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1.
从外部强迫和大气内部变率两个方面回顾次季节-季节尺度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主要影响因子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分析统计、动力及混合动力-统计混合3类预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该领域尚未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及预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2.
“菲特”(1323)台风降水的极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王晓  余晖  鲍旭炜  白莉娜 《气象科学》2017,37(4):514-521
基于1981—2013年间的热带气旋降水资料,使用百分比法研究了台风"菲特"所带来降水的极端特性,并进行了降水重现期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台风"菲特"期间的日降水量、小时雨强、过程降水量超过"单站热带气旋极端降水阈值"和"中国热带气旋极端降水阈值"的站点几乎覆盖了整个上海以及浙江北部地区,并且日降水量和过程降水量达百年一遇标准的也占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有的站点创历史极值,此次过程在这些地区是很罕见的。相比较而言,"菲特"影响期间,极端日降水和极端过程降水的分布范围以及极端性都大于小时雨强,极端过程降水较极端日降水分布范围小,但极端性更强。  相似文献   
93.
夏季副热带行星波动振幅变化与我国极端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围绕夏季副热带行星波动的振幅异常,分析其与我国极端降水的关系,并探讨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北半球夏季行星波振幅强、弱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北太平洋副高和北大西洋副高的增强,并伴随着欧亚大陆的低压加深,即表现为海陆热力差异的增加和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加强。在振幅强年,极端降水强度在我国北部明显加强,极端降水雨带异常偏北,而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极端降水则减弱,弱年则相反。伴随着增强的季风环流,在振幅强年水汽输送到达我国北部明显增强。同时,在大气低层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对流不稳定加剧;而在对流层中高层,我国北方地区斜压不稳定加剧,这都有利于振幅强年我国偏北部地区的极端降水偏强   相似文献   
94.
基于台风边界层的最新观测和研究成果,提出了最大风速半径、边界层风速比、拖曳系数等关键参数的经验方案,并依据垂直平均水平运动方程,建立适用于西北太平洋的工程台风风场模型,最高分辨率为2 km。通过理想试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并重点关注模拟风场对拖曳系数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拖曳系数参数化方案(增长型、饱和型、下降型)对强台风内核区的风场模拟有显著影响,但对最大风速的模拟影响不大。为验证所建模型对实际西北太平洋台风的适用性,选取台风“海葵”(1211)进行个例试验,得到最大风速的平均误差为-0.36 m/s,均方根误差为2.22 m/s。进一步选取我国沿海6个受“海葵”影响的测站,进行模拟风向、风速与观测的对比分析,发现所建台风风场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出台风影响过程中的风向转变,但各测站的风速均方根误差在1.61~6.92 m/s之间。较大的风速误差主要出现在位于台风中心附近的测站,意味着我国沿海复杂地形对台风的衰减作用在模型中考虑不足,是未来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5.
使用中国1 416个常规地面观测站,分析了1981—2010年间采用不同空间站网密度的全国(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分地区(华东和华南为例)、分省(广东、海南及江西为例)的热带气旋降水气候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对于全国而言,不同疏密测站组的累积降水、过程降水年平均值、日降水平均值及其空间分布基本一致,降水极值及其空间分布结果略有不同,对全国TC降水的气候统计特征分析不会有影响;分区域和分省的不同疏密测站组的日降水平均值没有明显差异,而对于日降水极值和暴雨频次,统计结果有不同,且使用稀疏测站方案得到的TC降水极值会比未稀疏化的测站方案得到的结果略小,对分区气候统计特征分析有影响;就影响程度而言,受TC影响较大的海南省的各方案差异明显于广东、江西,华南(含广东、广西、海南)明显于华东(含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安徽、江西)。同时,采用稀疏间距为40~50 km(接近或为全国测站的平均间距)作为空间稀疏方案时,气候统计特征开始出现明显变化。另外,不同空间站网密度对TC过程及日降水面雨量均值的影响同样从稀疏间距为40~50 km处开始发生变化,而当稀疏间距达到100 km或200 km时,结果已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96.
数值模式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订正及其集成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晖  陈国民  万日金 《气象学报》2015,73(4):667-678
提供热带气旋强度预报产品的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有很多,并已表现出一定的预报技巧,为提高对模式热带气旋强度预报产品的定量应用能力,分析2010—2012年7个业务数值模式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预报,发现预报误差不仅受到模式热带气旋初始强度误差的显著影响,还与热带气旋及其所处环境的初始状况有密切关系,包括热带气旋初始强度、尺度、移速、环境气压、环境风切变、热带气旋发展潜势等。根据这些因子与各模式热带气旋强度预报误差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热带气旋强度预报误差的统计预估模型,并通过逐个热带气旋滚动式建模来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误差预估的模式订正预报比模式直接输出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有显著改进,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热带气旋强度多模式集成预报方案相对气候持续性预报方法在12 h有28%的正技巧,在24—72 h则稳定在15%—20%,具有业务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
用谱方法求解球面无辐散正压涡度方程,讨论了不同形状初始涡旋和热力强迫能量频散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不同结构的环境风场下,差异是没的。环境风场为零或西风时,不不形状的初始涡旋或热力强迫能量频散方向,1速度,强度的差异均较大,但在半球模式中经向频散均很小,能量以向东传播为主。有东风风场存在时,只表现为频散强度的差异,且向极传播的波形波长较长,向南传播的波列波长较短。2.以上线性结果中用波射线跟踪  相似文献   
98.
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勘查中的二维地电影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吸收传统的电阻率法勘探技术精华和方法理论的基础上,应用二维的观点和数字模拟重构技术,论述了二维地电影像系统的理论,方法技术、并通过实测案例展示了该技术在研究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问题的优势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0418号"艾利"台风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利用中尺度MM5模式模拟了0418号“艾利”台风造成闽东北强降水的一次物理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充沛的水汽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是造成台风暴雨的直接原因,降水与850hPa涡度场、散度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基本流场存在二次切变时,横渡型扰动会激发产生并且发生不稳定,从而导致暴雨天气的产生.台风附近相当位温密集陡峭和CAPE值的突增表明台风有加强的可能,CISK和涡旋Rossby波的传播是可能的机制.水汽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汽变化会影响台风的强度和降水的强度,水汽的微小变化可造成降水极大的变化,但对台风的位置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0.
以城市地下工程的工程地质需求为背景,介绍了在吸收传统的电阻率法勘探技术精华和方法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地电影像系统的理论、方法、技术,并通过实测案例展示了该技术在研究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问题的优势及可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