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目前我們正进行勘探工作的是一个比較典型的低溫热液銻矿床,它賦存在中上泥盆紀的灰頁岩层中,在灰岩受到矽化的部份产出矿体。从开采与勘探资料证实,几乎所有矿体都是产出在背斜褶皺的軸部及傾沒处,一般是沿层間裂隙、空洞充填,呈扁豆状,脉状。上复的长龙界頁岩起了遮挡的作用,使其下部矿化富集;而矿液之通路是由分布在西部延伸达十多公里的二級断裂构造所构成。这就十分有必要用构造等高线图来分析成矿有利的地質构造,以有效地指导整个勘探工作。我們根据苏联专家的多次建議,编制了一些  相似文献   
42.
此书是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社会经济学等学科系统性、综合性论著,是在世界气象组织支持下的高级研究班上授课及研究成果。第一部分是沙漠化概念总的论述,包括干旱区土壤退化过程、旱作农业沙化过程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第二部分阐述气象因子与沙漠化的相互关系以及干旱预测。第三部分是监测与评价,介绍了沙漠化指标和监测方法,已被联  相似文献   
43.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利用GPS进行的水汽监测实验情况,数据采集传输情况.并利用专业TEQC软件对2008年1月1—10日三套设备监测的数据进行了质量检验,结果表明:三套设备监测采集的数据达到质量标准,数据有效可靠,其中,设在二连浩特气象观测场中的站点观测环境最好。  相似文献   
44.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区构造活动频繁且复杂,查明矿区构造规律,是实现深部找矿突破的必经途径之一.文章在充分挖掘区域及以往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矿区内成矿后断裂系统——F1断裂系统分析研究,发现F1断层角砾岩呈棱角状,深部产状北倾,断层发育在龙首山岩群一侧,无法仅靠现今的叠置关系解释F1的演化.结合潮水盆地研究...  相似文献   
45.
高分七号卫星装载了国内首台双波束对地观测激光测高仪,用于辅助两线阵光学相机实现1:1万立体测图.由于卫星发射时的振动及入轨后空间环境变化,激光测高仪在轨指向等参数相对于实验室标定值发生较大偏移,直接影响激光测高精度.针对高分七号双波束激光测高仪,本文提出了由粗到精的"两步法"在轨几何检校方案.首先,构建单波束激光在轨几何检校模型,基于特殊波形分析来估算激光足印落点位置信息,实现单波束激光指向粗检校;然后,以单波束激光在轨几何检校模型为基础,构建双波束激光在轨几何检校模型,在大气延迟改正、潮汐改正等基础上,采用地面探测器阵列捕获光斑,实现双波束激光指向测距联合检校.最后,采用平静湖面上的激光测高数据和地面控制数据,分别验证激光检校后相对和绝对高程测量精度.试验结果表明:高分七号卫星激光高程测量相对精度优于0.06 m(1σ),平坦地区的绝对测高精度达到0.10m(1σ).  相似文献   
46.
黔西北五指山地区加里东期盲冲断层的厘定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西北五指山地区位于上扬子板块中南部。在早古生代期间,受加里东构造运动(都匀运动)的控制与影响,在五指山地区发育了近东西向褶皱(五指山背斜)与东西向断层。钻孔与物探资料显示,在五指山北部矿区发育一条大型隐伏(盲)断层,断层面北倾,断层破碎带发育脆性破碎角砾岩,垂向厚度达28 m,断层上下盘以发育震旦系-寒武系白云岩为特点。通过断层上下盘地层、岩性对比,尤其是通过上下盘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并将其与已知地层化学成分对比,确认了上盘白云岩为震旦系,下盘为寒武系,由此厘定了该隐伏断层为一条断面北倾向南逆冲的断层,逆冲断距达300 m。断层的发育与黔中隆起关系密切,在都匀运动期间南北向持续挤压背景下,在震旦系下部软弱层最先发生顺层滑动,然后为切层滑动,最后发展为大规模逆冲。现已查明,出露地表的近东西向断层在燕山期再次活动,对铅锌矿成矿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这条大型盲冲断层的厘定,将会给黔西北五指山地区找矿带来新的启示与突破。  相似文献   
47.
固体进样技术应用于土壤样品测量领域,一直受制于样品粒径的限制,无法应用在配有气动雾化器的分析仪器上。本文系统研究了土壤样品超细粉碎技术,在乙醇介质下,数分钟内将其粉碎至微米级,经此制成的固体悬浮液直接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可以避免气动雾化器的堵塞。标准物质测定表明,样品粒径为6.8μm时,固体悬浮液进样仍然存在干扰,通过在固体悬浮液中加入少量氢氟酸和硝酸,对固体悬浮液进行改性,减小了固体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粒径,从而减少了样品粒径的影响,可用ICP-MS测定土壤中锂铍钒铬镍铜锌铷锶镉铯钡铅等13个微量元素。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本方法的最大相对误差在10.5%左右,多数元素的相对误差小于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4%(镉元素除外),满足了DZ/G 0130—2006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8.
2017年8月四川省地矿局开展的"甘洛县田坝镇挖夯村等11个村农业地质调查调查评价"项目,对其中56件玉米样品及配套根系土样品的Se和重金属含量及富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件玉米样品属于天然富硒玉米,Se在土壤呈碱性条件及富含有机质时易于被植物吸收。该区土壤Se主要以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亚硒酸盐形式存在,土壤中有机质、N、P等营养组分的提高可以促进Se在植物中的富集。研究区玉米中相关元素含量依次为As Cd Pb Hg;玉米对Cd有较强吸收能力,而对Pb、Hg的吸收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49.
基于小波分析中传统的阈值函数,结合其他学者提出的小波阈值函数,提出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函数,并将其应用于变形监测数据的去噪处理。理论分析和算例表明,新的小波阈值去噪函数能够有效去除噪声。  相似文献   
50.
沙尘天气是东亚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强沙尘天气的发生不仅导致建筑物倒塌、人畜伤亡、植被破坏,还会导致火灾、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全球沙尘循环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从东亚地区沙尘天气在长时间序列区域特征角度上系统分析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利用1981—2019年东亚地区697个地面气象站点沙尘数据,分析了其区域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空间上,东亚沙尘天气集中在位于内陆干旱区的蒙古国和中国西北地区,其中弱沙尘天气集中在中国北方地区,而强沙尘天气则集中在蒙古国。月变化上,东亚沙尘天气集中在春季(3—5月份),在相对低纬度的中国青藏高原北麓沙尘天气3月份最多,位于中纬度的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4月份最多,而较高纬度的哈萨克斯坦东部和蒙古国5月份最多。年际变化上,40a间东亚沙尘呈减少趋势,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多项生态工程的有效实施下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沙尘天气显著减少,但近几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强沙尘天气呈增长趋势;在生态环境较脆弱的蒙古国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区域弱沙尘天气和强沙尘天气均呈增长趋势。本研究对准确地掌握东亚沙尘分布特征和防范沙尘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