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方曙  王友 《中国区域地质》1997,16(4):359-365
西的木伦断裂带在早二叠世末发生了韧性右行走滑,形成了包括韧性右行滑带,韧性压扁带及弱韧性变形带在内的韧性变形带,据动力和运动分析,表明该韧性变形带为一普通剪切带,其中韧性右行走滑带在平面上以简单剪切为主,韧性压扁带在平面上以纯剪切为主。  相似文献   
22.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nitrate and temperature (N-T relationship) has been used to estimate new production from remotely sens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t the regional or global scale of oceans. 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a time-series model of the N-T relationship from automated, continuous hourly observations over two years on the coast of Halifax, Canada. The model demonstrated time-series variability of the N-T relationship at a coastal station on the Nova Scotia Shelf, with adjusted R2=0.999 4 and RMSE=0.025 7. The maximum residual value was 0.077. The annual temperature variations described a sine curve, and daily, weekly, and monthly variations fluctuated within the normal ranges, controlled by the local climate. The annual variation of nitrate concentration formed nearly a sine curve. Heavy or long- lasting rainfall increased nitrate concentration by 4 to 30-fold in 24 h, and then the increased nitrogen was quickly depleted by phytoplankton growth in 10 to 48 h. In general, biological activity was a key factor in causing nitrate concentration change, dependent mainly on seawater temperature. The power function of the N-T relationship observed in our study area could be used to quickly estimate sea surface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emperature data obtained by remote sensing.  相似文献   
23.
<正>一、研究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空间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浙江要“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打造空间治理数字化改革先行省”。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全力助推浙江“两个先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全方位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的迫切需要。2022年7月,  相似文献   
24.
夏季珠江口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夏季珠江口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含量以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珠江口TEP含量(以黄原胶物质的量计算,下同)范围在85.0-1234.9μg·L-1之间,平均值为690.9μg·L-1.表层和底层TEP均值分别为562.3μg·L-1和778.2μg·L-1,大部分站位表层TEP含量略低于底层.TEP在表层分布自上游至下游逐渐递增,而向外海以及人海口东西两侧延伸逐渐降低.内河口为底层TEP含量高值区,虎门附近S3站TEP含量最高.TEP与不同粒径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微型浮游植物(粒径3-20μm)可能对珠江口TEP贡献较大.珠江口TEP/Ch1a比值与活性硅酸盐、硝酸盐、铵盐和总磷浓度呈现负相关性;表层TEP/Ch1a比值与盐度呈现正相关性,这表明盐度和营养盐可能是影响TEP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有关内蒙古西拉木伦带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环境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邵济安  王友  唐克东 《岩石学报》2017,33(10):3002-3010
针对近年来对华北板块与南蒙微大陆碰撞时限与演化历史的争论,本文通过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两侧双井-杏树洼一带不同时期地质体的解析,反演了与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有关的三段历史:(1)由杏树洼组和所裹挟的蛇绿岩块组成的小苇塘岩片记录了早古生代末弧前盆地演化的历史;(2)由早二叠世末期侵位的中-基性岩墙和中二叠世的克德河砂砾岩充填的断陷盆地显示了板块碰撞造山后年轻陆壳经受的伸展作用;(3)中二叠世和中三叠世伸展背景下的岩浆活动,根据兴蒙造山带乃至中亚造山带岩浆活动的研究,结合前人对双井地区的研究成果,认为控制这一岩浆活动的是幔源岩浆上涌的底侵作用,而不是"同碰撞"的挤压-汇聚环境,因此花岗岩的形成不能作为板块碰撞时间的约束。  相似文献   
26.
硅钡铁钛石(Bafertisite)是1959年在我国内蒙白云鄂博高温热液型铁矿床中首次发现的矿物。近来在江苏某地的区域变质岩中,也发现了该矿物。它产于混合岩化片麻岩中碱质交代比较强烈的地段,与石英、微斜长石、斜长石、钠闪石、霓石、钠辉石、  相似文献   
27.
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上的电阻率测深资料经二阶差分法处理后,可以明显识别深部断裂构造蚀变矿化带的顶界面,并可利用ρα^m断面图的0^-线特征求取其顶界面埋深。电阻率测深资料经变换为轴向测深曲线后,可明显识别深部断裂构造矿化蚀变带,提高了深部垂向分辨能力,突出了深部找矿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8.
本文首次提出剩余视极化率异常的概念和求 取公式。利用已知焦家式深部金矿床上所 测得大、 小两种极距激电中梯视极化率ηα,而求得的剩余视 极化率ηαsy,经与已知深部矿床对比,发现其ηαsy异 常具有单纯反映矿体的能力,而与破碎带内的强蚀 变岩石所形成的极化率异常无关。  相似文献   
29.
王友  宫玉亚 《地质通报》2000,19(2):131-136
赤峰北部早二叠世末至晚二叠世初基性—中性次火山岩锆石U Pb和谐线年龄为 (2 76 .3±4 .2 )Ma ,岩石组合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及安山岩等。岩石化学上属亚碱性系列、钙碱性火山岩系、钠质类型 ;稀土总量中低 ,属轻稀土富集型 ,稀土分布模式为右倾平滑曲线或略有正、负铕异常 ;过渡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形态呈“W”型 ,锶初始值为 0 .70 5398,反映物质来源较深。该火山岩系形成于华力西中期强烈造山后均衡调整阶段的引张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0.
南海东北部海水中N2O分布与产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9月18—10月4日调查了南海东北部海水中氧化亚氮(N2O)浓度。表层海水中的N2O浓度平均值为8.40±0.79 nmol.L-1,饱和度平均为123%±11.6%,是大气N2O的源。不同区域表层海水中的N2O浓度存在明显差异,在水深200m层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各层次海水中的N2O浓度均处于过饱和状态,N2O浓度由海水表层到底层呈上升趋势。ΔN2O与AOU间有显著的正线性相关性,说明海洋内部的硝化作用是产生N2O的主要机制。N2O的海-气通量平均值为0.72±0.36μmol.(m2.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