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是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研究的关键地区,规划有川藏铁路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受限于地质地理条件,其现今地应力场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利用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数据,研究了东构造结北缘通麦—波密段现今地应力场,探讨了其构造应力环境。结果表明,通麦—波密段实测主应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1100 m深度内SH和Sh分别为4. 87~32. 47 MPa和3. 05~20. 07 MPa,随深度增加梯度分别为2. 49 MPa/100 m和1. 61 MPa/100 m,略低于青藏地块和东构造结西缘梯度水平,但地应力状态特征参数表明其水平应力作用强度总体上高于青藏地块;SH优势方向为NEE向(N69. 2°±11. 5°E),相比NNE—NE向区域主压应力方向表现出明显的顺时针偏转特征;现今地应力场由水平向应力作用主导,400 m以浅应力类型为逆冲型,以深转换为走滑型;水平向差应力和构造差应力在600 m深度以下显著增加,构造差应力最大为12. 42 MPa,表明通麦—波密段深部存在相对较强的构造应力作用;库伦摩擦失稳准则分析表明,受地形影响较小的200 m以深实测地应力值总体低于摩擦系数取0. 6时理论地应力水平,并且430 m深度以下地应力值总体在摩擦系数取0. 2~0. 4的理论地应力取值范围内,揭示通麦—波密段现今地壳应力强度尚未达到极限水平,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应力环境。最后,讨论了现今地应力场对东构造结北缘重大铁路隧道工程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32.
朱斌  吴玉  钟军  陈虹  东前  毛广振 《铀矿地质》2023,(6):1037-1051
黄花沟铀矿点是核工业二一六大队近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北部新发现的地表铀矿点。与传统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铀矿不同,黄花沟铀矿点的铀矿体具有固结程度高、呈透镜状或板状、顺层、断续分布的特点。文章对地表铀矿石样品开展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研究,并对其矿化成因进行了探讨。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铀矿化砂岩具有高的磷和钙含量,且铀与磷、钙呈明显的正相关。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矿化砂岩中发育大量微晶磷灰石,以胶结物形式交代早期长石石英砂岩,且未见独立铀矿物。矿物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磷灰石中含有较高的铀含量(平均为0.17%),结合全岩的磷、钙含量,估算出矿化砂岩中的铀基本全部由磷灰石提供。综合矿化砂岩的地质产出特征、矿化蚀变特征,认为黄花沟地表铀矿化为一种新的铀矿化类型,可能是晚期富磷富铀流体交代早期钙质砂岩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3.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构造地质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促进学科发展,让构造地质学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构造地质学有关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本文为该研讨会成果的简要总结,内容包括:(1)构造地质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理解和应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2)构造地质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3)构造地质学未来发展方向;(4)走构造地质学健康发展之路。供有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4.
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分期及其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忠贤  陈虹 《中国地震》1996,12(4):403-410
利用应变积累释放曲线的方法,讨论中国各主要地震区带的平静-活跃期现象及其与构造运动之间的联系。中国西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反映了由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动力作用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推过程。  相似文献   
135.
雨水渗透与香港滑坡灾害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本文分析了滑坡与降雨的关系,暴雨是激发滑坡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的滑坡都是由于短期强烈暴雨所致,而且这些滑坡事件与暴雨的峰值几乎同时发生;前期雨量对边坡稳定也有一定的影响,坡积土的含水量是仅次于短期雨暴影响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6.
大亚湾悬浮物和底质中主要矿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亚湾悬浮物和底质主要矿物有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石膏、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方解石,未见蒙脱石。粘土矿物分布沿岸较高、湾口较低,与径流和风的作用有关。石英分布与粘土矿物相反。钾长石、斜长石分布湾口较高,主要来源是中央列岛岩石的风化。底质方解石分布大鹏澳特高,澳头港和湾顶次高,与底栖生物密切有关。底质伊利石大鹏澳和湾顶特低,可能因在较低的pH环境下一部分伊利石向高岭石转化。各主要矿物含量基本与其主要元素含量正相关,但SiO_2与其组成的大多数矿物含量不相关,可能因SiO_2存在形式复杂所致。据计算,悬浮物中SiO_2的大约28%以有机物质形式存在,底质SiO_2全部存在于无机矿物之中。  相似文献   
137.
利用时频偏振分析技术研究面波传播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虹  黄忠贤 《地震学报》1998,20(2):144-149
介绍了一种新的时频偏振分析技术.该技术是传统的面波分析技术(移动窗方法及多重滤波方法)和奇异值分解法的结合,可用于测定不同周期的面波入射方位角;并将其用于分析穿过中国大陆不同块体的面波传播路径,并对穿过青藏高原不同区域的面波传播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充分利用面波不同振型在频率成分及到时上的差异给出较准确的偏振分析结果,同时也便于考察面波偏振(入射方位)随周期而变化的情况.实际资料分析表明,岩石圈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对面波的传播路径有很大影响.尤其是穿过青藏高原的面波路径对大圆路径的偏离角较大,并且穿过青藏高原的不同区域的面波其传播路径对大圆的偏离角也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38.
概述了2002年7月9-12日在新西兰惠灵顿召开的2002年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固体地球物理专题的交流情况,介绍了该专题的16个子专题当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9.
多源遥感影像之间的配准问题一直以来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将SIFT特征应用于多源遥感影像的配准中。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特征的生成;然后针对多源遥感影像的成像特点,介绍了一种具体的特征匹配方法。最后利用不同的影像数据进行试验,检验文中提出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SIFT特征向量具有旋转、缩放、平移不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0.
大巴山西段高川地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勉略缝合带是华北与华南大陆于印支期完成拼合的主要拼接带,在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勉略带的东、西延伸至今没有确定的结论,尤其陕西省勉县以东到湖北随州一带,还没有找到确凿的缝合带的证据.已发表的文章多认为勉略带在勉县以东到达宁陕县两河口之后向南转折,沿着高川岩片的位置顺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向东延伸到湖北随州一带.本文的研究表明,高川岩片是一个独立于大巴山构造带的外来地质体,称之为高川地体.高川地体是一个由近南北向右行走滑断层与轴向近南北向的走滑剪切褶皱构造组成的右行走滑构造系统.是大巴山冲断推覆构造向南推覆过程中从原勉略缝合带中挤过来的一片,仅仅是被挟持在大巴山冲断-推覆构造带与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之间的地壳浅层地质体.因此.高川地体现在的位置不能代表勉略带向东的延伸.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也不是中国南北大陆最终碰撞拼贴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