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355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193篇
地球物理   185篇
地质学   840篇
海洋学   22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2篇
  192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年来,在线汞蒸汽进样系统(Online Mercury Vapor Generation System)结合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技术(MC-ICP-MS)已经可以实现汞同位素的高精度分析,然而对于汞含量较低的陨石样品,传统的消解方法难以对其进行预富集以满足同位素测试的要求,应用其他有效的陨石样品预富集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介绍的管式马弗炉加热的方法可实现陨石汞的有效预富集,使低含量的陨石样品实现同位素测定,此方法对陨石汞的回收率达到(96.9±6.6)%,具有较高的回收水平,可以满足同位素测试的需求,并在该方法的基础上细化了几个关键问题,包括:陨石样品贮存的温度条件(70℃),样品粒度对回收率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92.
用载波相位精密定位需保证相位无周跳,而1周的小周跳仍是目前双频定位中难以解决的问题.MW(Melbourn-Wübbena组合)法联合电离层残差法探测周跳应用广泛,但MW法精度不足.为此,本文提出重构多普勒积分的新方法以替换MW法.该方法基于信号传播的多普勒模型,仅利用广播星历和伪距定位的位置,即可重构出比多普勒观测量误差更小的值.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重构多普勒的探测周跳能力,进一步提出了重构双频组合的多普勒,并用于积分的方法.但该方法与MW存在相同的周跳探测盲点,所以联合STPIR(电离层残差的二次时间差法)法进行周跳探测与修复.经实测的动态1 Hz和静态1/30 Hz的双频数据中插入模拟周跳验证,重构多普勒积分法比MW法探测误差更小.本文提出的联合方法在上述条件下,可以探测和修复任意整数周跳,且采样率越高,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93.
为了将格点观测融合产品用于模式预报产品的滚动订正中,获得精准的预报效果,使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HRCLDAS(High Resolution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业务系统产生的高频次格点风场融合产品作为实况资料,采用两种风场模型和8种格点误差订正方案,对模式风预报产品进行订正预报试验,试验选择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10 m风预报产品的2017年1月1日—2月28日以及2017年6月1日—7月31日两个时间段,进行了预报模拟试验,对8种格点误差订正方案的订正结果进行检验,同时将订正场插值到站点,使用国家级2400个地面气象站风场资料进行站点检验,结果表明:无论从格点还是站点检验的平均绝对偏差、准确率、绝对偏差分布频率结果看,采用基于模式和实况因子的全格点滑动建模订正方案具有最佳的订正效果。  相似文献   
994.
采用黄金管-高压釜热模拟体系,开展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煤的生油和生气演化特征研究,对区域油气资源评价和油气资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煤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八道湾组煤生油潜力明显高于西山窑组煤,其生油高峰在Ro(镜质体反射率)=1.07%,最大生油产率的分布范围为60.13~83.27 mg/g,具有一定的排油能力;西山窑组煤生油高峰在Ro=0.96%,最大生油产率分布范围为27.14~62.14 mg/g,部分样品具有一定的排油能力。八道湾组煤和西山窑组煤生气能力接近且均较好,生气窗长。Ro为0.90%时,煤开始生气;Ro在1.07%~1.65%时,煤进入快速生湿气阶段,煤裂解气产量是最大产气量的50%左右;Ro达1.65%后,煤进入干酪根裂解生气阶段;Ro在3.60%时,煤生气基本结束,最大生气产率分布范围为92.23~141.26 mg/g。南缘西段艾卡构造带八道湾组煤层厚度为10~20 m,Ro在1.0%左右,处于煤生油高峰,生油量在57.10~81.19 mg/g,且煤具有有机碳含量高的特点,认为该区煤具有形成带气顶的油藏的潜力。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霍玛吐背斜带和昌吉—乌鲁木齐地区侏罗系煤层厚度大,最厚达60 m,烃源岩Ro在1.3%~2.0%之间,处于煤大量生干气阶段,生气量为60.21~104.27 mg/g,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煤具有形成凝析气藏和干气藏的条件。  相似文献   
995.
沉积物颜色是其物质组成和形成环境的重要标志,对古海洋古环境重建有特殊指示意义。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8航次在南海北部钻取的U1502站沉积岩心中发现了上百米红褐色-绿灰色韵律沉积层,但其成因不明。为探究其物源和红绿韵律沉积层的成因,我们对该站位岩心样品开展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包括粒度、黏土矿物、常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有机碳含量及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物源分析表明,U1502站沉积物陆源输入以珠江为主而吕宋次之,红层相对绿层有稍多的吕宋物质贡献。地球化学指标指示红绿沉积层的形成没有遭受热液、冷泉流体的影响,其形成是南海晚中新世构造演化和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水体通风、底层水氧化还原环境改变及早期成岩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结合以前南海北部沉积物源研究及沉积物颜色频谱分析,推测红绿层可能分别对应了间冰期-冰期时间尺度。指标重建指示了红绿层分别形成于偏氧化和偏还原的底层水氧化还原环境。自中中新世以来随着吕宋岛弧与欧亚板块碰撞,南海海盆从开放的环境变得相对封闭,其深部通风和氧化还原条件开始呈现典型的冰期-间冰期旋回模式。红层对应了间冰期高海平面时期南海深层水通风良好、水体偏氧化的沉积环境,而绿层则指示了冰期低海平面时期南海层化加强、水体偏还原的环境。不同的氧化还原条件控制了早期成岩作用中致色含铁自生矿物如赤铁矿的形成与转化,最终引起沉积层颜色韵律变化。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土力学理论,结合数值分析的方法建立长江漫滩典型地质条件下地基土层及其表面的建筑荷载模型,采用ANSYS计算软件对其进行模拟分析,探讨建筑物间距、建筑物规模对建筑物差异沉降的影响,分析相邻建筑物作用下的沉降影响范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建筑物间距、建筑物规模对建筑物差异沉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相邻建筑物作用下的水平和深度影响范围也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7.
南海周边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局部区域海岸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远离大陆的海岛正在遭受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或侵蚀,严重威胁到沿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利用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获取的涠洲岛西南部两个时期高密度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构建了研究区内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获取了研究区内不同年代的坡度、曲率、地面粗糙度、侵蚀与沉积等图层,并选取了20个对比点进行了定量分析和三维展示。结果表明,在选取的研究区域和分析时段内,涠洲岛西南部大部分海岸区域均发生了形变,尤以砂质海岸发生形变的程度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8.
刘效曾 《地质论评》1984,30(2):195-195
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石油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沉积岩成岩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6日至21日在成都市召开。出席讨论会的有来自中同科学院、地质矿产部、石油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国家海洋局和高等院校等系统的代表130多人。会上宣讲了50多篇论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近年来,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研究,已专注于对  相似文献   
999.
石油污染是当前海洋污染中最为严重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有关海面上石油的净化和海底沉积层中石油分解研究的报道较多。特别是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作用,在国外四十年代以来就从各方面进行较系统的研究[1]。  相似文献   
1000.
天津市濒临渤海湾西岸,海岸线北起涧河口、南至歧口,全长153.33公里。天津海岸带总面积为23.41万公顷,其中陆域面积18.88万公顷、潮涧带(滩涂)面积2.86万公顷、水下浅滩面积1.673万公顷。天津滨海地区包括行政区划的塘沽、汉沽、大港三区,是天津市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其城镇、港口、工业以及交通建设在沿海经济中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而农业却处于相对从属地位。这种区域发展的特殊性,对沿海农业的发展提出了特殊要求。从海岸带建设的总体出发,充分开发利用滩涂等资源优势,建立发达的农业生产基地,以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