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优选百合防褐变的加工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王百合苷B含量、褐变度、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烫片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其质量的影响,优选百合的防褐变加工工艺参数。结果:百合防褐变加工工艺为烫片时间3.5 min,干燥温度90℃,干燥时间3.0 h。结论:优选的百合防褐变加工工艺合理可行,可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百合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本文根据栽培百合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主要产地宜兴、邵阳的主要气象条件,并与融安县的气象条件比较。提出广西栽培百合的气象依据和宜栽区建议。  相似文献   
3.
许青阳  戴亮亮  肖凯琦  彭志刚  巩浩 《地质论评》2023,69(2):2023020010-2023020010
湖南省龙山县作为我国重要的百合生产基地县之一,其土壤却存在一定程度的镉(Cd)污染风险。同时,百合作为一种食药同源的植物,其食用和药用的质量安全标准不一致。因此,在龙山县提出百合种植区安全区划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在龙山县耕地采集326件表层土壤样品和70件百合样品(配套根系土样),在分析土壤及百合中Cd的含量和土壤中氧化物、有机质、pH等指标的基础上,探讨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百合Cd生物富集系数预测模型,结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预测耕地的百合Cd含量,给出百合种植区安全区划及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存在Cd污染风险,百合具有质量安全问题。研究区Cd的生物有效性受到土壤CaO、S、P、K2O含量和土壤pH的共同影响。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比,随机森林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百合Cd生物富集系数。百合种植区安全区划显示,研究区食用百合优先种植区、药用百合优先种植区、药用百合次级种植区、结构调整种植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 49%、92. 71%、2. 88%、2. 92%,建议大力开发药用百合农产品。该研究成果将Cd污染风险耕地的安全利用与食药同源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效衔接,完善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工作方法,为推动龙山县百合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龙山县作为我国重要的百合生产基地县之一,其土壤却存在一定程度的镉(Cd)污染风险。同时,百合作为一种食药同源的植物,其食用和药用的质量安全标准不一致。因此,在龙山县提出百合种植区安全区划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在龙山县耕地采集326件表层土壤样品和70件百合样品(配套根系土样),在分析土壤及百合中Cd的含量和土壤中氧化物、有机质、pH等指标的基础上,探讨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百合Cd生物富集系数预测模型,结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预测耕地的百合Cd含量,给出百合种植区安全区划及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存在Cd污染风险,百合具有质量安全问题。研究区Cd的生物有效性受到土壤CaO、S、P、K2O含量和土壤pH的共同影响。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比,随机森林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百合Cd生物富集系数。百合种植区安全区划显示,研究区食用百合优先种植区、药用百合优先种植区、药用百合次级种植区、结构调整种植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49%、92.71%、2.88%、2.92%,建议大力开发药用百合农产品。该研究成果将Cd污染风险耕地的安全利用与食药同源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百合固金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火旺型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9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 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百合固金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痰结核菌转阴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灶范围、空洞个数;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5%(44/46),对照组为76.09%(35/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治疗组痰结核菌转阴率为86.96%(40/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3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70%(4/46),对照组为41.30%(19/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合固金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有助于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能使痰菌转阴、病灶吸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是目前我国最早的一部诊断治疗杂病的医学专著,书中所提“百合病”仅有9条,内容却涵盖了百合病的病因病机、主症、治则等诸多方面,为后世医家诊断和治疗情志内伤疾病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思路。本文对《金匮要略》所提百合病及该病治法进行简单分析探讨,以期进一步领悟张仲景辨证施治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7.
 以东方百合“索邦”为试材,在科尔沁沙地对其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及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明显下降。另外,水分胁迫下百合叶片发生了“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s)也呈下降的趋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先下降后升高,并且通过gs和Ci变化方向可以判断出,百合叶片净光合速率受气孔与非气孔两种因素的限制。百合叶片最小荧光(Fo)无明显变化,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和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较明显。百合总干重及各器官干重也随水分胁迫的加剧而明显下降。研究表明,水分胁迫降低了百合叶片净光合速率,抑制了PSⅡ的光化学活性,从而影响到了百合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在科尔沁沙地,应该采取合理的灌溉技术来保证百合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足的水分,以此确保切花百合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利用ISSR分析获得的数据,研究了依据Nei & Li、SM和Jaccard遗传距离,采用UPGMA聚类法进行逐步聚类筛选核心种质的效果,并最终采用SM遗传距离逐步聚类从175份兰州百合种质中筛选出了37份核心种质。保留了初始种质21.14%的样品,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的保留率分别为96.08%、96.59%、105.27%、103.62%,t检验表明核心种质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与原种质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构建的核心种质能很好的代表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东方百合低温打破休眠期间碳水化合物及呼吸代谢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百合“西伯利亚”为试材,对不同温度(25 ℃和4 ℃)处理下百合外部及内部鳞片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呼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百合淀粉含量不断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低温处理中期较高,且外部鳞片变化较内部鳞片变化剧烈,4 ℃低温处理糖化比25 ℃明显;在百合休眠期间,3条主要呼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糖酵解(EMP)途径的丙酮酸激酶(ATP)、三羧酸循环途径(TCA)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磷酸戊糖途径(PPP)的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H)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根据不同途径关键酶的变化趋势判断,处理前30 d,3条主要呼吸途径变化较剧烈,EMP占绝对优势且不断升高,TCA和PPP呈不断下降过程,且内部鳞片变化比外部鳞片明显;其后随着休眠处理时间的延长,EMP不断下降,而TCA和PPP不断得到活化;呼吸强度变化趋势与碳水化合物自然休眠解除的进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诱导剂OS对切花百合病害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增强切花百合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的抗病性,本研究利用壳聚糖(oligosaccharide ,OS)50 mg·L-1、、100 mg·L-1、300 mg·L-1 、500 mg·L-1,浸泡切花百合种球根部与鳞片,通过田间种植和鳞片包埋两个试验,测定其生长指标,POD、PAL、PPO等防御酶活性以及病情指数。结果表明,各种浓度的壳聚糖处理百合后,植株叶片防御酶活性增加,病情降低,株高、茎粗等生长性状得到改善,鳞片发子球率增加,病害减少。其中经OS 300 mg·L-1处理的百合在各个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抗病性上明显高于对照,而且其他浓度均未对切花百合产生药害,说明壳聚糖是一种对切花百合效果较好的诱导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