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The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 high humidity and limited power supply pose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when using spectrometers within the Arctic sea ic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 miniature low-power near-infrared spectrometer module to measure solar radiation in Arctic sea ice environments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Temperature and integration time dependences of the spectrometer module were examined over the entire target operating range of –50℃ to 30℃, well below the specified operating range of this spectrometer. Using these observations, a dark output predic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o represent dark output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integration time. Temperature-induced biases in the saturation output and linear operating range of the spectrometer were also determined. Temperature and integration time dependences of the signal output were evaluated. Two signal output correction models were developed and compared, to convert the signal output at any temperature within the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and integration time to that measured at the reference temperature and integration tim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pectrometer was evaluated by integrating it into a refined fiber optic spectrometry system and measuring solar irradiance distribution in the ice cover with thickness of 1.85 m in the Arctic during the 9th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The general shape of the measured solar irradiance above the snow surface agreed well with that measured by other commercial oceanographic spectroradiometers. The measure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sea ice were generally comparable to those of similar ice measured using other instruments.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spectrometers for applications in cold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52.
我国南海地区常受台风侵扰,台风场是研究台风浪灾害以及风暴增水灾害的必要条件之一。因遥感风场存在台风大风圈附近风速明显偏小的问题,所以在台风场相关研究中,多采用台风模型风场和背景风场相结合的方式——即合成风场。本文选取南海相关研究中常用的3种台风场模型,对比其特点,并采用NECP CFSR作为背景风场,将合成风场和实际观测风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南海地区采用Jelesnianski模型得出的风场和实际风场吻合度最好,建议在该风场基础上考虑南海的地理特殊性,进行台风场模型的改进。  相似文献   
53.
我国各工程单位拥有测绘仪器种类多种多样,开发一个实用有效的测绘仪器信息管理系统变得非常有必要。在Visual Studio 2013集成环境下结合ASP.NET网页编程技术、IIS服务器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开发了基于B/S的测绘仪器信息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架构体系和软硬件平台搭建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系列对工程单位测绘仪器数字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4.
1996年7月16日上午,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服的驻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将军在4名军官和翻译陪同下。从深圳进入香港,对香港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刘将军是迄今正式访港的我军最高级别军官,他的访问在港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明年解放军进驻譬港做准鲁1996年5月,驻港英军三军总司令邓守仁少将对我深圳驻港部队进行了访问,其间,邀请刘镇武将军访问香港。刘将军访港,既是对邓守仁访问的回  相似文献   
55.
以重建塔里木河中游年径流量的拟合位为原始数据,用维纳滤波和线性预测方法作了塔里木河中游50年的年径流量预测。前20年(1964-1983)作为试报,用以考察预报效果,后30年(1984-2013)为预报。利用年径流量预报值分析未来30年南疆的气候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6.
新生代构造与羌塘盆地油气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羌塘盆地为我国陆上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的一个中生代海相残留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但高原的强烈隆升、新构造运动的频繁作用和中上侏罗统的大片裸露,以侏罗系为目的层的油气,能否保存至今令人怀疑。羌塘盆地油气保存条件的问题已成为石油地质条件评价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焦点问题。笔者就已有的资料,通过对新生代构造活动、断裂活动影响和高原隆升等方面的初步分析,对羌塘盆地油气的保存条件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7.
导水岩溶陷落柱堵水塞建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庞矿特大陷落柱突水快速封堵工程为例,分析了陷落柱空间结构特征及突水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对突水陷落柱进行快速截水恢复生产和注浆封堵根治水患两个阶段的治理方案。根据陷落柱的空间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确立了分序分段注浆工艺,并且给出了不同阶段注浆工艺的控制标准;建立了注浆钻孔分序分段注浆的吸水率结束标准;提出了在井下疏放堵水塞之上的陷落柱残留水,计算补给水量,定量评价堵水效果的检验方法;采用先进的螺杆钻具定向、随钻测斜与防斜纠偏钻探工艺,使钻进方向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钻机按照设计参数施工。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单裂隙试样在不同三轴应力状态下,其导水性能的变化规律,充填物对裂隙导水性的影响,并得出了突水判据。  相似文献   
59.
本区位于额尔齐斯构造带的东端、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边缘和准噶尔—北天山板块北部边缘的接合部位,区内为中低山—丘陵戈壁地带,海拔900~2000m。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Ⅰ级水系为乌伦古河,额尔齐斯河亦流经区内的部分地段。 1.扎河坝西金矿床矿区位于富蕴县境内扎河坝煤矿西南约15km处,乌伦古河海沟带之北东缘,纳尔曼得—扎河坝蛇绿混杂岩的西段南测。出露地层为上泥盆统,岩性为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安山—玄武质岩屑晶屑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和安山玢岩。构造表现为一系列次级小断裂成群成带出现,呈北面—南东向排列。不仅控制着超基性岩及闪长岩的出露,而且还控制着矿化蚀变带和金矿体的展布。扎河坝西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蛇绿混杂岩体外侧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中。围岩蚀变发育,与矿化关系密切的主要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测试表明(表1),区内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都不大。在δD_(H_2O)-δ~(18)O_(H_2O)相关图上,数据投影点位于岩浆水、变质水的左下方与雨水热液区之间,三个点由上向下排列有序。其成矿热液应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并且大气降水占有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