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276篇
地质学   220篇
海洋学   116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东亚夏季风强弱年大气环流和热源异常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黄刚等定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 对强、弱东亚夏季风年大气环流、大气热源和外强迫源SST的差异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强 (弱) 东亚夏季风年前期冬季到夏季, 太平洋SSTA为La Ni?a (El Ni?o) 型分布, 西太平洋暖池SST暖 (冷), 使得暖池附近对流活动较强 (较弱)。与此同时, 南亚大陆从印度半岛、青藏高原南部、中南半岛至华南大气异常加热 (变冷), 并且海陆热力对比加强 (减弱), 有利于出现强 (弱) 的东亚夏季风。此外, 由于暖池附近对流活动强 (弱), 该地区上升气流较强 (弱), Walker环流增强 (减弱), 当强 (弱) 的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时, 副热带西风急流北撤位置偏北 (南), 副热带高压位置也偏北 (南), 7月至8月华北 (江淮流域) 位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南侧, 降水偏多, 江淮流域 (华北) 降水偏少。并给出与东亚夏季风年际变异有关的大气环流和SST异常的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52.
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的建设与初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述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的建设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并对系统所得的初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产出连续、高精度的GPS基准站三维坐标及基线数据,可为地震监测和地壳运动的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GPS数据素材。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和边坡高度的不断增加,内蒙古宝日希勒露天矿区边坡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对矿区周围的工矿设备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2020年4月30日,该矿区工作帮发生体积约130万m3的大型滑坡,为研究此次边坡滑前的形变特征,本文采用39景Sentinel-1A卫星IW模式序列影像,以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技术为处理方法,获取了2019年1月4日至2020年4月28日矿区边坡滑移前的形变信息.经分析,该矿区东侧工作帮在监测时段内存在明显形变迹象,边坡滑移区域最大形变量超过1000 mm,且结合光学影像发现东侧边坡南端后缘于临滑前已出现明显的拉裂痕迹,InSAR监测结果与光学影像上滑坡发生后的轮廓位置相吻合.该结果表明InSAR技术在露天矿区边坡稳定性评价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它能够在快速获取影像覆盖范围内各露天矿区边坡形变信息的基础上,为地面监测设备布设位置的合理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4.
2011~2013年中国冻雨、冻毛毛雨和冻雾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杰  郭学良  周晓宁  李兴宇 《大气科学》2015,39(5):1038-1048
研究冰冻天气的特征对于更好的认识冰冻天气,提高此类天气的预警预报能力,从而达到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利用2011~2013年间中国民航机场的一小时或半小时一次的例行观测和特殊观测资料,分析了冻雨、冻毛毛雨和冻雾天气的时空分布、持续时间和气象条件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会发生冰冻天气。冻雨和冻毛毛雨的频发区与其持续时间较长区比较一致,而冻雾的少发区,其持续时间也可能较长。我国冰冻天气最容易在冬季(12~2月)发生,在1月出现的比例最高;在凌晨[00~07时(当地时间,下同)]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午后(13~14时)出现频率最低。一次冰冻天气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温度在-3~-1℃,露点温度在-4~-1℃,温度露点差在0~1℃时冰冻天气发生的频率最大。出现冰冻天气时的风向以东北风和北风为主,而平均风速在2~3.9 m s-1时冻雨和冻毛毛雨发生的频率最大。我国冻雨和冻毛毛雨发生时,同时常会有雾或轻雾;冻雾出现时,一般不会伴随其他天气。  相似文献   
55.
大地电磁参数标准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第一手的观测资料,观测资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标准网的可靠性。本文分析了大地电磁测深仪器设备、资料采集与处理技术,确定了青藏及华北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观测网的建设方法;在此基础上,在山东菏泽地区对11535和11635号标准点进行了野外观测试验,对采集的宽频及长周期数据进行了深入处理,形成的对辅助测站和中心测站布置、数据采集时间、资料处理手段和远参考测站布设等要求,将指导青藏及华北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网的建设,并对中国大陆其他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网建设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6.
