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0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556篇
测绘学   268篇
大气科学   349篇
地球物理   449篇
地质学   771篇
海洋学   39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96篇
自然地理   25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聊城西部地热田地热流体特征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聊城西部地热田位于山东省莘县凹陷的南部区内,属C1-Na型地下热水。其中锶达到了命名矿水浓度,碘化物、偏硅酸达到了矿水浓度,偏硼酸达到了有医疗价值浓度。地热水中还含有铁、锰、锂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该区地热井出水量大,出水温度高,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给出海洋工程的概念和定义,对海洋工程污染的分类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从海洋工程污染的工程特征要素、污染特征要素、程度要素和管理要素进行了分类研究,认为海洋工程污染的分类,可按其工程特征要素,对其进行离海岸的远近、离海底的高度、使用材质、移动与否等分类;可按其工程污染要素,对其进行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损害、地质损害与污染等分类;可按其工程污染影响的深度特征要素,对其进行重度影响、中度影响和轻度影响分类;可按其工程污染的管理角度,对其进行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的分类。  相似文献   
83.
汕尾风暴潮频率与海堤改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1970-2005年间汕尾港遭受风暴潮袭击的程度,对汕尾港风暴潮增水情况进行分析,用Pearson-Ⅲ分布和Gumbel分布两种概率统计方法分别对汕尾港不同重现期潮位值进行推算,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走访相关单位和实地踏勘收集汕尾海堤历史和现状资料、风暴潮频率和海平面变化情况等,运用海堤工程设计防潮相关标准探讨汕尾已建海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造建议,为汕尾市海堤的修复加固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针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空气质量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完全协同、匹配的现象,论文选择SO2、NOX、PM2.5、CO和VOCs作为大气污染物指标,选择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表征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以武汉市为例,综合应用耦合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模型研究2类指标之间的空间非协同耦合规律。主要结论如下:① 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颗粒物空气质量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城区向远城区递减的趋势,其中SO2、PM2.5和VOCs的排放具有明显的中心聚集现象,而NOX和CO聚集现象不显著,且与道路分布明显相关;AOD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上呈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的趋势。② 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与颗粒物空气质量的空间非协同耦合规律:越靠近城市中心城区,空间协同耦合现象越显著,空间错位现象越弱;越远离主城区,空间非协同耦合现象越显著,空间错位现象越显著;SO2排放量与AOD在武汉市远城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均大于0.7,且耦合度指数小于0.3,呈现较强的非协同耦合特征,NOX、VOCs、PM2.5的排放量与AOD在武汉中心城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均小于0.5,且耦合度指数大于0.5,协同耦合现象较为显著。③ 基于时空非协同耦合分析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建议:针对污染物与AOD空间错位不显著的城市中心城区,以本地减排治理为主;针对污染物与AOD空间错位显著的远城区,应在污染溯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协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5.
基于乡村多功能评价的城市边缘区“三生”空间划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边缘区乡村多元价值凸显,迫切需以乡村多功能理论为指导划分“三生”空间,以空间重构促进转型发展。论文首先从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方面评价城市边缘区多功能时空变化;其次进行图斑尺度“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两者共同得到基于乡村多功能的“三生”空间适宜性;最后据此设计算法划分“三生”空间。研究发现:① 城市边缘区乡村休闲娱乐、观光农业等功能显现,需要重构多功能空间促进转型发展;②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乡村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主要分布在与中心城区较近地区,农业空间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远郊外围,生态功能则表现出高度空间异质性,农业、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在提升,而生态功能则普遍下降;③ 县域“三生”空间划定需多尺度联合,既要考虑乡镇尺度多功能差异,还要体现图斑尺度适宜性,才能为空间规划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提出的基于乡村多功能评价的“三生”空间划分可为即将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Zhu  Wenbo  Zhang  Xiaodong  Zhang  Jingjing  Zhu  Lianqi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1):131-145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This paper reports the phenological response of forest vege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based on Moderate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87.
The sea area east of Chenshan Cape has peak tidal current flows that exceed 2.3 m s-1, which make it a promising 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idal current energy. Before these resources can be exploited,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s needed of th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extraction of this energy.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our construc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odel of the waters near Chengshan Cape, and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using continuous data measured in situ. We modeled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the exploitation of these resources on the flow field by adding a momentum loss term in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f the mode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n assumed tidal farm with an estimated power output of 20.34 MW woul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water level, especially next to the farm, where fluctuation could reach 6 cm. The maximum drop in the flow velocity in the wake of the farm was predicted to be more than 0.8 m s-1, and this influence would extend 10 km downstream.  相似文献   
88.
杜芳娟  周越  庄淑蓉  叶仕安 《地理学报》2019,74(11):2243-2259
西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现象一直为国内外地理学者所关注。通过对《地理学报》创刊以来85年间西南地区研究的载文分析,可以管窥其研究脉络,并予未来研究以启示。结果表明:① 232篇论文囊括了地理研究的若干主题,但以地貌、气象气候、综合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发文量最大,而城市、民族、交通、健康则关注较少;② 研究经历了传统区域研究、任务带学科、承上启下和多元化发展4个阶段;③ 论文在数量和内容上的阶段性变化,既受国家时事格局影响,也受地理学科研究范式发展变化影响;④ 《地理学报》有关西南地区的载文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无论是在学术视野还是研究方法手段上,区域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诸多研究都站在了学术研究前沿,代表了学界对西南地理的研究情况;⑤ 但西南地理研究论文增长速度远赶不上《地理学报》载文量增长,外来研究机构占比很大,本土力量弱;相较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研究也少而弱。可见,西南地理研究当从新区域地理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地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边界的接触与冲突和区际的联系与竞争,继续成就西南地区重要的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89.
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 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0.
The evolution of energy, energy flux and mod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l tides(ITs) in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is examined using the measurements at two moorings along a cross-slope section from the deep continental slope to the shallow continental shelf. The energy of both diurnal and semidiurnal ITs clearly shows a~14-day spring-neap cycle, but their phases lag that of barotropic tides, indicating that ITs are not generated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Observations of internal tidal energy flux suggest that they may be generated at the Luzon Strait and propagate west-northwest to the continental slope in the northwestern SCS. Because the continental slope is critical-supercritical with respect to diurnal ITs, about 4.6 kJ/m~2 of the incident energy and 8.7 kW/m of energy flux of diurnal ITs are reduced from the continental slope to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contrast, the semidiurnal internal tides enter the shelf because of the sub-critical topography with respect to semidiurnal ITs.From the continental slope to the shelf,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diurnal ITs shows significant variation, with dominant Mode 1 on the deep slope and dominant higher modes on the shelf. On the contrary,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semidiurnal ITs is stable, with dominant Mode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