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高效降解有机物和促藻生长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采用对虾饲料浸出液培养基从对虾健康养殖池中富集并分离出60株优势菌.通过对蛋白质、淀粉和CODMn的降解能力及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生长的影响等指标的检测,筛选出5^#、9^#和24^#共3株能高效降解有机物和促藻生长的菌株.10d内,其对CODMn的去除率均在40%以上.在有机培养液中,这3株菌对小球藻生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经过7d培养,藻细胞密度分别比对照菌提高了92.3%、98.1%、32.7%.在无机培养液中,9^#菌对小球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经过7d培养,藻细胞密度比对照菌提高了77.3%.经初步鉴定5^#、9^#和24^#这3株菌分别属于弧菌属(Vibrio)、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细菌.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饲料配方投喂,研究了普通豆粕(对照组)、发酵豆粕和活性菌肽豆蛋白配合饲料对鲫(Carassius auratus)生长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菌肽豆蛋白组的相对体重生长率高于对照组41.87%(P<0.01)和发酵豆粕组19.11%;血清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生长激素(GH)含量活性菌肽豆蛋白组最高,其次是发酵豆粕组,而对照组最低;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IGFs(IGF-I和IGF-II)基因的表达量在活性菌肽豆蛋白组中最高,其次是发酵豆粕组,对照组的表达量最低。GHR基因的表达量在活性菌肽豆蛋白组和发酵豆粕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活性菌肽豆蛋白可能通过调控鲫血清GH、IGF-I、T3和T4等激素水平,及肝脏GHR和IGFs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鲫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甘氨酸镁对南极冰藻促生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甘氨酸镁对南极冰藻的促生长作用。甘氨酸镁已被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大量用作新型无公害植物促生长剂和丰产剂。用不同浓度的甘氨酸镁 (0 ,2 5× 1 0 - 6,5 0× 1 0 - 6,1 0 0× 1 0 - 6,2 0 0× 1 0 - 6,40 0× 1 0 - 6)对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重点实验室保存的南极冰藻L 1绿藻 (Pyramimonassp.)和 H1硅藻 (Bacillariophyceae )进行培养。实验结果表明 ,甘氨酸镁对南极冰藻 L1绿藻和 H1硅藻有显著促生长作用 ,而且从 L1绿藻和 H1硅藻的生长曲线可以看出 ,甘氨酸镁浓度越高促生长作用越强 ,这将为海洋微藻的培养提供一种新型的生长促进剂  相似文献   
4.
研究分离自对虾养殖池的一株促藻生长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通过单因子实验得到该菌株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初始pH值为7.5,最佳氯化钠质量浓度5 g/L;在其他培养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酵母膏、葡萄糖、初始pH值做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到培养基最佳组合为:酵母膏10 g/L,葡萄糖1 g/L,初始pH值7.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