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中华半管藻的营养细胞和休眠孢子的形态结构显示:营养细胞上下壳各具一个线性裂口而不外突的唇形突,壳壁上的眠纹放射状,爪状连接刺上有零散的单孔,从单孔分泌胶质与相邻细胞连接;休眠孢子双凸透镜形或近球形,壳厚,表面平滑无纹饰,上壳面边缘具8~16根分叉长刺,下壳面具微刺,外围有一裙状物,其上有微孔。两类细胞不同的形态特征反映其不同的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2.
四川龙门山地区早中泥盆世孢子化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  朱怀诚  刘锋 《地质论评》2016,62(6):1533-1548
本文系统研究了四川龙门山地区下泥盆统桂溪组、木耳厂组、观音庙组、关山坡组以及中泥盆统金宝石组的孢子化石,共鉴定孢子41属81种,建立了三个孢子组合带,由下至上分别是:Retusotriletes rotundus—Calamospora panucea(RP)孢子组合、Synorisporites downtoensis—Verrucosisporites scurrus(DS)孢子组合、Densosporites inaequus—Grandispora inculta(Ⅱ)孢子组合。通过与研究较为详细的西欧、北美地区的经典资料,包括老红砂岩大陆、北欧、加拿大等地区,以及国内相关资料的对比,结合特征种的地层分布、重要属种的含量、孢子大小等组合特征,确定RP组合时代为Lochkovian,DS组合时代为Pragian至早Emsian,Ⅱ组合时代为Eifelian中晚期—Givetian早期。这也是首次在金宝石组中发现孢子化石并对其进行研究。另外,通过对孢子直径的统计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古植物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3.
4.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大连蜈蚣藻(Grateloupia dalianensis H.W.Wang et D.Zhao)的孢子早期发育、盘状体的形成和直立枝生长进行了详细研究,对其生活史进行了详细观察,并进行了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孢子发育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孢子发育类型为间接盘状体型;(2)生活史由雌、雄配子体、四分孢子体和果孢子体三相世代组成,配子体与孢子体形态相同,属于同型世代交替,与属模蜈蚣藻(G.filicina)一致;(3)温度对盘状体和直立枝生长均有影响,最适温度均为16℃;(4)光照强度对盘状体和直立枝生长均有影响,最适光照强度分别为7 500 lx和10 000 lx。  相似文献   
5.
河南西峡地区二郎坪群火神庙组中发现泥盆纪孢子化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河南省西峡地区二郎坪群火神庙组粉砂质板岩中发现丰富的陆生植物孢子(Spores)、少数疑源类(Acritarchs)和极少数几丁虫(Chitinozoa)化石.该化石孢子组合可与中国华南、西南地区和西秦岭中泥盆世早期孢子组合比较,亦可与西欧和北美中泥盆世早期的孢子带比较,时代为中泥盆世,并有可能为中泥盆世早期,相当于西欧艾菲尔期(Eifelian).  相似文献   
6.
早白垩世Ruffordia goepperti的原位孢子及与分散孢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胜徽 《地质论评》1998,44(3):243-248
海金沙特的Ruffordia goepperti(Dunker)Seward是世界上早白垩世极为重要的蕨类植物。通过对比发现,Ruffordia goepperti原位孢子的形态和细微纹饰与地层中分散孢子Cicatricosisporites australiensis(Cookson)Potonie和C.minor(Bolch.)Pocock一致,而且大化石与分散孢子的地史、地理分布范围也相同,  相似文献   
7.
The abundance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viable diatom resting stage cells in sediments of the East China Sea in 2006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abundance of viable resting stages was enumerated with the most probable number (MPN) technique. Overall, 25 diatom species (including varieties) belonging to 16 genera were detected. Viable resting stage cells were common, on the order of 103 to 106 cells/g dry mass. The abundant taxa included Skeletonema marina, S. dohrnii, Chaetoceros curvisetus and Thalassiosira spp., with Skeletonema accounting for 83.3% of the cell.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10, 15, 20, 25℃), salinity (20, 25, 30, 35 psu) and light intensity (0, 300, 4 000, 8 000 lux) on the germination of resting stages in sediment samples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ight intensity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germination of diatom resting stage cells (p <0.01) and that diatoms could not germinate in darkness.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had no noticeable effects on the germination.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abundant diatom resting cells in sediments of the East China Sea, which could serve as a "seed bank" in the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 succession and contribute to the initiation of algal blooms.  相似文献   
8.