以新疆干旱区绿洲城市为研究对象,对2005-2008、2011年TSP和PM10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研究TSP与PM10监测指标对应的API污染指数分布和空气质量等级。结果显示:这两种大气颗粒物指标对新疆干旱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的影响显著,在春季沙尘多发期和冬季采暖期,以TSP标准评估的API空气质量等级与PM10为评价标准的空气质量结果偏离明显;监测指标采用PM10代替TSP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出现较大幅度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偏高,年均污染天数减少约50~60 d,以PM10作为空气质量监测指标的空气质量级别严重偏低,无法真实评价干旱区城市的空气质量现状,而TSP作为评价指标则更能如实反映当地空气质量的真实状况,建议在新疆城市在开展PM10监测的同时不应简单废弃TSP监测指标,TSP监测指标在干旱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中应该继续保留,同时建议在今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中适当收严PM10的日均值标准,使评价结果与TSP和PM10两指标评价结果不至于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57.
采用不同培养基和泥样加热方法,从红岛仿刺参养殖区泥样中分离出27株可培养细菌,对其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海泥中可培养细菌多分布于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占总菌数的71.4%),其中包括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弧菌属(Vibrio)和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等;80℃加热处理20min,海泥中可培养细菌多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人工浸泡感染实验发现,泥样中灿烂弧菌LJ08(Vibrio splendidus)对仿刺参幼参具有致病性。泥样中分离获得的可培养细菌经安全性、抑菌活性和毒性检测,筛选出对灿烂弧菌LJ08有明显抑菌作用的LJ03、LJ04和LJ06并用其进行人工拮抗实验。统计分析显示,添加LJ03和LJ06拮抗组的累计排脏率分别为(36.11±4.81)%和(2.78±4.81)%,与仅添加灿烂弧菌LJ08的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LJ03和LJ06具有很好保护仿刺参幼参的作用,尤其LJ06对仿刺参幼参的排脏保护率达104.7%。作为拮抗灿烂弧菌的潜在有益菌,LJ06在仿刺参养殖中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文章基于挑选具有代表性的2000年、2008年、2010年和2012年的岸线,利用MIKE软件建立渤海及渤海湾水动力模型。通过以上4种工况的模拟结果,进行集约用海工程对渤海潮汐系统影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岸线的变化导致黄河海港附近海域的半日潮无潮点逐渐向东南方向偏移,致使渤海湾内半日潮振幅增大,迟角发生逆时针旋转;莱州湾内半日潮振幅减小,迟角发生顺时针旋转。秦皇岛附近的半日潮无潮点逐渐向西南方向偏移。渤海海峡处的全日潮无潮点位置变化不明显,但其在三大湾的振幅均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59.
利用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GRACE)时变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得到非洲奥卡万戈三角洲地区2003-01—2014-12的陆地水储量变化信息,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提取质量变化信号,并与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GLDAS)的水文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奥卡万戈河流域东北部,水储量表现出很强的周期性变化,两种数据空间特征分布的信号出现在相同位置的成分GRACE-IC1和GLDAS-IC1对应的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达到0.85。奥卡万戈三角洲地区水储量从2003-01—2011-10呈现上升趋势,两种数据空间特征分布的信号出现在相同位置的成分GRACE-IC2和GLDAS-IC3对应的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达到0.81,说明GRACE反演结果与GLDAS水文模型反演结果在研究区域内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引入全球降水气候中心降水数据和Water GAP全球水文模型数据对研究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多项式拟合方法,ICA可以在较大区域内直接对特定位置质量变化信号的时空特征进行提取;对比GRACE数据两种方法分解结果的第3成分可以看出,在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ICA方法对信号的分解能力要优于主成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0.
通过各项地质工作,完成面积约7.47 km2的土壤化探测量,采集样品1 353个,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确定了区内Au元素与Cu、Pb、Zn及Ag的关系较之Co、Ni密切,反映了区内金的成矿与老地层有一定的成因联系。通过异常等级的确定,圈定金化探异常9个。并利用地球化学块体方法对区内金的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估。初步认为区内金在构造、地层有利地段是最佳的最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