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世希  李翠华  王渊源 《台湾海峡》2001,20(Z1):142-147
本文在饲料配方设计中首次引入新颖、高效的组合优化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并获得理想的数值结果,说明了在传统的饲料配方设计中高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青蛇方外用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和UniProt数据库平台查询青蛇方组方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靶基因,与疾病靶基因取交集后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核心作用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原理论证青蛇方生物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结合能力。结果:筛选出青蛇方有效成分63种,作用靶点99个;主要有β-谷甾醇、2,4,7-三羟基-9,10-二氢菲、靛蓝素、豆甾醇、色氨酸等关键成分;转录因子AP-1(JUN)、肿瘤坏死因子(TNF)、原癌基因(RELA)、干扰素γ(IFNG)、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核心基因。关键信号通路有癌症信号通路、恰加斯病通路、弓形体病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基因结合能力较强。结论:青蛇方外用可以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种通路有效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促进免疫系统正常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湿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析养心活血通脉汤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Herb、TCMID平台检索养心活血通脉汤成分及作用靶点;经GeneCards、OMIM、DisGeNET平台获取稳定性冠心病靶点;运用Cytoscape 3.9.1建立“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由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 Dock Tools软件进行有效成分与和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养心活血通脉汤治疗稳定性冠心病主要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芒柄花黄素、黄芩素、丹参酮ⅡA,关键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关键通路为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各有效成分与各核心靶点结合活性较好。结论:养心活血通脉汤治疗稳定性冠心病作用机制主要为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精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6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精复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的59.37%(1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BMI、FBG、2hPG、HbA1c、FINS、HOMA-IR、TC、TG、LDL-C、HDL-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精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可以缓解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胰岛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及其拆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并探讨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随机将1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11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全方组和拆方1~7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制备AS大鼠模型。阿托伐他汀组大鼠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干预,全方组予以黄芪、桂枝、大血藤、地龙、水蛭干预,拆方1组予以黄芪、桂枝、大血藤干预,拆方2组予以黄芪、地龙、水蛭干预,拆方3组予以黄芪干预,拆方4组予以桂枝、地龙干预,拆方5组予以桂枝、水蛭干预,拆方6组予以大血藤、地龙干预,拆方7组予以大血藤、水蛭干预,于实验第120天后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血清ET- 1、NO水平。结果: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全方组较拆方组降低血清ET-1浓度和提高血清NO浓度的作用更为明显,诸药中影响大鼠血清ET-1、NO含量最显著的是黄芪。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全方组中多种药味合用后,对降低AS大鼠血清ET-1和提高NO含量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方中多种药物均可保护内皮功能,且影响大鼠血清ET-1、NO含量最显著的药味是黄芪。  相似文献   
6.
钻头配方设计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设计的金刚石钻头配方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具有知识规则较少、界面友好等特点,用于开发钻头配方设计是可行的。实践中经与相同设计条件的钻头相比,其使用效率和寿命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方治疗晚期肺癌的辨治规律及处方用药。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中运用经方治疗晚期肺癌的病案,通过Medcase V5.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运用频数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从临床症状、舌象、脉象、病机、处方用药等多方面对经方治疗晚期肺癌的病案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晚期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胸闷、易醒、入睡困难等;频数较高的舌象有舌质暗红、舌质红、舌质淡红、舌质淡、苔薄白、苔黄腻;频数较高的脉象有细、弦、滑、沉、数、弱;病机主要为癌毒郁肺、肺脾气虚、肺失宣肃、肝郁化火、痰热壅肺、水饮停肺;常用药物有茯苓、法半夏、炙甘草、大枣、桂枝、柴胡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0组关联症状、28组关联病机、30组病机与临床症状关联。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法能够反映经方治疗晚期肺癌的辨治规律,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蠲痹历节清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蠲痹历节清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连续8d氧嗪酸钾100 mg/kg腹腔注射和次黄嘌呤500 mg/kg灌胃的方法复制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实验第4天给予造模剂30 min后,各组分别予对应治疗药物干预,连续5 d。检测各组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并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UA、BUN升高(P<0.05),肾脏病理改变明显,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蠲痹历节清方低、中、高剂量组SUA、BUN均降低,且随着剂量升高,SUA水平下降越明显(P<0.05),各给药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SC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有明显的降尿酸作用,可改善模型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保护肾功能,且降尿酸作用与肾损伤的治疗效果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越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温阳解毒方联合隔药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阳虚毒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 例DNB阳虚毒郁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6 例。对照组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温阳解毒方口服及隔药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膀胱残余尿量(RUV)、中医证候积分和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2hPG)]。结果:治疗组脱落1 例,对照组脱落3 例。2组治疗2周后的RUV、中医证候积分、FPG、2hPG及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RUV、中医证候积分与本组前一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2、4周后RUV、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FPG、2hPG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阳解毒方口服联合隔药灸能够有效治疗DNB阳虚毒郁证,可持续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以下简称“ZL”)对H2O2诱导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正常H9C2心肌细胞、PC12细胞作为对照,分别以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细胞4 h,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在H2O2处理细胞前用ZL预处理24 h,作为ZL药物组,采用CCK-8法检测以上各组细胞存活率。结果:与未经H2O2处理的细胞比较,400 μmol/L H2O2处理的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至(47.25±4.14)%(P<0.01);600 μmol/L H2O2处理的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至(52.53±4.31)%(P<0.01);经10~320 mg/ml的ZL预处理后,H9C2心肌细胞、PC12细胞的存活率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L对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PC12细胞氧化损伤有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