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笔者有机会阅读了一批详、精查地质勘探报告,深感近年来我国煤田水文地质勘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十年浩劫,当前煤田水文地质工作存在问题较多,在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工作中是个薄弱环节,急待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52.
石炭-二叠纪是山东省主要成煤时期,同时期形成的矿产还有铝土矿及硬质粘土矿。根据以沉积岩基本层序为基础原则、以沉积相划分为依据原则、与沉积旋回划分相一致原则、与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相协调原则等沉积岩建造类型划分原则,将山东省石炭-二叠系划分为5个沉积岩建造,介绍了其特征,并阐述了石炭-二叠纪沉积岩建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
杨蓓  李洪 《现代测绘》2010,33(2):48-49
房产测量的面积测算中,由于房屋预测成果和实测成果的差异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根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针对其中几个关键的主要问题,即房屋预测成果与实测成果的时效的定义、保温墙体的厚度的定义、共有公用部位的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证与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与对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4.
胶东栖霞山城金矿是产于太古宙基底变质岩系中的富含铜、铅、锌等有益组分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对成矿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山城金矿包裹体多成群分布,形态规则,其类型以富液体包裹体为主,少部分为H2O-CO2三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150~240℃之间,与钾交代关系密切的早期成矿温度为290~310℃,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成矿温度在130~290℃区间,代表了成矿期的温度区间,成矿温度较钾交代的温度明显偏低。盐度为0.35%~13.5%,主要集中在3.5%~7%之间,属低中盐度,但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具有更宽泛的盐度区间。压力介于272~438MPa,平均为337.1MPa,不同矿化类型成矿流体压力值也存在明显差异,早期的钾交代型矿石的成矿流体压力相对较高,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矿石流体压力相对较低。山城金矿成矿流体具有早期相对高温、高压、高盐度的流体,晚期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和盐度值都相对较低,说明成矿流体是连续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5.
山东胶东矿集区燕山期构造热事件与金矿成矿耦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学峰  李洪奎  单伟 《地质学报》2012,86(12):1946-1956
中生代胶东地区有2次重要的碰撞造山事件,印支造山作用主要表现为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高碱正长岩;燕山造山作用的大陆动力学环境起源于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和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胶东地区表现为3次造山和2次伸展.本文基于汇集的71个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并参考前人已有划分方案,提出胶东地区燕山期花岗岩年代格架:160~150Ma玲珑-昆嵛山花岗岩侵位,130~126Ma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形成,120~110Ma伟德山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侵位,110~100Ma崂山A型晶洞过碱性碱长花岗岩侵位,代表燕山运动的结束;区内3期金矿成矿事件(150Ma、120~110Ma和100Ma~90Ma)则与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岩体的构造-岩浆热事件相耦合.胶东地区构造-岩浆事件和金矿成矿作用受控于特提斯、古亚洲洋和太平洋3大构造域的相互作用,金矿形成的动力学背景是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和岩石圈减薄,起因与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6.
以构造动力学演化为主线,从拉张与挤压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了川渝地区构造动力学演化经历了挤压-区域拉张-陆隆伸展-再挤压的构造动力学演化过程;川渝地区在T3-J2期间为盆岭耦合构造格局,在当时山岭与盆地之间过渡的斜坡带前缘(大致相当于理县至都江堰地域),出现印支、燕山期滑覆构造,表现为山岭斜坡前缘逆冲叠瓦状断层与紧闭甚至倒转、平卧褶皱的出现;J3以来,构造动力学背景由伸展转变为挤压,形成基底卷入的厚皮构造,龙门山迅速崛起,四川盆地最终定型,形成现今见到的松潘甘孜高原-龙门山-四川盆地构成的盆山耦合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57.
石炭二叠纪是山东省主要成煤时期,同时期形成的矿产还有铝土矿及硬质粘土矿。根据以沉积岩基本层序为基础原则、以沉积相划分为依据原则、与沉积旋回划分相一致原则、与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相协调原则等沉积岩建造类型划分原则,将山东省石炭-二叠系划分为5个沉积岩建造,介绍了其特征,并阐述了石炭二叠纪沉积岩建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华北陆块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陆块是由陆核→地块(体)→联合地块逐渐生长、增大、拼合形成的。根据大量的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同位素年代学、含矿特征、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华北陆块可划分为辽吉、燕辽、阴山、晋冀、豫皖、阿拉善前寒武纪地块和鲁西、胶北前寒武纪地体,鄂尔多斯、华北中新生代盆地,共10个构造单元。华北陆块是多地块拼(缝)合形成。据现有的岩石记录,始太古代-中太古代主要是陆核生成阶段,不排除在早期有绿岩带形成;新太古代主要是花岗岩-绿岩带的生成阶段,花岗岩-绿岩带环绕地核周边形成地块,是华北陆块结晶基底的主要生长时期;古元古代是联合地块的形成阶段,多个地块(体)拼合形成联合地块;中元古代是稳定环境下的拉伸阶段,沿陆块南北两缘形成三大裂谷系(燕辽、狼山—渣尔泰、熊耳山—西阳河);新元古代-古生代陆块形成稳定环境的沉积盖层,除南北两缘外,内部很少有岩浆活动;中-新生代陆块大部分地区为活动大陆边缘的环境,出现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59.
膨胀套管护壁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工作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膨胀套管护壁技术应用于地质钻探是一门全新的研究,对膨胀套管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膨胀套管类型进行了介绍;确定了膨胀套管材质和膨胀器外型的选择原则;分析膨胀套管的膨胀机理;制定出膨胀套管护壁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流程。分析表明,膨胀套管护壁技术是完全可用于我国地质岩心钻探,通过推广应用,可大大丰富我国地质钻探护壁技术的手段。  相似文献   
60.
This paper describes a geopotential thickness difference method for computing instability energy E. EP1P2 =g0 ( ΔHsP1P2-ΔHP1P2 , where ΔHP1P2 is the geopotential thickness of P1-P2 level; ΔHsP1P2 is called adia-batic geopotential thickness, based on which a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high resolution of instability energy is proposed. E(x,y)≈g0(A(x,y) - B(x,y)), where A is interpolating polynomial of ΔHSP2P2 and it is afunction ofθe, of surface observing stations (x, y); B(x,y) is the thickness over corresponding stations (x, y) obtained using surface fitting method. Therefore, data of METAR can be used by computer to produce hourly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chart of E of surface observing station density. With the result that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of stability analysis has been improved. Practical use has shown that this method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very short range forecast of severe convective sto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