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21.
The South China Sea(SCS) and the Arabian Sea(AS) are both located roughly in the north tropical zone with a range of similar latitude(0°–24°N). Monsoon winds play similar roles in the upper oceanic circulations of the both seas. But the distinct patterns of chlorophyll a(Chl a) concentration are observed between the SCS and the AS.The Chl a concentration in the SCS i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AS in summer(June–August); the summer Chl a concentration in the AS shows stronger interannual variation,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CS;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derived data present higher atmospheric aerosol deposition and stronger wind speed in the AS. And it has also been found that good correlations exist between the index of the dust precipitation indicated by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AOT) and the Chl a concentration, or between wind and Chl a concentration. These imply that the wind and the dust precipitation bring more nutrients into the AS from the sky, the sub-layer or coast regions, inducing higher Chl a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ind velocity and the dust precipitation can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hl a concentration for the AS and the SCS in summer. However aerosol impact is weak on the biological productivity in the west SCS and wind-induced upwelling is the main source.  相似文献   
22.
人工神经网络反演珠江口海域叶绿素浓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2003年1月、2004年1月在珠江口海域的叶绿素浓度和辐射同步实测资料,建立了反演珠江口海域叶绿素浓度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该模型由SeaWiFS资料获取珠江口海域叶绿素浓度分布图,并与SeaBAM推荐的OC2和OC4这2种统计算法的反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反演效果明显优于统计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均方根差是0.2899,可决系数是0.8848;而统计算法的均方根差大于0.5,可决系数小于0.6。  相似文献   
23.
通常的大气纠正方法不考虑对红光波段进行大气纠正,文章在阐述海洋水色遥感资料大气纠正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单可行的方法,对红光波段与其它波段一同进行大气纠正,并用C语言完成了该纠正方法的程序编制和调试,使海洋水色遥感资料的大气纠正更加完善,有利于更好地对近岸海区开展海洋水色遥感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4.
南海北部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溶胶光学厚度是大气校正所需要的重要参数.利用2006年9月7~30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公开航次的多波段太阳光度计资料,得到了南海北部海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在一天内的变化非常明显,最小值可达0.1(870 nm),最大值为0.9(440 nm),而日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在0.2~0.6之间.结合同步观测气象数据,发现从陆地方向吹来的风,当风速达4 m/s,对气溶胶的光学厚度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而从大洋方向吹来的风,对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5.
陕北黄土高原地形破碎、交通不便、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查清区内土地资源的类型及其分布状况,以便合理地评价和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 本文以陕北11个县(市)为例,对利用TM图像进行1:10万土地类型遥感调查与制图的工作方法和程序进行了讨论,对区内土地类型区域分异因素和分异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地类型分区及分区治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南海表层叶绿素的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南海划分为30个3°×3°区域,利用MODIS 4km分辨率遥感数据,计算2003年4、7、10、12月每个区域表层叶绿素的半方差函数,分析南海表层叶绿素的空间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各个区域块金方差都非常小,说明4km空间分辨率可以较为充分地揭示区域内表层叶绿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近岸区域叶绿素分布受地形及径流影响,各区域的变程与相对基台值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上升流区的变程与相对基台值在上升流形成期间显著增大,叶绿素相关范围明显扩大,单独分析吕宋岛西北部上升流区也可以得到一致的结论。海盆区域的气旋式涡旋内部的变程较大,表明叶绿素为较大尺度聚集型分布;反气旋则相反。分析表明,南海表层叶绿素存在复杂的空间变异格局,季风及其驱动的南海地区性上升流、中尺度涡旋等是造成海表叶绿素呈现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海水光谱模拟及其在黄色物质遥感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以海洋水色因子(悬浮泥沙、叶绿素、黄色物质)浓度的大量实测资料为主要输入,对水体光谱反射率进行模拟(正演),进而分析黄色物质浓度与模拟光谱资料的关系,确定提取黄色物质浓度信息的最佳波段组合,并以此波段组合建立黄色物质浓度信息提取模式(反演)。对模拟光谱资料与卫星遥感光谱资料的关系进行了推导,将反演模式应用于卫星遥感资料,并利用SeaWiFS资料提取珠江口水域黄色物质浓度信息,初步实现了海水黄色物质浓度的卫星遥感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28.
常规异养细菌监测方法精度高但费时费力且不能连续观测, 而卫星遥感成本低、可以大面积同步、长时间周期观测, 可与常规方法互补。文章利用南海北部10个航次采集的表层异养细菌丰度和卫星遥感反射率, 采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异养细菌丰度的遥感模型, 其模型决定系数为0.81, 均方根误差为2.44×108个·L-1, 平均相对误差为21%, 具有较好表现。利用该模型估算南海北部表层异养细菌丰度, 结果显示: 从珠江河口到南海北部开阔海域, 异养细菌丰度逐渐减小。夏季河口地区平均异养细菌丰度最高, 春季最低; 近岸海域靠近珠江河口西侧的平均异养细菌丰度高于东侧; 冬季陆架地区平均异养细菌丰度最高, 夏季最低; 开阔海域的异养细菌丰度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