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测绘学   215篇
大气科学   192篇
地球物理   364篇
地质学   762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15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利用鄂尔多斯地块及其周缘1970~2014年的垂直形变速率场资料,借助负位错反演研究该区域长期应变积累。结果表明,地块东北缘山西断陷带中北段年均能量积累增量、剪应力强度都较高,西南缘六盘山断裂与渭河断裂西段次之;山西断陷带中南段至晋陕交界处年均剪应力强度较高且显示一定程度的能量积累;西秦岭构造区尤其西秦岭北缘断裂西段、晋冀蒙交界区也反映一定程度的能量积累特性。  相似文献   
112.
江苏吕四海岸沉积动力特征及侵蚀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侵蚀与水动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探讨了吕四海岸地貌、水动力、泥沙运动以及沉积与动力之间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风浪和潮流是塑造吕四海岸的主要动力.风浪年内变化按向岸风频率可分为高频期(10 月至翌年 1月)、转频期(2 月、3 月和 9 月)和低频期(4~8月)三个时期.风浪高频期,潮滩冲蚀,物质粗化;低频期,潮滩淤积,物质细化;转频期,时冲时淤,动态稳定.潮流作用主要表现为输沙淤滩和侧蚀滩脚.在风浪高频期,滩脚同时受到风浪冲蚀和潮流侧蚀,向岸后退,使吕四岸段成为隐性侵蚀型海岸.岸滩塑造对沉积动力响应显著,东部处于滨岸环境,在潮流和风浪的作用下,沉积物由岸向海变粗;西部还受径流影响,处于滨岸-河口环境,物质由岸向海变细.在水动力要素中,风浪是导致岸滩侵蚀的主控动力,而潮流则是近岸泥沙进行滩槽滩槽交换和循环输运的输运动力.  相似文献   
113.
西湖凹陷天台斜坡区火成岩发育尤为丰富,其发育与分布对盆内储层改造、构造演化都有着重要影响。依据区内地震特征和构造环境,划分出中心式、裂隙式2种喷发类型;采用振幅-方差体地震属性分级-拾取-融合技术,系统刻画区内火成岩的三维时空展布以及火山喷发时期,发现区内火成岩具有始新世至中新世多期间歇性发育特征,且火山机构富集于天台斜坡西南部;在区内建立了中心式和裂隙式2种喷发模式,认为这些模式的建立对于正确预测火成岩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对火成岩的成因机制进行了解析与探讨,发现区内火山活动与板块构造运动相互影响、火山的时空展布与断裂也具有一定的配置关系,认为裂隙式喷发可能会形成优势的油气运移通道,中心式喷发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储集空间。基于此,我们将更容易找到区内有效的火成岩储层,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4.
雾闪是由于浓雾中所含的污染物较多,使电线受到"污染",导致含雾空气导电率剧增,引起输电线路短路、跳闸、掉闸等故障,造成电网大面积断电的现象。"雾闪"可以使电力机车停运、工厂停产、市民生活断电。  相似文献   
115.
The microscopic organisms from sediments are classified into microbenthos and meiobenthos. The former groups are usually referred to protozoa, microalgae and bacteria, whereas the latter comprise micrometazoa defined by mesh-size. Micro- and meiobenthos have been suggested as being one complex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mall size, relative short life spans, high turnover rate, and complicated trophic structure.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exchange rate of carbon seems a prerequisite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es regulating the trophic structure in this complex, where the basic interactions of micro- and meiobenthos include nutrition, competition, synergy and inhibition, etc. The ecological processes mediat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se groups are poorly understood and invite our attention to more detailed studie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literature data to outline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two major assemblages and discuss the main progress in benthic microbial food web.  相似文献   
116.
本文以构建土地发展权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我国应该建立土地发展权。有了土地发展权,就可以从行政和产权两方面明确界定政府的土地管理权限,维护土地规划的法律权威性;构建土地发展权市场运作机制,增强市场调节作用,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完善;建立土地发展权的产权运作流程,优化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17.
针对硬件接收机中传统抗干扰方法成本高、体积大、功率大和环境受限等问题,提出了用GPS软件接收机作为抗干扰算法研究平台,用子空间分解的时域滤波法和频域滤波法消除窄带干扰,其中频域滤波法中干扰频率分量置零有时会引起信号在时域波形畸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用广义延拓插值法,得到干扰频带去除干扰后的广义延拓插值估计信号。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有效而可靠地去除窄带干扰,基于广义延拓插值的频域滤波法更显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8.
采用傅里叶-梅林变换、多尺度光流法及威布尔分布,对湖北省2020年6—7月4次降水过程雷达回波进行多尺度预报试验及其相位和强度校正。在此基础上,利用双曲正切函数对校正后的模式降水回波预报和雷达回波外推临近预报进行融合。最后,基于预报技巧评分和平均绝对误差及命中率等指标对不同时效、尺度及回波阈值的预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融合后的0~3 h降水回波预报在范围和位置上均较模式预报和雷达外推预报改进明显,尤其对强回波预报有明显优势,对对流预报有积极作用;0.01°×0.01°尺度的0~1 h预报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尺度及预报时效。(2)武汉RUC模式预报效果最差,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最大为6.1~8.2 dBZ,而融合预报效果最好,MAE最小为4.7~6.5 dBZ。0.01°×0.01°尺度下融合预报的命中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POD)随回波阈值和预报时效增加而降低,而其他尺度下20 dBZ回波阈值的平均POD最大、MAE最小,平均POD(MAE)均高于(低于)其他2种预报。总体来看,融合预报明显优于单一预报...  相似文献   
119.
近年来移动气象服务需求快速增长,而气象信息的辅助决策功能在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如何快速建立一个性能可靠、易于扩展、自主可控的移动气象服务系统成为当前各级气象部门重点关注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基于Hybrid模式构建精细化移动气象服务系统的总体设计,并通过Hybrid、插件化开发、MVC框架、HTML5融合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气象信息在移动端的展示交互,体现了Hybrid开发模式在功能复用性高、迭代升级方便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经过近5年的持续迭代升级,目前系统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山东省各级气象部门、政府决策部门以及重点服务行业中,在气象服务社会防灾减灾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