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7篇
  免费   2617篇
  国内免费   2953篇
测绘学   1671篇
大气科学   1285篇
地球物理   1807篇
地质学   5788篇
海洋学   1581篇
天文学   132篇
综合类   695篇
自然地理   164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752篇
  2020年   582篇
  2019年   637篇
  2018年   584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652篇
  2014年   652篇
  2013年   785篇
  2012年   820篇
  2011年   872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746篇
  2008年   805篇
  2007年   766篇
  2006年   721篇
  2005年   624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8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人-机-环交互系统.环境是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最终的环节,也是操作者感知和作用的对象,环境的动力学特性对整个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性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分析环境在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中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环境在碰撞接触、线性平稳接触和非线性平稳接触3类情况下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等效阻抗形式,为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风廓线雷达垂直径向速度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令  王国荣  古月  李宏宇  马莉  郭金兰  乔林 《气象》2014,40(3):290-296
利用北京风廓线雷达五波束探测中的垂直波束资料,进行了垂直速度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垂直速度的分级显示,配合地面气象记录,对不同的天气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稳晴空的天气风廓线雷达所测量的垂直速度很小,基本上在±1m·s~(-1)范围内;而有降水时,风廓线雷达所测得边界层的垂直速度基本上都是朝向地面的,不同相态降水粒子的垂直下落速度有明显的差别。分析表明风廓线雷达垂直速度的探测对研究晴空大气的垂直运动、判断降水粒子相态和降水预报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在三维数字城市建设的广泛应用,更加逼真且信息更丰富的三维立体导航逐渐在导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以A nGeo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基础,研究了三维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不仅可以提供基本的信息查询功能,还能完成三维互动式浏览、三维地图导航以及最佳路径选择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4.
滨海植物是海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绝大部分滨海植物的耐盐能力与生态适应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选择马鞍藤(Ipomoea pescaprae)、小刀豆(Canavalia cathartica)、全缘冬青(Ilex in?tegra)、大叶银边海桐(Pittosporum pentandrum)4种滨海典型植物,通过...  相似文献   
995.
为揭示住房空置率对地理空间因素的依赖性,本文首先以50 m×50 m格网为基本单位,通过建模等方式计算格网尺度的住房空置率、自然因子、社会因子,然后对研究区进行不同级别的划分和相关性分析,最后采用地理探测器法对自然因子的影响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住房空置率与所选地理空间因子均呈显著性相关,植被占比对住房空置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其他自然因子的影响程度普遍偏小;②由于非建成区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非建成区对于社会因子和自然因子的依赖程度均大于建成区;③各街道的住房空置率受坡度的影响程度普遍小于其他自然因子,各因子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住房空置率的解释力具有显著增强的效果。本文为小区域住房空置率的影响因素剖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常规桥梁挠度变形分析方法仅能获取有限数量离散监测点的几何变形,且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局限性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桥梁挠度变形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桥梁变形体上的点云数据,经过精确配准,获取可靠点云数据。然后利用滑动窗口法得到桥梁线形,并通过两期线形叠差分析得到桥梁挠度变化。最后以跨度40 m+65 m+40 m的连续钢构桥实体工程为试验对象,利用本文方法发现该桥梁存在最小值为8 mm、跨中最大值为17.5 mm、平均值为14.9 mm的挠度变形。结果表明,该方法理论严密、计算效率高、简单实用。研究结果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变形监测领域的深度应用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宁婷  崔伟  马晓勇 《测绘通报》2022,(2):159-163
地形起伏度因子在宏观尺度生态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均值变点法是确定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窗口的常用方法,但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研究。本文以黄河流域(山西段)为例,基于DEM数据和均值变点法提取了研究区地形起伏度,并探讨了分析窗口样本数量、DEM分辨率和地貌类型3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分析窗口样本数量对最佳分析窗口取值有明显影响。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变点所在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也不断增加。②DEM分辨率对最佳分析窗口取值有一定影响。分析窗口面积取值范围一致时,基于30 m ASTER GDEM计算得到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小于基于90 m SRTM DEM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③地貌类型对最佳分析窗口取值的影响不大。当分析窗口样本数量一致时,不同地貌类型区及整个研究区最佳分析窗口相同或接近。总体而言,分析窗口样本数量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8.
杞麓湖是滇中高原湖泊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湖泊形态变化频繁且明显。基于2010—2021年的Landsat卫星影像,提取杞麓湖湖泊面积、湖岸线长度以及湖泊质心等数据,并计算出其他湖泊形态特征指标的数值。结合各年湖岸线的具体形态,对所获取数据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湖泊形态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的变化特征。根据专题地图制图的理论与规范,运用“形”“数”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内容进行可视化表达,绘制杞麓湖湖泊形态的专题地图。  相似文献   
999.
时空遥感云计算平台PIE-Engine Studio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遥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遥感数据,国内外涌现了众多遥感云计算平台,使得全球尺度、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快速分析和应用成为可能。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遥感云计算平台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大数据时代国内缺少功能完备的遥感云计算平台,且国外遥感云计算平台对国产卫星数据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容器云技术,构建了包含国产卫星数据且集数据、算力和技术于一体的时空遥感云计算平台PIE(Pixel Information Expert)-Engine Studio,实现了脚本驱动的遥感数据的按需获取以及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采用Landsat 8数据,以生长季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的计算为例,对比了本平台与GEE(Google Earth Engine)的数据处理能力。结果表明,由于计算资源的限制,本平台的计算和导出时间均比GEE稍长,但计算结果的空间分布一致,其中近68%的值均分布在(0.48,0.77),且二者差值的95.33%集中在(-0.13,0.13),结果较为可信。因此,本文构建的基于共享、开放的中国自主遥感云计算平台PIE-Engine Studio,可为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和算力支持,将有助于推进中国遥感云计算平台的发展进程,推动国产卫星数据在云计算平台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吴琼  葛大庆  于峻川  张玲  李曼  刘斌  王艳  马燕妮  刘宏娟 《测绘学报》2022,51(10):2046-2055
全面识别和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重大实际需求。目前,基于InSAR技术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用于广域尺度下地质灾害隐患智能识别应用效果与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本文基于Stacking InSAR技术获得地表形变相位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检测识别正在变形的滑坡隐患位置与分布,确定显著性形变区边界,探索将上述技术方法推广到一定的广域范围和动态更新数据集。结果显示,测试数据集显著性形变区平均识别精度为0.69,召回率为0.67,F1 score为0.67,动态更新数据集识别精度为0.85,召回率为0.58,F1 score为0.68。研究表明,本文方法在广域地灾隐患识别中具有应用可行性,可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