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青蛤卵母细胞发育过程和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曾志南  李复雪 《海洋学报》1991,13(5):679-683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术研究青蛤的大生长期卵母细胞形态及各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并探讨卵黄粒形成的途径。结果表明,在卵黄合成初期的卵母细胞,细胞核大,线粒体少,高尔基复合体不发达,卵黄膜出现,卵黄粒刚开始合成。在卵黄旺盛合成期,卵母细胞大量合成和积累卵黄物质。细胞核伸出的伪足状突起伸入到细胞质内,核孔孔径变大,细胞核与细胞质交换极其强烈。此期细胞内容物丰富,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发达,线粒体、核糖体增多。在成熟期,卵母细胞胞体达到最大,细胞器不发达,细胞质充满卵黄粒。电镜下观察还表明,线粒体、高尔基液泡、粗糙型内质网、多泡小体和微吞饮泡等五种细胞组分参与卵黄粒的形成。此外,本文还就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所需卵黄蛋白的细胞内、外来源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卵黄囊期是鱼类早期发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鱼类由内源营养向外源营养转化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总脂和碳水化合物等基本生化成份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并具有种的特异性。从能量学的角度来分析,则表现为主要能源物质在发育过程中有规律的变化,各能量物质是按一定顺序被利用的。 鱼卵是一个高度特化的自组织系统,它在发育过程中,用于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卵黄。在卵黄期,卵细胞的代谢过程可描述为依生化成份变化的生化代谢过程和依能量转移和释放的能量代谢过程。从受精到卵黄囊消耗完全的卵黄囊期,以开口摄食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开口之前为全部利用自身营养的内源营养阶段,开口之后为利用自身营养和外源营养相结合的混合营养阶段。探素卵黄囊期海洋硬骨鱼类的能量转化规律,定量分析发育过程中生化成分和能量物质的变化,预测维持仔稚鱼生命活动和提供生长所必需的合适饵料营养成分,已成为鱼类早期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的CT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的临床表现及CT特征。结果:13例患者中均为年轻男性,年龄18~33岁,平均年龄为25岁,肿瘤均位于前纵隔,其中右前纵隔7例,左前纵隔2例,前中纵隔4例;13例患者中7例行血清甲胎蛋白(AFP)定量检测,均高于正常值;12例直径大于8cm,增强后9例呈不均匀强化,4例均匀强化;12例与大血管关系密切,其中6例明显包绕邻近大血管;6例可见胸腔积液,3例可见心包积液;3例纵隔有肿大淋巴结。结论: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好发于年轻男性,常位于前纵隔,病灶体积较大,内可见多发囊变坏死区,CT可以清楚显示病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合AFP检测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发育及卵黄发生与卵膜形成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发育经历了卵黄合成初期、卵黄旺盛合成期及生长成熟期三个阶段。卵母细胞卵黄发生途径主要由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演变成卵黄粒,以及吞饮作用形成卵黄粒。卵母细胞质膜外被有卵黄膜,由卵母细胞自体形成,且随生长而加厚;卵黄膜具通透性,外源营养物质能透过卵黄膜进入卵内。生长成熟的卵母细胞卵黄膜厚7—9μm,从内向外由纤维层、致密层、粒状突层及外膜构成,保护卵母细胞维持特定的形状。  相似文献   
5.
星斑裸颊鲷胚胎及卵黄囊期仔鱼发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星斑裸颊鲷(Lethrinus nebulosusForska.l)的胚胎发育过程做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并跟踪了孵化仔鱼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星斑裸颊鲷受精卵为浮性卵,卵径0.761 mm±0.019 mm,在水温27℃±1℃,盐度30~32的条件下,受精后约16.5 h孵化;在水温25℃±1℃,盐度30~32的条件下,受精后约17.83 h孵化。初孵仔鱼全长1.739~1.772 mm,仔鱼孵出2 d后开口,卵黄囊与油球已基本消耗完毕,大部分仔鱼开始摄食L-S型轮虫,开始由内源营养期向外源营养期过渡。同时发现在不同温度下,胚胎发育的时间、初孵仔鱼的大小、生长速度及卵黄囊的大小均不同。  相似文献   
6.
