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第四纪地层年代学格架的建立对区域地层对比及古地理环境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河北大厂凹陷北部第四系标准孔S9钻孔岩心沉积物颜色、结构构造、岩性组合特征,应用测井曲线、古地磁、AMS 14C和OSL测年方法,对S9钻孔剖面进行详细地层划分、沉积相分析和地层年代学格架建立。将S9孔揭示的松散沉积物分为4套岩性组合:第1套岩性组合代表洪积扇沉积;第2套岩性组合代表辫状河沉积;第3套岩性组合代表洪积扇沉积;第4套岩性组合代表泛滥平原沉积和河床沉积。通过对古地磁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 0~145.3 m为古地磁极性带的布容正极性时,145.3~212.6 m为古地磁极性带的松山反极性时,212.6~251.8 m为古地磁极性带的高斯正极性时。以磁性地层为主导,以岩性地层特征、14C和OSL测年数据为辅,对S9孔第四纪岩性地层进行初步划分,其第四纪地层的下更新统、中更新统和上更新统的底界对应深度分别为210.9 m、145.4 m和24.05 m。  相似文献   
62.
为查明唐山西部平原区晚新生代以来松散堆积物的沉积演化特征,依托鸦鸿桥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唐山西部PZK14孔进行色度、粒度、视电阻率测井、自然伽马测井等研究,划分沉积相并计算各时段的沉积速率,结果表明: 该地区新生代晚期主要发育湖泊相、三角洲相和河流相。早更新世初始发育三角洲相,随着气候转暖,古滦河冲积扇退积,三角洲相转变为河流相; 早更新世中—晚期,发育3个湖泊-三角洲相沉积旋回; 中更新世发育一个湖泊-三角洲相沉积旋回; 晚更新世初沉积了巨厚的湖相层,随着气候转冷,渤海湾沿岸海侵结束,湖盆开始萎缩,转变为河流相; 全新世则以河间洼地沉积为主。沉积速率-年龄曲线表明: 第四纪以来构造作用对该地区沉积速率控制较弱,气候为影响沉积相发育的主要因素。第四纪各个时期的沉积速率均较快,奥杜威极性亚时(1.95~1.77 Ma)沉积速率最大,约为194.0 m/Ma; 2.52~1.95 Ma沉积速率最小,约为111.2 m/Ma。研究成果对恢复该区域古地理演化、水工环地质勘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近三十年来曹妃甸岸线岛体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1979年、1987年、1991年、1997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2年十个时期曹妃甸遥感影像图解译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学角度对岸线和岛体历史演变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得到曹妃甸岸线和岛体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曹妃甸岛体面积在近半个世纪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0.34 km2增加为227.34 km2;岸线整体表现为向海推进,1979年曹妃甸陆域岸线25.21%为自然岸线,之后自然岸线比例逐渐减少,自2002年起人工岸线占据了曹妃甸陆域岸线的全部,2012年岛体整体人工岸线长度较1989年自然岸线增长10倍之多;岛体在自然演变时期呈现中部侵蚀、两端淤积、端点延长、西向漂移且中心点逐步向大陆靠拢的变化特征,自2005年起自然状态岛体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64.
本文讨论了在小信号下混频器内部参数Rs,Cj及混频器所有可能端口(ω_m=ω_o+ω_p) 对总的混频器噪声系数的影响、推导出了噪声系数公式、得出了镜像匹配及抑制下的噪声表达式。  相似文献   
65.
中国东南近海秋末冬初一次强冷空气大风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气象传真和欧洲格点报资料对我国近海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强冷空气大风过程进行了分析,结合NWW3海浪模式资料探讨了浪高的演变过程,揭示了该冷空气天气过程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对我国东南周边海域海况影响的规律和特征,为冷空气形势下的海洋预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6.
大亚湾的马尾藻种类多,分布广,生物量高,资源丰富。马尾藻资源与生长基质、潮流等关系密切。文中讨论了半叶马尾藻Sargassumhemiphyllum和亨氏马尾藻S.henslowianum的生物量与密度、藻体长度和单株藻体重量间关系,以及不同潮位马尾藻的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67.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中寒武统藻白云岩去白云岩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中寒武统去白云岩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去白云岩化限于渗透性较好的藻白云岩,并且只有靠近含膏层段的藻白云岩才发生去白云岩化。从微观上看,发生去白云岩化的藻灰岩与藻灰云岩含有明显的去白云岩化交代残余,白云石残余呈碎斑状或树枝状。树枝状白云石残余含有大量的方解石包裹体,同时具有较高的Ca/Mg比,为高钙白云石,去白云岩化较彻底,形成藻灰岩;碎斑状白云石残余成分较均一,接近化学计量白云石(Ca/Mg比接近1),去白云岩化程度较弱,形成藻灰云岩。藻灰云岩的δ18O值(平均值为-6.7‰)明显低于邻近的白云岩(平均值为-5.3‰),同时高于藻灰岩(平均值为-9.5‰)。与未发生去白云岩化的藻白云岩相比,藻灰岩与藻灰云岩的孔隙度要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8.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蓬莱坝剖面中寒武统发育大量的硅质岩,一般顺层分布,以结核状、条带状、不规则团块状产出,部分可见纹层状构造,形成于同生-准同生期。硅质岩δ18O分布范围25.25‰~26.196‰(SMOW),指示成岩温度范围52.59~57.87℃,高于海水温度;微量元素Ba/Sr值和U/Th值都大于1,前者分布为4.67~22.52之间,平均为14.52,后者为2.91~9.21之间,平均值为6.28,反映了热水的注入。硅质岩REE配分曲线特征指示成岩时同时受到热液及海水的影响;Ce异常值(Ceanom)可以判断沉积时的氧化-还原环境,Ceanom大于-0.1,Th/U比值小于2,表明形成于还原环境。此外,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Ce/Ce*比值0.939~1.156,平均值1.036;(La/Ce)N比值为0.936~1.311,平均值为1.124,反映其构造背景为大陆边缘环境。笔者认为,该区在中寒武统曾经发生过一期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并引发了海底热液活动,形成了上述硅质岩记录。  相似文献   
69.
ICP-MS法在元素活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7~12月间进行的元素活动态样品ICP-MS法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元素活动态六步顺序提取法中Cr、Cu、Zn、Cd、Pb方法的精密度分别为:水溶态,5.4%~60.1%;离子交换态,10.8%~62.9%;碳酸盐结合态,8%~26.6%;有机结合态,6.6%~27.3%;铁锰氧化物结合态,5.3%~13.6%;强有机结合态,8.5%~33.5%。同时研究分析了方法检出限和样品信噪比,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测定结果稳定可靠,而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0.
建立了土壤样品中7种多氯联苯(PCB 28、PCB 52、PCB 101、PCB 118、PCB 138、PCB 153、PCB 180)的分析方法。土壤样品通过加速溶剂萃取、磺化法结合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分析测定,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进一步确证。结果表明,方法回收率为80.06%~100.28%,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01%~6.28%,检出限为0.15~0.50μg/kg。用优化的方法测定复杂基质的土壤样品中多氯联苯,具有提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结果准确可靠、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