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9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291.
位于新疆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西段的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无论其产出地质背景、赋矿岩石、矿化形式、矿物组合及元素组合,还是成矿作用,均可与邻国的穆龙套型金矿床进行对比.它是我国在西南天山发现的首例大规模、低品位,并具有细脉浸染和蚀变特征的典型穆龙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92.
云南鲁春铜矿位于“三江”地区金沙江造山带内的鲁春—红坡牛场裂谷盆地。研究发现,鲁春铜矿赋存于一套以长英质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中,矿体分布呈“上层下脉”状,具有“上黄下黑”的金属分带特征,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为主。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矿石与蚀变围岩及矿区火山岩的微量元素配分特征具有良好的相似性。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为115‰~178‰,矿石铅同位素比值为206Pb/204Pb=18498~18626,207Pb/204Pb=15588~15760, 208Pb/204Pb=38430~38974。阐述了鲁春—红坡牛场裂谷盆地的演化历史以及盆地内大量双峰式火山岩具有洋脊或板内拉张的特征,陆缘火山弧中重新拉张塌陷形成裂谷盆地,造成基底玄武岩浆上侵,从而导致大规模双峰式火山岩的喷发,这一系列特殊的构造背景和成矿环境促进了地壳内热液循环系统的形成,含矿热液的上升喷流和矿质沉淀集积,最终导致矿床形成。  相似文献   
293.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矿体主要产于粉砂质板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的接触带。对该矿床的地层和岩浆岩进行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质量分数为(18.09~532.08)×10-6,平均为235.60×10-6,磁黄铁矿的稀土元素质量分数最低,硅化砂岩最高;轻稀土元素与重稀土元素质量分数之比为7.02~12.53,平均为9.95;Eu异常为0.22~0.72,平均为0.42,呈明显的Eu负异常;Ce异常为0.97~1.07,平均为1.02,无明显Ce异常;La与Yb质量分数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比值w(La)N/w(Yb)N为6.57~18.72,平均为10.61,曲线呈明显右倾型;La与Sm以及Gd与Yb质量分数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比值w(La)N/w(Sm)N、w(Gd)N/w(Yb)N分别为2.87~4.12和1.48~2.46,轻稀土元素分异程度强于重稀土元素;重要成矿元素Sn、Cu、Ag等浓集系数很高。对矿石矿物组合进行详细观察和矿物化学研究认为:二叠系建造是该矿床主要的矿源层,其最终富集成矿与黑云母花岗岩等中酸性侵入体有成因联系;硅化砂岩有利于圈闭成矿物质,二者接触带是有利的成矿和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294.
南秦岭大巴山大型钡成矿带中锶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南秦岭大巴山大型钡成矿带中毒重石矿床与重晶石矿床的差异性,文中对大型钡成矿带的锶同位素组成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寒武系地层钡矿床中23件钡解石、毒重石、重晶石样品的87Sr/86Sr比值集中在0.707 771~0.708 869,平均值为0.708 379,低于寒武纪海水87Sr/86Sr比值(0.709),反映了成矿流体中有幔源物质的混入,锶同位素组成可能是海水与海底热卤水混合的结果,该过程类似于造成重晶石在海底沉积物中富集的现代洋底热水活动。志留系地层钡矿床中12件钡解石、毒重石、重晶石样品87Sr/86Sr比值集中在0.708 242~0.708 809,平均值为0.708 447,高于志留纪海水87Sr/86Sr比值(0.707 93),可能是同时代海水与深部热水混合所致,并有较高放射性成因壳源锶的混染。锶同位素组成可能是海水与海底热卤水混合的结果。文中锶同位素的研究为南秦岭大巴山大型钡成矿带的海底热水沉积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95.
乌日尼图隐伏岩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查干敖包镇西北乌日尼图地区,主要岩石类型为细粒-中细粒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乌日尼图花岗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SiO2含量为74.85%~78.10%,K2O/Na2O比值介于1.45~3.08之间,铝指数A/CNK=1.00~1.21,属过铝质岩石。主微量稀土元素分析表明,该岩体富集Rb、Th、U等元素而Ba、Nb、Sr、P和Ti强烈亏损,Eu为负异常(δEu= 0.22~0.39),总体呈现轻稀土富集的右倾“V”形分布配分模式。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乌日尼图花岗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139 Ma),为燕山运动晚期的产物。乌日尼图花岗岩体属A型花岗岩,形成于伸展的大地构造环境,且源区成分不均一,源岩可能主要由富黏土的泥质岩夹杂少量砂屑岩变质形成。  相似文献   
296.
遵义下寒武统富硒黑色岩系地球化学: 成因和硒富集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XRF、ICP-MS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贵州遵义下寒武统富硒黑色岩系中钾质斑脱岩、磷块岩、黑色页岩、硅质岩和Ni-Mo金属层样品中的主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分散元素Se的组成.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该套黑色岩系在成因上主要表现为热水沉积特征, 同时存在火山活动的影响.另外, 各层位样品都具有分散元素硒的富集异常特征.综合研究表明, 研究区分散元素硒的富集可能与大量硫化物的存在、热水沉积作用和火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97.
滇西金满脉状铜矿床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满铜矿床是滇西兰坪——思茅盆地中-新生代砂页岩中相当典型的脉状矿床。关于该矿床的成矿时代,多年来一直沿用铅同位素模式年龄,缺乏更为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因而对该矿床乃至盆地内同类矿床成矿作用的认识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探讨该矿床的形成时代,作者选取含铜石英脉状矿石中的石英进行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分析。  相似文献   
298.
深部找矿研究问题   总被引:69,自引:7,他引:62  
中国大部分矿产资源供应的紧缺形势,要求加大中东部地区深部找矿(包括矿山和矿集区)的力度。文章在论述深部找矿的重要性、可能性和艰巨性的基础上,阐释了深部找矿的有关概念,对比了深部矿床和浅表矿床的差异,重点论述了深部探矿的4个基本科学问题,包括:①成矿系统发育的完整程度;②成矿系统发育的深度;③成矿系统网络的三维结构与矿床分带;④深部矿床的示踪标志。最后,作者对加强深部找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99.
300.
紫阳黄柏树湾毒重石矿床和竹山文峪河毒重石-重晶石矿床呈层状或似层状产于下寒武统下部或其相当层位的硅质岩中,矿体受岩性和岩相控制作用明显.对矿床中毒重石、钡解石和方解石的锶同位素及碳氧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形成这些矿物的碳主要来自沉积物中的生物有机质在早期成岩阶段经降解、缩合及脱羧基作用所形成的烃类物质或生物气;而锶主要为沉积物孔隙水中海水锶与沉积物中火山碎屑物质蚀变过程中所释放的锶的混合.毒重石形成于早期成岩阶段沉积物的孔隙水介质中,形成毒重石的成矿流体主要为早期成岩阶段沉积物中由海水、有机质组分和火山物质组分相互叠加和混合而组成的孔隙水有机成矿流体.毒重石矿石中广泛发育的生物碎屑及粒屑结构说明生物作用通过生物成因重晶石 (bio- barite)的形式将海水中的 Ba2 浓集并沉降于海底,形成钡矿床的初始富集体.因而,海水中生物作用和沉积物的早期成岩作用是形成本区毒重石矿床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