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广州市居民的出境旅游行为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丁健  李林芳 《地理研究》2004,23(5):705-714
20 0 1年 10月到 2 0 0 2年 1月对广州市 70 2名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 ,在此基础上结合广州市旅行社的出境游资料对广州市居民的出境游时间变化、出游目的、出游组织方式和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 ,探讨了广州市民民的出境旅游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5年昌黎生态监控区夏季的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监测数据,基于ArcGIS 10.0、surfer 10和Canoco 4.5软件平台,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_(Ma))、典型对应分析法(CCA)等,对2015年夏季监控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监测到52种,其中豆形短眼蟹(Xenophthalmus pinnotheroides)、镜蛤(Dosinia corrugata)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等为优势种,平均丰度为99.36个/m~2,平均生物量为34.12 g/m~2;从丰度、生物量的物种组成上看,节肢动物甲壳类、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多毛类都是监控区的主要类群;监控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较差;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多种因子共同作用影响,其中底质环境的粘土含量、粉砂土含量、砂土含量和硫化物以及水质参数中的盐度和硫酸盐等6种环境因子为影响该区域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3.
为弄清昌黎生态监控区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利用2013-2015年夏季(8月)浮游动物监测数据,采用Shannon-Weaver、Pielou、Margalef和simpson指数方程分析了夏季昌黎生态监控区I网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3-2015年夏季共鉴定浮游动物43种,其中,2013年34种,2014年25种,2015年17种。三年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252个/m^3、184个/m^3和131个/m^3。由此显示出种类组成和平均丰度均为2013年>2014年>2015年,呈逐年降低趋势。2013-2015年平均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2.30、1.60、2.26;平均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59、0.52、0.73;平均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1.78、1.11、1.34,2014年三项指标明显低于2013年和2015年。以优势度指数Y>0.02确定优势种浮游动物优势种类,共鉴定优势种11种,2013年6种,其第一优势种为短尾类幼虫(Brachyura larva),优势度指数Y=0.22,2014和2015年分别为3种和5种,第一优势种均为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优势度指数Y分别为0.43和0.40。  相似文献   
14.
丁健  杨潇  孙苗 《海洋信息》2023,(1):28-33
面向公众的海洋数据信息开放平台能够为海洋管理者与社会提供准确的海洋数据与便捷的数据处理渠道,以满足海岸带管理者的各类需求。本文通过研究美国数字海岸平台的功能与特点,着重从平台概况、数据来源、分析工具、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介绍,梳理了数字海岸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信息获取、决策支持与开展相关合作等方面的运行模式。总结了我国在海洋空间规划信息数据共享决策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不透水面面积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代表着山东省的发展水平,不透水面的信息是准确地了解山东省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为准确地了解济南不透水面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对济南市城区训练样本进行选择,训练分类器,使用支持向量机(SVM)的分类算法,在Matlab中将2008年和2018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不透水面与非不透水面的分类,提取10年间的不透水面信息,分析不透水面变化.其中,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98.8%和91.45%,不透水面的面积从446.47 km2到584.15 km2,总体增长了137.68 km2.城区格局开始向东北—西南方向演变,而后对不透水面的增长进行分析,得出不透水面变化扩张的驱动力是来自经济、人口、交通等各个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两相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LPME)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水环境中残留的毒死蜱农药进行了富集和测定。通过研究萃取剂、萃取剂相pH、搅拌速率和萃取时间等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化的LPME条件为:以磷酸三丁酯为萃取剂,萃取剂相pH值为7,搅拌速率为1 000 r/min,萃取时间为20 min。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毒死蜱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本法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r2=0.997,检出限为0.03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4.2%,且毒死蜱的富集倍数可达97倍,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时,结果稳定、可靠,平均回收率达87.3%~94.0%。  相似文献   
17.
西江河口段溶解无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For researching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riverine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we had carried out a survey throughout the hydrologic year during which theδ^13CDIC of the surface water and its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 were examined along the Xijiang River Inner Estuarine waterway from September 2006 to June 2007.There was a striking seasonal variation on the averageδ^13CDIC,as the averageδ^13CDIC in summer(-13.91‰)or autumn(-13.09‰)was much less than those in spring(-11.71‰)or winter(-12.26‰).The riverineδ13C DIC was controlled by decomposed condition of the riverine organic matter linking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 in the surface water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hich indicated notable relations betweenδ^13CDIC and water temperature(p=0.000;r=-0.569)or betweenδ^13CDIC and oxide-reduction potential(p=0.000;r=0.646).The striking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δ^13CDIC and the sampling distance happened in the summer rainy season,while striking negative correlation happened in the spring dry season,indicating that river-sea interaction influenced water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controlled the riverine DIC property in the survey waterway.In view of the riverineδ^13CDIC decreasing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in the rainy season in summer and increasing for the briny invaded zone extending in the spring dry season along the waterway from the Makou gauging station to the Modaomen outlet,theδ^13CDIC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Xijiang drainage basin.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5—2018年6个时间段的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使用面向对象的遥感提取方法,通过选取空间利用结构、开发利用程度、景观指数及质心转移分析了沧州市围填海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3年间研究区内围填海活动剧烈,1985—2018年,沧州近岸海域新增围填海面积137.05 km2,围填用海规模随时间变化不断扩大。1985—2003年,围填海空间利用结构和类型经历了从以围填养殖用海为主到各类型围填用海兼备的演化过程。研究区内围填海强度逐渐上升,2018年围填海开发强度指数达到274.55。港口用海逐渐成为沧州近海海域围填海的主要类型,围海养殖用海次之。1985—2018年,沧州市围填海景观的聚集度指数与蔓延度指数均较高,平均聚集度指数高达99.4004,围填海景观分布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沧州市围填海质心不断向东南方向移动,说明沧州市围填海开发的重点区域逐步迁移至沧州南部海域。在当前围填海现状下,应注重后续围填海开发活动的合理规划和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一、花岗岩地质特征 1.产出状态 研究区花岗岩约为98.5km^2,呈不规则状,由早期微细粒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石英二长岩、晚期细粒二长花岗岩组成,早晚两期花岗岩具有明显的侵入关系。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1年10月到2002年1月对广州市702名市民进行的抽样调查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市居民对广州市、广东省、国内其它省份以及境外等不同空间尺度内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到访率,据此总结出广州出游市场在空间上的分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