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90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一种公平技术评分方法在台风业务预报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离散变量分级预报的公平技术评分方法引入台风路径业务的预报评估中,对1989-1991年的台风业务预报作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量客观,不但可用于台风分类预报评估,也可对台风移向移速预报进行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22.
用统计模式重建热带太平洋环流场资料的可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裕国  冯燕华 《热带气象》1992,8(4):297-305
  相似文献   
23.
气象场经验正交函数不同展开方案收敛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丁裕国  施能 《大气科学》1992,16(4):436-443
本文从理论上证明EOFs(经验正交函数)用于气象场时,三种不同计算方案特征值的相互关系.指出利用原始场积和矩阵展开的特征值λ_j等于用协方差阵展开的特征值λ_j~*加上平均场方差引起的特征值λ_j.进而论证了收敛速度差舁的原因.最后又以实例表明,不同展开方案的典型场意义及其与时间权重系数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4.
SVD迭代模型在夏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SVD迭代的短期气候预测模型,通过选择适当的影响因子,建立与预测对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对气象场序列的预测。分别对华北16个测站和长江中下游地区30个测站1991—2000年近10a夏季(6—8月)降水做预测试验,平均均方误差分别为0.352和0.312,平均符号相关系数分别为0.575和0.623。此研究表明,基于SVD迭代的气候预测模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短期气候预测途径,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探讨灾害规律的理论基础--极端气候事件概率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析了国内外极端气候事件研究的现状,从经典极值分布理论、极值分布模式的参数估计、广义极值分布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理论及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佐证进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概率研究的重要性,列举了作者在该领域的一些成功研究成果,并认为极端气候事件概率问题是探讨气象灾害规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全球变暖加剧对极端气候概率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依据实际资料,探讨了全球平均温度场演变序列的变率及其概率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仅仅随着平均温度的增加,其相应的时空概率分布变化已相当显著,何况在某些局部地区,其方差或其形状参数也有变动,因而形成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增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27.
我国东部极端降水时空分布及其概率特征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16  
蔡敏  丁裕国  江志红 《高原气象》2007,26(2):309-318
利用我国105°E以东地区210个测站近50年(1953—2002年)逐日降水资料,在REOF客观分区的基础上,确定各分区的极端降水最佳采样期为1~2日。进而研究了日极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采用具有优良特性的L-矩参数估计方法对我国东部极端降水拟合Gumbel分布。结果表明,L-矩参数估计方法的拟合优度比其它方法有进一步提高,近50年来,极端降水趋势虽无明显变化,但其时空差异较大。符合Gumbel分布的极端降水重现期的地理空间分布,大致特征是,东南大、西北小,两湖盆地、黄海海湾及辽东半岛也有高值区。  相似文献   
28.
Obvious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forecast of typhoon track that is improved with a consensus procedure Forecas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analogue model (TSF) and the Markov type model (MTSF)that are widely us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has been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capability of forecasting with the improvement by the consensus procedure.  相似文献   
29.
丁裕国  金莲姬 《气象科学》1998,18(3):248-255
本文探讨苏中和苏南地区气温长期变化趋势的阶段特征,着重研究各不同时期气温趋势的显著性和置信区间,结果表明:(1)近百年该区气温有显著的上升趋势,且与北半球总变化趋势基本一致;(Ⅱ)除冬季以外,本区经历了两次升温和两次降温时期,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趋势特征;(Ⅲ)近百年气温最高的十年,除了夏季出现在本世纪60年代外,其余各季及全年平均都再现在本世纪40年代,这一特点与北半球最暖的十年出现于80年代以  相似文献   
30.
基于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极限分布的降水过程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各地不同气候条件所具有的天气状态转移概率的极限分布实际上代表了各地天气气候的持续性和转折性特征,同时也表明了它的可预报期限。从马尔科夫链理论出发,初步研究了中国160个代表测站逐日天气状态演变过程的极限分布。结果表明,转移概率的极限分布不但其空间分布有明显差异,而且不同季节的极限分布也有明显差异。例如,有的地区仅有2 d持续期,有的可达4—6 d或更长,充分反映出不同地区因其影响的天气系统差异所造成的逐日天气气候的持续性和转折性特征的差异。其研究意义在于,由此可作为天气气候分型区划的一种理论依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就全中国平均而言,夏季持续期最短,持续期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增加趋势,且春季平均降水持续期为5.1 d,夏季平均为5.0 d,秋季平均为6.5d,冬季平均为6.2 d。可见夏半年比冬半年的降水持续期短,这可能是因为春夏季的天气系统比较复杂且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较多的缘故。这从另一侧面再次证明,各地逐日降水天气状态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天气气候状态自然转折的持续性即自然天气周期的气候状况,从而为短期天气预报提供了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