环境因子对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 孢子附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健  宫相忠  高伟 《海洋与湖沼》2013,44(6):1661-1666
将实验室保存的萱藻丝状体经过扩增、诱导得到具有成熟孢子囊的丝状体作为实验材料,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强度[0—126?mol/(m2·s)]、温度(7—27℃)、盐度(8—56)、pH(6.7—9.7)对萱藻孢子附着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萱藻孢子附着的最适光照强度为54?mol/(m2·s), 在此光照强度下, 单位面积的孢子附着量最大; (2) 温度对萱藻孢子附着的影响显著, 19℃是萱藻孢子附着的最佳温度条件; (3) 盐度过低(≤24)或过高(≥40)都会造成孢子的死亡, 萱藻孢子附着的最适盐度为30; (4) 在设定的pH范围内, 当pH为8.2时, 最有利于萱藻孢子的附着。  相似文献   
9.
Palynological analyses were completed for the A and B horizons of a forested Mollic Hapludalf to determine type, amount, and distribution of pollen and spores within the soil solum. Hypotheses regarding the origin of pollen and the mechanisms of its movement within soil bodies are also advanced. Pollen downwash within the mineral soil seems to be very slow and confined to the uppermost porous and most homogenized part of the solum. The predominance of non-arboreal pollen at depth was believed to be a result of deposition with the loess parent material. High arboreal pollen frequencies in the upper horizons coupled with increases in non-arboreal types at depth indicate gradual ongoing mixing from the present vegetation into the soil.  相似文献   
10.
黄土孢粉分析的新途径——筛滤分析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古土壤序列在全球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其中的孢粉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化过程中保存的直接生物学证据,它对建立黄土高原降水或湿度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认识季风变迁的过程、规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黄土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作为直接生物学证据的孢粉研究相对薄弱。其中最困扰的因素是从黄土中提取孢粉极其困难,分析技术上始终未能找到一个突破口,因此需要一种分析效果好、快捷、成本低的分析方法以获得大量高精度的孢粉数据。筛滤分析法正是为了适应黄土研究的需要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的黄土孢粉分析方法。筛滤分析法利用真空状态下的气压差使样品在水中完全悬浮跳动,样品得到充分的冲洗并促使孢粉与其它无机质与有机质分离。相对真空的状态减少了微细颗粒对极为细小的网眼的阻塞,重力作用促使水及各类颗粒不断冲击筛网,使粒径小于10μm的物质较容易被过滤到聚水容器中,而孢粉与较少的大颗粒物质则被隔离在筛网之上,这使我们很容易用重液浮选出干净、清晰的孢粉底样。筛滤分析法与常规的黄土孢粉分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大大降低了分析样品的重量及药品的消耗,一般仅需样品30 g左右,是常规分析法用量的1/6~1/8。②整个分析流程短, 12个样品一个流程仅需3~4 d。③筛滤分析法使孢粉几乎全部被隔离在筛网上而丢失极少,提高了黄土孢粉研究精度。④筛滤分析法几乎不破坏孢粉的结构,孢粉底样干净、清晰。使用筛滤分析法共分析耀县全新世黄土剖面69块孢粉样品,均发现数量不等的孢粉。孢粉底样干净、杂质少,结构清楚。共统计孢粉14978粒,分属27个科属,这些科属包括了黄土高原主要的孢粉类型。从孢粉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在全新世时期,位于黄土高原南缘的耀县地区,草本植物占全部孢粉总量的93.6%,而乔木植物仅占孢粉总量的4.7%。在整个剖面中没有出现乔木植物含量超过30%,可以认为在黄土高原的全新世时期是以草原植被为主,并无森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