)有一定的变化趋势,早间4-10时耗氧率较高,平均在0.332±0.046 mg/(g.h),午间11-19时中等,在0.287±0.030 mg/(g.h),晚间20-3时较低,在0.251±0.029 mg/(g.h)。  相似文献   

7.
系统试验了在过滤海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aO2后DO、pH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浓度的CaO2对尖吻鲈、罗非鱼的饲养及运输的增氧效果。结果表明:加入CaO215×10-6~20×10-6,能很快增加水中DO,对抢救尖吻鲈鱼苗浮头有较好效果。在平时饲养中施CaO210×10-6~20×10-6增氧效果也明显。在罗非鱼高密度暂养或运输中,施入CaO245×10-6~75×10-6对增氧,防止浮头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系统试验了在过滤海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aO2后DO、pH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浓度的CaO2对尖吻鲈、罗非鱼的饲养及运输的增氧效果。结果表明;加入CaO2 15×10^-6 ̄20×10^-6,能很快增加水中DO,对抢救尖吻鲈鱼苗浮头有较好效果,在平时饲养中施CaO2 10×10^-6 ̄20×10^-6增氧效果也明显。在罗非鱼高密度暂养或运输中,施入CaO2 45×10^-6 ̄75×10^-6对增氧,  相似文献   

9.
采用流水式的密封装置测定了胭脂鱼鱼种在18~30℃温度范围内的耗氧率,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胭脂鱼鱼种耗氧率随温度上升逐渐升高,符合函数关系:y=-0.000 8 x2+0.044 0 x-0.438 1,R2=0.990 6。胭脂鱼鱼种耗氧率昼夜变化测定实验表明,其昼均耗氧率(0.204 2±0.011 0)mg?g-1?h-1,略低于夜均耗氧率(0.205 7±0.012 2)mg?g-1?h-1,二者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胭脂鱼鱼种耗氧率并不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在不同实验温度下,随着胭脂鱼鱼种规格的增大,其耗氧率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马氏珠母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13~33℃范围内,马氏珠母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与体重呈负相关,可用Y=aW表示;在13~28℃温度范围内,马氏珠母贝-b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8℃时,耗氧率达最大值,温度升高至33℃时,耗氧率反而下降,而排氨率在此温度范围内则呈持续升高趋势;在13~28℃温度范围内,马氏珠母贝呼吸和排泄Q10值分别为1.51~2.71和1.03~2.73,且在该温度范围内,马氏珠母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比值范围为7.29~13.14。方差分析表明,体重、温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马氏珠母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马氏珠母贝的日常代谢高于标准代谢,耗氧率和排氨率平均值分别提高40.8%和59.1%。  相似文献   

11.
平鲷Rhabdosargus sarba(Forskal)幼鱼耗氧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流水呼吸装置研究平鲷的耗氧率。结果表明:平鲷幼鱼的耗氧量随幼鱼体重的增加而增加,耗氧量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1.262X^0.802或Y=0.560+0.772X。平鲷幼鱼的耗氧率随幼鱼体重的增加而下降,耗氧率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1252.155X^-0.209或Y=1355.283-98.043X.盐度变化对平鲷幼鱼的代谢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平鲷幼鱼的代谢水平存在着明暗变化,水流越快、耗氧时越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近江牡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3~33℃范围内,近江牡蛎的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与体重(W)均呈负相关,可用Y=aW-b表示。耗氧率和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RO=-c+b1t-b2 t2,耗氧率为0.626~2.354 mg.g-1.h-1;在温度13~28℃范围内,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8℃时,耗氧率达最大值,温度升高至33℃时,耗氧率反而下降。排氨率与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RN=c1e d1t,排氨率为0.075~0.318 mg.g-1.h-1,且随温度的升高,排氨率呈持续升高趋势。近江牡蛎呼吸和排泄Q10值范围分别为0.631~3.399和1.046~2.288。在28℃,不同规格近江牡蛎呼吸氧原子数与排出氨氮原子数的比值(nO/nN)均达到最大值。方差分析表明,体重、温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近江牡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近江牡蛎的日常代谢明显高于标准代谢,耗氧率和排氨率平均值分别提高46.8%和67.7%。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流水呼吸装置研究平鲷的耗氧率。结果表明 :平鲷幼鱼的耗氧量随幼鱼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耗氧量与体重的关系式为 Y=1.2 62 X0 .80 2 或 Y=0 .560 0 .772 X。平鲷幼鱼的耗氧率随幼鱼体重的增加而下降 ,耗氧率与体重的关系式为 Y=12 52 .155X-0 .2 0 9或 Y=1355.2 83- 98.0 4 3X.盐度变化对平鲷幼鱼的代谢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平鲷幼鱼的代谢水平存在着明暗变化 ,水流越快 ,耗氧时越高  相似文献   

14.
仔鱼发育阶段对饥饿的耐受能力较差,由于食物资源的缺乏、温度等方面的原因引起早期发育阶段仔鱼大量死亡将影响次年种群数量的剧烈变动[1]。不可逆点(the point of no return,PNR)是仔鱼耐受饥饿的时间临界点。饥饿仔鱼抵达该点时,尽管还能存活一段时间,但已虚弱得不能再恢复摄食能力[2]。仔鱼饥饿的研究不仅是鱼类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同时也对生产起直接指导作用。花(Hemibarbus maculatusBleeker)隶属于鲤科鮈亚科属俗称季鱼、鸡骨郎、鸡郎鱼[3],是太湖习见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花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  相似文献   

