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铁格隆南(荣那)矿床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多龙整装勘查区内,是西藏首例超大规模的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Cu(Au、Ag)矿床。目前,矿床的勘查工作和科学研究正同时展开,本文采用锆石U-Pb、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结合系统的钻孔地质编录,对编录中新发现的含矿石英闪长玢岩和辉钼矿进行了高精度同位素测年。石英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模式年龄为(120.2±1.0)Ma;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的模式年龄分布在117.8~119.4 Ma范围内,平均模式年龄为(118.5±0.8)Ma,等时线年龄为(119.0±1.4)Ma(MSWD=0.34)。成岩成矿年龄近于一致,成矿略晚于成岩年龄,表明二者属于同一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辉钼矿187Re的含量分布于230.47~1226.6μg/g,指示成矿物质具幔源特征,暗示铁格隆南巨量金属物质的聚集可能与壳幔边界岩浆作用有关。对比研究表明,铁格隆南成矿作用与多不杂、波龙铜(金)矿床一同受控于统一的构造-岩浆成矿系统,该系统的形成无疑与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盆向北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82.
沉积物粒度与表面微形态特征是反映沉积环境及源区等信息的重要指征。基于粒度分析和扫描电镜影像,研究广东省东海岛海岸大岭剖面的海岸风沙沉积物石英颗粒与微形态特征,以揭示其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结果表明:(1)大岭剖面的粒度特征总体具有典型风成砂的特点。(2)大岭剖面沉积物石英颗粒磨圆度适中,表面具有麻点/麻面、碟形坑、新月形撞击坑、水下磨光面、鳞片状剥落等特征。东海岛大岭剖面石英颗粒先受到流水磨蚀与搬运作用,再受到风力的二次搬运和改造作用,风力作用特征显著。(3)大岭剖面整体上记录了从温暖湿润环境向寒冷干旱环境演变的历史。  相似文献   
83.
1概况嘎拉勒铜金矿位于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与南羌塘—三江复合板片缝合带西段,狮泉河晚燕山期结合带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两大构造单元的交汇处。早白垩世,班怒洋向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和向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的双向俯冲,于南北两侧形成了冈底斯北缘  相似文献   
84.
西藏甲玛矿区位于冈底斯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陆缘岩浆弧中段南部。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林布宗组(K1l)砂板岩、角岩(矿体顶板)以及上侏罗统多底沟组(J3d)灰岩、大理岩(矿体底板)。矿区岩浆岩主要呈岩脉产出,岩石类型包括花岗斑岩、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闪长玢岩、闪长岩、闪斜煌斑岩、角闪辉绿(玢)岩、石英辉长岩等。由于矿  相似文献   
85.
黄沙坪铅锌矿经过40年的开采,到2004年底保有铅锌可采资源储量仅可以开采6.5年,为铅锌资源中度危机矿山。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实施以来,新增铅锌、钨、萤石、锡资源量达大型矿床规模,钼、铁、铋等为中型规模矿床规模,表明矿山的深边部找矿潜力大。本文在前人  相似文献   
86.
基于杂草植物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人们在致力于采用合适的原位修复技术以加速对现有人为污染的石油烃的降解与净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至今,原位植物修复,即采用高等植物去除、稳定、降解和/或代谢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方法,已经成为对石油烃污染环境治理修复的具有前途的新兴技术。杂草植物由于具有大量的纤维根系和极为强壮的特征,因其有助于穿透污染土壤而建立一个强大的根际圈,进而在植物修复方面一般表现为巨大的潜力。本综述首先对石油烃污染土壤实施植物修复所涉及的一些重要机制,包括植物积累、植物稳定、植物降解、植物挥发和根际降解作用,进行了概述和探讨。近年来,在进一步促进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率方面,改进并研制了相当数量的实验方法。此外,来自实验研究结果的成功给予研究人员以极大的鼓励,尤其促使人们在田间尺度上实施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然而,所有这些工作均存在着诸多局限和困难,有待我们去克服,从而使我们的研究从实验室的尺度发展到田间的应用上。  相似文献   
87.
本文引入两种等价的关於π-F-内射子的定义,证明了任意有限π-可解群含有唯一的π-F-内射子共轭类。  相似文献   
88.
将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替换常用的二次多项式方法,对原始信噪比(signal-to-noise, SNR)进行信号分解,直接提取相应的本征模态函数,再应用于GNSS-MR技术反演雪深。以美国科罗拉多州NWOT测站GPS数据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均方根误差降低30.7%,与实测数据相关系数为0.965,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王立强  林鑫  李壮  张志  康浩然  李海峰 《地质学报》2014,88(12):2572-2583
蒙亚啊铅锌矿床位于冈底斯铅锌成矿带东段,矿区发育大量的花岗斑岩体.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探讨了花岗斑岩体侵位时序、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源区及其与成矿之间的关系.锆石U-Pb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花岗斑岩体侵位时代为13.18~13.57 Ma,系中新世岩浆作用的产物.花岗斑岩富硅,富碱,A/CNK为1.04~1.15;稀土元素呈轻稀土富集的配分模式,发育明显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中富集Rb、Th、U、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Ba、Sr及高场强元素Nb、Ta、Ce、P、Zr、Ti则有不同程度的亏损.主量、微量元素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花岗斑岩为高分异的S型花岗岩.花岗斑岩εHf(t)值为-9.0~1.6之间,平均值为-2.0;两阶段模式年龄为996~1673Ma,平均值为1225Ma.花岗斑岩亏损高场强元素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岩浆物质源区为念青唐古拉群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90.
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是西藏最新发现的组合矿床类型,其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笔者在西藏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铜金矿床、雄村矿集区主要矿体系统地质编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矿床地质背景、矿体形态产状、矿物组合、蚀变特征、成岩成矿年龄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班怒成矿带与早白垩世岛弧型中_酸性火山岩_浅成岩组合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以及冈底斯成矿带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岛弧型中_酸性火山岩_浅成岩组合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是西藏最重要的寻找斑岩型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的矿床成矿系列。依据"缺位找矿"理论,预测多龙矿集区尕尔勤、地堡那木岗、铁格隆山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的进一步勘查评价区,色那、拿顿角砾岩筒是寻找独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靶区。铁格隆南浅成低温热液矿体叠加在斑岩型矿体之上,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浅部发育多孔状硅帽和明矾石_地开石_高岭石蚀变组合,金属矿物以硫砷铜矿_铜蓝_蓝辉铜矿_黝铜矿_黄铜矿_斑铜矿_黄铁矿等铜硫二元体系矿物组合为主,其中黄铁矿_黄铜矿_斑铜矿形成较早,矿床规模可突破1200万吨。雄村铜金矿集区发育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多金属金矿体,矿体呈脉状,或在火山机构边缘构造中独立产出,或叠加于斑岩型铜金矿体之上产出,以绢云母化、叶蜡石化、伊利石化发育,闪锌矿、黝铜矿、磁黄铁矿_黄铁矿为主要金属矿物组合为特征,洞嘎、普钦木_哑达是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勘查评价区,深部有找到斑岩型铜金矿的可能。上述2套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都与燕山期斑岩铜金矿床的流体演化有关,具有特殊的蚀变矿物、金属矿物组合,寻找独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下一步需要重视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