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71.
根据2013年8月(夏季)和2014年5月(春季)在曹妃甸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结合2004年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浮游动物丰度和优势种的变化特征及围填海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浮游动物共鉴定得到31种(类),以桡足类和浮游幼体为主,优势种主要包括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和桡足类幼体(Copepodid larva)等。春季的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夏季,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夏季。浮游动物丰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温度、叶绿素a(Chl-a)等环境因子影响,春季基本为近岸高、远岸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夏季则相反,基本为近岸低、远岸高的空间分布规律。与2004年相比,本次调查春季和夏季的浮游动物丰度明显下降,可能与浮游植物丰度及DIP浓度降低有关。春季,西侧、东侧海域的浮游动物丰度分别明显降低、升高,与围填海后营养盐重新分布促进了东侧海域浮游植物增殖有关。夏季则主要受河流输入影响,浮游动物丰度的变化不具有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72.
南黄海西部日照海域晚更新世海侵沉积地层广泛出露。基于本区18个站位柱状岩芯的剖面观察、有孔虫和介形虫鉴定、粒度分析、腹足类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 (Benson))和钙质结核的AMS 14C年龄识别了沉积相,并探讨了MIS 3阶段的沉积历史和古环境特征,同时大致估算出末次海侵过程中水下平原的剥蚀厚度。结果表明,在日照外海、废黄河水下三角洲以北,表层覆盖着全新世早期海侵过程中所形成的砂质改造层,灰色,席状,无层理,厚度薄,通常在10~40 cm左右。海侵沙席之下为海陆过渡相沉积,可细分为滨岸潟湖相、沙坝相和滨海相等。底栖有孔虫组合几乎都以Ammonia beccarii (Linné) vars.为优势种,其他常见种为Elphidium magellanicum Heron?Allen et Earland、Cribrononion subincertum (Asano)、Textularia foliacea Heron?Allen & Earland、 Elphidium advenum (Cushman)、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 (d'Orbigny)、Cavarotalia annectens (Parker et Jones)和Pararotalia nipponica (Asano)等,指示滨岸浅水沉积环境。地层沉积年代为MIS 3阶段的中期或中早期,当时的海平面波动区间主要位于现今海平面以下20 m至31 m之间。这套地层为海进沉积,是海平面波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沉积旋回,沉积过程中曾经历过反复的暴露和氧化,从下向上,其垂向层序可分为两个序列:1)滨岸潟湖—沙坝沉积或仅见沙坝沉积,为砂质沉积,分布在海侵沉积区的北部和西部;2)滨岸潟湖—滨海相沉积,为粉砂质沉积,分布在海侵沉积区的东南部。前者沿着古海岸线分布,后者距离古海岸线较远。表层钙质结核的大量富集,可能意味着末次海侵的强度已经剥露至土壤剖面下部的钙积层。据此估计,在末次海侵过程中,本区水下平原的平均剥蚀厚度约为50~70 cm。  相似文献   
173.
黄河三角洲多尺度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王红  宫鹏  刘高焕 《地理研究》2006,25(4):649-658
本文利用多尺度采样数据,探索了两个深度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异,分析了不同尺度、深度土壤盐分的变异系数和空间相关性(结构方差与基台值之比)的变化,揭示了形成这种空间变异的地貌因素,最后利用普通克立格(ordinary kriging)方法对土壤盐分的分布进行了估测。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具有三个尺度。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加和区域的扩大,盐分分布空间相关性增强,且下层比上层具有更高的空间相关性。地貌因素(微地貌类型、坡度和高程)均具有较高的空间相关性,当与地貌因素关系密切时,该尺度及深度的土壤盐分空间相关性就大;反之,则小,这时可能主要受具有较小空间相关性其他因子的影响(如人为活动)。最后对合理的土壤采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4.
