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404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在简要回顾GIS软件和组件式GIS的发展之后,经过对比分析,提出同时支持两大主流开发平台——.NET和Java EE是新一代GIS组件的必然选择,并对可能实现的几种模式加以讨论.提出基于“共相”思想的C++扩展模式是最为彻底和完关的解决方案,最后介绍在“共相”思想指导下的新一代组件式SuperMap GIS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122.
123.
豫北和鲁西地区寒武系苗岭统上部δ13C演化表现为下降趋势,芙蓉统下部δ13C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显著正漂移,这次δ13C正漂移出现在三叶虫Chuangia带内,可与世界各地芙蓉统排碧阶的δ13C正漂移(SPICE)对比。δ13C演化趋势与三叶虫、牙形石、浮游植物的繁盛与萧条表现出一定的耦合关系。苗岭世晚期三叶虫大规模绝灭时期,δ13C呈逐渐降低趋势,苗岭世末期新的三叶虫科大量出现时期,δ13C呈上升趋势。另外,海平面升降对δ13C演化具有明显的影响,海侵时期沉积的碳酸盐岩其δ13C呈逐渐增大趋势,高水位早期沉积的碳酸盐岩具有较高的δ13C值,高水位晚期或海平面下降期沉积的碳酸盐岩的δ13C呈逐渐下降趋势。海平面变化是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生物群落演化、碳同位素组成演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4.
朱学亮  邵生俊  沈晓钧  邵帅  刘小康 《岩土力学》2022,43(10):2735-2743
黄土边坡中竖直裂隙的发育往往会对边坡稳定产生影响。相对于平面应变机制,建立三维破坏机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更能接近实际边坡失稳情况。基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考虑预先存在竖直裂隙的三维黄土边坡不同破坏机制(坡面破坏、坡脚破坏和坡底破坏),建立能量平衡方程及其无量纲临界高度值γH/c表达式,采用随机搜索法得到了临界高度的上限解。分析了约束宽度、边坡坡度、内摩擦角以及裂隙深度对三维竖直裂隙黄土边坡临界高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坡脚破坏机制,临界高度值随着裂隙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减小至临界裂隙深度 (δ /H)min后,裂隙深度的增加不再影响临界高度值;临界裂隙深度随着坡度β 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内摩擦角φ 的增大而减小。当约束宽度B/H<0.8时,大多数破坏机制为坡面破坏。当约束宽度B/H=0.8、内摩擦角φ =10° 及约束宽度B/H=0.6、内摩擦角φ =15° 时,边坡的破坏从坡面破坏机制逐渐过渡到坡脚破坏机制。存在竖直裂隙的黄土边坡比完整边坡具有更小的临界高度,约束宽度及内摩擦角会对三维黄土边坡破坏机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5.
126.
节头虫属(Genus Arthricocephalus)的概念一直较为混乱,在为它的模式种乔氏节头虫(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指定"选模"后,又进一步加剧。经对A.chauveaui的原始手标本上保存的所有三叶虫研究后,发现命名者Bergeron所附A.chauveaui的唯一图片,依据的是其中一枚背壳,特征吻合,从而认定该背壳是A.chauveaui的正模,代表了模式种和节头虫属的概念,是该种和该属名称的载体。也表明为A.chauveaui建立"选模",既无必要,也违背命名者的本意。而且选择一个不归属于A.chauveaui的标本来代表该种、该属的概念,就更不妥当。经研究,手标本上的三叶虫不是同一个种,而是隶属于三个不同种,这三个种又应归属于三个不同的属,即Arthricocephalus,Oryctocarella和Duyunaspis。A.chauveaui"选模"头盖并不属于该种,应归属于Oryctocarella duyunensis。研究还表明,有三个分类单元是Arthricocephalus的晚出异名,即Arthricocephalus(Arthricocephalites)Chien et Lin in Lu et al.,1974,Haliplanktes Blaker et Peel,1997,和Arthricocephalites Chien et Lin sensu Yuan et al.,2002。  相似文献   
127.
天籁实验抛物柱面天线阵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大面积天区的射电巡天观测,完成对大尺度结构的精确测量和对暗能量的探测,需要设计可安装大量馈源单元的大规模射电干涉阵列天线。抛物柱面的结构形式能较好满足工作需求,对抛物柱面天线阵进行了结构的选型设计。基于有限元方法及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用于暗能量射电探测的抛物柱面天线阵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在重力、冰雪和风力等载荷作用时反射面的变形情况。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用于暗能量射电探测的天线结构在各种工况下反射面变形量较小,能满足各项设计技术指标要求,从而验证了天线阵结构的合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8.
本文开发的弹出式窗口系统和下拉式菜单系统,具有显示速度快、通用性好、移植性强的特点。全部程序在VGA/EGA的PC机上调试通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笔者愿提供大家广为利用。  相似文献   
129.
河南省地矿局地质科研所研制的Auto CAD与高级语言接口软件包——DXBLIB函数库经过半年来的运行,证明该软件性能良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克服了Auto CAD不能编制大型程序和运行LISP语言程序慢的缺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软件包是在高级工程师胡安国直接指导下,在所长陈铁岭领导下完成的。 DXBLIB函数库,可被目前广为流行的BASIC、FORTRAN、True BASIC等高级语言来调用,充分发挥高级语言编程功能强、计算判断速度快的优势,直接生成DXB文件,实现Auto CAD所有的基本功能。它可以画点、线、圆、圆弧、线条、实体,多义线,进行图行变换和块的构置。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