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2篇
  1927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4篇
  1924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362.
Measurements of gaseous pollutants (03, NOx, SO2, and CO) were conducted at Dinghushan background station in southern China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The levels and variations of O3, NOx, SO2, and CO were analyzed and their possible causes discussed. The annual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03, NOx, SO2, and CO were 24.6 ± 23.9, 12.8 ± 10.2, 4.0 ± 4.8, and 348 ± 185 ppbv, respectively. The observed levels of the gaseous pollutants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at other background sites in China. The most obvious diurnal variation of 03 was observed in autumn, with minima in the early morning and maxima in the afternoon. The diurnal variations of SO2 showed high values during the day. The diurnal cycles of NOx showed higher values in the morning and lower values during the night. Higher CO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in spring followed by winter, autumn, and summer. Biomass burning,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ansport of regional pollution,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O, SO2, and NOx in spring and winter. Backward trajectories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ogether with corresponding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ir masses passing over polluted area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gaseous pollutants at the Dinghushan background station.  相似文献   
363.
Based on a two-dimensional energy balance model, the studies on some climatic issues such as the re- lationship between ice cap latitude and solar constant, desertifieation, and the warming effect of carbon dioxide, have been reviewed and discussed. The phenomenon that a fixed solar constant might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equilibrium ice cap latitudes is determined by the continuity of albedo distribution. The disconti- nuity in albedo distribution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equilibrium ice cap latitudes. Desert would expand both northward and southward when desert surface albedo is increasing. This would deteriorat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border regions, and then threaten the existence of local inhabitants. Melting of the polar ice would not be accelerated, with increasing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The ice cap latitude would move northward slowly, with some “hiatus” periods, under the slowly increasing global average surface tempera- tur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wo-dimensional energy balance model and possible progress are also forecasted.  相似文献   
364.
实践教学是GIS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章在分析国内外GIS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GIS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确定了实践体系、实践模式与综合能力间的关系,系统阐述了GIS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的主要内容,提出多层次知识结构GIS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该GIS实践教学系统在高校GIS实践教学中得以广泛推广,为GIS教育和GIS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5.
通过建立水动力学模型、物质输运模型和年龄模型,对渤海辽东湾潮汐驱动下的水动力状况和污染物输移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海域入海径流对辽东湾整体流场和水交换过程影响不大,其主要影响集中在河口附近海域。在潮汐的驱动下,辽东湾内形成了复杂的环流结构,辽东湾南北海域分别存在顺时针、逆时针的环流,而辽东湾湾口又存在逆时针环流,使得水交换能力较弱,对辽东湾向外海的物质输运产生不利影响,湾顶附近海域的物质主要通过扩散过程与外海进行交换。年龄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辽东湾河流入海污染物在河口附近停留时间较长,向远区的输运需要较长时间。入海污染物的影响具有局地性,对局部海域水质尤其是辽东湾湾顶的水质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66.
晁晖  刘欣 《海洋预报》2013,30(3):86-91
归纳了海洋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的概念内涵,针对近海生态系统提供的功能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关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分类汇总,按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的分类标准,将生态系统功能分成四大类,分别为: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在此基础上得出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并将各类生态系统价值化,为以后的海洋生态价值评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67.
为定量评估多元环境因子对红树林分布的影响,探索区域红树林生境适宜性和修复潜力的空间分布格局,本研究应用最大熵模型评估厦门湾红树林生境适宜性,叠加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红树林修复潜力。结果表明,在生物气候、地形、水质、沉积物、水文等5组环境变量中,影响厦门湾研究区内红树林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类型为温度、地形和水质。在单项环境因子中,离岸线距离、营养盐浓度、盐度等对厦门湾红树林生境适宜性的贡献度最大。适宜性和修复潜力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九龙江河口、翔安下潭尾、海沧东屿等区域。与现存红树林的分布相对照,理论上还有约406.4 hm^2的高修复潜力区和1001.2 hm^2的中修复潜力区可考虑用于未来红树林修复。现有的保护区和修复工程已基本覆盖了上述大部分区域,未来厦门湾内的红树林修复选址可考虑泉州市安海湾沿岸、龙海市九龙江河口、漳州港沿岸和附近岛屿。本研究尝试采用新兴模型方法判断红树林的综合适生条件,并实现空间化、定量化的评估,其结果可为红树林修复选址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并为区域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68.
甘肃阳山金矿带中酸性岩脉成岩年龄与成矿时代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文章研究了阳山金矿带中酸性岩脉侵位时代,探讨了岩脉与金矿成矿的关系,对矿带内不同区段内出露的中酸性岩脉中的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 年龄测定。结合前人对矿带内岩脉的K-Ar、Rb-Sr法年龄和含金石英脉中锆石SHRIMP U-Pb 年龄的测试成果,以及西秦岭地区的中生代岩浆岩形成时代和金矿成矿年龄统计分析,认为阳山矿带内的中酸性脉岩主要形成于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金成矿不仅与这个时期的岩浆活动关系密切,而且受到了白垩纪早期及第三纪早期2次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9.
新疆红石金矿床原生晕特征与隐伏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鄯善县红石金矿床野外调研、总结矿床地质特征, 对该矿床钻孔中原生晕分布特征和规律进行了专题研究, 采用多种计算方法相互印证, 确立红石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Bi-Mo-Hg-Zn-Pb-Ag-As-Cu-Sb-Au, 同中国典型金矿床轴向分带序列对比, 发现其具有逆向分带的特征, 从而建立分带评价及矿体叠加模式, 为深部隐伏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