锯缘青蟹卵黄发生期卵巢和肝胰腺脂类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锯缘青蟹2次卵巢发育时的卵黄发生旺期与卵黄发生初期相比,卵巢指数和卵巢脂肪含量(%卵巢干重或湿重)均显著增加,积累了大量的脂类,而这一时期的肝胰腺指数和肝胰腺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说明在卵黄发生时期,肝胰腺吸收的脂肪均及时转运到正在发育的卵巢.卵黄发生期,卵巢或肝胰腺磷脂/总脂的百分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肝胰腺中游离脂肪酸逐步增加,甚至在卵黄发生后期超过甘油三酯的含量.卵黄发生阶段,无论肝胰腺或卵巢,其磷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中性脂,而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低;肝胰腺脂类脂肪酸组成的最主要变化是中性脂的n3系列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C22:6n3显著降低.卵黄发生初期,肝胰腺磷脂与卵巢中性脂的脂肪酸组成(肝胰腺转运脂肪时,首先要将吸收或储存的脂类转换成磷脂,才能运出)无显著差异,但卵黄发生旺期,肝胰腺磷脂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卵巢中性脂的含量.文中讨论了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黄海太平洋鲱受精前后卵膜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透射电镜,细胞化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在亚微水平上对黄海太平洋鲱鱼(ClupeapalasiCvv,&Vol.)卵黄膜和受精膜的结构以及皮层小泡在卵黄膜转化为受精膜过程中的作用,受精卵新质膜的形成及其细胞化学变化等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太平洋鲱鱼卵黄膜由5层组成,皮层小泡参与了受精膜的形成,在卵黄膜转化为受精膜的过程中,5层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和糖蛋白及PAS阳性物质的变化。另外发现太平洋鲱有3种皮层小泡存在。在皮层反应中,第一种皮层小泡在受精后3min内迅速破裂,未受精卵尚含有PTA染色的小颗粒从小泡中泌出,其界膜形成了质膜的一部份。受精后,此质膜与皮层小泡形成的质膜相同排列构成卵子新的质膜。另外,还发现第一小泡顶部,与卵子质膜相接触的卵子表面有富含糖蛋白的泡状结构。卵子质膜表面糖蛋白及PAS阳性物质,随时间推延而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用新鲜的中华弊卵提取卵黄粗提物,再与兔抗鳖IgM抗血清反应,琼脂免疫扩散法发现鳖卵黄粗提物可与兔抗鳖IgM的抗血清发生免疫沉淀反应,且效价可达1∶4,表明鳖卵黄中存在着抗体,进而用ELISA法测定到鳖卵黄中抗体的含量只有240.5μg/mL,明显低于血清中抗体的含量。因而认为中华鳖母源抗体可通过卵黄传递给稚鳖,使稚鳖在孵化后可获得较弱的被动免疫力以抵抗病原体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以纯培养的鳗弧菌作为抗原,探讨对虾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卵黄抗体(IgY)的制备技术,以及IgY在对虾体内的代谢及对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弧菌病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鳗弧菌对蛋鸡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产蛋鸡经免疫后,血清与卵黄中很快出现抗体,而且卵黄中的抗体水平要高于血清中的抗体水平。IgY对鳗弧菌的感染有可靠的保护作用,IgY经口服后很快到达直肠,继而血淋巴、肝胰脏中也出现抗体,并可持续12~24 h;投喂IgY的试验组对虾在7 d内的死亡率为15%,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对虾的同期死亡率(为60%)。  相似文献   
10.
糙海参卵子发生及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了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卵子发生及卵黄发生的过程。结果表明,糙海参卵子属于均黄卵,其卵子发生经历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3个阶段。其中,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分别包括卵黄发生早期、中期、后期卵母细胞3个阶段。卵原细胞核大且呈椭圆形,胞质中只分布少量的线粒体;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内有一个空泡状的生发泡(卵核);卵黄发生早期,细胞器种类丰富,数量多;卵黄发生中期,卵黄合成旺盛,是内源性卵黄大量形成的阶段,多种细胞器活跃参与形成卵黄;卵黄发生后期,细胞体积最大,细胞核明显,且位于胞质中间或者靠近动物极突。高尔基体、线粒体及核糖体是形成内源性卵黄最主要的细胞器。卵质膜通过胞饮作用参与外源性卵黄的形成。本结果可为糙海参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