15.
广西防城沿海鱼类初步调查有115种,隶属于14目63科91属。软骨鱼类有2目3科4属5种,占总数的4.3%。硬骨鱼类有12目60科87属110种,占总数的95.7%,其中鲈形目鱼类占优势,有68种。暧水性鱼类99种,占总数的86%;暧温性鱼类16种,占总数的14%,无冷温性鱼类。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G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5个温度梯度(14、19、24、29、34℃),海水盐度为32,研究温度和规格对管角螺Hemifusustuba(G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4~29℃范围内,管角螺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29℃时达到最大值;14~34℃范围内,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温度下,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单位软体部干重的增加而下降,管角螺软体部干重(W)与单位体重耗氧率(OR)、排氨率(NR)之间的关系分别符合幂函数方程OR=aW-b、NR=cW-d,W与OR、NR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度对不同规格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耗氧量和排氨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室生态学方法,测定7种盐度下(21、24、27、30、33、36和40)3种规格[干质量(1.53±0.14)、(1.11±0.23)和(0.68±0.20)g]九孔鲍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1)盐度在21~36时,耗氧率随着盐度的上升而增大;盐度为36时,3种规格九孔鲍的耗氧率均达到最大值;当盐度大于36时,耗氧率随盐度上升而下降,九孔鲍的耗氧率(R_O)与软体部干质量(m)的回归关系符合幂函数:R_O=a m~(-b),其中a的波动范围在0.412~1.216之间,平均值为0.818±0.286;b的波动范围在0.311~0.546之间,平均值为0.446±0.074;(2)排氨率在实验盐度范围内呈持续升高趋势,排氨率(R_N)与软体部干质量(m)的回归关系符合幂函数:R_N=c m~(-d),其中c的波动范围在0.174~0.621之间,平均值为0.330±0.154;d的波动范围在0.439~0.668之间,平均值为0.521±0.084;(3)相同盐度下,九孔鲍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干质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P <0.05),且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干质量均符合R=a m~(-b)模型;(4)九孔鲍的规格对O/N比值影响不显著(P> 0.05),当盐度为40时,O/N值显著降低。【结论】盐度、规格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均对九孔鲍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将莫荷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O.urolepis hornorum)幼鱼养殖水体盐度从淡水渐变至12、18、24、30(每天提升6)等4个目标盐度,利用间歇式呼吸仪分析幼鱼在目标盐度下5、10、15、20 d时的呼吸和氨氮排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前期,莫荷罗非鱼幼鱼耗氧率、排氨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各盐度处理组均在5 d时升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下降时间、幅度与外界盐度有关。盐度12、18组幼鱼耗氧率10 d时下降至对照组水平,20 d时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度24、30组幼鱼耗氧率则在15 d时下降至对照组水平并维持稳定;幼鱼排氨率随实验时间的延长,各盐度处理组幼鱼排氨率呈先上后下降的变化,盐度24、30组幼鱼排氨率在15 d下降并维持在对照组水平,盐度12、18组幼鱼排氨率在15 d时下降至对照组水平并于20 d时低于其他盐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荷罗非鱼幼鱼适应新盐度环境后,盐度18组的耗氧率、排氨率最低,与盐度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盐度处理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测其等渗点在盐度12~18之间。不同盐度条件下,氧氮比值介于18.810~24.216间,氨熵介于0.083~0.108间,表明莫荷罗非鱼幼鱼主要依靠蛋白质和脂肪氧化供能。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不同温度(15、20、25、30和35℃)、盐度(0、5、10、15和20)、pH(5、6、7、8和9)和体质量(1.93±0.08、3.43±0.12、7.95±0.34、11.74±0.41和15.84±0.61 g)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窒息点的影响,并建立温度、盐度、pH、体质量与罗非鱼窒息点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温度t、盐度S、pH和体质量m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窒息点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盐度、pH和体质量分别为25.28℃、3.6、8.06、6.3 g时,窒息点(DAP)最低,回归方程为DAP=0.000 9 t 2-0.045 5 t+0.726 6(R2=0.952 1),DAP=-0.000 1 S 3+0.004 2 S 2-0.023 9 S+0.111 9(R2=0.922 8),DAP=0.009 3 pH2-0.149 9 pH+0.7174(R2=0.976 8);DAP=-0.000 3 m3+0.011 1 m2-0.104 3 m+0.362 8(R2=0.948 4)。在溶氧不足情况下,温度25.28℃、盐度3.6、pH 8.06的环境条件有助于提高幼鱼耐低氧能力。  相似文献   

20.
鱼类对植物提取液产生趋向行动(taxis或chemotaxis)属于生态生物化学的范围,这类研究具有广泛的科学和实践意义[1].国内用动植物提取液或提取物研究过南方鲶幼鱼、鲤鲫鱼、草鱼鱼种、罗非鱼的摄食行为[2~5],国外用氨基酸作为诱食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