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251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将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片段亚克隆到pET-30a质粒,构建出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中.经SDS-PAGE和Western杂交检测表明,在IPTG诱导下含有重组载体的菌株可表达分子质量约30 ku的融合蛋白.诱导条件优化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株经0.2 mmol/L IPTG诱导1 h就可大量表达此蛋白.可溶性实验确认该重组蛋白是可溶性蛋白.本研究为文昌鱼肌球蛋白重链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β-胡萝卜素酮化酶(BKT)是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根据GenBank中所收录的雨生红球藻BKT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高光照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细胞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出了β-胡萝卜素酮化酶基因(bkt)。序列测定结果表明,bkt全长960bp编码320个氨基酸。克隆的bkt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BKT的cDNA(AY603347)序列只相差一个碱基。并对其编码的氨基酸进行了二级结构的预测和疏水性分析。同时将所克隆的bkt构建入衣藻叶绿体表达载体p64Dbkt,为基因的进一步表达研究及探索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l84航次1148站井深477m之下深海相渐新世浮游有孔虫Globoquadrina压扁壳、次生方解石和充填壳的氧同位素对比,定量分析了钙质成岩作用对壳体氧同位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受成岩作用影响,1148站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显著变轻,这种变化趋势与低纬度开放性大洋明显不同。其原因可能与南海海盆扩张早期,大量陆源物质从较窄陆架可以直接沉积到海底,由于陆源物质氧同位素相对偏负,当与海洋沉积物混合后,引起本区沉积物孔隙水氧离子浓度变轻。而扩张初始,高的沉积速率可能使钙质壳体被快速封存在一个相对孤立的系统中,造成孔隙水离子成为影响壳体氧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当氧同位素相对较重的有孔虫壳体溶解和重结晶并与孔隙水离子发生交换时,引起壳体δ^18O负向偏移。  相似文献   
4.
现代腕足动物壳体的δ~(18)O和δ~(13)C值J。C。Scott等在过去的34年里,许多科技工作者利用古代腕足动物壳体的δ18值作为古海水δ18O值或温度的长期变化的指示物。最近,腕足动物壳体的δ18O值被用来计算古海水的温度、密度和盐度,以了解古...  相似文献   
5.
Gene specific primers and DNA probe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sequence of 18S rDNA cloned from the red tide alga Thalassiosira rotula. A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RFQ-PCR)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T.rotula. The RFQ-PCR assay data showed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RFQ-PCR quite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with the light microscope (LM) counting method,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RFQ-PCR could be a useful method for red tide alga detection.  相似文献   
6.
东海原甲藻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nrDNAITS序列及18S序列两种分子标记,对东海原甲藻和美国国家海洋藻种保藏中心(CCMP)的具齿原甲藻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序列非常相似,两者的nrDNAITS序列碱基差异值仅为0.002,nrDNA18S序列的碱基差异值为0.000,根据分子数据,东海原甲藻和美国国家海洋藻种保藏中心的具齿原甲藻应为同一个种.从基因库获取原甲藻的另外3个种nrD-NAITS序列和8个种的18S序列,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和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18S序列用于原甲藻的分子鉴定过于保守,而nrDNAITS更适合于该种属界定的分子标准.  相似文献   
7.
脲酶固定化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脲酶(Urease)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但实际应用的主要来源于豆类植物,如刀豆脲酶、黄豆脲酶等;脲酶可催化尿素水解产生CO_2和NH_3,反应速度10~4倍于无脲酶催化时此反应的速度。 脲酶 尿素+H_2O———→CO_2+NH_3 脲酶用途广泛,可用于医疗诊断,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8.
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是体现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的一个侧面。在布莱克海岭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区域里(ODP994#、995#、997#)就利用这点来评价成岩作用。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揭示了三个独特的成岩分带:(1)在上部20mbsf (bsf:below seafloor,海底以下深度)处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是生物成因的,没有显示成岩作用的存在。这个区域的方解石FOC和8180值(PDB)反映了海相碳酸盐的特点,是与海水平衡的条件下沉淀形成的;(2)在20mbsf和100mbsf深度,方解石的FOC值明显呈现负数(低至-7.0‰),自生白云石较普遍可见(2—40wt%),δ^13C值在3.6‰~13.7‰之间;(3)在,100mbsf以下,白云石从含量丰富减低至微量分布,而分散状的菱铁矿成为主要出现的矿物。菱铁矿的δ^1C和δ^18O值分别在5.0‰~10.9‰、2.9‰~7.6‰之间变化。把溶解无机碳(DIC)的δ^1C剖面分布特点和孔隙水的浓集梯度趋势与自生碳酸盐矿物的δ^13C和δ^18O值对比,我们发现,自生碳酸盐矿物在一个独特的深度区域里形成,呈带状分布。在20mbsf深度及以下,无机碳的δ^13C DIC出现最小负值(≤-38‰)、方解石白云石出现δ^13C负值,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伴随着孔隙水碱度的增加、硫酸盐的亏损和孔隙间Ca^ 2 、Mg^ 2 离子的减少一起发生的,这表明自生方解石和自生白云石的形成是在硫酸盐还原带的底部开始(21mbsf左右)而在100mbsf附近深处大量出现。菱铁矿的形成很显然是在120~450mbsf之间发生,这个区间在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物区域内和上部(赋存区域200—450mbsf)。菱铁矿的δ^13C和δ^18O值从它们出现的薄层一直到沉积物底部都几乎一致。然而,现在孔隙水中的δ^13C DIC仅仅与120~450mbsf间的菱铁矿的δ^13C值相似。此外,从菱铁矿中计算出来的与之平衡的δ^18O值与120~450mbsf区段处菱铁矿的δ^18O测量值很好地匹配起来。该区段以高碱度(40-120mm)、低Ca^ 2 、Mg^ 2 浓集度为特征,这符合菱铁矿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南海不同海区的两个地理群体耳鲍(Haliotis asinina)18S rRNA基因全长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将耳鲍18S rRNA基因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已收录鲍的18SrRNA基因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南海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与耳鲍H.asinina isolate H11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的相同率高达98%;同一地理群体内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不同地理群体间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在碱基组成上的相似率为99%,仅在某些位点处发生了碱基替换,即腺嘌呤(T)被鸟嘌呤(G)替换;同时,将这两个不同群体中耳鲍的18S rRNA基因与泰国耳鲍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之间也只是发生了碱基替换。  相似文献   
10.
赤潮叉角藻18SrDNA和ITS区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PCR及克隆测序的方法,对1998年引发渤海赤潮的叉角藻18SrRNAadldey DNAITS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s)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并通过因特网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库中获取甲藻另外15个种的18rDNA序列,以Tetrahymena corlissi作为类群,分别采用Neighbor-Joining和Fitch方法构建甲藻较为一致和可靠的进化树图,探讨具有高度多样性和在分类上争议较多的甲藻各类群之间的形态与分子进化关系。结果表明,Prorocentrum(有2个简单的壳板)出现得较早,而大多数多甲藻目(覆盖着多个壳板)、裸甲藻目(大多数不具壳板)和膝沟藻目的成员较晚出现。另外,对叉角藻ITS区的分析表明,ITS区为高变区,是良好的分子标记,可用于叉角藻快速鉴定的专一性核酸分子探针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