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330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310篇
地球物理   324篇
地质学   705篇
海洋学   170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149篇
自然地理   1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采用美国新一代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1.1版本对2006年8月14日的1次高原低涡过程进行了3重嵌套的数值模拟,分析模拟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发现涡度散度在各层次上均存在着正负值区域的相临交替分布,体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并随时间的变化而旋转,由此对高原低涡中的涡旋波的产生和发展进行详细分析,发现高原低涡中同时具有产生涡旋Rossby波与惯性重力波的条件,进一步粗略计算了涡旋波切向的移速介于涡旋Rossby波与惯性重力波的理论移速之间。由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认为,在低涡中心区域,由于较高的涡度径向梯度,同时有较强的辐合辐散,波动表现出以涡旋Rossby波与惯性重力波混合的特性为主;低涡外围区域中涡度径向梯度大大减弱,失去了产生涡旋Rossby的条件,显现为惯性重力波的特性。同时高原低涡生命期相对较短,波动在圆周上的传播条件不均匀,这说明可能大多高原低涡螺旋形态的发展并不均匀或并不完整,较难形成如同海上热带气旋般比较均匀和完整的螺旋云带。另外,模拟也发现,在低涡成熟阶段,低涡呈现暖心结构,中心区域垂直运动较弱,表现为相对平静的眼区域。  相似文献   
992.
山东一次飑线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日锋  王俊  龚佃利  王庆  朱君鉴 《气象》2009,35(9):91-97
2005年7月12日山东中西部地区发生了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利用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及NCEP 1°×1°的逐6小时资料,从天气形势、垂直结构、地面中尺度场等角度分析了该飑线过程.结果表明:低涡后部的横槽转竖是这次飑线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横槽转竖过程中引导高空冷空气下泻,形成上干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不稳定层结主要是通过高低空的温度差动效应来实现.与飑线相对应的是一支强盛的上升气流,飑线后部是下沉气流,具有较高动量的高空气流下沉至地面向外辐散,使得飑线后部地面辐散区中的风场大大加强.地面辐合带的走向和摆动对飑线移动有明显影响,辐合强度不断增强和范围不断扩大之后,天气也就愈激烈.地面低压区的移近、合并,有利于形成强对流发展的环境场.  相似文献   
993.
一次飑线过程的闪电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地闪定位资料和TRMM卫星LIS观测的总闪电资料对一次飑线过程闪电活动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这次飑线过程的正地闪超过了负地闪,占地闪的54.7%.在系统发展的初始阶段全部为正地闪;在系统的快速发展阶段地闪频数明显增大,正地闪比例很高,均在75%以上.在系统成熟至减弱阶段,地闪频数开始下降,而正地闪比例下降,负地闪的比例却越来越大,并占据支配地位.正地闪发生在线对流区(即强回波区内或附近),负地闪发生在层状云区.正地闪并不对应于主上升气流区而是紧邻上升气流区的后部.该雷暴云内闪电活动非常频繁,云地闪比例高达26.1:1.降雹和地面大风区位于正地闪密集区内,地闪频数峰值对应于地面大风阶段.  相似文献   
994.
江淮流域旱涝年夏季降水与东亚季风区低频OLR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张菡  巩远发  郑昊  马振峰 《气象科学》2009,29(2):165-172
用美国NOAA卫星提供的1974-2004年逐日OLR资料,选取江淮流域典型旱涝年进行合成分析,再利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分别得到旱涝年30~60 d的OLR低频分量,并分析了旱涝年夏季OLR及其低频振荡分布特征与传播差异,最后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南侧与华北地区OLR低频变化与江淮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旱涝年夏季东亚地区OLR低频分量的经纬向传播差异是造成江淮地区夏季旱涝的原因之一;典型旱年江淮流域降水与青藏高原南侧逐候的OLR低频分量显著正相关,而在典型涝年则是负相关;华北地区存在负(正)OLR低频分量可能导致滞后其20 d的江淮流域降水偏少(多).  相似文献   
995.