根据1955—2020年冬季阿勒泰市各相关气象数据,分析各级别滑雪气象指数特征,结果表明:(1)近66a中,平均每年冬季滑雪气象指数为1级标准和2级标准的日数分别为72天和44天,占比为55.5%和33.8%,合计占比高达89.4%。(2)11月下旬—12月中旬以及2月下旬—3月中旬的日滑雪气象指数达1级标准或2级标准日占比超过90%,滑雪气象指数为1级标准日占比超过60%,是冬季滑雪气象指数最高时段。(3)随着冬季气候变暖,近66a日最高气温低于-16℃的日数明显减少,因此阿勒泰冬季滑雪气象指数变化特征表现为1级和2级标准日明显增多、3级和4级标准日明显减少的趋势。(4)12—19h的滑雪气象指数为非常适宜时段,13—18h为滑雪气象指数最佳时段,16h为滑雪气象指数最优时次。(5)近9a冬季因气温原因导致日滑雪气象指数为3级和4级标准的个例中,任意时次的小时滑雪气象指数均为3级或4级;因降雪原因导致日滑雪气象指数为3级和4级标准的个例中,小时滑雪气象指数为1级或2级标准的时长平均分别为10h和8h。  相似文献   
175.
董寅  王红 《现代测绘》2015,(1):63-64
结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于质量管理的要求,对地图印刷中质量控制从计划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思考,着重强调质量控制管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能够实现提高地图印刷生产质量和作业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6.
根据地图表达的特点,将地理空间信息抽象表达为二元结构,即反映语义属性及空间位置属性的地理要素和要素间空间关系;利用代数结构形式,在地理空间数据库和地图中分别构建表达地理空间信息的地理要素空间和地图要素空间;地理要素空间中的空间关系是基于欧式空间原理建立的,而地图要素空间中的空间关系则是用视觉模型来刻画.据此,提出以地理...  相似文献   
177.
新疆北部沿天山经济带雷暴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疆北部沿天山主要经济区内16个站点1979年-2008年雷暴资料,分析了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其中包括雷暴变化趋势和振荡周期。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30a来北疆沿天山主要经济带西部区域的雷暴持续期缓慢上升,年平均雷暴日数在波动中减少。雷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自东向西递减。新疆北部沿天山主要经济带西部区域年雷暴日数明显多于东部,西部区域年雷暴日数相对东部区域变化幅度较大。年降水量与年平均雷暴日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年平均温度与年平均雷暴日有负相关。小波分析显示新疆北部沿天山主要经济带的东部和西部均具有明显的16a左右周期波动。  相似文献   
178.
GIS支持下的道路对县域人口分布的影响——以沛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年江苏省沛县村级人口数据为基础,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综合研究了道路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首先,运用泰森多边形做边界替代,计算出各行政村的人口密度,经过探索性数据分析,选取最优模型——指数模型对人口密度进行普通克里格插值,结果表明沛县人口密度的高值区域呈现为东北——西南的带状分布,其形状表现为块状集聚,带状延伸的特点。然后,建立道路1 000 m以内的缓冲区,基于运用缓冲区人口模拟函数得出缓冲区内的人口密度,运用GCAWI法,对人口数据进行格网化处理,得到道路人口密度图,结果显示沛县大部分人口集聚在距道路0~300 m的缓冲区范围内。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对比,发现GCAWI法得出的结果更符合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9.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对宁夏卫宁北山地区的地球化学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元素分布特征、综合异常特征、相关性及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区内Au、Ag、Cu的异常规模较大,与断裂构造套合性好,相对离散程度大,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将优选出的综合异常进行评分排序,划分出金场子-对槽沟Au、Ag、Cu、Pb、Co找矿远景区、土窑Au、Ag、Cu、Co找矿远景区、大铜沟-照壁山Cu、Co、Ag找矿远景区及稍牛口子Au、Ag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80.
在吉林省桦甸市辉发河人们发现了蓝宝石,蓝宝石成矿与新近系上新世船底山组玄武岩的关系密切,应为其矿源岩。在距该类玄武岩分布区下游3~5 km的辉发河河谷转弯内侧现代河床、滨河浅滩、高漫滩、超河漫滩阶地、第四纪冲积物砂砾层底部发现有蓝宝石砂矿,蓝宝石质量上乘,可用作珠宝首饰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