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中尺度分析及业务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欣  龚佃利  盛日锋 《气象科学》2009,29(1):121-125
介绍了采用Barnes逐步订正客观分析、带通滤波等方法,建立的基于自动气象站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的精细天气分析和业务应用系统.系统提供了地面风、压、温、湿等气象要素分布及反映大气近地面层动力、热力和湿度条件的物理量产品,并通过MICAPS系统显示,可为灾害天气的监测预警提供精细分析资料.以2006年4月28日影响山东的一次强飑线过程为例,检验了系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业务应用价值,对业务使用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短时预报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Concentration and source rate of precursor vapors participating in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ubsequent growth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tensive campaign (PRD2004, October 2004) in southeastern China. Four new particle formation event days and a typical non-event day were selected for our analysis. Atmospheric sulphuric acid, the important precursor vapor in nucleation and growth, were simulated with a pseudo steady-state model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s of SO2, NOx, 03, CO, non-methane hydrocarbon (NMHC) and ambient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s as well as modeled photolysis frequencies obtained from measurements. The maximum midday sulphuric acid concentrations vary from 4.53 × 10^7 to 2.17 × 10^8 molecules cm^-3, the corresponding source rate via reaction of OH and SO2 range between 2.37 × 10^6 and 1.16 × 10^7 molecules cm^-3 s^-1. Nucleation mode growth rate was derived from size spectral evolution during the events to be 6.8-13.8 nm h^-1. Based on the growth rate, concentration of the vapors participating in subsequent growth were estimated to vary from 1.32 × 10^8 to 2.80 × 10^8 molecules cm^-3 with corresponding source rate between 7.26 × 10^6 and 1.64 × 10^7 molecules cm^-3 s^-1. Our results show the degree of pollution is larger in PRD. Sulphuric acid concentrations are fairly high and have a close correlation with new particle formation events. Budget analysis shows that sulphuric acid alone is not enough for required growth; other nonvolatile vapors are needed. However, sulphuric aci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rowth; the contribution of sulphuric acid to growth in PRD is 12.4%-65.2%.  相似文献   
997.
超级集合预报的误差订正与集成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马清  龚建东  李莉  李应林 《气象》2008,34(3):42-48
利用类似KALMAN滤波的自适应误差订正法对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日本气象厅、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加拿大气象中心和澳大利亚-法国气象局的区域集合预报模式2m温度预报做订正,并对订正后的结果采用算术平均和多元回归两种方法进行集成.结果表明:订正后温度预报的各项检验指标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改善.36h内平均绝对误差在1.8℃以内;均方根误差也有明显减小,且与离散度大小更接近;talagrand图的U型分布仍然存在,但个别成员异常的现象得到改善;集合成员预报分簇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矫正;此外预报误差存在日变化.两种集成方法的温度预报结果都优于单一模式预报,并且不存在明显的系统误差,预报达到了一定精度.其中多元回归方法的集成效果胜于算术平均集成.  相似文献   
998.
Water scarcity in northern China has been a topic of concern in China for many years, but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no-flow” events in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1990s created a flurry of recent activity in the academic and policy arenas. These low-flow events severely disrupted the supply of irrigation water for agriculture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posed a substantial threat to farmers’ livelihoods. Within a broader effort to assess farmers’ vulnerability to water shortages, this qualitativ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oping mechanisms and adaptive strategies adopted by farming households in three villages in Shandong Province (Ma, Ding, and Xing). With increasing water stress and other stresses from land degradation and lack of market access, farmers’ coping mechanisms have evolved, expanding from one-time adjustments to long-term adaptations, and switching focus from securing reliable water sources to improving irrigation efficiency and diversifying both on-farm and off-farm production. The three villages have different vulnerability profiles and adopted different patterns of adaptive processes that reveal the key roles played by community leaders and the early innovators. The research presented here contributes a temporal and dynamic dimension to the study of vulnerability which is largely missing from the current literature, and provides practical insights about how to improve farmers’ adaptive capacities in the face of water shortages in nor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999.
龚晶晶 《地质与勘探》2017,53(2):247-258
黑龙江多宝山矿田争光金矿位于中亚-蒙古斑岩铜矿带东部,近年来在该矿田内发现了多处铜钼、金矿床,显示区内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对该金矿床钻孔岩石剖面及地表岩石剖面测量的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元素富集贫化的特征及规律,并总结出争光金矿的异常结构模式。研究发现,试验区内Na_2O、Ba、Sr形成的负异常突出而明显,是本区的找矿标志;在这些负异常的基础上,再着重考虑矿化剂元素S、主成矿元素Au及其伴生元素Ag、Cd等元素的异常。利用这样的异常结构模式,提出了争光矿区下一步找矿方向,并为相同类型矿床的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对北京市凤河营等地震台智能电源管理下的蓄电池放电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蓄电池电压"平缓—快速—平缓"的下降过程可以表征蓄电池老化程度的现象,获得蓄电池小电流放电条件下每次放电过程的估算容量数据,实证蓄电池放电容量与温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发现同批次蓄电池可能存在较大程度的容量差异。及时的数据处理分析,对于准确把握蓄电池工作状态、保障台站供电安全、合理安排蓄电池更新事务,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